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川中丘陵区柏木林下养鸡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全 文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3,29 (2) :214 - 219
Journal of Ecology and Rural Environment
川中丘陵区柏木林下养鸡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陈俊华1,2,龚固堂2,朱志芳2,黎燕琼2,吴雪仙2,郑绍伟2,慕长龙2① (1.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
川 成都 610059;2.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81)
摘要:选择川中丘陵区郁闭度为 0. 5 ~ 0. 7、林龄为 25 a、林地平均坡度为 15°的柏木(Cypressus funebris)纯林林分,
设置 600、900、1 200 和 1 500 只·hm -2 4 种养殖密度处理,每种养殖密度设 3 个重复,并设置 1 个林下不养鸡的对
照样地,进行林下生态养鸡试验,1 a后对养殖前后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林下养殖能促进
林木的生长和林地土壤肥力的提高。4 种养殖密度样地柏木胸径和高度年增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 30. 80%和
33. 73%;0 ~ 20 cm土壤有机质、全 N、全 P和全 K含量比养殖前分别增加 5. 95%、14. 88%、10. 75%和 5. 34%。林
下养鸡对林下植被有一定影响。养殖后灌木盖度降低 6. 67 ~ 26. 50 百分点,种类减少 2 ~ 6 种;草本盖度降低
9. 20 ~ 27. 17 百分点,种类减少 3 ~ 8 种;枯落物盖度减少 9. 30 ~ 20. 90 百分点。4 种养殖密度样地 0 ~ 20 cm土壤
容重比养殖前增加 11. 38% ~ 17. 99%,> 20 ~ 40 cm 土层增加 8. 40% ~ 15. 75%;土壤总孔隙度平均减少 3. 20 百
分点。养殖密度分别为 600、900、1 200 和 1 500 只·hm -2的样地土壤径流深分别比对照提高 33. 59%、52. 97%、
109. 06%和 144. 60%,产沙量分别比对照提高 45. 59%、67. 27%、123. 65%和 146. 96%,但土壤流失量均明显低于
SL 190—2007《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规定的容许土壤流失量(500 t·km -2·a -1)。以养殖密度为 600 只·
hm -2来计算,投入产出比为 1 ∶ 2. 76,净收益为 6. 88 万元·hm -2。综合分析认为,养殖密度以 900 只·hm -2为最
适宜,既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又能控制水土流失量。
关键词:川中丘陵区;柏木林;养殖密度;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X171. 3;S7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 - 4831(2013)02 - 0214 - 06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of Chicken Rearing in Cypress Forest in Hilly Areas of Central Sichuan. CHEN
Jun-hua1,2,GONG Gu-tang2,ZHU Zhi-fang2,LI Yan-qiong2,WU Xue-xian2,ZHENG Shao-wei2,MU Chang-long2
(1. 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Chengd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hengdu 610059,China;2. Sichuan Academy of For-
estry,Chengdu 610081,China)
Abstract:Pure cypress stands,0. 5 - 0. 7 in canopy density,25 a of age,and 15 degree in average slope,were chosen
for experiment of chicken rearing in hilly areas of Central Sichuan. The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to have five treatments in
chicken density,i. e. 600 (Treatment Ⅰ) ,900 (Treatment Ⅱ) ,1 200 (Treatment Ⅲ)and 1 500 (Treatment Ⅳ)
hm -2 and control (Treatment Ⅴ,no chicken) ,and each,except for Treatment Ⅴ,had three replicates. After one year
of experiment,comparison was made in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between the treatments and the control. Results
show that chicken rearing in the stands promotes tree growth and improves soil fertility. The treatments were 30. 80% and
33. 73%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in growth rate of the trees in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and height,and 5. 95%,
14. 88%,10. 75%,and 5. 34% higher,respectively,in soil organic matter,TN,TP and TK in the 0 - 20 cm soil layer.
However,chicken rearing did have some negative effects on understory of the forests,like reducing shrub coverage by
6. 67 - 26. 50 percentage point,shrub species by 2 - 6;herbage coverage by 9. 20 - 27. 17 percentage point,herbal spe-
cies by 3 - 8,and litter coverage by 9. 30 - 20. 90 percentage point. Besides,chicken rearing increased soil bulk density
by 11. 38% - 17. 99% in the 0 - 20 cm soil layer and by 8. 40% - 15. 75% in the > 20 - 40 cm soil layer,and reduced
total soil porosity by 3. 20 percentage point. Runoff of Treatment Ⅰ,Ⅱ,Ⅲ and Ⅳ,increased by 33. 59%,52. 97%,
109. 06%,and 144. 60% and sediment yield by 45. 59%,67. 27%,123. 65%,and 146. 96%,respectively. However,
soil losses in the treatments were still much lower than the permissible limit (500 t·km -2·a -1)specified in the Nation-
al Standard for Classification and Grading of Soil Erosions (SL 190 - 2007). Calculation on the basis of 600 chickens per
hm2 in rearing density shows that the input-output ratio was 1 ∶ 2. 76,and the net income reached 68 800 yuan per hm2 .
收稿日期:2012 - 06 - 21
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38B0404)
① 通信作者 E-mail:mucl2006@ yahoo. com. cn
第 2 期 陈俊华等:川中丘陵区柏木林下养鸡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215·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reveals that chicken rearing at a density of 900 chinckens per hm2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and
can be expected to generate considerable economic benefits and reduce water and soil losses.
Key words:Central Sichuan hilly area;cypress forest;breeding density;ecological benefit;economic benefit
川中丘陵区的柏木(Cypressus funebris)纯林一
部分是 20 世纪 70 年代营造的,另一部分是由启动
长江防护林建设工程而营造的桤柏混交林演变而
来。这些柏木纯林大多密度过大,林下植被稀少,
盖度较低,且天然更新不良,导致林分稳定性差,生
态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另外,由于林分郁闭度
大,加上柏木生长缓慢,导致经济效益低下。
林下生态养殖是发展立体林业的一种模式。
有关林下生态养殖问题,国内专家也作了一些研
究[1 - 4],但大多是基于技术或经济效益方面而做的
分析研究,针对其生态效应分析的报道较少。笔者
选取川中丘陵区郁闭度为 0. 5 ~ 0. 7 的柏木纯林林
分,设计 4 种养殖密度(600、900、1 200 和 1 500
只·hm -2)和对照(林下不养鸡) ,通过对养殖前后
柏木的生长调查,林下灌、草、枯落物的变化,土壤
理化性质的变化,径流和产沙以及经济效益的对比
分析,确定适宜养殖密度,以期为森林健康经营和
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5]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四川省盐亭县林山乡,北纬 31°
16,东经 105°28。土壤类型以钙质紫色土为主,质
地为中壤至重壤,部分为砂质土;气候类型为中亚
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7. 3 ℃,年均降水量
825. 5 mm,无霜期 294 d[6]。自然植被以柏木纯林
为主,此外还有马尾松纯林、松柏混交林、桤柏混交
林和栎柏混交林等几种类型[7]。柏木纯林林下植
被种类较少,其中,灌木以黄荆(Vitex negundo)、火
棘(Pyracantha fortuneana)、铁仔(Myrsine africana)、
马桑(Coriaria sinica)等为主;草本则以栗褐苔草
(Carex brunnea)、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白茅
(Imperata cylindrical var. major)、荩草(Arthraxon
hispidus)等为主[7]。
2 研究方法
2. 1 试验地的选择与试验设计
2. 1. 1 试验地点与鸡种选择
试验地点位于四川省盐亭县林山乡金线村。
在该村地势较为平坦、向阳、有一定遮阳条件且雨
后不积水、郁闭度为 0. 5 ~ 0. 7、林龄为 25 a 的柏木
纯林林下进行试验。样地内林分密度为 210 株·
hm -2,平均胸径为 10. 71 cm,平均树高为 9. 17 m。
样地平均坡度约为 15°。该区域有清洁卫生的水
源,环境清静。所选鸡种为广西抗病力强的三黄鸡。
2. 1. 2 放养时间及批次
依据全进全出的原则,分两批饲养。第 1 批放
养时间为 4—6 月,第 2 批为 9—11 月。7—8 月和
12—次年 3 月饲养场地休养,以利于林下灌草植被
的恢复,并在 12 月和 7 月初撒播牧草种子。
2. 1. 3 放养密度设计
试验设置 600(Ⅰ)、900(Ⅱ)、1 200(Ⅲ)和
1 500(Ⅳ)只·hm -2 4 个养殖密度处理,每个处理
设 3 次重复,并设置 1 个对照(Ⅴ) ,共计 13 个样地。
其中,12 个养鸡样地用 2. 5 m 高的铁丝网隔离,以
保证其密度,各样地养殖密度见表 1。
表 1 各样地鸡养殖密度
Table 1 Chicken rearing density in various sample plots
样地号 面积 /hm2 数量 /只 养殖密度 /(只·hm -2)
1 0. 059 36 600
2 0. 046 28 600
3 0. 052 32 600
4 0. 049 44 900
5 0. 053 48 900
6 0. 070 64 900
7 0. 046 55 1 200
8 0. 047 56 1 200
9 0. 045 55 1 200
10 0. 051 77 1 500
11 0. 055 83 1 500
12 0. 061 92 1 500
13(对照) 0. 082 0 0
2. 2 样地调查
在初次放养之前和第 2 批放养结束后(时隔 1
a) ,对 12 个养鸡样地和对照样地的植被和土壤进行
调查。植被调查内容包括乔木高度和胸径,灌木种
类、高度和盖度,草本种类、高度和盖度,枯落物厚
度和盖度等。对 0 ~ 20 cm 和 > 20 ~ 40 cm 土层进
行取样,将样品带回实验室进行物理化学性质分析。
2. 3 径流与产沙
用白铁皮设置临时径流小区[8]。小区面积为
10 m × 4 m,用塑料桶收集地表径流,测定相同降雨
条件下不同养殖密度样地的径流量和产沙量。
2. 4 数据分析与处理
采用 Excel 2003 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汇总统
·216· 生 态 与 农 村 环 境 学 报 第 29 卷
计,并采用 SPSS 15. 0 软件[9]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
较(LSD检验,α = 0. 05)以及成对样本的 t检验。
3 结果与分析
3. 1 不同养殖密度对样地柏木生长量的影响
试验 1 a 后对柏木高度、胸径增长量的调查结
果(表 2)表明,4 种养殖密度处理柏木胸径增长量
为 0. 66 ~ 0. 78 cm,平均为 0. 73 cm;高度增长量为
0. 82 ~ 0. 86 m,平均为 0. 84 m。
表 2 不同养殖密度样地柏木高度增长量和胸径增长量
Table 2 Growth rate of the cypress trees in 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DBH)and height as affected by chicken rea-
ring density
处理
养殖密度 /
(只·hm -2)
胸径增长量 /
cm
高度增长量 /
m
Ⅰ 600 0. 66 ± 0. 10ab 0. 82 ± 0. 10a
Ⅱ 900 0. 73 ± 0. 10a 0. 85 ± 0. 10a
Ⅲ 1 200 0. 76 ± 0. 09a 0. 84 ± 0. 06a
Ⅳ 1 500 0. 78 ± 0. 06a 0. 86 ± 0. 09a
Ⅴ 0(对照) 0. 56 ± 0. 06b 0. 63 ± 0. 05b
同列英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处理间某指标差异显著(P < 0. 05)。
由表 2 可知,4 种养殖密度对柏木的生长均具
有促进作用,1 a的柏木胸径平均增长量比对照提高
30. 80%,高度平均增长量比对照提高 33. 73%。4
种养殖密度之间不论是高度增长量还是胸径增长
量差异均不显著(P > 0. 05)。除处理Ⅰ外,处理Ⅱ、
Ⅲ和Ⅳ柏木胸径增长量与对照之间差异均达显著
水平(P < 0. 05) ,而处理Ⅰ ~Ⅳ柏木高度增长量与
对照之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 < 0. 05)。
3. 2 不同养殖密度对样地林下植被的影响
由表 3 可知,4 种养殖密度对样地林下植被均
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灌草盖度降低和种
类减少。其中,灌木盖度降低 6. 67 ~ 26. 50 百分点,
种类减少 2 ~ 6 种;草本盖度降低 9. 20 ~ 27. 17 百分
点,种类减少 3 ~ 8 种;枯落物盖度减少 9. 30 ~
20. 90 百分点。不同养殖密度对林下植被的影响也
不相同。养殖密度越大,其对林下植被的影响越
大。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表明,处理Ⅰ和Ⅱ之间灌
木、草本和枯落物盖度变化差异均不显著,处理Ⅲ
和Ⅳ之间上述 3 个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 > 0. 05) ,
但处理Ⅰ、Ⅱ分别与Ⅲ、Ⅳ之间差异显著(P <0. 05)。
表 3 不同养殖密度样地林下植被的变化
Table 3 Variation of understory in the cypress forest as affected by chicken rearing density
处理
养殖密度 /
(只·hm -2)
灌木
盖度变化 /百分点 物种数变化
草本
盖度变化 /百分点 物种数变化
枯落物
盖度变化 /百分点
Ⅰ 600 - 6. 67 ±3. 48b - 2 ±1 - 9. 20 ±1. 15b - 8 ±2 - 9. 30 ±1. 76b
Ⅱ 900 - 8. 40 ±3. 95b - 3 ±2 - 10. 27 ±0. 65b - 3 ±2 - 10. 23 ±3. 10b
Ⅲ 1 200 - 22. 23 ±6. 35c - 5 ±1 - 25. 37 ±8. 56c - 5 ±1 - 20. 47 ±3. 45c
Ⅳ 1 500 - 26. 50 ±7. 43c - 6 ±2 - 27. 17 ±10. 29c - 8 ±2 - 20. 90 ±7. 45c
Ⅴ 0(对照) 1. 20a 0 1. 70a 1 - 1. 50a
同列英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处理间某指标差异显著(P < 0. 05)。负数表示减少,正数表示增加。
3. 3 不同养殖密度对样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土壤容重、非毛管孔隙度和毛管孔隙度是衡量
土壤持水能力的重要指标。测定结果(表 4)表明,
养殖后的土壤容重均大于养殖前,且养殖密度越
大,土壤容重增加量越大。处理Ⅰ ~Ⅳ 0 ~ 20 cm土
壤容重比养殖前增加 11. 38% ~ 17. 99%,> 20 ~ 40
cm土层增加 8. 40% ~ 15. 75%,2 个土层平均增加
10. 24% ~16. 78%。可见,0 ~ 20 cm 土壤容重变化
量大于 > 20 ~ 40 cm。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表明,从
土壤容重变化值来看,各土层均表现为处理Ⅰ和Ⅱ
以及Ⅲ和Ⅳ之间差异不显著(P > 0. 05) ,但处理Ⅰ、
Ⅱ分别与Ⅲ、Ⅳ之间差异显著(P < 0. 05)。与养殖
前相比,养殖后处理Ⅰ ~Ⅳ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和毛
管孔隙度都明显减少,且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降
幅更大,0 ~ 20 cm 土层变化量明显大于 > 20 ~ 40
cm。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表明,不论是非毛管孔隙
度还是毛管孔隙度,其变化量均表现为处理Ⅰ和Ⅱ
以及Ⅲ和Ⅳ之间差异不显著(P > 0. 05) ,处理Ⅰ、Ⅱ
分别与Ⅲ、Ⅳ之间差异显著(P < 0. 05)。
不同养殖密度样地土壤营养成分变化见表 5。
由表 5 可知,养殖后,土壤营养元素含量明显增加。
其中,养殖后 4 种养殖密度样地 0 ~ 20 cm土壤有机
质、全 N、全 P 和全 K 含量比养殖前平均分别增加
5. 95%、14. 88%、10. 75%和 5. 34%;而 > 20 ~ 40 cm
土层则分别增加 0. 43%、8. 94%、4. 78%和 1. 65%。
可见,0 ~ 20 cm土层增加量明显大于 > 20 ~ 40 cm,
> 20 ~ 40 cm 土壤中营养成分几乎没有多大变化,
这是因为鸡群对土壤的踩踏造成土壤板结,土壤容
重增大,孔隙度减小,使得养分不能进入深层土壤。
由表 5 还可知,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土壤中营养成
第 2 期 陈俊华等:川中丘陵区柏木林下养鸡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217·
分也在增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表明,处理Ⅰ和
Ⅱ以及Ⅲ和Ⅳ之间土壤有机质、全 N、全 P 和全 K
变化值差异均不显著(P > 0. 05) ,但处理Ⅰ、Ⅱ分别
与Ⅲ、Ⅳ之间差异显著(P < 0. 05)。
表 4 不同养殖密度样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
Table 4 Variation of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as affected by chicken rearing density
处理
养殖密度 /
(只·hm -2)
土层 /
cm
土壤容重变化 /
(g·cm -3)
非毛管孔隙度变化 /
百分点
毛管孔隙度变化 /
百分点
总孔隙度变化 /
百分点
Ⅰ 600 0 ~ 20 0. 14 ±0. 04b - 1. 23 ±0. 16b - 1. 71 ±0. 21b - 3. 01 ±0. 24b
Ⅱ 900 0. 16 ±0. 03b - 1. 25 ±0. 18b - 1. 73 ±0. 19b - 3. 06 ±0. 31b
Ⅲ 1 200 0. 23 ±0. 05a - 1. 81 ±0. 14c - 1. 92 ±0. 29c - 3. 73 ±0. 26c
Ⅳ 1 500 0. 25 ±0. 02a - 1. 86 ±0. 13c - 1. 93 ±0. 18c - 3. 89 ±0. 31c
Ⅴ 0(对照) 0. 08 ±0. 01c 0. 06 ±0. 02a 0. 05 ±0. 01a 0. 11 ±0. 04a
Ⅰ 600 > 20 ~ 40 0. 11 ±0. 03b - 1. 12 ±0. 13b - 1. 58 ±0. 17b - 2. 63 ±0. 31b
Ⅱ 900 0. 12 ±0. 02b - 1. 15 ±0. 15b - 1. 56 ±0. 16b - 2. 70 ±0. 28b
Ⅲ 1 200 0. 21 ±0. 04a - 1. 42 ±0. 12c - 1. 86 ±0. 14c - 3. 27 ±0. 25c
Ⅳ 1 500 0. 23 ±0. 03a - 1. 47 ±0. 18c - 1. 87 ±0. 13c - 3. 35 ±0. 28c
Ⅴ 0(对照) 0. 07 ±0. 01c 0. 07 ±0. 02a 0. 03 ±0. 01a 0. 10 ±0. 03a
Ⅰ 600 平均 0. 13 ±0. 02b - 1. 18 ±0. 11b - 1. 64 ±0. 19b - 2. 82 ±0. 33b
Ⅱ 900 0. 16 ±0. 04b - 1. 20 ±0. 09b - 1. 65 ±0. 17b - 2. 88 ±0. 35b
Ⅲ 1 200 0. 22 ±0. 05a - 1. 61 ±0. 15c - 1. 89 ±0. 15c - 3. 49 ±0. 28c
Ⅳ 1 500 0. 24 ±0. 04a - 1. 67 ±0. 14c - 1. 91 ±0. 18c - 3. 58 ±0. 31c
Ⅴ 0(对照) 0. 07 ±0. 02c 0. 06 ±0. 01a 0. 04 ±0. 01a 0. 10 ±0. 04a
同一土层同列英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处理间某指标差异显著(P < 0. 05)。负数表示减少,正数表示增加。
表 5 不同养殖密度样地土壤化学性质的变化
Table 5 Variation of soil chemical properties as affected by chicken rearing density
处理
养殖密度 /
(只·hm -2)
土层 /
cm
w(有机质)变化 /
(g·kg -1)
w(全 N)变化 /
(g·kg -1)
w(全 P)变化 /
(g·kg -1)
w(全 K)变化 /
(g·kg -1)
Ⅰ 600 0 ~ 20 1. 11 ±0. 09b 0. 15 ±0. 02b 0. 06 ±0. 01b 0. 76 ±0. 06b
Ⅱ 900 1. 17 ±0. 04b 0. 17 ±0. 03b 0. 07 ±0. 01b 0. 74 ±0. 08b
Ⅲ 1 200 2. 16 ±0. 11a 0. 26 ±0. 05a 0. 18 ±0. 02a 1. 09 ±0. 12a
Ⅳ 1 500 2. 24 ±0. 10a 0. 28 ±0. 06a 0. 20 ±0. 03a 1. 08 ±0. 11a
Ⅴ 0(对照) 0. 01 ±0. 01c 0. 01 ±0. 01c 0. 00 ±0. 01c 0. 01 ±0. 01c
Ⅰ 600 > 20 ~ 40 0. 04 ±0. 01b 0. 03 ±0. 01b 0. 01 ±0. 01b 0. 16 ±0. 03b
Ⅱ 900 0. 05 ±0. 02b 0. 04 ±0. 01b 0. 02 ±0. 01b 0. 20 ±0. 05b
Ⅲ 1 200 0. 09 ±0. 02a 0. 08 ±0. 02a 0. 08 ±0. 01a 0. 36 ±0. 08a
Ⅳ 1 500 0. 11 ±0. 04a 0. 10 ±0. 04a 0. 09 ±0. 02a 0. 38 ±0. 06a
Ⅴ 0(对照) 0. 00 ±0. 01c - 0. 01 ±0. 01c 0. 00 ±0. 01c 0. 05 ±0. 01c
Ⅰ 600 平均 0. 57 ±0. 03b 0. 09 ±0. 03b 0. 03 ±0. 01b 0. 46 ±0. 06b
Ⅱ 900 0. 61 ±0. 04b 0. 11 ±0. 04b 0. 04 ±0. 01b 0. 47 ±0. 05b
Ⅲ 1 200 1. 13 ±0. 14a 0. 18 ±0. 01a 0. 13 ±0. 01a 0. 72 ±0. 08a
Ⅳ 1 500 1. 18 ±0. 16a 0. 19 ±0. 03a 0. 14 ±0. 02a 0. 73 ±0. 10a
Ⅴ 0(对照) 0. 01 ±0. 01c 0. 00 ±0. 01c 0. 01 ±0. 01c 0. 03 ±0. 01c
同一土层同列英文小写字母不同表示处理间某指标差异显著(P < 0. 05)。负数表示减少,正数表示增加。
3. 4 不同养殖密度对样地径流和产沙的影响
不同养殖密度样地地表径流深和产沙量见表
6。由表 6 可知,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土壤径流深和
产沙量增大。4 种养殖密度样地径流深和产沙量明
显高于对照。其中,处理Ⅰ ~Ⅳ径流深分别比对照
高 33. 59%、52. 97%、109. 06%和 144. 60%,产沙量
分别 比 对 照 高 45. 59%、67. 27%、123. 65% 和
146. 96%。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其径流深和产沙
量也相应增大。例如,处理Ⅳ土壤产沙量分别比处
理Ⅰ、Ⅱ和Ⅲ提高 69. 62%、47. 65%和 10. 43%。
成对样本 t 检验分析(表 7)表明,不论是径流
深还是产沙量,处理Ⅰ ~Ⅳ与对照之间差异均达极
显著水平(P < 0. 01) ;处理Ⅰ ~Ⅳ相互之间则表现
为处理Ⅰ和Ⅱ之间差异显著(P < 0. 05) ,处理Ⅲ和
Ⅳ之间差异显著(P < 0. 05)或差异极显著(P <
0. 01) ;处理Ⅰ、Ⅱ分别与Ⅲ、Ⅳ之间差异极显著
(P < 0. 01)。由此可见,鸡群对土壤的踩踏造成林
下植被种类减少,盖度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
·218· 生 态 与 农 村 环 境 学 报 第 29 卷
降低,使得径流增大,土壤侵蚀加重。
表 6 不同养殖密度样地的水文效应
Table 6 Variation of soil hydrological properties as affected by chicken rearing density
月份
降雨量 /
mm
各处理径流深 /mm
Ⅰ Ⅱ Ⅲ Ⅳ Ⅴ
各处理产沙量 /(kg·hm -2)
Ⅰ Ⅱ Ⅲ Ⅳ Ⅴ
5 72. 3 10. 9 12. 1 18. 7 22. 3 8. 7 92. 5 113. 4 145. 6 153. 6 58. 4
6 136. 7 14. 2 15. 8 22. 3 26. 7 11. 8 143. 2 154. 7 185. 4 212. 4 80. 6
7 175. 2 16. 8 19. 6 31. 4 35. 9 13. 6 187. 4 225. 6 284. 5 321. 5 112. 4
8 173. 4 22. 1 25. 7 36. 7 45. 3 16. 9 214. 3 243. 2 367. 8 412. 4 163. 2
9 186. 4 39. 8 45. 3 62. 1 68. 9 29. 4 394. 3 435. 6 593. 7 624. 3 287. 5
10 92. 3 33. 4 38. 6 43. 5 52. 1 22. 3 75. 4 99. 4 123. 6 153. 7 58. 3
合计 836. 3 137. 2 157. 1 214. 7 251. 2 102. 7 1 107. 1 1 271. 9 1 700. 6 1 877. 9 760. 4
处理Ⅰ ~Ⅴ养殖密度分别为 600、900、1 200、1 500 和 0 只·hm -2。
表 7 不同养殖密度样地地表径流深和产沙量成对 t检验的
P值
Table 7 P values of paired t-test of surface runoff and sed-
iment yield as affected by chicken rearing density
处理 Ⅰ Ⅱ Ⅲ Ⅳ Ⅴ
Ⅰ 0. 025 2* 0. 000 2** 0. 000 0** 0. 000 0**
Ⅱ 0. 019 8* 0. 001 2** 0. 000 1** 0. 000 0**
Ⅲ 0. 000 0** 0. 009 0** 0. 031 0* 0. 000 0**
Ⅳ 0. 000 0** 0. 000 0** 0. 020 3** 0. 000 0**
Ⅴ 0. 000 3** 0. 000 0** 0. 000 0** 0. 000 0**
处理Ⅰ ~Ⅴ养殖密度分别为 600、900、1 200、1 500 和 0 只·hm -2。
对角线左下部数据为径流深 t 检验的 P 值,右上部数据为产沙量 t
检验的 P值。* 表示差异显著(P < 0. 05) ,**表示差异极显著(P
< 0. 01)。
3. 5 经济效益分析
3. 5. 1 投入
试验地共计 0. 634 hm2,鸡苗、养鸡设备、饲料
等总成本约为 2. 17 万元,即约为 3. 42 万元·hm -2。
林下种植牧草共计投入 0. 50 万元·hm -2。总计投
入 3. 92 万元·hm -2。
3. 5. 2 收益
出栏鸡平均质量约为 2. 5 kg,林下生态养殖的
鸡单价平均为 36 元·kg -1(2010 年当地价) ,按 600
只·hm -2来计算,1 a 出两栏,共计收入 36 × 2. 5 ×
600 × 2 = 108 000 元· hm -2。净收益为 6. 88 万
元·hm -2。回收成本时间短,经济效益显著。林中
撒播的牧草还可以用来饲养牛羊等牲畜,鸡粪可促
进林木生长,木材也可带来经济效益。如果加上这
些收入,效益更加可观。
4 结论与讨论
4. 1 林下养殖可促进林木的生长和土壤肥力的
提高
4 种养殖密度样地柏木高度和胸径年增长量分
别比对照提高 30. 80%和 33. 73%。不同养殖密度
样地之间不论是高度增长量还是胸径增长量差异
均不显著(P > 0. 05)。这是因为试验地所选柏木林
龄为 25 a,该林龄段的柏木生长比较缓慢,并且第 2
次调查时间间隔较短,仅为 1 a。养殖后 4 种养殖密
度样地 0 ~ 20 cm 土壤有机质、全 N、全 P 和全 K 含
量比 养 殖 前 平 均 分 别 增 加 5. 95%、14. 88%、
10. 75%和 5. 34%;而 > 20 ~ 40 cm土层则分别增加
0. 43%、8. 94%、4. 78%和 1. 65%,且随着养殖密度
的增加,土壤中营养成分也在增加。
4. 2 林下养殖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径流产沙的影响
4 种养殖密度样地 0 ~ 20 cm 土壤容重比养殖
前增加 11. 38% ~ 17. 99%,> 20 ~ 40 cm 土层增加
8. 40%~15. 75%。4 种养殖密度样地土壤非毛管孔
隙度和毛管孔隙度均比养殖前有所减少。养殖密
度分别为 600、900、1 200 和 1 500 只·hm -2的样地
径流深和产沙量明显高于对照,其中,径流深分别
比 对 照 提 高 33. 59%、52. 97%、109. 06% 和
144. 60%,产 沙 量 分 别 比 对 照 提 高 45. 59%、
67. 27%、123. 65%和 146. 96%。随着养殖密度的
增加,其径流量和产沙量也相应增大。根据 SL
190—2007《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10],不同侵蚀
类型区宜采用不同的容许土壤流失量。四川盆地
丘陵区属于西南土石山区,其容许土壤流失量为
500 t·km -2·a -1[10]。笔者的研究结果表明,4 种
养殖密度样地土壤产沙量均远远小于容许土壤流
失量。由此可见,只要养殖密度合适,不会对土壤
侵蚀产生太大影响。
4. 3 养殖密度的确定
林下生态养殖是近些来兴起的一种生态循环
林牧业发展模式。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正日益
受到人们的青睐,尤其是山林中养殖的家禽更是受
第 2 期 陈俊华等:川中丘陵区柏木林下养鸡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219·
到人们的喜爱,使得林下养殖家禽的经济效益非常
可观[1 - 4]。但是,林下养殖的家禽肯定会踩踏林地,
从而使得林木根部裸露,林下植被受到破坏[11],造
成土壤板结,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减少,从而引起
水土流失,而且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破坏性更强。
因此,养殖密度的确定成为关键。笔者设置了 4 种
养殖密度,综合以上分析认为,以 900 只·hm -2(即
60 只·亩 - 1)为最好。若养殖密度过大,则家禽对
林地的破坏力会很大;若养殖密度过小,又难以获
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这与有关报道的研究结果[2 - 4]
相类似。
参考文献:
[1] 陈海庆,马武星,张景全,等. 大通地区林下鸡养殖技术探讨
[J].青海农林科技,2009(4) :49 - 53.
[2] 张谊.不同海拔高度对凉山岩鹰鸡林果园生态养殖效益的影
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科技版,2010(7) :75 - 76.
[3] 郗正林.林间养鸡技术结构及效果评价[J]. 当代畜牧,2008
(12) :6 - 8.
[4] 高岩,翟文元,郝克嘉,等.杨树速生丰产林不同间作模式经济
效益分析[J].河北林果研究,2009,24(3) :232 - 236.
[5] 马利邦,牛叔文,杨丽娜,等.敦煌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及
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0,26(4) :
294 - 300.
[6] 刘刚才,高美荣,何毓蓉.川中丘陵区桤柏混交林的土壤水分
及其调蓄动态特征[J]. 西南农业学报,2001,14(增刊 1) :
53 - 56.
[7] 龚固堂,陈俊华,黎燕琼,等.四川盆地四种柏木林分类型的水
文效应[J].生态学报,2011,31(10) :2716 - 2726.
[8] 邓玉林,李春艳,王玉宽.长江上游典型小流域植被水土保持
效应研究:以涪江流域黄羊小流域为例[J]. 水土保持学报,
2005,19(5) :5 - 8.
[9] 刘大海,李宁,晁阳. SPSS 15. 0 统计分析:从入门到精通[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15 - 146.
[10] SL 190—2007,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
[11] 胡大洲,孟宪成.林下养殖对森林资源的危害[J].黑龙江生态
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2) :27 - 28.
作者简介:陈俊华(1972—) ,男,四川仁寿人,副研究员,博
士生,主要从事生态学以及“3S”技术在森林生态方面的应
用研究。E-mail:chenjh -
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檿

殨殨

2005@ yahoo. com. cn
敬告读者·作者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被“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EPS、CA、BA、BI-
OSIS、CABI等多家文摘和数据库收录,其作者文章著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不再另付。本刊发表文章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编辑版权属本刊所有。本刊有权将其编辑的刊物制成光盘或供其他正式出版的光盘收录。如作
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请在来稿时向本刊声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否则视为同意。
本刊编辑部
3 月 1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