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庄浪县麦田雀麦生物学特性观察



全 文 :甘肃农业科技 Gansu Agr. Sci. and Techn. No. 8 20102010 年 第 8 期
摘要:采用定点观察的方法研究了庄浪县麦田雀麦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麦田雀麦具有出苗和成
熟不整齐、繁殖力强等特点,本田感染是其主要传播途径,重茬连作的麦田受害严重,不同传染来源的雀麦在
田间的分布型有所不同,认为轮作倒茬是根治麦田雀麦危害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雀麦;生物学特性;定点观察;庄浪县
中图分类号:S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1463(2010)08- 0030- 02
庄浪县麦田雀麦生物学特性观察
魏 敏
(甘肃省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庄浪 744600)
雀麦(Bromus japonicus Thunb) 俗称火燕麦,
属禾本科雀麦属,是草原主要牧草之一,带入麦
田之后却成为难以根除的恶性杂草,我国主要分
布在安徽、甘肃、湖北、河北、河南、湖南、江
苏、江西、辽宁、内蒙古、四川、山东、陕西、
山西、台湾、西藏、云南、贵州等省(区)[1~2]。甘
肃省主要分布在陇南、平凉、庆阳、天水、甘南
等市(州),是冬麦区发生危害比较严重的麦田杂
草之一[3]。庄浪县 1986年从泾川县调小麦种子时
不慎带入, 1990 年全县发生面积不足 100
hm2,1995年已遍布全县各地。2009年 6月调查,
发生严重的地块雀麦最高密度为 532株 /m2,造成
小麦减产 30%以上。为此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
心对麦田雀麦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定点观察,
以期确定麦田雀麦的防治措施。
1 观察地点及方法
观察点选在良邑乡李咀村,选取 30个农户的耕
地,总耕地 15.6 hm2(其中川地 3.2 hm2,梯田 12.4
hm2),无灌水条件,连续定点观察 5 a(2004—
2009年),田间观察记载雀麦的生育期及繁殖情况,
分析出苗习性及繁殖能力;系统调查雀麦的传播
途径,观察分析其田间分布类型。
2 结果与分析
2.1 出苗习性
观察结果表明,在庄浪县的自然和现行的作
物栽培制度下,雀麦在麦田中的出苗时间极不整
齐。土壤墒情好,0~5 cm土层湿润,种子与土壤
接触紧密时,多于 10月上旬开始出苗,“立冬”
后停止出苗,翌年“清明”过后又开始出苗直到 6
月底。另据观察分析,若遇≥15mm/次的自然降
水,雀麦均会正常出苗,并有多次出苗的习性。
2.2 生育期
据观察,冬前(10月中旬)出苗的雀麦,一般于
次年 6月上旬成熟,生育期约 250d,比小麦的生
育期提早 30d,籽粒成熟后全部落入麦田,形成
新的侵染来源;早春(4月)出苗的,当年 7月上旬
就可成熟,生育期约 100d,小麦收割时有部分籽
粒留落于田间,部分混入小麦种子;“立夏”以
后出苗的,一般不能正常成熟,常与小麦一起被
收割,但其种子有一定的发芽力,进入麦场后随
着小麦的打碾脱粒混入小麦种子、麦衣、麦草中,
易形成远距离传播的来源。
2.3 分蘖数与繁殖力
对田间观察结果的分析表明,留落在麦田的
雀麦籽粒,其出苗时间对雀麦的繁殖力有一定的
影响。冬前或翌年 4月出苗的雀麦,每株有分蘖
3~7个,有效小穗数 7~43个,可形成具有发芽
力的种子 284~600粒。5月以后出苗的雀麦,在
小麦(或杂草)密度大的地段则不分蘖,每株有小
穗数 14~49个,有效籽粒 92~300粒,若小麦的
穗粒数平均按 45粒计,则雀麦的繁殖力是小麦的
2~8 倍。成熟后的雀麦籽粒落到麦田,连作 3 a
就会成灾,甚至造成小麦绝收。
2.4 主要传播途径及田间分布型
2.4.1 主要传播途径 调查结果表明,本田感染
是雀麦的主要传播途径。据观察,在小麦收获期
收稿日期:2010-07-02
作者简介:魏 敏(1980—),女,甘肃庄浪人,助理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联系电话:(0)
15293344827。E-mail:wm.syz.happy@163.com
30
甘肃农业科技 Gansu Agr. Sci. and Techn. No. 8 20102010 年 第 8 期
约有 30%~40%的雀麦植株成熟而自然落粒,加
上收割时的抖落,约有 50%~60%的雀麦种子留
落到本田。据观察,冬小麦连作 5 a以上,如对雀
麦拔除不及时往往可导致毁耕重种;连作 3~4 a
的麦田,雀麦密度为 3~12株/m2;连作 1~2 a的
麦田,雀麦密度为 0~5株/m2。若前茬为胡麻、马
铃薯、玉米等作物,雀麦的田间密度平均只有 0~
1株/m2。可见连作是造成麦田雀麦成灾的主要原
因。另外,未过筛分拣的作物种子、未腐熟的有
机肥、种子随风雨或地表径流漂泊也是雀麦的传
播途径。
2.4.2 田间分布型 不同传染来源的雀麦在田间
的分布型不相同。观察分析表明,本田侵染、人
工拔除(含收获) 过程中的抖落、随雨水冲刷和
地表径流传染的雀麦,在田间表现为“核心型”
分布;经小麦种子、未腐熟的牲畜粪便、风力等
途径传播的雀麦在田间分布表现为“均匀型”。
3 小结与讨论
1) 观察研究表明,麦田雀麦具有出苗和成熟不整
齐、繁殖力强等特点,本田感染是其主要传播途
径,重茬连作的麦田受害严重。作物种子、未腐
熟的有机肥也是传播途径,种子随风雨及地表径
流的漂泊也可能造成传播。不同传染来源的雀麦
在田间的分布型有所不同,表现为核心型和均匀
型两种分布型。
2) 雀麦一旦传入麦田,便成为采用人工除草等常
规方法难以根除的恶性杂草。因此,雀麦的防除
要从改变田间生物群落的结构入手,小麦与非麦
类作物或中耕作物间轮作倒茬是根治麦田雀麦危
害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中国饲料植物图谱[M]. 北京:
科学普及出版社,1959:35.
[2] 车晋滇. 农田杂草彩色图谱[M]. 北京:中国科技出版
社,1990:112.
[3] 张炳炎. 甘肃农业病虫草害及其防治研究[M]. 兰州:
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238-266;464.
(本文责编:郑立龙)
!!!!!!!!!!!!!!!!!!!!!!!!!!!!!!!!!!!!!!!!!!!!!!!!!!!!!
摘要: 两种药剂防治小麦条锈病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戊唑醇·烯肟菌胺 3 000倍液防效和持效期均与
对照药剂 20%三唑酮乳油 1200倍液相当,持效期达 35 d以上,增产效果优于对照药剂,是 20%三唑酮乳油理想
的替代产品。以发病前(孕穗期)喷施的增产效果最为明显,增产率为 24.09%。
关键词:20%戊唑醇·烯肟菌胺;小麦条锈病;防效
中图分类号:S435.121.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1463(2010)08- 0031- 03
两种药剂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效初报
罗惠荣 1,邹亚暄 1,邓怀义 1,鲁振超 1,王向东 1,张庭礼 2,杜崇武 2,何文旭 3
(1.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植保植检站,甘肃 临夏 731100 ; 2.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
所,甘肃 临夏 731100 ;3. 甘肃省积石山县农业技术推广站,甘肃 积石山 731700)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中部西南地区,是小
麦条锈病的易发流行区。多年来,在小麦条锈病治
理中以 20%三唑酮乳油防治为主,由于用药单一,
使得防效下降,用药量逐年增加。为此,2009年临
夏回族自治州植保植检站进行了两种药剂防治小麦
条锈病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药剂为 20%戊唑醇·烯肟菌胺悬乳剂(商
品名爱可,由沈阳化工研究院试验厂生产),对照
收稿日期:2010-04-12
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厅支撑计划资助项目“临夏州小麦条锈病越夏规律研究及综合治理示范推广”(0804nkcn066)
部分内容。
作者简介:罗惠荣(1964—),男,甘肃康乐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新农药试验工作。联系电话:(0)
18793029693。E-mail:zouyaxuan001@163.com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