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偃松天然林类型的划分



全 文 :3 o 2年第 2期 (总 1 6 2期 )雄门匕刚肠自心翻中
堰松天然林类型的划分
韩凤泉 , 朱万昌“ 韦昌雷 3 刘宝库 4 刘学爽 5
( 2
,
3
,
5 大兴安岭林业科学研究所 ) ( l , 4 加格达奇林业局 )
摘 要 通过对呼中天然僵松林的详细调查和分析 , 在充分 了解了其特征和分布规律的基础
上 , 将呼中的僵松天然林划分为 3 个大类型 , 6 个小类型 。
关键词 僵松天燃林 分布 特征 类型划分
堰松 ( P in u s p山 n il s ) 在天保工程实施前 , 是非
目的树种 , 属于森林经营中的被清理对象 , 由于森
林火灾和掠夺式的松塔采集使其遭到严重的破坏 ,
造成生态功能急剧下降 。 在天保工程实施和大兴安
岭生态试范区建设中 , 为了充分了解其水土保持和
水源涵养的作用 , 对堰松天然林集中分布区呼中进
行了详细的调查 , 充分了解了僵松林的特征 , 并对
堰松天然林类型进行了划分 。
1 僵松林的分布和特征
1
.
1 堰松的水平分布 。 僵松分布在欧亚大陆东部 ,
林旅游产业开发进程 。
.4 3 强化创新意识 , 打造强势品牌 , 增强森林旅
游国际竞争力
建立完善的森林旅游产业结构体系 , 强化创新
意识 , 挖掘文化内涵 , 实施名牌战略 , 开发适应多
种层次需求的旅游产品 , 拓展市场竞争空间和实
力 , 在 W (T ) 规则 中占领稳定的市场份额 。 加强森
林旅游集团合作 , 建立森林旅游 “ 超市 ” , 实现集
约化管理 、 规模化经营 、 网络化建设 、 专业化服
务 , 走集约经营 、 连销联动 、 质量竞争 、 效益发展
之路 。
4
.
4 广辟融资渠道 , 加大森林公园建设资金投入
将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纳人地方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 , 利用政府拨款 、 低息贴息贷款及政
策性倾斜 , 不断扩大财政性资金投放 。 以市场为导
向 , 积极招商引资 , 争取国际援助 , 转让林地 、 旅
游设施和景点使用权 , 拉动民间资本投人 , 多形
式 、 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 加快森林公园建设步
伐 。
4
.
5 加速人力资源 开发 , 整体提升森林旅游服务
水平
采取 “ 走出去 、 请进来 ” 的方式 , 有计划地安
排专业进修和培训 , 广泛吸纳旅游业优秀人才 , 提
高综合素质和服务质量 。 一是建立森林旅游人才培
训基地 , 强化从业人员对 环叮0 旅游规则的学习培
训 ; 二是在安徽农业大学 、 安徽师范大学等高等院
校设立森林游憩专业 , 培养高层次森林旅游人才 ;
三是选派有培养前途的从业人员赴国外培训考察 。
.4 6 加大宣传促销 力度 , 强化森林旅游信 息系统
建设
围绕安徽森林旅游总体形象 , 利用广播 、 电
视 、 报刊 、 网络等媒体和各种商贸 、 文化 、 民俗活
动 , 拓展旅游宣传促销渠道 , 形成立体促销 网络 ,
提升森林旅游品牌的推广力 、 形象力和营销力。 建
立健全面向国内外旅游者的公共商务网和信息资源
数据库 , 开展网上旅游市场 、 旅游产品 、 旅游线路
咨询服务 。
5 结语
旅游业是安徽省第三产业的支柱 , 对实施富民
强省战略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加人
双爪 )后 , 如何优化配置和合理开发森林旅游资源 ,
加快森林旅游业的发展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 安徽
森林旅游业虽有一定基础 , 但发展不够平衡且明显
滞后 , 遵守 W l飞〕 规则 、 整治旅游环境 、 强化依法
治旅 、 推进市场营销已是当务之急 。 在人世的新形
势下 , 应对安徽森林旅游业进行整合 、 改进 、 提
高 , 积蓄面向未来 、 走向世界的实力 , 以促进森林
旅游业健康 、 有序 、 持续发展 。
收稿日期 : 2X( 】3 一 02 一 25
雄日以以即圈取渊目归 (总 126 期 ) 2o3 年第 2 期
北自勒拿河人海 口 (北纬 7 0 31 `左右 ) , 南到朝鲜
北部 (北纬 40 。左右 ) , 西起贝加尔湖附近 , 向东可
越海 , 在 日本富士山以北各岛均有分布 。 在我国集
中分布在大兴安岭林区 。 在小兴安岭 、 张广才岭和
长白山的高海拔地带均有零星分布 。 在黑龙江大兴
安岭集中分布在呼中自然保护区和呼中林业局 。
1
.
2 僵松的垂直分布规律 。 通过对呼中自然保护
区和呼中林业局堰松天然林的调查 , 其分布的海拔
高度下限为 65 0m , 呈散生或团状分布 , 覆盖度 5%
一 4 5 % , 在下限附近 , 多生长在阴坡或半阴坡的山
体下部或中部 。 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 , 覆盖度加
大 , 当海拔高度超过 14 0 0 m 时 , 堰松上升为建群
种 , 覆盖度超过 70 % , 呈小灌木状生长 , 从山地
中部寒温性针叶林亚带依次过渡为山地上部寒温性
针叶林亚带 、 山地寒温性针叶疏林亚带 , 山地寒温
性针叶疏林亚带至海拔 14X() m 以上的亚高山堰松矮
曲林带 。 后两个亚带只零星分布在个别高山峰顶 。
2 僵松林的类型划分
根据调查和查阅资料 , 依据有关森林类型的划
分标准 , 将呼中堰松林划分为 3 个大类型 , 6 个小
类型 :
2
.
1 亚 高山矮曲林 。 分布在海拔 12 4 Om 以上平缓
山顶 , 地面布满石砾 , 严寒干燥 。 植物种类极为单
纯 , 堰松甸甸状生长 。 有岩高兰 、 扇叶桦 、 石蕊 、
兴安桧 、 黑果天护等 。 此类型堰松林较少见 , 只是
个别的高山顶部有分布 。 地带性植被分两个类型 :
岩高兰一堰松矮曲林 , 赤扬一可厦松矮林 。
2
.
1
.
1 岩高兰一堰松矮曲林 。 是亚高山矮曲林带
地带性植被 , 仅孤岛状分布个别高峰 , 一般树木不
能生长或不能正常生长 , 唯有堰松能适应 , 形成稀
疏的矮曲林 , 郁闭度为 0 . 3 一 0 . 4 。 还有一种类型即
岩高兰 一 堰松灌丛 , 面积小很少见 , 常镶嵌分布在
了匾松矮曲林中间 〕
此类堰松矮曲林组成植物贫乏 , 约有 41 种 ,
类型以苔鲜 、 地衣居多 , 尤其地衣可达 H 种之多 。
如岩高兰 、 兴安桧 、 西伯利亚圆柏 、 高山蛇床 、 高
山茅香 、 兴安寥 、 刺虎耳草 、 北马宪篙 、 白山篙
等 , 在石块上则布满以黑石耳为主的叶状地衣 。 这
些草本植物大多属高山 、 极地植物区系成分 , 故此
类堰松林已接近 山地 (或北极 ) 冻原 , 在垂直分布
上为向山地冻原过渡的临界针叶林类型 ; 在水平分
布上 , 则属向北极冻原过渡的针叶林类型 。
此类矮曲林构成大兴安岭的森林植被的上限分
布带 , 天然更新困难 , 其林木无开发价值 , 但在保
持水土 、 涵养水源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 同时也是珍
贵皮毛兽紫貂 、 灰鼠等栖息场所 , 应划归为重点生
态公益林 , 加以保护 。
2
.
1
.
2 赤杨一堰松矮林 。 本带带幅较宽 , 分布于
岩高兰 一 堰松矮曲林下侧 , 海拔 12 50 一 l川I 〕m 之间
的山坡上部 。 建群种为堰松与东北赤朽总 盖度
80 % 以上 , 层高 2 一 4m 。 堰松由 10 一 20 条分孽枝
从地面散开向中心弯曲生长成丛 。 枝径 or 一 15 c m , `
丛幅可达 s m 。 东北赤杨混生于僵松丛之间 , 亦生
长旺盛 、 茂密 。 堰松丛的单侧面枝条挺拔而微曲 ,
加之松针 的陪衬 , 宛如 “ 孔雀开屏 ” , 风景壮丽 。
地被层主要由白齿泥炭鲜 、 越桔 、 杜香等组成 。
2
.
2 山地寒 温性针叶疏林带 。 群落中以兴安落叶
松 、 岳桦 、 堰松为建群种 , 混生有赤杨 、 扇叶桦 、
花揪 、 越桔 、 杜香 、 红花鹿蹄草 。 海拔在 1 0 -
124() m
。 堰松林类型有 : 堰松一兴安落叶松疏林 ,
岳桦一兴安落叶松疏林 , 越桔一堰松灌丛 。
2
.
2
.
1 堰松一兴安落叶松疏林 。 此类兴安落叶松
林为大兴安岭山地寒温性针叶疏林带的地带性植
物 , 是分布最高的兴安落叶松林 。 主要分布在山
顶 、 山脊和宽阔的分水岭上 , 其生境寒冷 、 风大 、
影响林木生长 。 常见植物 53 种 。
乔木层由兴安落叶松组成 。 间或混有极少白桦
或岳桦 , 成熟林平均高度仅为 10 一 16m , 形成郁闭
度仅 0 . 3左右的疏林 , 立木低矮稀疏 , 冠幅很小 ,
呈旗状 , 多枯顶 , 树干多分枝 , 尖削度大 , 结实量
很小 。
灌木层高 1 一 4m , 总盖度近 50 % 。 以堰松 为
主 , 同时混有少量的东北赤杨 。 林下草本植物稀
疏 , 难以形成独立的层 , 与草本状小灌木一并构成
草本 一 灌木层 。 以杜香为主 , 主要组成有越桔 、 林
奈草 、 岩高兰 、 极地茶蕉子 , 红花鹿蹄草 、 舞鹤
草 、 七瓣莲 、 杉蔓石松等 。
苔鲜 、 地衣层总盖度在 50 % 左右 , 二者镶嵌
分布。 苔鲜主要分布于低湿地段 、 腐朽倒木上 、 树
干基部或灌丛下部 , 常见有赤茎鲜 、 扭叶镰刀鲜 、
曲尾鲜 、 细毛叶苔等 。 地衣多生于干燥处 、 裸岩 、
树干和树枝上 、 总盖度达 巧% 左右 , 组成种有鹿
角石蕊 、 黑穗石蕊 、 岭石蕊 、 冰洲衣 、 极地叶衣
等 。
2
.
2
.
2 堰松一岳桦疏林 。 分布在大兴安岭海拔 950

13 0 m 间的地带的阴坡及半阴坡 , 坡度通常为
o20
一 3 0
, 其生境风力较大 , 寒冷而空气湿度大 。
林下土壤为高山石质土 , 土层薄 , 有机质分解差 ,
肥力低 。 堰松一岳桦林可明显地分为乔木层 、 灌木
层 、 草本 一 灌木层和苔醉 、 地衣层 , 共四层 。
乔木层高 5 一 巧m , 郁闭度为 0 . 5 一 0 . 8 , 主要
由落叶阔叶中高位芽植物组成 , 并混有少量的白桦
以及一定数量的兴安落叶松混生于岳桦之间 , 局部
小生境较潮湿 、 土层较厚 , 则常混有花揪 。
灌木层高 l 一 4 m , 总覆盖度为 23 % 一 65 % 。 可
分为两个亚层 : 第一亚层高 2 一 4 m , 覆盖度可达
25 % 一 35 %
, 主要由堰松组成 。 在局部低湿处 , 混
有东北赤杨 ; 第二亚层高 1 一 Zm , 覆盖度为 20 % 左
右 , 常以扇叶桦 、 珍珠梅 、 蓝靛果忍冬 、 黑果茶篇
子为主 , 在局部较干燥地段 , 除有散生葡甸的僵松
外 , 还混生有少量的兴安杜鹃 、 兴安蔷薇 、 毛叶悬
钩子 。 第二亚层的灌木常受第一亚层的堰松压抑 ,
发育不良。
草本植物层不发达 , 难以独立成层 , 而与草本
状小灌木合并构成草本一灌木层 。 按高度也可分为
两个亚层第一层高 50 一 l o c m , 主要组成种为杜
香 、 高山桧等 , 并混有少量的玉替苔草 、 截嘴苔
草 , 小叶樟 、 拂子茅等 , 在局部土层较厚处还混有
少量的山冷藏 、 羽节蔗等 ; 第二亚层高 10 一 5c0 m ,
主要组成种是越桔 , 并混生有少量的林奈草 、 岩高
兰等以及极地茶蕉子 、 石生悬钩子等 。 在林下局部
阴湿处常有少量的舞鹤草 、 七瓣莲等 。
苔醉 、 地衣层较发达 、 是此类岳桦林的一个特
点 , 总覆盖度可达 50 % 左右 , 苔醉植物与地衣常
镶嵌分布 。 苔鲜主要分布于低湿地段 , 腐朽倒木
上 , 树干基部或灌丛下部 , 组成种有塔鲜 、 赤茎
鲜 、 毛梳醉 、 大金发醉等 , 地衣则多生在裸石 、 树
干上或树枝上 , 常见种有石蕊 、 岭石蕊 , 茸枝地衣
等 , 显示出生境冷湿的特点 。
2
.
2
.
3 越桔一堰松灌丛 。 此类堰松灌丛在大兴安
岭一般分布在 9 ) ) 一 13 0 m 之间 , 分布较普遍 , 面
积也较大 , 常由堰松 一 落叶松疏林遭破坏衍生 而
成 。 土壤为薄层生草灰化土 , 或在坡度大或高海拔
地带常为碎石滩 (坡 ) , 当地称为 “ 蛤咧塘” 上也
有分布。
组成植物常见仅 39 种 。 以堰松 、 越桔为建群
种 , 其它优势种有扇叶桦 、 高山寥 、 茸枝地衣等 。
此类灌丛一般可分两层 , 即灌木层与小灌木一草本
植物层 。 灌木层高达 2 一 3 m , 以常绿针叶矮高位芽
植物为单优势 , 偶混有少量的落叶阔叶高位芽植物
一东北赤杨和岳桦 。 组成小灌木 一 草本植物层的种
类很多 。 如扇叶桦 、 兴安悬钩子 、 腺叶刺蔷薇 、 安
o23 年第 “ 期 (总 126 期 ) 硕网恤四脚四尽翻甲
桧 、 岩高兰 、 黑果天护 , 常混有少量的白山篙 、 高
山寥 、 高山香茅 、 长白虎耳草 、 矮漏斗菜 、 高山蛇
床 、 岩败酱等 。 偶混有少量的杜香 、 林奈草以及极
地悬钩子 、 北马先篙等 。
苔醉植物与地衣植物种类较多 , 但多呈零星分
布 , 不能成层 。 苔鲜植物仅生于局部阴湿处 , 常见
种有拟垂枝葬 、 大金发鲜 、 兔耳苔 、 高山真醉和少
量的塔鲜等 ; 地衣则多见于裸岩及石缝间 , 常见种
有鹿角石蕊 、 岭石蕊 、 茸枝地衣 以及附生岩石上 、
树干基部或朽木上的梅衣等 。 这反应出生境的干
早 、 严寒 、 贫瘩特点 。
此类灌丛对保持山地水土 , 防止岩石裸露有良
好的生态作用 , 同时又能为天然的珍贵毛皮动物一
紫貂 、 灰鼠提供栖息 、 觅食之地 。 堰松种子 , 可供
食用 , 故应加强保护和合理开发 。
2
.
3 山地寒 温性针叶林带。 此垂直带林木组成单
纯 , 以兴安落叶松为单优势种 , 构成兴安落叶松
林 。 并有樟子松 、 云杉 、 白桦 、 花揪 , 岳桦 、 山
杨 。 垂直的海拔高度跨度大 , 植物组成和群落结构
也有变化 。 是本区主要林带 , 分布面积大 。 海拔在
82 0 一 n o m 或到 13仪 h l l 。 堰松林只有一个类型即僵
松 一 兴安落叶松林 。
2
.
3
.
1 堰松 一 兴安落叶松林 。 是大兴安岭山地寒
温性针叶疏林带的地带性植被的下延 , 海拔在 820
一 n o m
。 乔木层以兴安落叶松为优势 , 常混有少
量花揪和岳桦 、 白桦 。 地位级 W 一 V , 土壤为粗骨
质棕色针叶林土 , 土层较薄 , 厚约 巧 一 25 cm , 土
层含石块多 , 坡积和残积母质 。 有永冻层 。 肥力较
低 。 灌木层盖度达到 40 % 以上 , 以僵松为优势 ,
还混有兴安杜鹃 、 东北赤杨等。 草本层盖度为
60 %左右 , 主要有杜香 、 越桔 、 苔草 、 红花鹿蹄
草 、 林奈草 、 二叶舞鹤草等 。 苔鲜层极发达 , 盖度
达 90 % 以上 , 以泥炭醉为主 。
参考文献
川 中国植被编辑委员会 . 中国植被 【M 〕 . 科学出版社 , 19 8 3 ,
6
.
【2 」徐化成 . 大兴安岭森林 〔M 〕 . 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 8 , .5
〔3〕柏松林 , 吴德成 . 大兴安岭植物志 〔M 〕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
出版社 , 1男4 , 3 .
〔4」顾云春 . 大兴安岭的森林资源 〔J」 . 林业资源管理 , 1986 ,
12
.
【5〕 王银 , 等 . 呼伦贝尔植物检索表 【M」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l卯3 , 12 .
收稿日期 : 2创刀 一 03 一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