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巴山木竹发笋生长规律的观察



全 文 :第 8 卷 第 2 期
1 8 9 9年 4 月
竹 子 研 究 汇 刊
JO U R NA L O F A BM B 0 0R ES EA R C H
礼1 . 8 , 枷 .
A P r
. ,
1 . 吕 .
巴山木竹发笋生长规律的观察
田 星 群
(林业部佛坪自然保护区 )
摘 要
本文甘 巴山木竹 ( B a hs a n ia fa r ge 滋 i) 作 了发笋规律 , 成竹规律
和高生长规律的研究 。 发笋规律的研究包括五个方面 : 1 . 发笋季节 ,
2
. 发笋部位 , 3 . 鞭 、 毋竹年龄和发笋 , 4 . 鞭系深度和发笋 , 5 . 立竹
数量与发笋 。 其成竹及高生长规律也分别作 了简要介绍 。
关健词 巴 山木竹 , 发笋 、 成竹及高生长规律
研 究 方 法
此项工作从 1 9 8 3年冬开始 , 1 98 5年冬末结束。 系在佛坪自然保护区内进
行 , 蛋直高度为海拔 1 1 0 一 1 6 0 0米 , 共设 艺 x 4 m ` 样方 8 1个 , 对发笋时间 ,
生长速度为 5 天调查一次 , 对发笋部位 , 发笋鞭龄及发笋深度均系掘起实查 ,
气象资料分别从海拔 1 1 0 0、 1 3 0 0 , 1 5 0 0米兰个高度收集。
调 查 结 果
一 、 发笋规伸
1
. 发笋季节 : 巴山木竹是生长在北亚热带中山地区的天然 竹 种 , 它的
发笋及生长与节气的变化有着明显的同步性 , 基本上遵从春发笋 , 夏长鞭 ,
秋孕笋 , 冬休眠的规律 。 但由于地理位置较特殊 , 所以夏 , 秋还不同程度的
有新笋发出 , 只是发笋的数量和质量与春笋柑比有较大的差异 , 从这一点上
看 , 秦岭的夫然木竹有别于南方和北方的竹类 。
巴山木竹发笋以春笋为主 , 在地下 l 。厘米处温度达到 . ~ 7 ℃时 , 春笋
开始萌动 , 地温升高到 10 ~ 12 ℃时 , 春笋出土达高峰 , .特别是雨后尤为显著 。
海拔 13 0 米以上地区春季发笋占年发笋量的 9 8 . 9% , 夏笋仅占年 发 笋 量 的
。 . 4~ 。 . 5% , 质量较差 , 平均地径为 5 毫米左右 。 秋笋是当年分化较早的笋
本文予 19 8 8年1 1月收到 。
4 6
, 竹 子 研 究 汇 刊 8 卷
芽 , 地温在 10 ℃时萌发出土 , 出土后生长缓慢 , 一般长至 2 ~ 5 厘米时由于
地温降低停止生长 , 这种笋仍能越冬 , 来年继续生长 , 但生长远较春笋为迟
缓 , 成竹质量差 , 易遭病 , 虫及鸟兽为害 。秋季发笋的数量因海拔高度而异 ,
海拔 1 1。。米处 , 由于新竹生长停止 , 笋芽的分化相对较早 , 同时 9 一 10 月份
地温还较高 , 发笋较多 , 约占年发笋的 9 % , 而 1 3 0 0米以上地区 , 新竹生长
停止和芽的分化相对较迟 , 有些地区 10 月的中下旬已开始降雪 , 秋季发笋很
少 , 仅占年发笋的 0 . 6一 0 . 7 % 。
巴山木竹从笋芽分化形成笋体到新笋破土而出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 即笋
体的形成阶段和萌发阶段 , 笋体的形成是在夏末地下茎和当年生新竹生长基
本停止后进行的 , 当地下茎和新竹生长基本停止后 , 营养的消耗减少 , 内部
营养重新分配 , 这时秆基芽和鞭芽由于营养的供给 , 部分成熟的芽由原来的
扁 , 平 , 淡的伏态慢慢膨大 , 变为白嫩多汁 , 继而向外凸出 , ` 呈梭形 , 一般
可达 3 一 6 厘米 , 这一过程迅速 , 一般 5 ~ 7 天 , 最多10 天 , 随后生长极其
微弱 , 仅为充实组织 , 纤维成份逐渐增加 , 这一过程往往需延续一个漫长的
秋冬 。 在笋的形成过程中 , 由于芽着生的部位和营养条件的不同 , 笋芽的分
化 、 笋体的形成有先有后 , 在质量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 一般分化较早的质量
优良 , 成竹率也较高。 当年形成的笋体一般在翌年的春初开 始 萌 发 , 初期
。. , 15 天 , 、 占必发笋量的 17 % , 盛期 15 ~ 20 天 , 占总发笋量的 68 % , 末期拖延
可达 30 天左右 , 仅占总发笋量的 15 % 。 笋体的形成及发笋时间与海拔高度有
着密切的关系 , 通过 1 9 8么 1 9 8 5年的观察 , ` 海拔每升高20 。米 , 始笋期约推迟
13 ~ 15 天 , 末笋期亦相应推迟 10 天左右 (表 1 ) 。
表 1 不同海拔高度笋体形成及发笋时间统计
T a b l e 1
.
T im e f o r s h o o t in g a n d s h o o t f o r m a t io n a t
d i f f e er n t a l t i t u d e
海 拔
高 度
A二t .
( m )
观 察
样方数
S
a
m P l
e
b l o e k
笋体形成
时 间
P er i o d o f
S h 0 O t
f o r m
a t i o n
翌 年 发
P
e r i o d o f s h o o t i n g
笋 时 一
i n t h e n e x t

y e a r
始 ’ } 盛 l 米
Be g i n n i n g P r o
s
p
e r o u s IF i n
a l
1 9 8 4
1
1 9 85
6月月548 月上~ 1 0月 3 月 1 1日 { 3 月 8 日 3 月 2 3 ~
4 月 5 日
3 月 1 8~
4 月 5 日
日~ } 4 月 5 日~
5 月 1 6日
8 月上~ 1 0月 13 月 2 5 3 月 2 1 日 }4 月 日~ }4 月 日~ 】4 月 2 1日~ } 4 月 2 0日~
4 月 2 0日
名一月中 , 1 0月 4 月 6 旧
4 月 2 0 H
4 月 1 6~
4 月 2 9 H
5 月 2 2日
2
. 发笋部位 , 巴山木竹属复轴混生型竹种 , 包括鞭芽发笋和秆基 芽 发
笋两部分 。 竹鞭是具有横向地性的竹树 , 其鞭上交叉互生的侧芽 发 笋 成 竹
2期 田星群 :巴山木竹发笋生长规律的观察
(或生鞭 )及秆基隐芽发笋成竹好象树木分枝一样。 木竹鞭的生长有着强烈的
顶端优势现象 , 在延伸生长过程中 , 鞭梢部分若遇到不利因素夭亡时 , 鞭梢
断点附近节上的侧芽萌发补缺 , 形成叉鞭 (又叫子鞭 ) , 其芽以鞭梢部最后成
熟的侧芽机率最高 , 其余侧芽很少形成竹鞭 , 主要还是发笋。 秆基芽发笋是
指竹株基部的隐芽萌发成笋 , 每株竹基部都有数枚隐芽 , 这些芽若遇适宜条
件就会萌发成笋 , 在竹林的发育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未出土的鞭芽笋和
秆基芽笋在外部形态上的区别是前者瘦长 , 尖削度大 , 后者浑圆饱满 。
木竹林的发育形成过程 , 一般要经历两个阶段 , 即初级阶段和次级阶段 ,
初级阶段是以鞭芽萌发形成的竹林 , 在地面上分布为散生状态 , 时间较短约
3 ~ 4 年; 次级阶段是在初级阶段的基础上 , 以竹株秆基上的侧芽发笋为主 ,
形成局部丛生 , 整个竹林中竹株的分布呈混生状态 。 这种现象在新扩展的竹
林中表现尤为明显 。 为了弄清鞭芽和秆基芽发芽在竹林 中 的 地位 , 1 9 8 3 ~
1 9 8 5年分别在发育较好的竹林中设样地三块其面积各为 5 x 20 平方米 , 掘起
实查 , 鞭芽发笋和秆基芽发笋相差约 1 / 3 , 前者占40 . 12 % , 后者占59 . 8 % ,
且成竹质量较前者为优 (表 2 )
表 2 各部位发笋教最调查表
T a b le 2
.
N u m b e r o f s h o o t i n g f r o m d i f f e r e ilt P a r t s
o f e u lm s
,一 、 , _ { 发 。 t _ _ 兰 _ _ _ _死 _ _ 位 ’ } ’ ,亩, 。 m( m ) ’二二忍 ,
{一了` 笋等缨瞥万百一 }一 ’一_ . T” ” }箭豁寨猛~ 4震竺笨寨箭1蓄井芸斋誉萝。 n o o t , n g { 、 , . }r e厂.ce 叹万a g只.I n T 一 {、 , . }r e了呼只万注职 .In t 一】热只1乞 0 砰e } 。 .on o t乡 0 1
! 州 u m D e r } o t a , 。 n 0 0 t ` n g 】到 u m D e r ! O l a , ’ 。 n 0 0 t ` n g 】 。 n 0 0 工 s }“ u ` m O a s e
4 8 0 5
}
1 9 2 8
{
4。一
}
2 8 7 7 … 5。一 1 2 3一 】2 4一
注 : 总数包 括枯死 的 , 伐桩及退笋痕 。
3
. 鞭 、 母竹年龄与发笋 , 木竹鞭在春季生长极其微弱 , 其主要营 养 供
发笋消耗 , 在发笋结束 、 新竹高生长基本停止后 , 由于营养的增加 , 地下温
度不断升高 , 鞭系的生长逐渐活跃 , 6 ~ 8 月份是鞭系生长最旺盛的季节 ,
生长量可达 20 ~ 26 厘米 , 全年生长约 7 ~ n 节 , 长度约 30 ~ 35 厘米。 如上所
述 , 鞭芽发笋是竹林形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但并非所有的鞭芽都能分化
发育成笋 , 由于同一鞭系上阶段年龄相差悬殊 , 往往基部年龄达 15 年以上 ,
而梢部还在继续延伸 , 所以对于同一发育阶段的鞭系来说 , 发笋往往达十多
年 , 甚至数十年 , 而对于鞭同一阶段年龄的鞭上侧芽发笋 来 说 , 一般 延 续
4 8竹 子 研 究 汇 刊 8卷
5~ 6 年 。 经调查两年生的鞭上的侧芽很少孕笋 , 即是孕笋也不能出土而天
亡 , 三年生的鞭芽发育已趋成熟 , 开始发笋 , 但三年生鞭上的侧芽发笋后退
笋率较高 , 四、 五年生鞭上的侧芽发笋达高峰 , 六年生的侧芽发笋已明显降
低 , 与三年生侧芽发笋所占比例相等 , 但退笋率降低 67 % , 八年生的侧芽发
笋很少 , 同时由于组织老化 , 吸收及运输功能降低 , 故退笋率特别高 , 九、
十年生的侧芽基本上失去萌发能力。 从掘起样地观察表明 , 没有九、 十年生
鞭系上侧芽发笋的现象 , 所以鞭上侧芽的发笋 、 退笋与鞭系年龄有着密切的
关系 (表 3 ) 。
表 3 不同年龄的鞭侧芽发笋数量统计
T a b l e 3
.
S h o o t i n g n u m b e r o f l a t e ar l b u d s o n r h i z o m es
w it h d l f f e er n t a g e s妞…洲君粉匕口…{{: …:;{.…` {…·; : {一}_…` ;{…:{·{…_ `…: . : `…1{…·{
所谓发笋母竹就是指秆基发笋的立竹 , 木竹秆基的上部有气生根 , 下端
节上具 4 ~ 6 个不等的互生侧芽 , 呈隐芽状态 , 秆基 8 一 12 节 , 节间长 1 一
2 厘米 , 长者可达 2 . 5厘米。 秆基芽的发笋同样受立竹年龄和营养条件的影响 ,
有一部分不能萌发 。 一年生竹秆基上的侧芽尚未成熟 , 不能分化萌发 , 二年
生立竹秆基上的侧芽 已基本成熟发笋 , 三年生为发笋盛期 , 七年生立竹秆基
上的侧芽已丧失萌发能力 。 同一立竹秆基上的侧芽首先萌发的成竹质量最好 。
各龄立竹秆基侧芽发笋 、 退笋及成竹质量见表 4 。
表 3 、 4 表明 : 不论是鞭芽还是秆基芽 , 凡是处于发笋盛龄时 , 其发笋
数量最多 , 质量最好 , 向两端依次降低 , 呈正态分布 , 就两者的发笋径比来
看 , 前者呈增长型 , 后者总的趋势呈下降型 。
4
. 鞭系深度与发笋 , 木竹鞭系在土壤中的横向生长活动范围并非 保 持
在同一个水平面上 , 方向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 而是随着地形 , 土壤水 、 热 、
肥状况的变化波浪式的延伸 , 有时还出现扭曲和起伏。 通常在质地疏松 、 机
械障碍少 、 土层深厚在 ( 20 ~ 40 厘米 )的土壤中 , 鞭粗壮 , 节间长 、 起伏频度
2 期 田星群 : 巴山木竹发笋生长规律的观察 49
表 4一 不同立竹年龄秆甚芽发笋状况调查表
T a bl e 4S hot oi n g f ro mba sa l e ul ms w it if d hfe relt a g se
蒸…攀
)…) {
占萌发总数
%
% of t ol
a l
S ho ot in g
bU dS
立竹粗度与发 笋地
T hi
e
k
.
of ba
S h
mb o o&

ba ` i e D . 退笋数
立竹地径
( m m)
B a mb o o
D
.

o ot i n g
笋地径
m m)
径 比
R a t i oi n
D
.
Ns o
.
of
w i t he re d
S ho ot i n g
D
.
s
h
o ot s
退笋率
%
% of
w i t he
e r d
s ho ot s
2 8

19
3 6

9 1
2 4

16
1 0

7 0
0
.
6 7
2 4

1 0
2 4

3 0
2 5

9 8
2 7
.
6 3
1 4
.
0 0
2 2

2 9
2 6

6 4
2 3

5 0
2 2

2 9
1: 0
.
9 3
1

1
.
11
1: 0
.
9 1
1
:
0
. 名 1
19
13
9
3
1
5 4

2 4
2 3

6 4
2 5

0 0
2 0

0 0
1 0 0

0 0
注 第二年发 笋的母竹大多数第三年不能连续发笋
小 , 少扭曲 , 侧芽肥大 , 发笋质量好。 在土层浅薄 (小于 3 厘米 )时 , 鞭系大
部分裸露 , 侧芽瘦小 , 萌发率低 , 退笋率高 , 新竹生长矮小 , 瘦弱 , 很难形
成竹林 。 鞭系深入土层过深 , 同样也限制其侧芽的发笋。 有些鞭系受机械障
碍时 , 有深入到 5 0厘米以下的 , 当避开障碍物后立即上升呈 V 字形 。 但在 50
厘米以下时 , 侧芽均未萌发 , 翘头上升至 40 厘米左右时开始发笋 , 一般上升
至 30 厘米左右时 , 开始平行延伸 , 其侧芽的萌发率为 32 . 7 % 。 在土壤板结的
情况 , 鞭系集中在 5 一 15 厘米之间 , 深入 20 厘米以下的占不到 5 % , 鞭系细
弱 , 年生长量平均不超过 8 厘米 , 起伏扭曲幅度大 , 侧芽的萌发率不足 15 % 。
且新竹生长衰弱 , 多为一次性分枝 。
从表 5 可以看出 , 土层深度小于 5厘米时发笋及成竹率都很小 , 在 n ~ 40
厘米深的鞭系发笋率最高 , 成竹率相应也较高 , 成竹质量以 n ~ 20 厘米为佳。
5
. 立竹数量与发笋
竹林的立竹数量对发笋的数量和质量有明显影响 , 每平方米立竹在 1 . 25
~ 3
.
2 5株时 , 其发笋量最大 , 其后依此降低 , 达 10 株以上时 , 发笋量的变化
趋于稳定 , 但发笋的质量较差 , 同样每平方米少于一株时 , 发笋量也明显降
低 。 不同立竹度竹林平均每株立竹出笋株数称相对出笋数 , 现将 1 9 8 3~ 1 9 8 5
年调查的相对出笋数列表 6 。
根据不同立竹度竹林的相对出笋数经方差分析 , 结果表明 F > F 0 . 05 ,
说明不同立竹度相对出笋数量差异显著。
根据以上所述 , 竹林的发笋数量和质量不论在母竹 (鞭 )年龄 、 土壤深度
及单位面积立竹度上都有一个最适范围 , 因此在培育笋用及笋 、 材两用林时
应充分重视这一点。
0 5竹 子 研 究 汇 刊 8卷
裹 5鞭系深度与发笋状况统计表
T al b
e SR el a tio s n hi Pb et w e ens ho o ti ng a ndr i h zo m ed即 t h
项 目
I t em
各层 中鞭 }发笋株数
系的分布
( % )
% R h
.
i d s tr i b
-
u ti o n
N o s
.
o f
径 m ) D鞭 (mR. h鞭系深 度 ( em )
S hO O
-
D
e e Pt ho f R h
.
ti ng
发笋率
( % )
%
S ho o t
-
i ng
ta t e
成竹数
N o s
.
o f
ba m b
-
0 0 5
成竹率
( % )
B a m b
-
0 0 5
r a t e
%
鞭系粗度与成竹地径
T h
.
o f R h
.
& ba si e
D
.
o f b
a m bo o s
m m )( m m
( m m )
径 比
R a ti o
i n D
.
冉0
8
一吕 J任舟 O
行`勺口 U nō D,自
,占勺白
n“J任4几bó内幻1占仲`丹J一D介」
,一占2
0~ 5
6~ 1 0
1 1~ 2 0
2 1~ 3 0
3 1~ 4 0
4 0以上
3
8
1 6

4
3 1

7
2 7
.
3
1 3

6
8
。 吕5
1 6

8 1
2 5

6 6
3 4

5 2
9

7 3
4

4 2
10
.
0 0
6 8

4 2
7 9

3 1
8 7

18
1 0 0
.
0 0
8 0

0 0
1 4
.
5 5
1 3

1 4
1 4

30
15
.
1 4
1 6
.
6 4
16
.
2 7
1 9

3 2
1 5
.
9 5
2 3
.
3 3
2 4
.
0 5
2 6

2 2
2 1
.
8 9
1 : 1
.
32
1
t
l
.
21
1
:
1
.
6 3
1
:
1
.
5 9
1 : 1
.
5 8
1

1
.
35
表 6 不同立竹度相对出笋橄统计
T a b le 6 R e la t i v e S ho ot in g n u 娜b e sr fo r d if fe er n t e u lm d e n s it i e s
立竹度范围
(株 / M Z )
B
a m b o o d e n s i t y )
样 地
0 5

o f

s a m P le
P l o t s
相对出笋数
R
e l a t玉v e
s h o o t i n g N o s
方 差
V
a r i a n e e
发笋质量
( m m )
Sh o o t q u a l i t y
1
.
2 5以下
1
.
2 6 ~ 3
.
2 5
3

2 6 ~ 5
.
2 5
5
.
2 6 ~ 7
.
2 5
7
.
2 5 ~ 9
.
2 5
9
.
2 6 ~ 1 1
.
2 5
1 1
.
2 6 ~ 1 3
.
2 5
8
5
1 7
14
12
2
4
0

1 6
0

4 2 8
0

3 1 0
0
.
2 0 1
0

1 3 4
0
.
0 6 2
0

0 61
0
.
0 2 1 0
0
.
0 1 0 8 7
0

0 5 6 7
0
.
0 2 2 3
0
.
0 3 2 2
0

0 0 3 0
0
.
0 0 1 0
2 1

74
2 3

8 0
2 1

4 0
1 8

0 2
1 3

5 1
1 0

4 3
8

2 2
二 、 成竹规伸
1
。 成竹数量 : 竹林发笋的成竹数量受发笋数量 、 退笋率及环境条 件的
支配 , 一般情况下 , 发笋愈多则成竹愈多 , 成竹数量依出笋的三个时期的分
布为初期占1 9 . 62 % , 盛期为 68 . 62 % , 末期为 11 . 76 % 。依竹林出笋持续天数
分布状况见表 7 。
由表 7 可知 , 竹林出笋的成竹率随着出笋时间的推移 , 成竹率虽降低的
趋势。 但在整个过程中并非稳定下降 , 有时出现起伏 , 这是由于竹林的退笋
与病 、 虫害有关 , 所以在生产经营中还需要对各种病虫害的生活史做进一步
的观察。 以便为留养母竹和挖笋提供可靠的依据 。
2
. 成竹质量 ; 竹林成竹质量依出笋时间的变化而不同 , 其相对眉径 (距
2期 田星群 :巴山木竹发笋生长规律的观察
地面 1 . s m处 ), 枝下高见表 8 。
表 7
T a b l e 7
竹林成竹教里依出笋持续夭数分布统计
S h o o t i n g s t a g e a n d a d u l t一 e u lm n u m b e r
1以上
!l|医vI
l
一卜!、se`lse
e.持续天数
N o s i n
e o n t i n u i n g d a y
3 6~ 4 0 }4 1 ~ 4 5 }4 6~ 5 0
发 笋 数
S h o o t i n g N
o s
.
成 竹 率
B
a m b o o r a t e
成 竹 率
% b a m b o o s r a t e
1
1一…6一11 1一…1 6一1; 1一…2 6一…31一…’ …’ 8 …2 。 …2 7 …’ ” …” …8
}
’ 】” }` “ …“ 17 …` { `【, ” 。 ` 。 0{5。 ’ 。 。{5“ ’ 0” {5“ 吕51” 6 ` “ ` }3 6 ’ 3`15。
表 8 竹 林 成 竹 质 量 统 计 表
T a b l e 8 R e l时 io n s h i P b以 w e e n s h o o t i n g tS a g e a n d
a d u l t
一 e u lm q u a l it y
1 ~ 5 6 ~ 1 0 1 1~ 1 5 1 6~ 2 0 2 1~ 2 5 2 6` 3 0 3 1~ 3 5 3 6~ 4 0
平均眉径
(m m )
A v e r a g e D
.
a t 1
.
5 m
平均枝下高
( C m )
A
v e r a g e h
.
b e n e a t h
2 2
.
3 0 2 2

5 0 2 2

0 3 2 3
.
5 0 2 4
.
41 2 3

4 1 2 0
.
8 5 } 1 8
.
4 1
30 9
.
2 0 2 7 1
.
7 0 2 6 9
.
5 0 { 2 0 9
.
6 5 1 6 4
.
8 8 1 1 28
.
6 2 1 0 1
.
2 0 } 7 3
.
1 0
注 : 1 ) 夏、 秋笋 当年不能发枝 , 故未作统计
2 ) 调查对象为海拔 1 1 0 0 、 13 0 0、 1 50 0 M的 8 1个样方中的观察竹
从表 」8 可知 , 早出土的笋其成竹枝下高为大 , 随着笋出土时间的推迟 ,
成竹枝下高逐渐降低 。 成竹眉径以发笋盛期出土的笋为大 , 因此在生产中应
注意留养前期和中期出土的笋成竹 , 以利于培养质量较高的竹林 。
三 、 高生长规律
巴山木竹的高生长与其它植物一样 , 具有 由慢一快一慢的生产规律 , 根
据 1 9 8 4 、 1 9 8 5年观察的 23 4个竹株 , 采用随意抽样 , 现将抽取的两个 样竹列
表 9 。
从表中看到 : 一号竹出土后 30 天以前为生长缓慢期 , 日平均生长量不足
1
.
0厘米 , 30 一 65 天为生长高峰期 , 日均生长量超过 2 0 . 。厘米 , 最大日生 长
能 竹 予 研 究 汇 刊 8卷
衰 , 一 、 二号高生长润查旅材衰
T a b le 9 o b s e r y鱿 i o n o n h ig h g or wt h o f t w o as m P le e u lm s
观察 日期
(月日 )
D a t
e
o b s e r v e d
(m
.
d
.
)
一 号 样 竹
N七` 1 ` S妞助 P I.
二 号 样 竹
N o
.
2 5位 m p l e
生长天致
G户口材 1对 g
d a y s
相对高度
《% )
R e l
.
h
.
( C仇 )
H e i g h t
生长天数
G r o w i n g
day s
相对商度
(% )
R e l
.
h
.
4
.
5
5105加肠34B和砧7巧89s5 。 4 0
7

6 0
自甘几拓Un盯n刃口见n.孟ùn...…确口曰.n心自自136工石
105幼肠3如姆6舫7布8肪9
.410523
5

5
n..勺01ó.五二,曰2的舀.…551匕
6

4
6

9
::;
《 c m )
H
e ig h t
4
.
0 0
5
.
0 0
6

0 0
1 0
.
1 0
1 6

0 0
2 9

5 0
6 3
,
0 0
1 3 5
.
0 0
幼 2 . +0 0
3 3 0

0 0
4 9 9

0 0
6 1 1
.
0 0
75 6

0 0
常` 8 ` 0 0
7 5 9
.
0 0
7 8 0
.
0 0
8 0 0

0 0
曲0 3 . 0 0
8 0 3

0 0
8 0 3
,
0 0 1 0 0
0
.
4 9 8 1
0

6 2 2了
0

74 7
1
.
2 5宁
1
.
9 9 3
`
3

6 73
7

8妈
1右. 8宝2
2妞。场6
盛1 。 0 9 6
韶 。 1 4忍
7 6

0 9 0
9 4

1 5 4
幼4 。 3甘睡
9 4
.
5 2 1
9 7

13 6
9 9

62 4
1 0 0
.
0 0 0
1 0 0
.
0 0 0
1 0 0
。 心0
盆璐。佃
2 5 2

0 0
葱4 0 . 0劝
4 4 0
.
0 0
6 25

0 0
’弱5 。 0 0
6 65

0 0
6 66
.
0 0
6 8 0
`
0 0
6 9 5
`
0 0
6 9 6

0 0
石牙6 ` 0 0
0

75 86
1
.
09 1 9
2
.
72 9 8
4

65 5 1
9

3 39 6
1 5
.
8 6 0
2 0
.
4 0 0
2 9
.
1 6 0
3 6
.
2 00
4 8

8 5 0
6 3

2 18
8 9

79 8
9` 。以5
9 5
.
5峨5
马5 。 6 896
9 7

7 0 1 1
9 9

8 5 6 2
1 0 0

0 0 0
1 0 0
.
0 0 0
J甩O时40臼曰工上,`几.…6.0
量可达 3 3 . 8。厘米 , 65 天以后又为生长缓慢期 , 日均生长量不足 2 . 。厘米 , 二
号竹出现高峰比一号竹有所提前 , 生长高峰期相应长一些 , 但扫均生产量不
如一号竹大 , 这可能是由于年份和环缝条件不同所制。 但从调查结果来看 ,
不论环境条件如何 , 巴山木竹从出土到高生长停止为止最多不超过 90 天。
含期 由星群 , 已山木竹发笋生长规律的观察
S H O O T I N G A N D G R O W T H O F 丑A S H A N I A
F A R G E S l l
T生如 X i . 公脚 n
(尸即 i九9 N a t u犷 a l S a n c t u or 夕 衬 i作 i s t犷 , 01 F O r己 s t r兮 )
A 6s t r a e t
T h is P a P e r d e a l t w i t h t h e s t u d y o n t h e la w s o f s h o o t i n g
,
e u lm
g r o w in g a n d h e i g h t g r o w t h o f B as h a n ia af r罗场11. 孙 o 七认 9 Ia w s
w a s s t u d ie d f r o m t h e fo l lo w in g 5 a 8P
e e t s : 1
.
S h o o t in g se as o n s :
2

S加成 in g 琳 r七昌; 3 , r e la t加 n s h i p b此w e归n 的切 t还g 尽娜 七恤 a郎
of hr 始。桃 a du m ot 加 r 一 c性恤 ; ` 跳 o t吨 睡械 t愉血 p比 耐 巾 i加。华
8y 日铸m ; 5 . S h o吐访g a吞d . ,价加犷 . fO 滋跳滋切 g e够翻岭 . 玩 场 e e林d ,
t h e la w s o f t加 心林枷 珊 d h e i沙 t 盯 o w七h o f B邸加耐` 孙十g心感i 甲a台
S t a t e d
-
胶 . y w o dr . : 刀口劝a心口 才砂 g “ 八; 脉 w 台 o f s h o ot i玲g , c u l协 名破
h e i g h t 盯。 w t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