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薏苡油脂的提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全 文 :1998年 4月
第 13卷第 2期       
中国粮油学报
Journal o f the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ocia tion
     Vo l. 13, No. 2
Apr. 1998
薏苡油脂的提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注
刘春兰 1 周宜君 1 周恒彦2 廖元琦 2
(中央民族大学生物化学系 1 ,北京白石桥路 27号  100081; 北京市粮食科学研究所 2  100053)
摘 要 从薏苡中提取油脂 ,经气相色谱分析 ,含有 7种脂肪酸 ,其中不饱和脂肪酸高达 92. 6~ 92. 7% ,油
酸和亚油酸各为 63. 1~ 63. 2% 、 28. 1~ 28. 8% ;液相色谱分析表明 ,油脂中含有 VA、VD和 VE。
关键词 薏苡 薏苡油脂 不饱和脂肪酸
Ex traction of Oil and Analysis of
Fat ty Acid of Coix Lachrymajobi L .
Liu Chunlan
1  Zhou Yijun1  Zhou Hengyan  2Liao Yuanqi2
( Depar tment of Bio log y and Chemist ry1 , Central Univ ersi ty fo r Na tionali ties,
Beijing  100081, Beijing Grain Science Research Insti tute2 , Bei jing  100053)
Abstract  The oi l w as ex t racted f rom Coix Lachrymajobi L . Var. mayuen stapf . a nd analy zed by gas chro-
ma tog raphy. The resul ts show ed that i t contained 7 Kinds of fa tty acid , and the content of unsatura ted fat ty
acids w as 92. 6~ 92. 7% ( oleic acid 63. 1~ 63. 2% , linoleic acid 28. 1~ 28. 8% ) . It contained Vitamin A. D. E by
analysis o f high press liquid ch romatog raphy.
Key words  C. L. L. , Coix oi l, unsaturated faffy acid
0 前言
薏苡 ( Coix Lachryma jobi L. va r. mayuen Stapf. )
是禾本科植物 ,分布于我国南方各地〔1〕 ,在我国贵州、
广西、福建产量较大。薏苡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
物 ,总状花序 ,花单生 ,雌雄同株 ,花期 7~ 8月 ,果期 9
~ 10月 ,颖果。其种仁又名薏仁米 ,富含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多种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以及一定量
的薏苡素、薏苡仁酯及三萜类化合物 ,具有较高的食用
和药用价值〔 2〕。动物试验表明 , 薏苡仁丙酮提取物、薏
苡仁油及薏苡仁酯可
注 本研究为贵州省黔西南州资助项目和中央民族大学青年科研
基金项目
收稿日期: 1997- 9- 17
刘春兰:女 , 36岁 ,讲师 ,生物化学专业
抑制小鼠子宫颈癌及艾氏腹水癌细胞〔1, 3〕。因此薏仁米
引起人们倍加关注 , 许多国家开始对薏仁米的有效成
分及应用进行研究。例如 , 日本在此方面开展的较为
深入和广泛 , 利用薏仁米生产出许多保健食品 , 如药
酒、饮料、调味酱、快食粉等〔 2〕。但对其非食用部分的
研究还不多。 为了充分利用薏苡这种植物 , 本文对薏
苡非食用部分的油脂的提取方法、 含量、 脂肪酸的组
成及相应的理化性质、 维生素组成等进行了分析和研
究。
1 材料和方法
1. 1 材料与试剂
薏苡糖皮、米:产自贵州省黔西南州。 取自大批生
产的黑壳、黄壳薏苡糠皮及米。
薏苡果实:产自贵州省黔西南州。称取黑壳薏苡果
实和黄壳薏苡果实各 40g ,剥壳 ,得黑壳 ,黑糙米、黄
壳、黄糙米 ,磨碎备用。
石油醚 ( A. R. ): 60~ 90℃。
1. 2 试验方法
1. 2. 1 浸泡法
称取 50g材料加 5倍体积的石油醚 ,常温下浸泡
16h,间断振荡 ,抽滤 ,滤液减压浓缩。
1. 2. 2 索氏提取法
参照 GB5009. 6— 85。
1. 2. 3 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含量分析
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油脂用 KOH—甲醇法进行甲
酯化处理 ,其色谱条件如下:
仪器: SP— 6000气相色谱仪
色谱柱:玻璃色谱柱 (Ф) 4mm× 3m,担体为 80~
100目酸洗 chromoso rb W涂以 12% (W /W )二乙二
醇琥珀酸酯 ( DEGS)。
柱温: 190℃
检测器: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所得色谱图经峰面积归一化法处理 ,计算相对含量。
1. 2. 4  VA、VD、 VE的测定:参照 GB2388— 90。
1. 2. 5 碘价 ,过氧化值、凝固点的测定:参照文献〔 4〕。
2 结果与讨论
2. 1 薏苡各部分油脂的含量
索氏提取法测出薏苡中的油脂含量如表 1。从表 1
中可知 ,果实中 ,油脂在糙米中含量最高 ,壳中含量极
低。
表 1 索氏提取法油脂得率 (% )
材料 黑 黄
果实 4. 16 4. 79
糙米 7. 12( 63. 29)* 6. 54( 73. 63)*
壳 0. 43( 36. 71)* 0. 71( 26. 37)*
米 5. 1 5. 1
糠皮 8. 1 7. 5
根 0. 62 0. 62
  注: * 数字系指占果实重量的百分比
浸泡法提取糠皮油脂得率分别为 5. 7% (黑 ) 和
5. 3% (黄 ) ,比索氏提取法分别低 2. 4%及 2. 2% 。由此
可知 ,两种提取方法油脂得率不同。
2. 2 油脂的主要理化性质
经测定薏苡糠皮油脂的主要理化性质如表 2。
表 2 薏苡糠皮油脂的主要理化性质
项  目 黑 黄
颜  色 棕色透明 淡黄色透明
凝 固点 16~ 17℃ 16~ 17℃
过氧比值 0. 15% 0. 12%
磺  价 90 95
2. 3 薏苡糠皮油脂脂肪酸的组成分析
对薏苡油脂脂肪酸测定结果如表 3及图。 表明油
脂中含有 7种脂肪酸。 直链饱和脂肪酸。
表 3 薏苡糠皮油脂脂肪酸组成及含量
峰号 脂肪酸名称 代号 含 量 (% )黑 黄
1 月桂酸 C12∶ 0 0. 1 0. 1
2 棕榈酸 C16∶ 0 6. 2 6. 2
3 棕榈油酸 C16∶ 1 0. 3 0. 3
4 硬脂酸 C18∶ 0 1. 0 1. 0
5 油 酸 C18∶ 1 63. 2 63. 1
6 亚油酸 C18∶ 2 28. 1 28. 8
7 亚麻酸 C18∶ 3 1. 0 0. 5
( SFA)的含量较低 ,为 7. 3~ 7. 4% ;不饱和脂肪酸占
有优势的含量 ,总含量高达 92. 6~ 92. 7% ,比一般食
用植物油高得多 (见表 4)。从不饱和脂肪酸的角度看 ,
薏苡油脂的品质较好。 薏苡油脂所含脂肪酸中主要是
油酸 ,其次是亚油酸 ,分别约占总脂肪酸组成的 3 /5和
1 /3。油酸含量为 63∶ 1~ 63. 2% ,而油酸含量高 ,人体
对油脂的消化吸收率较高。〔5〕。 此外 ,现代肿瘤学和分
子生物学研究证明 ,油酸具有抗肿瘤作用〔 6〕。
图:薏苡糠皮油脂 GC图谱
亚油酸含量为 28. 1~ 28. 8%。亚油酸是人体自身
15第 13卷第 2期        刘春兰等 薏苡油脂的提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
无法合成的必需不饱和脂肪酸 ,是细胞膜的必要成分 ,
也是合成前列腺素的基础物质〔7〕 ,它们在人体内不仅
能阻止血栓的形成 ,而且有降低甘油三脂和血清胆固
醇的功能 ,是心血管患者的良好辅助治疗剂〔 8~ 9〕。 此
外 ,亚油酸还具有营养脑细胞、调节植物神经的作用。
所以 ,薏苡油脂可看做是一种具有较高保健功能的油
脂。
表 4 几种油脂不饱和脂肪酸及油酸含量 (% )
油脂种类 不饱和脂肪酸 油酸
芝麻油 42. 6 38. 0
棉籽油 71. 7 25. 2
花生油 79. 1 40. 4
米糠油 79. 7 43. 3
大豆油 83. 1 22. 4
菜籽油 83. 6 20. 2
玉米油 84. 7 27. 4
葵花籽油 86. 9 19. 1
薏苡油脂 92. 6~ 92. 7 63. 1~ 63. 2
  注:表中数据除薏苡油脂外取自《食物成分表》〔10〕
表 5 薏苡油脂脂溶性维生素含量 (μg /g)
品种 VA VD VE
黑壳 1. 99 82. 7 29. 9
黄壳 1. 35 30. 8 31. 8
从表 5中可知 ,薏苡油脂中含有脂溶性维生素 VA、VD和
VE。黑壳与黄壳薏苡油脂相比 ,黑壳薏苡油脂中含 VD量
较高 ( 82. 7μg /g)。 VD对骨骼形成极为重要 ,它不仅促进
钙和磷在肠道的吸收 ,还可作用于骨骼组织 ,使钙、磷最
终成为骨质的基本结构〔 7〕。 VE作为一种抗氧化剂 ,可抑
制人体内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 ,因此 , VE在减缓衰老、
预防器质性衰退疾病方面起一定的作用〔 11〕。
3 结论
综上所述 ,薏苡果实非食用部分是一种可提取油
脂的天然资源。在油脂中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 ,此外还
含有 VA、VD、VE等脂溶性维生素 ,具有较高的营养价
值 ,经济价值及保健作用。本文为充分利用薏苡这种资
源提供了试验依据。
(致谢:部分试验由北京市卫生防疫站中心实验室协助测定。)
参 考 文 献
1 徐国钧 ,施大文 .生药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7, 6
2 贾冬英 .郑国梁 ,食品工业科技 , 1996, 366~ 68
3  Ukita T. et al, Chem Pharm Bull. 1961, 9( 1) ; 43
4 刘福岭 ,戴行钧 .食品物理与化学分析方法 .轻工业
出版社 , 1987, 6
5 商业部教材编写组 .油料生物化学及油脂化学 .黑
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84
6 刘名泉 ,谭洪根 ,油脂与健康 .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9, 5
7 刘志诚 ,于守洋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人民卫生出版
社 , 1981, 7
8 刈米达夫 .最新植物化学 .日本 , 1976
9 杜笑逸等 .中国药学杂志 . 1991, 26( 10): 597
10 中国预防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编著 .食
物成分表 .人民卫生出版杜 , 1991
11  V on H, Mo ller et al. Fett Wissenschaf t Tech-
nologie. 1989, 91, 295
(上接 13页 )
secondary , and conditioning effects of Iigh t,
w ounding , and elicitor t rea tments. Plant Phy siol.
1996, 110, 1123~ 1133
8  Tsukamo to , C. , Shimada, S. , Igita, K. et a l. Fac-
to rs af fecting iso flavone content in soybean
seeds: Changes in isof lav ones, saponins and com-
posi tion of fat ty acids a t dif ferent tempera ture
during seed development J. Ag ric. Food . Chem.
1995, 43, 1184~ 1192
9  Kitamura, K. , Igi ta, K. , Kikuchi, A. et al. Low
iso flavone content in some early maturing culti-
vars, so- called Summer type soybean(Glycine
max ( L. ) M ERRILL) Japan. J. Breed. 1991, 41,
651~ 654
10  Garrao - Panizzi, M. C. C. and Kitamura, K.
Isof lav one content in Brazi lia n soybean culti-
vars. Breeding Science. 1995, 45, 295~ 300
11 孙君明 ,丁安林 ,常汝镇等 .中国大豆异黄酮含量
的初步分析 .中国粮油学报 , 1995, 4, 51~ 54
12  Eldridge. A. C. Determination of isflavones in
soybean flours, protein concentra tes and iso-
lates. J. Ag ric. Food Chem. 1982, 30, 353~ 355
13  Kudou, S. , Fleury Y. , W el ti. D. et al, Malonyl
isof lav one glucosides in syoybean seeds (Glycine
max Merri ) . Ag ric. Bio l. Chem. 1991, 55 ( 9):
2227~ 2233
14  Wang, H. J. and Murphy , P. A. Isof lav one Con-
tent in commercial so ybean foods. J. Ag ric Food
Chem. 1994, 42, 1666~ 1673
16 中国粮油学报             1998年第 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