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2013 年 第 5 期
CHINA PLANT PROTECTION 2013 ,Vol .33 .No .5
莜麦坚黑穗病 [Ustilago levis (Kell.et Swing)
Magn]是莜麦(裸燕麦)生产区常发性、普发性和毁
灭性病害之一。 康保县地处冀北高原, 是莜麦主产
区,莜麦是当地主要粮、饲兼用作物,常年种植面积
2.7万 hm2。本县又是连续 23年(1985~2007年)无病
县(田间未发病),农户基本不用药剂拌种,或拌种剂
量不足。 2006~2011 年,由于本县连年遭受旱灾,莜
麦歉收,农户用种不足相互串种,再加上联合收割机
跨区作业等原因,致使莜麦坚黑穗病自 2008年起在
本县迅速回升,严重威胁莜麦安全生产。笔者根据多
年来对莜麦坚黑穗病的监测结果, 概述莜麦坚黑穗
病在本县的发生情况,并提出综合防治对策,为今后
科学防控莜麦坚黑穗病提供参考。
1 历年发生和防治概况
历史上莜麦坚黑穗病在康保县有过几次严重发
生。 20世纪 50年代采用汞制剂赛力散、西力生等药
剂拌种,防治莜麦坚黑穗病药效甚好。后汞制剂停工
停产,造成 60年代以后莜麦坚黑穗病大面积严重发
生。 70 年代后期和 80 年代初期由于替代农药品种
欠缺、 高效低毒农药供应不足和多年使用多菌灵拌
种,莜麦坚黑穗病菌产生抗性,致使该病又大面积严
重发生。 1981 年康保县莜麦坚黑穗病发生面积达
2.14 万 hm2,占全县莜麦种植面积的 69.1%,近 0.8
万 hm2莜麦平均发病率 12%, 高的达 80%~90%,全
县粮食损失 150万 kg左右。 之后通过药剂试验,筛
选出了防治莜麦坚黑穗病的高效农药——40%拌种
双 WP,拌种防效可达 100%。1982年起,为了迅速控
制莜麦坚黑穗病的严重发生,县、乡农技人员带着技
术和农药深入到村、到户,技物结合,指导农户搞好
药剂拌种,经过 3年不懈努力,一举控制了该病在本
县的严重发生。 1985年和 1986年经省、市专家组实
地验收,田间未发现莜麦坚黑穗病株,被省科委授予
莜麦坚黑穗“无病县”。 为了巩固这一成果,历任领
导和农技人员从未放松对该病的防控和监测工作,
每年搞培训, 帮助购进新农药, 加强田间监测。 至
2007 年, 全县田间一直未查到莜麦坚黑穗病株,莜
麦坚黑穗“无病县”荣誉保持长达 22年之久。
2 回升原因
莜麦坚黑穗病属幼苗侵染类型。 病粒随莜麦脱
粒被打碎,散出病菌厚垣孢子,附着在种子表面休眠
(越冬越夏)和传播,成为主要侵染源。莜麦播种后麦
种发芽时,厚垣孢子也开始萌发,产生双核侵染丝,
由芽鞘侵入未出土的幼苗,并很快到达生长点,菌丝
随莜麦生长,孕穗时侵入子房,破坏花器,形成菌瘿。
康保县莜麦坚黑穗病回升原因分析
及防控对策探讨
康爱国
1
, 刘栋军
2
, 张玉慧
1
, 庞红岩
3
, 王 平
1
, 杨立军
3
, 樊丛林
2
, 阴秀君
2
(1. 河北省康保县植保植检站,河北 康保 076650; 2. 河北省康保县农业局,河北 康保 076650; 3. 河北省张家口
市农业局,河北 张家口 075000)
摘要: 阐述了河北省康保县莜麦坚黑穗病发生和防治概况,初步分析造成近年该病回升的原因为调入种子带菌、药
剂拌种剂量不足、莜麦收获后留带菌茬过冬、机械跨区收获传菌、种植感病品种,提出了搞好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
种、严格检疫、搞好种子处理、加强跨区作业机械的监管等防控策略和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 莜麦坚黑穗病; 发生; 防控
中图分类号:S435.1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6820(2013)05-0036-03
收稿日期:2013-03-04
作者简介:康爱国,高级农艺师,长期从事病虫测报和防控工作。 E-mail:lqzyh6@sina.com。
36· ·
2013 年 第 5 期
CHINA PLANT PROTECTION 2013 ,Vol .33 .No .5
时间
(年)
发病率
(%)
样点最高
发病率(%)
病田率
(%)
1985~2007 0 0 0
2008 零星发病 1 极少数农户
2009 0.01 1 个别农户
2010 0.09 2 2.12
2011 0.08 23 22.20
2012 3.38 72 74.90
表 1 1985~2012 年河北省康保县莜麦坚黑穗病
田间发病情况
联合机械收获时, 病菌的厚垣孢子会在脱粒时落在
麦糠和秸秆上,沤肥后使肥料带菌过冬,北方因防风
固沙而留在田间的麦茬带菌也可过冬, 用带菌秸秆
喂牲畜、带菌种子喂家禽,厚垣孢子经过畜禽肠胃并
不会死亡,畜、禽粪便作肥也是侵染源之一,但这些
远不及种子带菌。
1) 多种原因促使菌原量逐年积累。近年来本县
连年遭受旱灾, 莜麦用种不足。 由于莜麦是常规种
子,农户多采取串种方式解决种子不足,还有一些农
户开始从县外串种, 使莜麦坚黑穗病病菌随种传入
本县。 虽然每年农技培训和发布病虫预报都要讲麦
类黑穗病的发生和防治技术, 但由于多年未发生莜
麦坚黑穗病, 农民掉以轻心, 拌种剂量不足或不拌
种。本县是畜牧大县,农户养羊、养牛较多,以田间放
养为主,牲畜吃了带病菌的莜麦秸秆和籽粒,其粪便
也带菌,加之近年本县莜麦播种面积大、留茬过冬,
田间病菌量高,分布面积广。致使近年莜麦田坚黑穗
病病菌量和田间发病率逐年增加(表 1)。
2) 跨区收获作业加快了病害传播。 由于 2007~
2008 年之前, 莜麦田间联合收割机作业面积小,一
家或几家一个场面收打,病菌传播范围小、速度慢、
面积少,病田率低、发病轻。 近几年由于乡村壮劳力
外出打工,从事农业生产的多为老、弱、妇,莜麦普遍
采取机械联合收获, 其跨区作业也使病菌随机械跨
区传播,传播速度之快令人瞠目。 2011 年秋对全县
15个乡 (镇)、45个村、135块莜麦田、675样点随机
调查,平均发病率 0.81%,样点最高发病率 23%,病
田率 22.2%,发生面积 0.21万 hm2。 2012年秋,采取
同样调查方法,全县平均发病率 3.38%,样点最高发
病率 72%,病田率 74.90%,发生面积 1.39万 hm2。分
别较 2011年增加 2.57%,47%,52.70%,1.18万 hm2。
3) 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由于莜麦坚黑穗
病是幼苗侵染型病害,因此,凡是造成麦苗出土慢的
因素,都会加重病情。莜麦播种过早、过深,都会延长
麦苗出土时间,从而增加病菌侵染的机会,造成发病
重。 土壤温、 湿度对莜麦坚黑穗病的发生影响也很
大, 病菌厚垣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 3~33 ℃,以
11~23 ℃最适宜;耕作层土壤湿度 10%左右最适宜。
2010年秋季降雨偏多,2011年莜麦播种、 出苗期土
壤墒情 14%,平均温度 15.0 ℃,较历年平均偏低 1.0
℃;2012 年莜麦播种、出苗期降水量 61.0 mm,较历
年平均偏多 31.0 mm,土壤墒情 17%,平均气温 13.9
℃,较历年平均偏低 2.1 ℃。 2011~2012 年,由于温、
湿度条件适宜病菌侵染, 播种和麦苗出土时温度偏
低, 延长了麦苗出土时间, 从而加大了病菌侵染机
会,这也是造成这两年莜麦病发生重的原因之一。
4) 种植品种不抗莜麦坚黑穗病。 2006年以前,
本县种植的莜麦品种大部分都是抗莜麦坚黑穗病品
种。 2007年之后,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用种不足,一些
农户开始串换用种、调种,冀张莜 5 号(品 14)等不
抗坚黑穗病品种的引入和推广种植, 也在一定程度
上助推了莜麦坚黑穗病的发生。
3 综合防治措施
面对近年莜麦坚黑穗病的情况, 根据莜麦坚黑
穗病的特点,通过采取综合农艺措施,实施植物检疫
措施,建立无病种子田、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压
低菌源、播前晒种、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播前药剂
拌种、 对跨区作业进境收割机进行监管, 经过 3~4
年治理,莜麦坚黑穗病一定可以得到控制和消灭。
1) 搞好轮作倒茬。 通过实行“豆类—小麦—马
铃薯—莜麦—亚麻”5 年轮作倒茬, 可减少田间带
菌量。
2) 选用抗病品种。 因地制宜,选用和搭配冀张
莜 4 号(品 5)、品 2、花早 2 号、花中 21 等抗或高抗
坚黑穗病品种进行种植。
3) 晒种。 拌种前,对春播莜麦用种进行筛选和
晾晒。通过筛选,可减少粘在种皮绒毛上和混在种子
中的未破碎菌块,减少种子带菌量。 选择晴好天气,
曝晒 2~3d,利用太阳光紫外线起到杀菌作用。
4) 严格种子检疫。严禁从莜麦坚黑穗病发生区
37· ·
2013 年 第 5 期
CHINA PLANT PROTECTION 2013 ,Vol .33 .No .5
串换和调运种子。
5) 加强跨区收割机监管。对跨县进境收割机进
行物理、药剂和人工处理,同时对跨乡、跨村作业的
机械也要进行处理,防止病害在更大范围传播。
6) 建立无病留种田。 每个村、户都要建立一定
面积的无病留种田,单收单打,留作来年用种。
7) 认真搞好药剂拌种。 特别是对坝莜 1 号、冀
张莜 6 号(品 16)、冀张莜 5 号(品 14)等抗病性低、
丰产、品质好的品种,更要认真搞好播前药剂拌种。
药剂拌种是目前防控莜麦坚黑穗病的主要技术手
段。据县植保站监测,目前尚未发现莜麦坚黑穗病对
40%拌种双和 50%福美双 WP 有抗药性, 防效达
100%。个别农田防效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用药剂量
不足或拌种不匀,或是时间不够。拌种药剂一定要按
药剂使用量用药,药剂拌种应在播种前一天进行,并
应采取以村或几户为单位联合拌种后,闷种 24 h。
8) 搞好技术培训。重点对莜麦坚黑穗病发生规
律和防控措施进行培训, 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掌握
莜麦坚黑穗病的防控技术。印发明白纸,为每个村重
点培训 1名技术指导员。 春播期间,县、乡农技人员
带药带技术到村入户,技物结合,实地指导农户确保
用种全部实现药剂拌种。
!!!!!!!!!!!!!!!!!!!!!!!!!!!!!!!!!!!!!!!!!!!!!!!!
秀山县位于重庆市东南部,武陵山区腹地。多样
化的生态条件、 复杂的立体气候及不均衡的管理水
平,导致杂草种类多、生长为害期长。 结合公益性行
业(农业)科研专项《重庆市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种
类与发生危害特点研究》子课题实施,秀山县植保植
检站于 2010~2012年开展了农田杂草种类调查。 针
对秀山县农田杂草发生特点, 制定了杂草综合防控
策略,推广农业、生物、化学防控措施,积极引进、试
验、示范、推广新型除草剂,成效明显。
1 稻田杂草种类
秀山为传统水稻—油菜轮作区, 其轮作模式对
田间杂草群落影响大。 2010~2012年,本县植保站除
水稻生长期间在稻田内调查外, 也调查了轮作油菜
田、冬闲(干板)田、冬水田及少量撂荒田。
调查结果表明,秀山县稻田(含油菜田、冬闲田、
冬水田、撂荒田)草害共有 74个科 328种。其中,水生
杂草 17种,水旱两栖杂草 44种,旱地杂草 267种。稻
田内草害 61种,田坎、水沟、路旁有杂草 311种。
本县气候温和,杂草周年生长。不同类型稻田杂
草优势种类差异较大,总体上,夏季种类最多,冬季
最少。 杂草种类及密度:撂荒地>冬闲(干板)田>水
稻—油菜轮作田>水稻田>冬水田。
2 农田杂草发生特点
1) 不论水稻田、水稻—油菜轮作油菜田、冬闲
田、撂荒地,杂草种类多,发生期长,密度大。 以水
稻田为例,苗期、分蘖期、抽穗期、成熟期均有杂草
秀山县农田杂草发生特点及综合防控措施
肖晓华
1
, 刘 春
1
, 吴洪华
1
, 杨昌洪
1
, 何杏艳
2
, 刘晓莉
2
, 刘祥贵
3
, 周天云
3
(1. 重庆市秀山县植保植检站,重庆 秀山 409900; 2. 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重庆 400715; 3. 重庆市植保植检
站,重庆 401121)
摘要: 2010~2012 年连续 3 年开展农田杂草系统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杂草种类多、发生期长、密度大,杂草群落变化
大。总体上夏季多、冬季少,种类和密度表现为撂荒地>冬闲(干板)田>水稻—油菜轮作田>水稻田>冬水田。有针对性
地提出了农田杂草的农业、生物、化学综合防控策略并加以推广。
关键词: 农田杂草; 发生特点; 防控措施
中图分类号:S451.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6820(2013)05-0038-03
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