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千岛湖区柏木实验形数的探讨



全 文 :华 ,.4 森林 经理 第 7 卷 1 9 93 · 4 , l交稿 日期 : 1 9 9 3一 0 6一 0 5
千岛湖 区柏 木实验形 毅 的探讨
江刘其 徐高福 方建平 管圣全 黄水根
(新安江 开发公司 浙江省浮安县 3 1 1 70 ()
摘要 运用实测材料 . 对千岛湖 区柏术进行 了实脸形数的分析验证 . 其 .总体 一平均实脸
形数 为 。 . 39 . 从 而解决 了二 类调查中柏 木蓄积 测 井统 j十问题 , 并为编 制柏 木数表提
供参考依据 。
关键词 柏木 实脸 形 数 千岛湖 区
浙江省淳安县新安江开发公司干 6 0 一 于浙江西部淳安县中部地带 . 地理位置在北
7 0 年 代在干 岛湖 区营造 了柏 木 2 0 0 。 余公 纬 2 9 0 2 2 ’ 一 2 9 0 5 0 ’ 东经 1 1 8 0 3 4 , 一 1一9 0 1 5 `
顷 . 目前绝大 多数林分已进入中龄阶段 。 由干 间 。 年平均气温 1 7 (’ . 最高气温 41 . 8 C . 最低
柏木测树数表未 见面世 . 以往在立木蓄积量 气温 一 7 . 6 ( 、 ; 平均年降水量 14 3 。 毫米 , 相对
测算和 资源数据统计时一般依其用途或生 湿度 76 % 旧 照时数 为 195 1 . 3 小时 。
长速度相近树种而套用杉木或马尾松数表 。 柏木生长环境在海拔 12 。一 4 0 米的低
这佯 . 不仅引起紊乱 ,而且数据缺乏准确性 . 山丘陵 . 土壤为黄红壤 、 侵蚀性红壤及钙质紫
在林业生产 乃至科学研究上就失去实用意 砂土 、 石灰岩土等多种类型 。 以纯林为主 . 少
义 。笔者根据近年干岛湖区柏木调查资料 . 分 量柏阔混交林 . 生长中庸 。
析验证柏 木的实验形数 . 编制本区柏木数表 . 1. 2 柏木标准木的收集
统一柏木蓄积量等数据测算 。 我们在干岛湖 区叶琪 、 界首 、 梓桐 口 、 威
1 实测材料的收集 坪 、 金竹牌 、 羡山等林场分别不同立地条件 、
1
.
1 调查地区概况 不同林分类型做标准地 (0 . 08 公顷 ) 十个 . 采
淳安 县新安江开发公司经营的 3 4 6 5 0 . 4 用径阶等比标准木法选取伐倒 木共 2 65 株
公顷山林 , 均分布在干岛湖周围群山和湖中 (表 1 ) . 进行测算 。
岛屿之中 . 本文称之为千岛湖区 。干岛湖区位
表 l 标准木资料及其立地环境
林 标 准 木 立 地 因 子
度)

坡(句壤型土类林 龄 树 高 胸 径 标准木
(株数 )
海 拔 . .圾 坡位
(年 )
分型类林
标准地号
社上下中虾肠300汉邓均犯」门八UC0(1é切25134加0巧环场叶琪叶琪
界首
伴桐 口
威坪
威坪
金竹牌
金竹牌
羡山
羡山
纯林
纯林
纯林
混交林
纯林
纯林
纯林
纯林
纯林
纯林
7
.
6 ~ 15
.
9
8
.
0一 14 . 9
9 2 ~ 14
.
4
7
.
0 ~ 15
.
7
7
.
3~ 王9
.
8
8
.
5一 20 . 5
7
,
1一 15 . 1
7
.
3 ~ 1 4
.
8
G
.
9 一 16 . 4
6
.
7 ~ 14
.
5
7
.
1 一 19 . 0
7
.
8 ~ 19
,
4
7
.
5一 18 0
6
.
7 一 2 2 . 1
5
.
5 ~ 17
.
4
8
.
2 一 2 0 . 7
5 3
、 一
2 1
.
2
5
.
6 一 2 ( 1 . 7
5
.
7 一 2 5 . 只
5
.
1一 2 3 . 6
住0
2 O
2 7
2 1 (丰白木 )
2 5
2污
2 4
;玉9
土7
之7
石灰岩土
石灰岩土
黄红壤
石灰岩土
侵蚀性红壤
黄红壤
黄红壤
石灰岩土
红紫砂土
黄红壤


西
西南


西
西北
东南
西北
汽廿n月江山曰八,了ūOJ幼`左工q山,命弓口Q自弓件`今1工今ù012345678910
本文由涂高福执笔 , 罗小华 、 严世峰参加部 分调查
2布白木标准木实验形数的计算
由求算材积三要素 . 即公式 V一 G、 f、 H推
导出
V= (分1 : ( H+ ) 3 f实 ( 1 )
式中 . GI 为高 n处断面积 ; G、 , 为树干胸高处
即 1· 3m 处断面积 ; f 、 为干高 n 处形数 ; f二 为
千高 1 . 3 m 处的实验形数 ; H 为树高 ; V 为材
积 。
利用公式 ( U 可推导出
f实一 V / (全卜 3 ( H + 3 ) ( 2 )
根据公式 ( 2 )计算出柏 木标准木各径阶、
树高 、 实验形数值 (表 2 ) 。
表 2 柏木标准木各经阶 、 树高 、 实验形数值
胸径 树高 . ~ 实验 胸径 树高 株数 实验袜数 ( c n 、 ) ( , , 、 ) 形数
( c n l ) ( 21飞 ) 于怜数
6 6

8 9 0
.
4 0汤 2 2 1 4 一 2 1 日 0 . 3 7 6
8 6 ~ 9 2 4 0
.
3 8 9 2 4 14 ~ 2 1 4 0
.
3 6 2
1 0 8一 1 3 弓2 0 、 3 8 2 2 6 土` 一 2 1 3 0 . 3几 7
1 2 9 一 15 8 0 0 3 8 4 标准木株数合计 2 6 5
1
`毛 1 0~ 17 4 7 0 . 3 9 6 加权平均实验形数 。 . 3 87
1 6 1 1 一 1 9 2 2 0 . 3 9 4 实验形数标准差 。 . 0 31
工8 1 3一 2 0 1 0 0 、 3 8 4 实验形数变动系数 ( % ) 7 . 5
20 13一 2 1 8 0 . 3 7 2
3 柏木总体平均实验形数的确定
众所周知 . 人工林林分的立木株数按径
阶的分布接近于正态分布 ; 一 个林 区 人工林
立木株数按径阶分布接近于反 J 形分布 。 表 2
所得柏木标准木平均实验形数为 0 . 3 8 7 . 它未
考虑总体各径阶的株数分配结构 。 据 1 9 8 9 年
新安江开发公司 (干岛湖区 )总体抽样控制样
本所收回的 2 块柏木佯地的统计 , 其立木株
数按径阶分配如表 3 所示 . 由于表 3 的数据
是通过 系统抽 洋取得的 . 因而它是干岛湖区
总体内柏木径阶分布的缩影 。 只有根据表 3
中各径阶的 f实 . 通过各经阶的株数加权 . 才可
以求出千岛湖区柏木实际平均 子实 。 其结果
为 :
表 3 千岛湖区柏木样本各经阶立木株数分布
径阶 6 8 1 0 上2 l耳 1 6 1 8 忿O 24 2 ` 合宝
侏数 2 1 `
叮 17 . 9
径阶 f 实 o二10 5
2 7 3 2 0 1
2 2
.
6 16
.
6
0
.
3 8 9 0
.
3 8 2
18 4
1 5
.
2
8 7
7
,
2
5只 19 1 1
4
.
4 1
.
f飞 0 . 9 0 . 2 0 , 2 1 0 0 . 0
0
.
3 8 4
I GO
1 3
.
2
0 3 9 日 0 . 3 94 0 38 4 0
.
3 7 2 0
.
3 7八 0 3 6 2 0
.
3 6 7 4
.
2 1 1
f 实 一 `各经阶株数 X 各经阶 f实 ) 之和 /各经阶
株数总计 一 4 72 . 1 29 / 12 0 9一 0 . 3 91
验形数法和标准木法进 行柏 木蓄积量计算 .
验证结果 . 精度达 9() % 以上 。表 4 ) 。
4 验证
对上述 1() 块标准地分别 用总体平均实
表 4柏木平均实验形数法与标准木法计算值比较
标 准
标 准 地 材 积( n3 : /0. 0 h 8n1 2)
地 号—平均实验形数法 标准木法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件石) 1土 7, ,OU10ób.L上Q曰n户加:J隆n仄110`12 . 工3 1石. 5 9 11 2 . 3 1 96 . 2 2 77 . 自 5712 . 几4 工6 , 5 7 011 . 3 9 67 . 土1 ()工0 , 2工5 1 1 . 4 0 25 . 4 0 51 2 . 37 25 . 95 86 4 3 811 8 9 16 4 5 31 1 . 0 石57 . 2 3 710 . 11 6 0 、 7 2 90 . 1 8 8一 0 . 0 5 30 2 6 90 . 6 1 90 . 6 50O , 11 70 3 3 1一 0 . 1 2 70 . 0 9 9 6 . 3 93 . 4 8一 0 . 4 3一 1 . 7 50 . 985 结论( l ) 测算表 明 . 千 岛湖区的柏木平均实验形数为 0 . 3 9 . 与马尾松实验形数相近 ; 与杉木相比 . 相差甚远 。 说明柏木干形尖削 . 以往套用杉木数表的做法 . 存在一定偏差 . 易出现系统偏高现象 。( 2) 干岛湖区柏木实验形数 . 经检验 . 符 合蓄积量调查的精度要求 . 从而解 决了二类调查中蓄积计算问题 、 并为编制柏木数表 、提供参考依据 . 具有实际使用意 义 。`3) 实验形数作为反映干形的指标 . 变动幅度大 。 确定一个树种的平均实验形数 . 需要极其广泛的实验材料进行研究 。 因而 ,本文所得的柏 木实验形数 . 还需要 进一步充实 、 论证 。( _匕接第 舰 页 ) 河堤 已能适 应 P H 值 8 . 。 ~8 . 5 基本脱盐的碱性土壤和一 1 1 . 5 ( ` 的极端低温 . 以及夏季持续高温干旱的极端气候 . 生长良好 。 这与平原河堤上的侧方林带调节小
气候的防护效应以 及林地土壤 条件 (土层深
厚 . 湿润 . 质地疏松 . 排水 良好 )有密切的关

( 3 )秃杉在苏北平原河堤引种已初 见成
效 。幼树年生长量 已达到或超过原产地 、 有的
甚至超过 了苏南丘陵和浙江富阳丘陵引种
地 。这表明秃杉是一 个很有引种潜力的树种 .
可以在苏北平原大 中型河堤上继续扩大引
种 `这对于迁地保存祖国珍稀树种资源 . 发掘
秃杉利用潜力具有深远重要意 义 。
(4 )平原河堤引种秃杉需选择有侧方林
带防护的林地 . 采用 2 年生健壮苗木小块状 ,
带状混交造林 . 早春 ( 2 月中下旬 )深栽 . 林农
( 棉花 、 玉米 、 黄豆间种 2 年 ) 间种 . 夏季免抚
的幼龄栽植模式 。 由于秃杉寿命长 , 生长周期
长 , 人工引种栽培历史较短 . 故本文所提仅是
幼龄栽培模式 . 至于中龄以后的栽培 , 尚待继
续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1 宋朝枢等 .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 . 北京 : 中国
林业出版社 . 1 9 8 9 · 6 6一67 ·
2 李凤华 . 于曙 明 . 秃杉在我国的 自然分布
与生长 . 亚热带林业科技 . 1 9 8 7 · 15 ( 3 ) : 2 15 一
2 2 .0
3 李晓储等 . 苏北平原河堤栽杉生产潜力及
其 生 长规律 的初步 研究 . 亚林科 技 . 工9 82 .
( 1 )
: 1一 1 2 .
4 李晓储 . 戴雨生 . 秃杉苗木枯萎原因初探 .
林业科技通讯 , 1 98 9 . ( 1 1 ) : 17 一 1 .9
5 戴雨生 . 李晓储 . 秃杉苗枯病的初步研究 .
森林病虫通讯 . 1 9 8 9 · ( 4 ) : 4一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