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麦田恶性杂草节节麦和雀麦的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全 文 :2009 年第 22 卷第 2 期(双月刊)植物医生
!!!!!!
!!!!!!

草 害
冀州市常年小麦种植面积为 2 万 hm2,历年以来,并未发
现节节麦、雀麦等禾本科杂草在麦田造成危害。 2002 年首次
发现节节麦危害,之后逐年增多,到 2008 年发生面积达 1.4
万 hm2, 其中重发生面积 2 666.7 hm2, 发生范围已遍及全市
11 个乡镇,全市草田率 38.5%,一般密度每 m2为 2.3 株,最高
密度 7.2 株。 从调查情况看,目前节节麦、雀麦恶性杂草虽然
密度较低,但由于该草多发生在高水肥麦田,适应性强,繁殖
快,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逐年加重,部分麦田已成为优势
杂草种群,对冀州市的小麦生产已构成严重威胁。
1 节节麦和雀麦发生特点
1.1 出苗期长
冬小麦田节节麦出苗有 2 个主要时期: 秋季出苗期,主
要在小麦播种之后于 10 月中旬至 11 月初形成冬前出苗高
峰,翌年 2 月下旬至 3 月仍有部分出苗。
2.2 出苗深度不同
据大田调查, 节节麦发芽出苗主要集中在 3~7 cm 的土
层中。
3.3 繁殖系数高
2 种杂草以幼苗或种子越冬,主要以幼苗越冬,幼苗和单
株幼苗都可以越冬,很少死亡,主茎和分蘖一般都能抽穗结
实。 据调查,节节麦的单株分蘖数田间一般为 5~15 个,在地
头可高达 25~30 个,每穗 6~8 节,每节 2~4 个小花,据此推
算,1 粒种子第二年的产量最少为 60 粒, 第三年可达 3 600
粒以上。 雀麦的田间分蘖数多为 4~10 个,地头植株的分蘖数
可达 20 多个,每个分蘖有小穗 18~25 个,每穗 7~14 个小花,
据此推算,一粒种子在第二年的产量为 500 粒,因此,这 2 种
杂草的繁殖率都非常高。
2 原因分析
2.1 大量引种、调种、造成扩散蔓延
调换新品种的同时,难免有新的种子侵入和传播,群众
自己串种也是节节麦在新发区扩大的主要原因。
2.2 杂草成熟期较早
雀麦、 节节麦等禾本科杂草与小麦的生长习性相近,成
熟期较早,在小麦收获之前,杂草种子已经成熟脱落,成为翌
年危害的来源。
3.3 耕作制度粗放
耕作制度粗放加重了节节麦的发生程度。 本地是小麦、
玉米两熟制,粮田很少与其他作物轮作。 小麦收获后,免耕贴
茬种植玉米,节节麦种子大部分散落地表;秋收后,普遍使用
旋耕机,耕层浅,很少深翻,为适宜浅层萌发的禾本科杂草提
供了适宜的出苗条件。
3.4 防治措施不当
禾本科杂草发生早期与小麦非常相似,农民鉴别起来有
一定困难,未采取防治措施。 发生后期,农民虽然对杂草进行
了拔除,但时期偏晚,节节麦已基本成熟,很多草种已落入田
间,即使拔除后,随意堆积在田边地头和道边,草籽成熟后,
继续流入大田。
3.5 长期使用单一除草剂
长期使用单一除草剂,使麦田杂草群落发生了演变。 本
地麦田原来的主要杂草为播娘蒿、荠菜、田旋花等阔叶杂草,
苯磺隆类除草剂的长期使用, 使原有的杂草得到了控制,而
禾本科杂草节节麦则由次要杂草上升为主要杂草。
3 防治对策
3.1 加强宣传培训
由于麦田禾本科杂草是近几年来新传入冀州市的外来
有害生物,群众对其危害程度认识不足,多数农民对禾本科
杂草的危害认识不清,为此农业部门应在禾本科杂草防除的
关键时期,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宣传手段,召开现场会,发
放明白纸等, 对农民进行杂草的识别和防治技术的宣传与
培训。
3.2 严格检疫,杜绝种子传播
节节麦靠种子传播,调运种子必须进行检疫,严禁从发
生区调种。 播种前,严格选种,剔除秕粒、杂粒,自留种也要进
行精选。
3.3 春季人工拔除
麦田禾本科杂草与小麦非常相似,难以区别,用药安全
期主要在冬前,与冀州市麦农的用药习惯不一致,用除草剂
进行除治,成本较高,可结合麦田管理,在节节麦成熟之前,
进行人工拔除,效果很好。 经过几年的实践,确定拔除麦田禾
本杂草的最佳时间为 5 月上旬,即小麦抽穗后,此时从穗部
形状上很容易分辨,而且此时农民不是太忙,事实上这项措
施在冀州市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4 化学防治
冬前防治的时间应掌握在小麦越冬前杂草出齐后 (10月
底至 11 月上旬杂草 2~3 叶期), 每 667 m2用 3%世玛乳油或
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 150~360 g 茎叶喷雾。 春季补喷除草
剂,冬前防除效果较差的麦田,于小麦返青后、节节麦开始生
长期之前,用 3%世玛乳油除草剂 25~30 mL 对水 40 kg,于小
麦 3叶期(杂草分蘖前)茎叶喷雾防治,效果较好。
收稿日期:2008-11-25
麦田恶性杂草节节麦和雀麦的
发生特点及防治对策
张凤景
(河北省冀州市植保植检站,053200)
41
DOI:10.13718/j.cnki.zwys.2009.0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