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方竹林垦复前后生物量结构变化的研究



全 文 :方竹林垦复前后生物量结构变化的研究
童建宁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林业局 ,福建 南平 353000)
摘要:方竹林垦复前总生物量 1 496.34 g·m-2 , 垦复后2 959.59 g·m-2 ,垦复后笋产量是垦复前的2.31 倍。垦复后1 龄 、3
龄竹各构件的生物量均有提高 , 2 龄竹的生物量变化不大 , 说明竹林年龄结构调整尚未完成。垦复后 0 ~ 20 cm 土层的生物
量是垦复前的 3.54 倍 ,说明垦复措施主要改善了 0~ 20 cm 层的鞭根系统结构。垦复后地上部总含水率略有下降 , 地下部
总含水率比垦复前略有提高。天然方竹林的垦复改造对竹林的生物量结构和产量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方竹;垦复;生物量;产量;结构变化
中图分类号:S79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51(2007)01-0110-04
Biomass structure changes of 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 before and after reclaimed
TONG Jian-ning
(Yanping Forestry Bureau , Nanping , Fujian 353000 , China)
Abstract:To tal biomass of 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 w as 1 496.34 g·m-2 before reclaimed and markedly increased to
2 959.59 g·m-2 after reclaimed w hich bamboo shoo t production was 2.31 times than that befo re reclaimed.After reclaimed , the
overground biomass of 1a and 3 a bamboo increased , but 2 a changed little , w hich indica ted that the regula tion o f age structure had
not been completed.The underg round biomass of 0~ 20 cm soil layer after reclaimed w as 3.54 times than that before reclaimed ,
w hich showed that the reclamation improved the bamboo rhizome and root system in this soil layer to a better situation.The total
ov erground moisture decreased a little after reclaimed , w hile the underground moisture increased.Reclamation of w ild Chi-
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 fo rest had significant impact on biomass structure and yield of the bamboo fo rest.
Key words: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reclamation;biomass;yield;structure change
  方竹(Chimonobambusa quadrangularis)在福建省分布于南平 、沙县 、永安 、大田 、尤溪 、将乐 、建宁 、泰
宁 、建瓯 、建阳等地 ,笋期秋季(9月中 、下旬至 10月中旬)正值蔬菜和鲜笋供应淡季 ,填补了该季节竹笋较
少的状况 ,是优良笋用竹种之一[ 1] 。方竹杆呈方形 ,竹叶翠绿 ,又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且其杆壁厚 ,纤维
优良 ,有很大的强度和韧度 ,是优良的小型材用竹 。虽然方竹林的开发利用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 ,但目前
对方竹林的利用主要靠野生竹林的自然生长和更新 ,缺乏管理 ,经济效益较差[ 2] 。竹林生物量结构和产
量是其生产过程的直接反映 ,国内外对竹林生物量和产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3-8] ,因此 ,对方竹林垦复前
后的生物量分配规律进行较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为其人工栽培和经营管理可提供科学依据。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大洋乡(16林班Ⅰ大班 1 、2 小班),属武夷山山脉的延伸支脉 ,为典
型的中亚热带气候 ,年平均气温 18℃,极端低温-11℃,极端高温 37℃,年降水量 1 800 mm ,年蒸发量
1 000 mm ,相对湿度 80%,无霜期 253 ~ 272 d。试验地海拔 900 ~ 950 m 。土壤为山地黄壤 ,土层疏松湿
润。该方竹林垦复前为天然野生竹林 ,方竹盖度约 60%~ 70%,方竹的伴生植物主要有绒楠(Machilus
velut ina)、细齿叶柃(Eurya ni tida)、钝齿冬青(Ilex crenata)、湖北算盘子 (Glochidion wi lsoni i)、五节芒
(Miscanthus f loridulus)、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渐尖毛蕨(Cyclosorus acum inatus)等。2003年 8
月~ 2005年 9月进行垦复利用 ,垦复措施为:2003年 8月劈除杂灌和部分老龄竹 ,清除林地内树枝及较大
的石块 ,后每年浅锄松土 1次 ,垦复后方竹盖度为 90%。
 收稿日期:2006-08-25;修回日期:2006-11-18
 作者简介:童建宁(1970-), 男 ,福建南平人 , 南平市延平区林业局工程师 ,从事森林培育工作。
第 34 卷 第 1 期
2 0 0 7 年 3 月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Jour of Fujian Forestry Sci and Tech
Vol.34 No.1
Mar., 2 0 0 7
2 研究方法
2003年 7月和 2005年 7月在同一方竹林内各设置 3个 20 m×20 m 样地 ,每个样地内设置 5个 2 m
×2 m 的样方进行方竹的生物量调查 。地上部分按龄级分构件(秆 、枝 、叶)称鲜重 ,地下部分对每个小样
方进行全挖 ,深度为 60 cm ,每 20 cm 为一层分构件(兜 、鞭 、根)称鲜重 ,各构件均取样带回室内 103±2 ℃
烘干至恒重测定含水率 ,算出干物质重 ,以此推算方竹林的生物量[ 3-7] 。
2002年 9月 14日 ~ 10月 19日及 2005年 9月 15日~ 10月 20日在方竹林内各设 4个 10 m×10 m
样地 ,每隔 5 d 记录样地内的出笋数和退笋数 ,每次各测定平均笋高度 ,并依此挖取 5个笋(不足 5个时则
全取)称鲜重 ,笋期结束后推算竹林笋产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垦复前后总生物量的变化
由表 1可以看出 ,方竹林垦复前总生物量为
1 496.34 g·m-2 ,垦复后为 2 959.59 g·m-2 ,为垦复
前的 1.97 倍。其中 , 垦复前地上部分生物量占
61.12%,垦复后下降为 36.90%,地下部分垦复前生
物量占 38.88%,垦复后上升为 63.10%,其中变幅
最大的是根的生物量 ,垦复后是垦复前的 4.37倍 ,
其次是鞭 ,为 3.40倍 ,说明垦复主要改善了土壤结
构 ,促进了方竹地下鞭根系统的扩张和生长 。因垦
复时间仅 2 a ,地上部分的生物量变化幅度还不大。
表 1 垦复前后竹林总生物量的变化
各组分
垦复前 垦复后
生物量
/ g·m-2 占/ %
生物量
/g·m-2 占/ %
秆 534.84 35.74 614.85 20.77
枝 231.45 15.47 265.51 8.97
叶 148.23 9.91 211.62 7.15
地上部 914.52 61.12 1 091.98 36.90
蔸 137.41 9.18 214.41 7.24
鞭 298.64 19.96 1 015.56 34.31
根 145.77 9.74 637.64 21.54
地下部 581.82 38.88 1 867.61 63.10
总生物量 1 496.34 100 2 959.59 100
  垦复前后出笋历期均为 36 d ,竹林垦复后各产量指标有较明显的变化(表 3)。垦复后出笋数 、平均笋
高 、平均笋重和笋产量分别是垦复前的 1.57倍 、1.12倍 、1.47倍和 2.31倍 ,而退笋率则略有下降 ,说明垦
复措施对竹林产量的影响较大 ,但竹林没有进行施肥 ,退笋率变化幅率较小 。
表 2 垦复前后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变化
竹龄/ a 垦复前生物量/ g·m
-2 垦复后生物量/ g·m-2
秆 枝 叶 小计 秆 枝 叶 小计
1 118.57 68.31 18.22 205.10 186.27 73.44 40.37 300.08
2 120.88 65.87 56.47 243.22 147.49 57.28 57.61 262.38
3 136.13 53.66 49.29 239.08 152.87 89.12 66.96 308.95
4 159.26 43.61 24.25 227.12 128.22 45.67 46.68 220.57
合计 534.84 231.45 148.23 914.52 614.85 265.51 211.62 1 091.98
3.2 地上部生物量的变化
垦复的目标之一是调整竹林的年龄结构 ,从表
2可看出 ,垦复后 1龄竹的生物量明显提高(增幅
为46.31%), 3龄竹的生物量也有较大的提高(增
幅为 29.22%),4龄竹的生物量则有小幅下降(增
幅为-2.88%),而 2龄竹的生物量变化不大(增幅
仅 7.88%),说明竹林年龄结构调整尚未完成 ,垦
复后的竹林生物量仍以 3龄竹为最高 , 2龄竹的生
表 3 垦复前后竹林产量变化
产量指标 垦复前 垦复后
出笋数/个 534 836
退笋数/个 296 421
退笋率/ % 55.43 50.35
平均笋高/ cm 20.75 23.35
平均笋重/ g 208.12 307.31
产量/g·m-2 277.84 642.28
物量偏小 。
从各构件来看 , 1 、3龄竹各构件的生物量均有提高 ,其中 1龄竹的叶的生物量在各龄级各构件中的增
幅最大 ,达 121.57%;2龄竹枝的生物量略有下降 ,叶的生物量增幅很小;4龄竹秆的生物量降幅较大 ,即
·111·第 1 期 童建宁:方竹林垦复前后生物量结构变化的研究
在垦复过程中已清除部分老龄竹所致。
3.3 地下部生物量的变化
垦复后 0 ~ 20 cm 、20 ~ 40 cm 、40 ~ 60 cm 各土层的生物量分别是垦复前的 3.54倍 、2.82倍 、1.85倍
(表 4),说明垦复措施主要改善了 0 ~ 20 cm 土层的鞭根系统结构 ,使其生物量大幅增加 ,其根的增幅达
467.88%,鞭的增幅为 303.32%。
表 4 垦复前后地下部生物量的变化
土层/cm 垦复前生物量/ g·m-2 垦复后生物量/ g·m-2蔸 鞭 根 小计 蔸 鞭 根 小计
0 ~ 20 137.41 152.20 91.75 381.36 214.41 613.85 521.03 1 349.30
20 ~ 40 116.58 35.31 151.89 339.89 88.51 428.40
40 ~ 60 29.86 18.71 48.57 61.82 28.10 89.92
合计 137.41 298.64 145.77 581.82 214.41 1 015.60 637.64 1 867.61
3.4 各构件含水率的变化
由表 5可看出 ,方竹地上部秆 、枝 、叶的含水率中 ,不论垦复前还是垦复后 ,叶的含水率最高 ,秆最低 。
垦复前的平均含水率以 2龄竹为最高 ,垦复后的平均含水率以 1龄竹最高 。垦复前后秆 、枝的含水率都有
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步递减的趋势 ,即干物质含量逐渐增多[ 7] 。而叶的含水率变化幅度较小 ,因老叶逐渐
脱落时 ,新叶不断长成 , 因此竹株上的叶龄较为一致 ,含水量比较稳定。
表 5 垦复前后地上部含水率的变化
龄级/ a 垦复前含水率/ % 垦复后含水率/ %秆 枝 叶 平均 秆 枝 叶 平均
1 48.75 54.71 53.27 52.24 51.92 57.8 55.49 55.07
2 51.42 53.47 54.93 53.27 40.05 46.62 47.64 44.77
3 42.88 46.85 54.49 48.07 41.68 41.76 47.02 43.49
4 42.11 44.40 46.83 44.45 40.68 40.27 42.15 41.03
平均 46.29 49.86 52.38 49.51 43.58 46.61 48.08 46.09
  从地上部总的含水率变化来看 ,垦复后含水率
略有下降 ,说明垦复后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速度加
快。由表 6可知 ,方竹鞭 、根的含水率中 , 不论垦
复前后 ,平均含水率均为鞭>根。垦复前鞭的含水
率以 40 ~ 60 cm 土层为最高 ,垦复后鞭的含水率以
20 ~ 40 cm 层最高。垦复后地下部总含水率比垦
复前略有提高 ,说明垦复改善了林地的保水条件 ,
表 6 垦复前后地下部含水率的变化
土层/cm 垦复前含水率/ % 垦复后含水率/ %鞭 根 平均 鞭 根 平均
0 ~ 20 63.95 49.7 56.83 64.11 56.2 60.16
20 ~ 40 65.04 48.08 56.56 66.32 54.9 60.61
40 ~ 60 69.06 53.41 61.24 64.58 57.23 60.91
平均 66.02 50.40 58.21 65.00 56.11 60.56
有利于方竹的生长。
4 小结
1)方竹林垦复前总生物量为 1 496.34 g·m-2 ,垦复后为 2 959.59 g·m-2 ,为垦复前的 1.97倍 ,主要
是地下部的生物量增幅较大 ,其中又以根的增幅最大 ,达 337.43%。垦复后笋产量是垦复前的 2.31倍 ,
有明显的提高。
2)垦复后 1 、3龄竹的生物量均有提高 ,而 4 龄竹的生物量则有小幅下降 ,2 龄竹的生物量变化不大 ,
说明竹林年龄结构调整尚未完成。垦复后 0 ~ 20 cm 土层的生物量是垦复前的 3.54倍 ,说明垦复措施主
要改善了 0 ~ 20 cm 土层的鞭根系统结构 ,使其生物量大幅增加 ,其中根的增幅达 467.88%,鞭的增幅为
395.99%。
3)垦复后竹林地上部总含水率略有下降 ,说明垦复后地上部干物质累积速度加快。垦复后竹林地下
·112· 福 建 林 业 科 技 第 34 卷
部总含水率比垦复前略有提高 ,说明垦复改善了林地的保水条件 ,有利于方竹的生长 。
4)对方竹林进行精心抚育 ,合理垦复 ,可以实现林分生物量的大幅增加和产量的提高 ,有利于方竹林
长期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经营 ,可以实现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达到竹林培育利用的较
高水平。
参考文献:
[ 1] 连华萍 , 林庆富 ,马华明.方竹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J].经济林研究 , 2000 , 18(4):34-35.
[ 2] 刘 饶 , 刘日林 ,季必浩 , 等.经营措施与野生方竹生长关系初步研究[ J].浙江林业科技 , 2005 , 25(6):20-23.
[ 3] 王太鑫 , 丁雨龙 ,李继清 , 等.巴山木竹种群生物量结构研究[ J].竹子研究汇刊 , 2005 , 24(1):22-26.
[ 4] 林新春 , 方 伟 ,李贤海 , 等.苦竹种群生物量结构研究[ J].竹子研究汇刊 , 2004 , 23(2):21-25.
[ 5] 周玉卿.井冈寒竹种群生物量结构初步研究[ J] .西北农业学报 , 2004 , 13(4):120-123.
[ 6] 黄宗安.石竹各器官生物量回归模型研究[ J] .竹子研究汇刊 , 2000 , 19(4):85-87.
[ 7] 郑容妹 , 郑郁善 ,丁闽锋 , 等.苦竹生物量模型的研究[ J] .福建林学报学报 , 2003 , 23(1):61-64.
[ 8] Yuji I , Teruhiko K and Kouichi K.Biomass and net production in a bamboo Phy llostachys bambusoides stand[ J] .Ecological
Research , 1993 , 8:123-133.
(上接第 104 页)树的增效效应最为明显 ,对扭纹铁 、红桂木的增效效应较好 ,对石楠 、红楣和伞花木增效效应
较差。这可能是由于黑金刚 、花金刚 、红关公 、巴西榕和扭纹铁是组培苗 ,主根不明显 ,须根较多 ,竹节树 、
红桂木则是南亚热带乡土树种 ,而且竹节树主根不发达 ,侧根较多 ,因而接种后的生长效应更为显著;石
楠 、红楣和伞花木接种效应较差 ,是否存在它们是中亚热带树种 ,在南亚热带还有生态适生性的问题 ,这有
待于进一步研究 。
3)试验的黑金刚 、花金刚 、红关公 、巴西榕 、扭纹铁 5个树种(或品种)为组培苗 ,从表 1 ~表 3中可看
出 ,此 5种树的综合生长情况均好于其它 5种实生苗 ,这为城市绿化树种大量应用组培苗接种菌根菌剂实
现培育增效成为可能 。
4)参试树种接种 VA菌根真菌后 ,不同时期的高 、基径增长趋势有所差异 。大部分树种高和基径增长
率出现先高后平缓的趋势如花金刚 、扭纹铁 、红桂木 、石楠和竹节树 ,有的树种高和基径增长率随着时间推
移有逐步提高的趋势 ,如巴西榕 、伞花木 ,有的树种高增长率由低到高 ,基径则刚好相反 ,如黑金刚 、红关
公。这种现象是否与季节 、树种的生物特性以及生长规律有关 ,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 1] 张美庆.略论 VA菌根在我国的应用[ J] .华北农学报 , 1998 , 13(1):107-108.
[ 2] 李志真 , 谢一青.VA菌根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2 , 24(4):448-449.
[ 3] 王春梅 ,韩振海 , 李晓林 ,等.磷与 VA 菌根真菌对小金海棠苹果苗生长及营养的影响[ J] .园艺学报 , 2001 , 28(1):1-
6.
[ 4] 刘润进 , 李 敏 ,孟祥霞 , 等.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和棉花内源激素的影响(英文)[ J].菌物系统 , 2000 , 19(1):91-96.
[ 5] 陈 羽 , 弓明钦 ,仲崇禄 , 等.菌根菌剂在华南地区林业及农业上的应用[ J].广东林业科技 , 2004 , 20(4):50-52.
[ 6] 叶新峰 , 伍慧雄 ,梁远楠 , 等.尾叶桉 、深山含笑 、红锥接种内生菌根菌试验[ J].广东林业科技 , 2003 , 19(3):22-24.
[ 7] 李志真 , 谭芳林 ,许定成 , 等.木麻黄 Frankia菌优良菌株的筛选和应用[ J].福建林业科技 , 1998 , 25(3):56-60.
[ 8] 李志真 , 李朝晖 ,俞如礼 , 等.木麻黄根瘤内生菌分离培养和宿主范围的研究[ J].福建林业科技 , 1998 , 25(3):17-22.
[ 9] 黄少伟 , 谢维辉.实用 SAS 编程与林业试验数据分析[ 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1:36-44.
·113·第 1 期 童建宁:方竹林垦复前后生物量结构变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