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庄浪县麦田雀麦发生特点及防治



全 文 :甘肃农业科技 Gansu Agr. Sci. and Techn. No. 12 20102010 年 第 12 期
中图分类号:S4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 1463(2010)12- 0049- 02
庄浪县麦田雀麦发生特点及防治
马建辉
(甘肃省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庄浪 744600)
雀麦(Bromusjaponicus Thunb)俗称火燕麦,属
禾本科雀麦属,是麦田的主要恶性杂草之一,其
繁殖系数高,蔓延速度快,常与小麦争水争肥争
空间,造成小麦个体发育不良,品质下降,产量
降低。近年来,雀麦在庄浪县小麦田大面积发生,
且呈逐年加重趋势。2009年全县雀麦发生面积占
小麦播种面积的67%,其中中度发生面积0.85万
hm2,严重发生面积0.33 万hm2,高寒阴湿山区发
生危害明显重于中北部及川区乡镇。庄浪县农业
技术推广中心通过对麦田雀麦发生的特点及主要
原因的调查,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1 发生特点
1.1 繁殖力强
雀麦在庄浪县为越年生,种子繁殖,幼苗越
冬。株高30~100 cm,属麦田中低株型杂草。植
株分蘖力强,种子小而多。冬前出苗的雀麦,每
株有分蘖3~7个,有效小穗数8~40个,可形成具
有发芽力的种子200~500粒。4—5月份后出苗的
雀麦,在小麦密度大的地段不分蘖,每株有小穗
数14~49个,有效籽粒80~300粒,繁殖力是小麦
的2~12倍。成熟后的雀麦籽粒落到麦田,2~3 a
便会成灾。雀麦种子的寿命比小麦长,抗逆性强,
种子埋深20~30 cm能保持较长时间的休眠状态,
一旦被翻至浅土层或遇到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仍
然保持较高的发芽能力,这是也雀麦难以根除的
重要原因。
1.2 危害重
据调查,雀麦在庄浪县的永宁、郑河、盘安、
通化、韩店等沿关山乡镇发生较重,每年因雀麦
危害造成小麦减产10%~50%,冬小麦田雀麦密度
多为10~156株/m2,个别地块达210株/m2,部分麦
田因雀麦危害严重而改种马铃薯等作物,有的甚
至弃种闲置。
1.3 传播途径广
由于小麦种子精选工作把关不严,雀麦种子往
往可随小麦播种传播,使其传播范围扩大,传播速
度加快。另外,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种子随
风雨或地表径流漂泊也是雀麦传播蔓延的途径。
1.4 防除不及时
雀麦比小麦植株矮,早熟易脱落,且苗期和
小麦十分相似,不易分辨,因此当地农民一般习
惯于小麦抽穗后雀麦易于辨认时拔除,而此时雀
麦已灌浆结束,部分种子成熟具有发芽力,在拔
除时草籽易落入田间。由于雀麦根系大,分蘖较
多,往往只能拔除易于辨认的大株,而不易辨认
的分蘖株、矮株仍然会结籽成熟,大量落入田间,
成为次年发生危害的来源,这也是雀麦蔓延危害
越来越重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农民习惯于将
拔除的雀麦带出田外后,随意抛在田头地埂,成
熟的雀麦种子会随风或其它农事活动等传入田间。
生长在田埂、荒地、沟渠旁的雀麦成熟后也会成
为再次传播源。
庄浪县农民习惯在冬小麦返青后喷药,错过
了雀麦2~4叶期(雀麦苗龄小,对除草剂较敏感)
这一最佳施药期,而冬小麦返青后雀麦已长至5~
7叶期,抗药性明显增强,因此防效相对较差。同
时由于当地山大沟深,用水不便,农民随意减少
用水或用药量,配制的药液浓度不够准确,喷药
难以做到均匀全面,施药质量不高,防除效果差。
2 防治措施
2.1 严格选种
种子经营单位在供种前必须进行严格的精选
包衣,农户自备种子播前也应进行认真筛选,防
止雀麦随种子传播。用麦衣杂草、麦场土、畜圈
粪堆(沤)肥时,一定要经过高温发酵,充分腐熟,
杜绝生粪直接施入。
3.2 合理轮作,深耕灭草
雀麦危害严重的地块,可与薯类、豆类、玉
米等作物进行轮作,生产中常采用3种轮作模式,即
小麦(3 a以上)→马铃薯→豆类→小麦;马铃薯→
收稿日期:2010-09-20
作者简介:马建辉(1970—),男,甘肃庄浪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联系电话:(0)15109331660。
E-mail: mjh668@126.com
49
甘肃农业科技 Gansu Agr. Sci. and Techn. No. 12 20102010 年 第 12 期
榆中县日光温室优化设计
火玉洁
(甘肃省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 榆中 730010)
榆中县日光温室的结构和类型多种多样,存
在采光、保温、结构方面的各种问题,为了优化
日光温室建造,充分发挥日光温室的效益,笔者
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提出在榆中县有代表性的2
种日光温室优化设计参数,供今后建造时参考。
1 土墙钢竹结构无立柱日光温室优化设计参数
日光温室净面积700 m2,建造成本约为4万元,
含电动卷帘机、水窖、工作间等设施。
温室东西方向,坐北朝正南或南偏东5°或南
偏西10°,长70.0 m左右,脊高4.2 m。温室间距(前
后温室后墙的距离)为后墙高度×2+墙体顶宽+
设计跨度,约为19.0 m。前屋面高(脊高)跨(前屋
面水平投影) 比应为0.467,采光面平均角度(设计
角度)为25°。前屋面形状为拱圆型,即圆—圆组
合(两圆切变曲线),合理的前底角(切线角)为
59°~62°,前屋面中部合理的切线角为20°~22°,
顶角2.0°~2.5°,距温室前底角50 cm的合理高度为
70~80 cm,距温室前底角1 m的合理高度为120~
130 cm。温室前屋面经济合理的前跨为9.0 m,后
屋面为双层空心轻薄结构,即后屋面由两层斜梁
组成,下层斜梁为主拱架后斜梁,距下层斜梁底
端垂直距离50~70 cm上方,又设1层斜梁,为上
层斜梁(可称作后坡面),在上层斜梁上东西向紧
拉镀锌钢丝,其上铺设保温层,而上层斜梁以下
无任何填充物。后屋面下层斜梁仰角37°~38°,外
坡面仰角13°~19°。后屋面长度下层斜梁长1.7 m
左右,上层斜梁长1.5 m左右。后屋面保温层为聚
苯乙烯泡沫板或草帘。聚苯乙烯泡沫板规格为密
度18 kg/m3,厚度5~10 cm;保温层为草帘的,可
铺设稻草帘2~3层。后屋面从下至上依次为保温
层(聚苯板或草帘)、防水层(厚0.06~0.12 mm的棚
膜)和保护层(厚2~3 cm草泥)组成,总厚度约为
15 cm,原则是轻、薄、暖。
山墙必须与后墙垂直。温室墙体厚度底宽
2.2~2.6 m,顶宽1.0~1.5 m,墙体上下部厚度差
不大于50 cm。后墙内高度3.90 m,棚内下挖约0.75
m,即后墙外实际筑墙高度约为3.15 m。温室内地
面宽度为9.5 m,即前跨9.0 m,加上后屋面水平投
影1.0 m,减去墙体上下厚度差0.5 m。温室主拱架
为焊接轻钢桁架,上弦为直径33.0 mm,壁厚2.5~
2.7 mm钢管,下弦为Ф12钢筋,腹杆为Ф8钢筋,
上下弦间距20 cm,腹杆角度小于90°。主拱架间距
收稿日期:2010-09-25
作者简介:火玉洁(1965—),男,甘肃榆中人,农艺师,主要从事温室建造和温室花卉生产技术指导工作。 联系电
话:(0)13109307239。E-mail:nonghzhhkm@163.com
中图分类号:TU2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1- 1463(2010)12- 0050- 02
!!!!!!!!!!!!!!!!!!!!!!!!!!!!!!!!!!!!!!!!!!!!!!!!!!!!!
小麦(2 a以上)→玉米;小麦(3 a以上)→荞麦或油
菜(复种) →胡麻→小麦。雀麦种子发芽出苗与
土壤表层墒情关系密切,在旱地,土壤墒情好的
年份,9—10月雀麦种子就开始发芽出苗。因此,
将小麦适期晚播,播前深耕也可达到灭草的目的。
3.3 人工拔除
人工除草应掌握好两个关键时期,一是早春小
麦返青期,二是小麦孕穗期。小麦孕穗期大部分雀
麦已抽穗结束,其特征明显,易于辨认,且籽粒尚
未成熟,发芽力弱,宜连续拔除2~3次,拔除的植
株不能乱扔在地边、地埂,要集中深埋或烧毁。
3.4 化学防除
用3%世玛(甲基二磺隆) 油悬剂300~450
mL/hm2+世玛专用助剂(280 g/L烷基乙基磺酸钠
盐)150 mL/hm2对水450 kg,或70%彪虎(氟唑磺隆)
水分散剂 45.0~52.5 g/hm2,采用“二次稀释法”稀
释,药液量为450 kg/hm2,于冬前小麦3~4叶期(雀麦
2~3叶期)叶面喷雾,防效可达85%以上。以上两种
农药最好都在冬前使用,春季用药易发生药害。
(本文责编:王建连)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