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安溪油杉天然次生林群落特征研究



全 文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 Bull.2012,18(10)44
安溪油杉天然次生林群落特征研究
郭水土
(安溪半林国有林场,福建安溪 362434)
摘 要:采用相邻格子法,对福建安溪油杉天然次生林进行群落调查,分析了该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及多
样性特征。结果表明:该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40科53属73种;乔木层共有树种197株,其中油杉有156株,占总数的
79.2%;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布有植物38和47种,灌木层中仅发现油杉幼苗11株,草本层中未发现油杉幼苗;综合分
析多样性各个指数,可知该油杉群落的乔木层的郁闭度较低,林下植被较丰富,乔木层的多样性等指数均远小于
灌木层和草本层。
关键词:油杉;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 S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2)10-044-003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 of Keleleeria fortune in Anxi County
Guo Shuitu
(Anxi banlin state-owned forest farm of Fujian, Anxi362434, China)
Abstract: The community characteristics investigation of natural secondary forest of Keleleeria fortune in Anxi County
was taken out with contiguous grid quadrat metho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K. fortune community, such as kinds,
species diversity were studi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73 species of vascular plants from 40 families and 53
genera in the community. The sum of K. fortune was 156, which account for 79.2% of the total of the arbor layer. The
species number of the shrub layer and herb layer were respectively 38 and 47. Specially, the K. fortune seedling was
rarely appeared in the shrub and herb layer. Based on the indexes of species diversity, the shade density of the arbor
layer was low, which cause the richness of the understory vegetation.
Key words: Keleleeria fortune (Murr.) Carr.;Community structure;Species diversity
油杉(Keleleeria fortune (Murr.) Carr.),别名松语,松
科油杉属,渐危种。树高可达30 ~ 40m,胸径可达1.5 ~ 2.0
m,树冠塔形。阳性树种,喜暖湿气候,耐干旱瘠薄,在酸性
红壤或黄壤中生长良好。产于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生于
海拔1 200 m以下山地。木材黄褐色,耐久用,供建筑、家具
等用,为东南沿海各省区酸性土荒山造林树种。有关油杉
的报道主要集中于油杉属植物的苗期试验、人工造林及群
落结构[1-4]。本文以安溪油杉天然次生林群落为研究对象,
对该群落特征进行调查,了解该群落的种类组成、群落结
构及多样性特征,以期为保护和管理油杉天然次生林提供
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地概况
研究地位于安溪县官桥镇碧二村城林,处于
118°443E,25°356N,海拔400 ~ 600m,坡度20°~
30°。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照与热量充足,雨量充沛,
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22.5℃,极端最高温42℃,极端最低
温-3.3℃,年平均降水量1 600mm,年无霜期300d。土壤为
红壤和黄壤,腐殖质层较明显。群落面积约1.5hm2,为当地
的风水林,长时间得到保护。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方法 2012年3月选择不同海拔的油杉群落的
代表地段布设样方,采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植被调查,样方
的面积为10m×10m,共设10块样方。调查每个样方内乔木
树种的名称、数量、树高、冠幅、胸径。在每个样方内选取
2m×2m的小样方4个,调查灌木树种的名称、数量、盖度,
草本植物的名称、丛数、盖度,同时记录海拔、坡度、坡向。
共设置乔木样方10个,灌木和草本样方各40个。
1.2.2 数据处理 (1)群落物种多样性。本文采用Shannon-
Weiner 多样性指数(H)、Simpson 生态优势度指数(D)、
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mg)等几个
应用比较广泛的生物多样性指标对油杉群落的物种多样
性进行测度[5]。
Shannon-Weiner (多样性指数): 公式(1)
作者简介:郭水土(1982-),男,福建安溪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林业技术和森林培育工作。 收稿日期:2012-04-18
第18卷10期 45
Simpson指数(多样性指数): 公式(2)
Pielou指数(均匀度指数): 公式(3)
Margalef(丰富度指数): 公式(4)
其中,Ni为种i的个体数,N为群落中全部物种的个体
数。S为物种数目,Pi为属于种的个体在全部个体中的比例
植物群落组分重要值计算。
乔木层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优势度
公式(5)
灌木层、草本层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
对投影盖度 公式(6)
相对密度=(某种植物的密度/全部植物的总密度)
×100% 公式(7)
相对频度=(该种的频度/所有种的频度总和)×100%
公式(8)
相对优势度=(某植物个体胸高断面积和/样方中全部
乔木个体胸高断面积总和)×100% 公式(9)
相对投影盖度=(某植物冠层投影面积之和/调查样地
总面积)×100% [6] 公式(10)
2 结果与分析
2.1 安溪油杉天然林群落的物种组成
据统计,安溪油杉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40科53属73
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3种,分别为狗脊蕨(Woodwardia
japonica)、铁线蕨(Adiantum capillus-veneris)和团叶鳞始
蕨(Lindsaea orbiculata);裸子植物2科3属3种,分别是油
杉(Keteleeria fortunei)、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杉木
(Cunninghamia lanceolata);其他均为被子植物(35科47属
67种),其中以山茶科(Theaceae)和壳斗科(Fagaceae)的物
种数为较多。
2.2 乔木层优势种的重要值分析
安溪油杉天然林群落乔木层优势种的重要值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乔木层有8科9属9种,共有树种197株,其中
油杉有156株,占总数的79.2%。油杉的重要值、相对密度、
相对频度和相对优势度均居于群落之首,可见油杉为该群
落的优势种,其余依次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亮叶
猴耳环(Pithecellobium lucidum)、木荷(Schima superba)、
青 冈 栎(Cyclobalanopsis glauca)、 枫 香(Liquidambar
formosana)等。
2.3 灌木层优势种的重要值分析
安溪油杉天然林群落灌木层有植物38种,主要树种的
重要值见表2。在灌木层中,以亮叶猴耳环重要值为最高,
达到54.78,其次分别为油茶(Camellia oleifera)、油杉、木
荷、鹅掌柴(Schefflera octophylla)等。在灌木层的调查样方
内,仅发现油杉幼苗11株,其重要值为19.96。
2.4 草本层优势种的重要值分析
安溪油杉天然林群落草本层有植物47种,主要树
种的重要值见表3。在草本层中,以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菝 葜(Smilax china)和 狗 脊 蕨(Woodwardia
japonica)为主,(下转112页)
郭水土 安溪油杉天然次生林群落特征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 Sci. Bull.2012,18(10)112
表1可见: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防治1代在1代二
化螟中高龄时使用,效果仍十分优异。20 ~ 40ml/667m2,
药后20d对二化螟杀虫效果达100%,保苗效果均在90%以
上,略高于24%氟虫双酰胺WG8.3g/667m2处理;高于20%
氯虫苯甲酰胺10ml/667m2和5%氟虫腈50ml/667m2;显著高
于200%三唑磷120ml/667m2。
2.2 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防治2代二化螟效果
药后30d调查,4种药剂处理间防治效果有较大差异,
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对2代二化螟同样表现出优异
的防效。以为害丛数为指标进行比较,在整个示范小区内,
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40ml/667m2有1丛,20%氯虫
苯甲酰胺SC10ml/667m2有33丛,40%氯虫苯甲酰胺·噻虫嗪
WG8g/667m2有12丛,5%氟虫腈SC50ml/667m2有48丛,对照
区189丛。以为害株率为指标进行比较,防效以10%氟虫双
酰胺·阿维菌素SC40ml/667m2防效达98.84%,其他药剂处
理基本相近72.73% ~ 77.30%,以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防
效最高(见表2)。
2.3 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不同时间用药防治2代二化螟效

表3可见,8月16日调查,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
SC 40ml/667m2及10%氯虫苯甲酰胺 SC10ml/667m2,从7月
16 ~ 24日防治,对2代二化螟效果都十分优异。
以为害株率为指标进行比较,从防治时间上看:7月20
日和7月24日用药,防效比7月16日更好,7月16日,2种药
剂平均为92.20%,其中20%氯虫苯甲酰胺SC10ml/667m2
效果低于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40ml/667m2,而7月
20日和7月24日2次防治2种药剂防效均为100%,表明10%
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40ml/667m2持效期稍长。从药剂
种类看: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SC40ml/667m23次防
治平均防效为99.25%,20%氯虫苯甲酰胺SC10ml/667m23
次防治平均防效为95.54%,以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
SC40ml/667m2防效略高。
3 结论
3个试验一致表明,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对水稻
二化螟防效稳定,效果高,持效期长,对水稻不同生育
阶段的1代、2代二化螟控制效果都十分理想,是目前防
治二化螟的优秀药剂。使用技术:防治1代每667m2用药
量20 ~ 30ml,防治2代每667m2用药量30 ~ 40ml,对水
30 ~ 40kg均匀喷雾。
(徐爱民编、校)
(上接45页)其重要值分别为50.21、39.47和39.66。在草本
层中有部分藤本存在,如鸡血藤(Millettia reticuiata)和龙
须藤(Bauhinia championi),草本层中未发现有油杉幼苗。
2.5 安溪油杉天然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安溪油杉群落各层物种多样性、均匀度、丰富度指数见
表4。从表4可以看出,油杉群落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
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是灌
木层>草本层>乔木层。表明草本层的物种种类最多,丰富
度指数最大,其总棵数也远大于灌木层,灌木层中各物种
分配较为均匀,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小于灌木层。
乔木层中由于油杉优势度大,影响了其他物种的分布,因
而各项指数均较低。
3 结论
对福建安溪油杉群落的调查结果表明:该群落物种组
成较复杂,共有植物40科53属73种,其中乔木层有8科9属
9种,油杉为该群落乔木层的优势种;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布
有植物38和47种,灌木层中仅发现油杉幼苗11株,草本层
中未发现油杉幼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草
本层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最大,优势度指数和均匀
度指数都小于灌木层,而乔木层的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
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远小于灌木层和草本层,
这可能是因为该林分为天然次生林,乔木层的郁闭度较
低,林下植被较丰富。
油杉是福建省重点保护植物,在调查的1 000m2样地
中,共有油杉167株,其中乔木层有156株,占了93.4%,林下
很难发现油杉幼树、幼苗,表明该油杉群落的天然更新状
态不理想。虽然该群落目前是以油杉为优势种的进展演替
阶段,一旦生境改变,该群落将可能发生逆行演替。因此,
建议采取一定的人工抚育措施,有助于其进行天然更新,
对该群落进行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梁士楚,李久林,程仕泽.贵州青岩油杉种群年龄结构和动态的研
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1):21-26.
[2]吴幼媚,廖美兰.油杉物种苗期比较试验初报[J].广西林业科学,
2000,29(1):36-38.
[3]朱积余,韦增健,丘小军. 油杉属树种人工造林的试验研究[J].林
业科学,1993,29(1):67-71.
[4]邹秀红,郭志坚,刘建斌,等.福建永春油杉天然林群落结构及物
种多样性研究[J].林业科技开发,2005,19(6):27-29.
[5]黄雍容.福建青冈天然林种群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J].防护林科
技,2011,103(4):7-9,13.
[6]董 鸣,Survey.陆地生物群落调查观测与分析[M].北京:中国标
准出版社,1997:3-23. (徐爱民编、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