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长白松立木生长阶段初探



全 文 :1 9 8 8 年
4 月 、 , . - · . . - 一 二 ~
二 二二二二二二 ; 二二 , 二二二二二二 二 二= 二二之 二二 二一 二二二 ; 二二 二二一二二 , 二二次 二二二: 二` ;一 = :二二 二 泛二二 二一 二二 二 二 二: 二 ;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之二二 乙 = 二二 二二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二飞二二二之二` 二二二二二 二二屯二二二二工二一二气二 : 二二又二 二` 二飞二二 二二二二二二二二之二二二
林 第 2 期
( 总第 7 3 期 )
长 白松 立 木 生 长 阶段 初 探 `
陈 阁 君
( 吉林省林业厅 )
研究立木生长过程和由其而划分的立木
生长发育阶段 , 是制定森林经营措施和组织
林业生产的重要依据之一 。 由于现存的天然
长白松林极少 , 又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树
种 , 因此不能按需要索取供研究用的林木资
料 , 致使其生长阶段方面的有关内容 , 至今
仍然是一个空白 。 为了给经营管理现存夭然
长白松林提供所必需的基础依据 , 本文拟利
用树干解析资料 , 对其生 一长阶段 、 不 同阶段
的年龄界限 、 生长量大小和林学意义进行初
步探讨 , 仅供参考 。
一 、 资料来源与分析
为探讨天然长白松林立木的生长阶段 ,
我们首先对 白河林业局境内目前急待进行经
营的第 l 代长白松林木的生长作了调查 , 、选
出不同生长级的标准木 9 株 , 伐倒后按现存
的轮枝和已脱落的轮枝节痕测出逐年的树
高 , 作为分析立木树高生长过程的资料 ; 然
后在胸径处锯开 , 量测胸径处逐年的直径 ,
作为分析胸径生长过程的资料 ; 立木年龄在
伐根处查得 ; 其它各项因子的确定均按常规
进行 。 各解析木的测树因子见表 1 , 利用解
析木资料算得的树高和胸径生长过程的平均
值如表 2 。
根据表 2 中的数据 , 计算得出树高 、 直
径等因子在不 同年龄时所对应的连年生长量
和平均生长量见图 1 。
表 1 解 析 木 测 树 因 子 一 览 . 裹
黔树%径m一C地(积)”饭芸 }“漪 . ’谁 ’ 丁 1讯篙 } ’军辞’ !下一期州 7 } / ~ _ _ 、 } / _ _ 、 { f 』扯 、 { f _ _ _一 , _ _ ~ 飞上J l l 户 { 戈 n l 产 ! 火法广 / ! 、 1 径 }拭树高处直径} ( e m )
%树高处直径
(
e m )
…` , · 。 …`。 · 5 { 2 6 。 · 。 5 7 9
} ’ 8
·
5 …` 3 · 9 } 3` } 。 · ` 8 0 6
1
9
·
0 } ” · 2 {
2 5 } ”
· 。 2 7 8
… ” · 7 { “ · 3 { 2 8 …。 · 。 6 5 `
. ’ 2 · ` …’ 3· 3 { 2 9 。 · 0 8 9 2` 4 · “ …士3 · 5 { 3 0 { “ · ’ 3 5 2` 5 · “
{
` 3 · 7 …2” 「 “ · ` 4 4 6` 6 · 7 { ` 2 · 8 】2 8 · 。 · `。 5 2
: _
2呈·登. 1 : ` )· ; _ … 3 ` . }.只: 苍分.{
1 6

7
2 6

0
1 1

0
16

1
16

9
20

4
26

1
2 0

5
2 9

1
10

1
16

0
7

6
10

4
1 1

4
1 3

4
14

3
12

3
2 0

O
8

1
1 2

4
5

6
7

9
9

3
1 1

2
1 1

6
5

5
6

0
3

5
5

5
6

0
5

7
10

4
1 5

3
6

3
8

O
今 参加外业调查和内业计算的有吉林林学院八七级毕业生才俊峰 、 李德志 、 翟丽萍 、 康正果 、 张洪涛 、 周立欣同
学和赵淑云等老师 `
DOI : 10. 16115 /j . cnki . i ssn. 1005 -7129. 1988. 02. 007
表 2 第 亚代天然长白松立木生长过程
ù咬U
口Q一
!
.`一ǎ口
高 ( m )
径 ( e m )
2

7
2

6

6

6
8
· ` …
_ 是创
。 } 1 2 . 2 一 1 2 . 5
1 0

1 1 1

8 ( 24
.
3 )
树胸
注 : 9 株立 木解析木平均值 。

m
0““巧H叫肠“
、 . _
.
_ /
.
.
\ /
. . - . 一. 加- . 一
A牵
.
/ 一\ . /
. 产 广 ` 一 ~. 户 户 ,
;霍猫、 连年
吞茸、 树
歹 -了 一1 1 叫蔺林办
图 1 第 I 代天然长 白松立木胸径 树高
连年和平均生长量曲线
从图 1 所示得知 , 长白松树高最 大
连年生长量为 13一 14 年 , 最大平均生长
量为 30 年 。 直径最大连年生长量对应 的
时间为 20 年 , 平均生长量在继续上升 ,
表 明调查时尚未达到高峰期 。 显然 , 材
积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也未达到高
峰 。 因此 , 仅用上述资料不能对立木的
生长阶段有 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 为了
分析立木生 一长的全过程和进一步验证上
述 资料的可靠性 , 合理确定立木的生长
阶段 , 我们又对两株 1 40 年生的第 I 代
长 白松立木解析木资料作了类似的分析
见表 3 、 图 2 。
表 3 第 I 代天然长白松立木生长过程
~ ~ 一~ 一
因 ,丁 一 \轰一竺_ { 1。…20 3。 ` 4。 …5。 …6。 …7。 } 8 0 9。 1。。 「 1 1。…12 0 1 3。
树 高 ( m )
月匆 径 ( c m )
材 积 ( m 3 )
3

6 1 1
.
6
.
1 4
.
0 {16
.
8 19 0一2 1 1一2 2 . 。一2 2 . 了 2 3 . 2· 2 3 7 }2 4
.
6…2 8 . 。 3 1 . 0 }3 3 。 6 136
0 8 1 3 0
{
1 5 8J I

4 2 5

2

1 3 8

5
8 4 2
.
0 9
·
1 40
2 5

5


4 0

6
2

2 6
乃On匕
.gU
尸0.9ú
O
孟噬才4
.八匕
Q`.q`
O
八口2
.月任
Qé.,卫ōn甘ùal`
.0ù
ù匕.,土n甘0六D
.1上
J .上.11C甘J住n乙
.né
O口.
n以n一
8
óU
:
刀任OO
.
q一
注 : 2 株立木平均值 。
结果表明 , 与第 I 代立木的相对应数据
相比较 , 虽然在具体量值 (指同一年龄时所对
应的生长量大小 ) 上不尽相同 ( 事实上也应
如此 , 既或是 同一林分内的不 同立木 , 其生
长量也不可能是相 同的 ) 。 但有一点事实必
须看到 : 两代林木直径 、 树高的最大连年生
长量和最大平均生长量到来的时间一般相差
都不超过 5 一 10 年 , 如第 l 代立木树高连年
生长量为 13年 , 第 I 代则为 18 年 , 相 差 5
年 ) , 即不 同世代的立木生长阶段性在时间
上是相近的 , 或者说在直径平均生 一长量达高
峰期以前 ( 因第 I 代林木只有这个 时期以前
的资料 ) 这段时间内 , 划分的立本生长阶段
在时间上是比较相近 的 。 因此 , 我们 以前述
两代立木的生长资料为基础 , 对天然长白松
立木生长阶段的划分进行了分析 、 探讨 。
二 、 生长阶段的划分
确定立木生长阶段 , 多 以立木生长量随
年龄的变化 , 把立木生长过程划分为慢生 、
速生 、 下降 、 衰退四个生长阶段 。 针对长白
松立木的生长特点 , 我们采用的具体划分方
一 16 一
广~ 一曰
沪 .~ 卜 . J一 ,洲 口 . , . .
闻|!l,v川咖州
齐一右一茫芍二一 ;茹一右二南呻
月途娜
八(年夕
图 2
表 4
第 I 代天然长 白松立木连年 (实线 )
和平均 ( 虚 线 ) 生长量 曲线
法为 :
速生阶段和慢生阶段 所谓速生阶段 ,
即指该因子具有最大连年生 长的时期。 期末
为该因子达最大平均生长量 时的年龄 , 期初
为该因子连年生长量量值等于最大平均生长
时时所对应的年龄 ; 速生期到来之前 , 为该
因子生长的缓慢上升阶段 。
下降阶段和衰退阶段 下降阶段的时间
为由该因子平均生长量进入高峰 的 年 龄 开
始 , 至该因子连年生长量趋于平稳或生长进
入衰退时的年龄。 实践中 , 如有完整的总生
民量曲线 , 而且曲线呈 “ S ” 型时 , 其第二
个拐点所对应的年龄 , 即可作为该 因子生长
下降阶段的期末年龄。 以后的时间为该因子
的衰退阶段 。
根据上述原则 , 我们对天然长白松立木
的生长阶段进行了划分如表 4 。
由图 1 、 图 2 和表 4 所示可知 , 树高生
民的速生阶段和慢生阶段与其它因子相比 ,
天然长白松立木各因子生长阶段
慢 生 阶 段 速 生 阶 段 下 降 阶 段 { 衰 退 阶 段子因
年 龄
生长量
< 10 年
< O

4 m
< 1 5年
{年 龄 10一 30年 {年 龄
生长量 ’ 。 . 4一。 . 6司生长量
30 一 80 年 一午 龄
,
· 连一 。 · `叫生长量
> 8 0年
< 0

lm
年 龄 _匡_西
{生长量 {
…年 龄一
1 5一 9 0年
生长量 < 。 . c3 m 3一 0
{年 龄
。…生长量…今监…丫 `{ “ · 3一 。 · ` C州生长 重 }
年 龄 { < 50 年 5 0一 1 未手
生长量 { < 。
· 。 , 5m 3
!
生长量…。 . 0 15一“
6 0年 {* 。 }
宋工 J斗 {州~ 岁锗一二二…-一…里兰生进竺 {
未到
< 0

1 e m
未 到
0 15—
持续的时间比较短 , 但所积累的 树 高 生 长
量却很大 , 一般均可达 10 米 以上 。 这说明如
果要生产小径木 , 在树高生长的速生阶段内
就可完成 。 其采伐的适宜年龄在树高速生阶
段的末期 , 即树高平均生长量达最大值时的
年龄 。 直径连年生长量进入高峰 期 较 树 高
晚 ,持续时间相对较长 ,按本例到 75 年速生阶
段才结束 , 要 比树高长 50 年左右 , 胸径生长
积累达 2 4公分之多 , 表明用胸径生长速生阶
段的期末年龄作为培育中径材 ( 胸径 20 一 30
公分 ) 的指标是 比较适宜的 。 由表 4 得知 ,
1 4。年生的立木尚未完成立木生 一长全过程 ,
对材积生长阶段来说 , 仅仅进入了材积的速
生阶段 , 其它生 一长阶段尚未到来 , 说 明长 白
松可 以培育成大径材 。
上述生长阶段的划分 , 由于与其连年和
平均生 一长量曲线 的峰值 、 拐点密切相关 , 因
而在实践中容易确定 , 便于应用 。
三 、 人工林的生长阶段
表 5 人工长白松立木脚径 、
关于人工 长白松立木的生长阶段的划
分 , 由于引种时间短 , 树木年龄小 , 利用现
有资料很难进行全面分析 。 据 目前所掌握的
资料 , 林龄达 30 年的林分 , 面积仅有 王公顷
( 在柳河县境内 ) , 其它均为不足 20 年的幼
壮林 。 根据我们在各地区所调查的树干解析
资料分析 , 其树高 、 胸径的连年和平均生 长
量高峰值所对应的年龄如表 5 。
树高最大生长盆对应的年龄
一 `
!司杯` { 年 一 胸径最大生长对应解葡漏 最大生长量碗的年龄地 点 { 径 } 高 龄 一 -— - 一 -一 - --一 -一 一—1c( m )(J m) {(年 ) } 连 年 平 均 ! 连 年 } 平 均白城”也区万宝林场 } 9 · 8…6 · 。…16 … 6 ` 16 年以上 … 8 ’ 1 3全竺地粤”合拉考赘林场 {16 · 3…8 · 3…`。 1 8 「 1 8 、 8 : 9趁汾” 地 区大 卜日林切 …。 · 2 js · 2 { “ ! “ } 、 16 、 { “ , 1 5“ …`5 · 0…“ · 4 { “ { `2 , 禾金u 」 8 1 ` 2才口 ` 6“ , ” · , …`· 2 { ` 7 … , , 术亨! , 1 2 … ` 5… L .泣 . _ _… … ` _ _ .{. _兰?.-! 6 ·灵! . 「`了. } 」 呈. `全「 { . .… ` L`」 . L , . {「_ _ . _ {允. .…
长白松人工林与天然林相比 , 同一生长
阶段所对应 的年龄 , 人工林立木树高要提早
5 一 10 年 , 胸径要提早 20 一如年 , 这是在经
营过程中必须引为注意 的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 〕 李克志 , 1 9 8 2年 ,
的研究 , 《 林业科学 》 。
〔 2 〕 杨野 , 长 白松林 ,
吉林人 民出版社 19 8 7年 。
红松生长过程
《 吉林森林 》
板 栗 保 鲜 技 术
板栗一般在秋分前后收获 , 这时气温也正适合栗实象及微 生物生活 , 在贮藏上也常
出现霉烂现象。 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先后两年采用开水锅浸保鲜贮藏试验 。 方法简便 ,
效果较好 。
将新采购的栗子进行筛选 , 去掉损伤 、 出虫的 。 把选好的栗子放进开水锅浸 10 一 15
秒 , 捞出投进凉水锅浸 1 分钟 , 捞出后进行沙藏 , 沙的湿度在 5 5一 60 肠为宜 , 一层沙子
一层栗果 , 混拌经常翻动 , 堆放在一般住房中。 前一个月每 10 天调查一次 , 以后每月调
查一次 。 以未用开水浸的为对照 。 结果表明 : 未经处理的出虫率 45 肠 , 霉烂率占 10 肠 ;
经用开水浸的栗子出虫率只有 2 . 9肠 、 霉烂率占 7 肠 。 经贮藏 150 天后调查 , 经过处理的
发芽率达 87 % 以上 , 未经处理的发芽率为 4 4肠。
( 镇安县林业站 姚元义 )
一 1 8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