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夏大豆田嫂肠的发生和防除技术
刘 润平 蒋 飞
(江苏省国营方弧农场 )
鲤肠 (刃 e乙诬P t aP rs ot r at aL .) 是夏大豆田中的恶性杂草 。 1 98 9年 7月份调 查 32 个 条
田 , 计 1 2 8 0亩 , 占大豆面 积 的 6 . 4% , 共查 16 0个点 。 田间发生分布情况 : 频度 84 . 37 % , 多
度 3 0 . 5 4% , 密度、 5 3 . 8 2株 /米 2 , 居阔叶类杂草之首。 常造成大豆减产 1一 2成 , 严重 田 块减
产 3成以上 , 也影响大豆的品质 , 是豆田杂草重点防除对象 。
一 、 形态特征
蟾肠又名烂 ` r菜 。 属菊科鲤肠属一年生杂草 。 茎直立或卧生 , 株高 10 一 6 0厘米 , 少数高
达洲厘米 , 茎基部 1一 2节的分枝常卧生 , 着上易生根 , 在多雨高湿条件下 , 茎华节不着土也
能萌生不定根 。 叶对生 , 披针形或椭圆披针形 , 长 3一 16 匣米 , 宽 。 . 2一 4厘米 , 全缘或有齿 ,
顶端渐尖 , 叶基渐窄无柄 , 叶腋着生 1~ 3朵花 , 头状花序 , 有梗 , 直径 0 . 6一 1 . 2厘米 , 花包
片 5一 6片 , 绿色 , 舌状花 白色 。 瘦果黑色 , 1个花序通常着生 40 ~ 14 眯起种子 , 单株结籽从 40
多粒到 1 . 2万粒 , 千粒重 O。 郭克 。 植株风干后呈黑色 。
二 、 田 间消长规律
鳄肠是湿生性杂草 , 在潮湿环境中生长 比在干早条件下生长茂盛 。 幼草阶段生 长缓慢 ,
3~ 4叶期发生分枝 , 生长加快 , 主茎的生长点受损后 , 分枝增多 , 7月底到 8 月初开花结籽 。
开花习性 自下而上 , 由内向外 。 同一叶腋间着生的不 同花序 , 生育进程相差 4~ 6天 , 多数为
5天 。 开花后 15 天左右种子成熟 , 种皮黑色 , 开花结籽期长达 70 天左右 。 多数植株到大 豆收
获期仍生长嫩绿 , 因此是危害大豆全生育期的杂草。
1
. 出草 : 影响鲤肠种子出土的主要条件是土壤湿度 。 从表 1可以看出 , 出草高峰主要受
降雨量的影响 , 通常大雨后 2~ 3天或连续阴雨天气 , 土壤表层处于高度潮湿状态 , 出现 出草
高峰 , 常年 2一 3次 , 若 6月中旬至 7月 中旬梅雨期长 , 降雨量多 , 田间较 长时间处 于 高 湿 环
境 , 出草高峰期延长 , 易形成草荒 。
其次受松土锄草作业的影响。 鲤肠的种子很小 , 顶土能力弱 , 常因大豆田 间 的 锄 草作
业 , 随土壤翻动 , 把种子带到土壤表层 , 遇雨后萌发出草 。 据调查 , 松土锄草田 出草密度达
1 2 7
.
4株 /米 “ , 没有松土锄草田仅 2 9 . 2株 /米 “ , 前者是后者的 4 . 36 倍 。 可见松土锄草作业既
表 1 大豆苗期降雨量对鳗肠 出草的影响
项 月 全 富澳 期 (月 / }幼
7 / 3 8
ū1山厂n
R一j上弓山1一.。
一`.上n曰
降雨量 (毫米 )
出草数 (株 /米 ’ )
3 5 9
.
2
9 1 1 2
6 / 7 1 2
1
.
2 5 6
.
4性
0
.
53 2
_
4乏
l』
2 3 2 8
2
.
0 6 0
.
0 7 1
2
.
7 6 0
.
6 8 0
0 6 3 0
.
6 4
5 6
.
1 2
~ 一 书 , 一一 , 一弋 r , 万士 ~ 一~ 一 飞一 七 ~ , , , . ~ 之 . . 二 曲一 . 吹 r . r , . . 旧 ~ 一一一 , , ~ , , ~ 1
1 3 1 8 2 3 2 8
1 1
.
1 3 1
.
9 2 1 3
.
3 9 3 0
.
9 0
1 9
.
5 8 1 0
.
9 1 4
.
5 7 2
.
0 4
注 : 降雨量和出草数量均为 5天累计址 。
本义部分资料由术场植保站提供 , 特致谢 !
有铲除 J一也面杂草的作用 , 也有诱发土层中鲤肠种子萌发出土的作用 。
2
. 适应性 :
( 1 ) 汽湿耐旱。 在潮湿的环境里生长 , 茎叶茂盛 。 1 9 8 9年 6月 20 日 , 将鲤肠的幼草带土
移入水稻田 , 密度为 20 、 功厘米 , 让其在水田条件下生长 。 8) J 20 }J 测定 , 株高 8 6 . 4 厘米 ,
单株鲜重 7 5 . 5克 , 主茎 1 1 . 2节 , 分枝 2 4 . 3个 。 在田间潮湿条件下 , 植株被锄位移后 , 又能重
新生出不定根恢复生 长 , 农民称之为 “ 还魂草 ” 。 鳄肠也有很强的耐旱能力 , 1 9 8 9年伏旱 ,
8月 1 2 日调查 , 地 一 F水埋藏深度 3 . 3 5米 , _上壤耕层 含水率 1 2 . 03 % , l泛田鲤肠亦能生长 良好 ,
株 高 1 5 . 9工厘米 , 主茎 5 . 65 节 , 单株鲜重 4 . 39 克 , 分枝 4 . 1个 。
( 2 ) 耐盐耐痔 。 : 卜壤中氯化钠含量在 0 . 45 % 以上的中重盐土上 , 嫂肠多借雨季表土含盐
童下降出草生长 , 基部分枝卧生 , 生长出较多的不定根 , 吸收表土层养分供地上部分生长 ,
建成营养体 。 鳍肠多与市黎 、 碱蓬等混生 , 构成高度耐盐耐瘩的杂草群落 , 分布于豆田中的
次生盐斑地段 。
( 3 ) 耐郁闭 。 鲤肠幼草在大豆冠层下的郁 闭环境里 , 能够缓慢生长 , 到 9月份大豆黄叶
期 , 鲤肠株高 6一 15 厘米 , 6~ 8对叶片 , 多数没有分枝 , 单株鲜重 0 . 5一 1 . 5克 , 近半数 以
上植株能开花结籽 , 繁衍后代 。 随大豆落叶 , 豆田的光 、 热 、 水等条件逐渐改变 , 又转入旺
盛生 一长 , 后期植株生长量超过前期 5~ 10 倍 ,常形成后期草害 , 影响大豆籽粒增重和产品质量 。
三 、 传播途径
1
. 机械传播 : 通过耕 、 耙 、 收割机械的作业 , 使种子在土壤中或地面扩大传播面积 。
2
. 雨水和灌溉水传播 : 豆田鳄肠种子成熟后就地脱落 , 随降雨后的地面径流扩大种子分
布面积 。 特别在雨涝年份 ,这种传播作用最大 。 稻田埂常是鳍肠种源集中的地段 , 成熟的种子
脱落后常随灌溉水流入 田内 , 是后作豆田的主要种子来源 。
3
. 风力传播 : 路旁 、 堆堤等处的鳗肠种子 , 常在风力的吹动下 , 传入 田间 。
4
. 人为传播 : 随场头垃圾进入农田 。 此种传播多呈集中状态分布 , 密度大 , 危害 重 。
四 、 防除枝术
对豆田鳄肠以采用综合防除技术 , 效果较好 。
1
. 实行轮作 : 轮作豆田的鲤肠发生量明显少于连作豆田 。 19 8 9年大豆收获期 调 查 , 玉
米一麦类一大豆轮作田 , 鲤 肠发生密度为 23 . 4株 /米 “ , 比连作田 49 . 3株 /米 2少 5 2 . 5% 。
2
. 适当缩小大豆行距 , 促使提前封行 , 通过冠层覆盖 , 抑制出草 , 对 已出土的小 草 也
有明显的抑制生长作用 。 据查 , 大豆行距 25 厘米 , 一 有蹬肠 4 8 . 4株 /米 2 , 单株鲜重 0 . 35 克 ; 行
距 30 厘米 , 有鳍肠 6 5 . 2株 /米 “ , 单株鲜重 1 . 9克 ; 行距 37 厘米 , 有鲤肠 1 04 株 /米 “ , 单株鲜重
2
。
7克 。
3
. 搞好豆田排水系统 , 降低田间湿度 , 有促进大豆生长和抑制鳄肠生长的 双 重作用 。
4
. 场头垃圾通过高温堆肥 , 杀死草种 , 再作肥料施用 , 可减少田伯1种源 。
5
. 化学药剂防除 : 通过三年实践 , 于大豆 3叶期前 , 鳍肠 3一寸叶 , 每亩用 1 2 . 5 %盖草能
乳 i由3 0~ 7 5毫升 ( 或 3 5% 稳杀得 6 0一 10 0毫升 ) 加 4 8%苯达松 1 0 0一 1 5 0毫升 , 亨昆合 喷 雾 , 防
效可达 91 一 9 3 . 1% , 并 一可兼除其他杂草 。 5一 6叶期后抗药力明显提高 。 但应注意稳杀得加苯
达松的配方 , 在中午高温条件下喷药 , 对大豆叶片有轻度药害 。据晾港农场资料 , 每亩用 2 5%
虎威 4 Q毫升加 10 环禾草克 35 毫升在鳄肠 3叶期作茎叶处理 , 防效达 95 % , 并 可 兼 除其 他 杂
草 , 杀草效采 良好 。
一 1 9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