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贵州西部黄杉林群落特征与天然更新的研究



全 文 :第 23卷 第 1期
9 9 1 5年 2月
贵 州 林 业 科 技 y o l . 23 . N o ,
G
. i z 卜o u F o r e s t r 了 S e i e n e 一 a n d T e c h n o l雌了 9 9 5
贵州西部黄杉林群落特征与
天然更新的研究 ’
左家哺
( 湖南省林业专科学校 )
摘共 通过贵州西部威宁县哲觉镇和平村李子沟组约Z o ba 黄杉林的实地考察 . 作者研究了该
群落分布地的生态条件 、 区 系地理特征和群落外貌 、 结构 、 组成 、 动态及其演替等问题 : 同时 ,
还 讨论了各种生境特征时黄杉天然更新能力及其水平的差异 , 最后提出了有关黄杉林研究 、 保护
与发展的一些建议 。
关盆词` 黄杉 : 群落学特征 : 天然更新
黄杉 ( 尸 s o do t翎召a is en sn is ) 属松科植物 , 被定为国家三级珍稀濒危保护树种 , 为我
国特有 , 系西南至华 中成分 . 分布于四川 ( 万源 、 万县 、 黔江 、 南川 、 越西和会东 ) 、 云南 (会
泽 、 东川 、 宣威 、 寻甸 、 篙明 、 易门和禄劝 ) 、 湖北 ( 利川 、 建始 、 鹤峰和五峰 ) 、 湖南 (龙
山 、 桑植 、 永顺 、 大庸 、 沉陵 、 慈利 、 双牌和蓝山 ) 、 广西 ( 隆林 、 田林 、 乐业和龙州 ) 及
贵州 ( 威宁 、 盘县 、 赫章 、 毕节 、 桐梓 、 道真 、 德江和松桃 ) 等省区 ; 在整个分布区内 , 西
部海拔 1 5 0 0~ Z s o o m 、 东部 4 0 0~ l 0 0 0 m 、 北部 9 0 0、 1 6 0 0 m 、 南部 3 0 0 、 z Z o o m .
从现有研究资料 一 ` 一 ? 二看来 , 贵州西部的威宁县是黄杉分布面积与蓄积最大的地区 ,
积达 37 3 . 2 h a 、 蓄积达 3 6 2 l9 m “ 。 其中 , 生长情况 、 保存成片面积及其群落原生性质以该县
哲觉镇和平村李子沟组的黄杉林最好 , 连片面积约 2 0 h a , 据当地老人介绍最大树龄至少 有
1 08 年 以上 。 因此 , 对于整个贵州西部来说 , 研究该地黄衫林的群落学特征及其天然更新 何
题无疑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 。 作者于 19 9 2年 7 月 17 ~ 28 日在此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 乔木层 以
及灌木层 、 更新层和草本层分别采用无样地 、 样地二种调查方法 , 获得了 1 5 0 0余组 ( 个 ) 野
外测定数据 , 现将它们整理 、 分析如下 。
1 调查区的生态条件
黄杉林调查区地理位置为北纬 26 ’ 3 7` 30 “ 、 东经 1 0 3 ’ 5 2 ` 4 6 “ , 地形地貌复杂 、 地势起伏
较大 、 切割严重 , 坡度为 15 ’ 、 60 ` , 海拔 2 0 0 0 、 2 4 0 0 m . 母岩为紫色砂岩 、 砂页岩并间有少
量的石灰石 , 土壤为紫色上和山地黄棕壤镶嵌分布 , 呈微酸性 ( F H值约为 4 · 5 ~ 6。 ) , 土层
厚度 中至薄不等 , 肥力一般 , 砾砂较多 , 结构松散 、 湿度 中等 , 水土流失严 重 。 气候为 中山
收稿日期 : 1 9 9 2一 0 8一 2毛
. 本工作承威宁县哲觉检查站管戈先生 鼎力支持与帮助 , 周明全 参加部分野外调 查工作 . 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
1期 左家哺 : 贵州西部黄杉林群落特征与天然更新的研究
中海拔温凉半湿润气候类型 , 年平均温度 12 . 2 ℃ , 一月份平均温度 1 . 4 ℃ , 一七月份平均温度
2
.
4 ℃ , 》 10 ℃年总活动积温 4 50 。 ℃ , 年平均降雨量 1 1 0 m m , 雨季主要分布在 4~ 10 月 , 无
霜期 2 30 天左右 。
调查区及其附近植被类型除黄杉林外 , 还有云南松 ( iP 字: 、 : y 。 。 , 。 二ns l’s ) 林 、 云南油杉
( 人活君el er ` a e o el 夕n ` a n a ) 林
、 刺 叶栋 ( Q“ 。 r e u s : 夕i o o s a ) 灌丛 、 银叶杜鹃 ( R h o do d e n dr o ,
a r g y r o p h y l l u m ) 灌丛 、 矮杨梅 ( 五如 r i e a n a n a ) 灌丛 、 尼泊尔恺木 ( A l n u s 。叻 a l e n s ` s ) 次
生林以及由短叶委 ( aP n i e u o b r o v £f o l i u 。 ) 、 白茅 ( 加 p e r a r a e y l i n dr f e a v a r . o a j o : ) 等
草本组成荒山草坡植被 。
2 群落的区系地理概述
根据对调区内植物采集 、 鉴定 与统计 , 确定有种子植物 46 科 93 属 1 34 种 ( 含 8 变种 、 l
变型 ; 下同 ) , 分别占全省总科 、 属 、 种数的 2 0 . 91 肠 、 7 . 0 肠和 2 · 59 肠 〔’ 〕 。 其中 , 裸子植
物 1 科 3 属 4 种 、 有花植物 45 科 92 属 1 30 种 ( 双子叶植物 39 科 79 属 1 17 种 、 单子叶植物 6 科
2 2属一3种 ) (依照 2 9 5。年 J . H u r e h i n s o 。系统 ) . 超过 5种的科是蔷薇科 ( 属数 : 种数 = 10 :
1 9 ; 下同 ) 、 蝶形花科 ( 7 : s ) 、 菊科 ( 5 : s ) 、 忍冬科 ( 2 : 6 ) 、 杜鹃科 ( 1 : 6 ) 等 , 这
些类群中的诸多种类是黄杉林灌木层 、 草本层的重要组成分子 。
从调查区内种子植物属的分布区类型统计 ( 表 1 ) 看 出 : 93 属可 以归纳为 12 种分布区类
型 , 其中北温带分布居首 , 计 36 属 , 占总数的 4 3 . 9。肠 ( 总数不含世界广布 ; 下同 ) ; 其 次
表 1 黄杉林植物区系成分组成的统计表
属 种
区系地理成分类型 数量 肠 区系地 理成分类型
q曰,习心`00八úZn`89
. .…1任`。J
4
1
. 世界广布
2
. 泛热带分布
3
. 热带亚州与热带美洲分布
4
. 旧世界热带分布
5
. 热带亚洲与热带澳洲分布
6
. 热带亚洲与热带非洲分 一布
7
.热带亚洲分布
8
.北温带分布
9
. 东亚一北美分布
10
. 旧世界温带分布
1 1
. 温带亚洲分布
12
. 东亚分布
1 5
.
3 5
3 6
去0 1 2 。 2 0
8

5 3
1
.
2 2
7
.
3 2
1
. 世界广布
2
.北温带分布
3
.东亚一北 美分布
4
. 热带亚州分布
5
.东亚分布
a
. 东亚标准分布
b
. 东亚至 中印半岛分布
6
.华夏分布
。 .华夏标准分布
b
. 华夏至 中印半岛分布
7
. 西南分布
a
.西南标准分布
b
. 西 南至中甲半岛分布
c
. 西南至华中分布
d
. 西南至华南分布
e
. 西南至西北分布
8
. 华 中至西南分布
9
. 华南至西 南分布
合 计
数量 肠
4 一
2 1
.
5 3
1 0
.
7 7
1 U
.
7 7
1 7 1 3

0 8
1 0 7

7 0
7 5
.
3 8
5 6 4 3

0 8
4 7 3 6

15
9 6

9 2
4 5 3 4

6 2
2 3 17 6 9
6

9 2
4

6 2
4

6 2
U 了7
5

3 8
0
`
7 7
9617
合 计 1 0 0 ` 0 0 10 0 。 0
贵 州 林 业 科 技 : 3卷
是泛热带以及东亚一北美二种分布 , 各计 13 属和 10 属 , 分别占 15 . 85 肠和 12 . 20 肠 , 其余 7 种
分布均在 10 肠以下 。 如果把第 2至第 7种分布以及第 8至第 12 种分布分别累加各计 20 属和 62 属 ,
前者占26 . 83 肠 , 后者 占7 3 . 17 肠 , 说明该地黄杉林植物 区系具有绝对的温带性质 , 仅残留少
量的热带性质亲缘 , 反映了该群落各植物在其系统发育过程中以及历史植物地理 一长河中曾受
到了温带气候 的严重影响 。 从种类 区系构成来看 ( 表 1 ) , 该群落 134 种植物可以被 归纳为 9
种分布类型及 6 种分布亚型 . 其中以华夏分布占主体 , 计 56 种 , 占总数的 4 3 . 08 % , 其次是
西南分布 , 计 45 种 , 占 34 . 62 肠 , 还有东亚分布 , 开 17 种 , 占 13 . 08 肠 , 余下各类成分均在 -
10 肠以下 . 由此说明组成黄杉林的植物区系分子主要是华夏 、 西南甚至东亚三种分布成分 ,
反映了该群落是在这些 区系成分参与 、 抚育下而滋生 、 形成的 。
3 群落特征
.3 1 外貌
外貌通常是指群落外观形态 , 如高矮 、 疏密 、 颜色 、 叶子大小与形状 , 它是群落功能与 -
结构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 其中 , 植物生活型与叶质是反映群落外貌的最主要标志 。 黄杉林组
成的 1 34 种植物生活型统计如表 2 . 从表 2看出 , 高位芽植物占绝对优势 , 占总种数的 6 7 . 16 呱 ,
其中尤以小高位芽植物居多 , 占2 2 . 39 肠 ; 在高位芽植物 中常绿成分 占5 1 · 1 肠 , 落叶成分占
4 8
.
8 9 %
。 其次是地下芽植物 , 计 29 种 , 占 2 1 . 64 肠 , 说明大多数禾草类均以地下茎形式 来
渡过不 良季节以保持其生存 、 繁衍世代 。 再从叶质的分析与统计 ( 表 3 ) 看 出 , 黄杉林 以小
叶型 、 单叶 、 非全缘叶等种类居多 。 总之 , 从黄杉林群落外貌分析结果表明该地群落所处的
气候既相 当温热多湿又比较寒冷 , 这与上面调查区气候情况是吻合的 , 说明该地至少第四纪
冰期以后气候变化是较小的 。 同时 , 还反映了该群落各植物更新芽所具有的空间层次比较复
杂 , 是一种多态 的适应 : 从叶质分析结果反映了在群落演替 、 分化 、 发育过程中各植物既有
一定比例的原始古老性分子又存在一定比例的年老进化分子 , 说明该群落既具原生性质又具
次生性质 。
表 2 黄杉林植物生活型的统计
生活型 E M e P h D M e P h E M i P h D M i P h E N P h D N P h E L P h D L P h C l一 H C r T h
种数 1一 x 3 16 14 9 13 x 0 4 2 9 1 1
9

7 0 1 1

9 4 1 0
.
4 5 6

7 2 9
.
70 7
.
4 6 2
.
9 9 2
.
2 4 0
.
7 5 2 1
.
6 4 8
.
2 1
合计
13 4
1 0 0 0 0
表 3 黄杉林植物的叶质统计
. 即山. . . . . . . . . . . . . . . . . 边一一 .口 . . . . . . . . . 闷目 .叶 级 合 叶 型 合 叶 缘 合叶 质— - 一 - -一 - -一— - - 一 - - - - - — 一— -- 一 - - - - 一一 - 一— -—鳞 叶 微 叶 小 叶 中 叶 计 单 叶 复 叶 计 全 绿 非 全缘 计种数肠 7 1 65 . 2 2 1 1 . 9 4 7 55 5 。 9 7 3 62 6 . 8 7 1 3 4 9 ’了10 0 。 0 0 7 2 . 3 9 37 1 3 42 7 。 6 1 1 0 0 . 0 0 564 1 . 7 9 7 8 13 45 8 。 2 1 1 0 0 。 0 0
3
·
2 结构与组成
黄杉林群落明显地存在乔木 、 灌木 、 草本三个荃本层 次 , 总覆盖度 80 肠以上 . 乔木层覆
盖度为 75 肠 , 可 以分为两个亚层 : 第 I 亚层仅黄衫 , 树高 12 ~ 2 m 、 平均 15 · 78 m (标准差了
1 期 左家哺: 贵州西部黄杉林群落特征与天然更新的研究
二 土 2 . o Z m ), 胸径 1 1 . 5~ 5 5 . l e m 、 平均 2 8 . 7 e m ( S = 士 9 . s e m ) , 枝下高 1 . 5~ l o . o m 、
平均 4 . 5 m ( S = 士 2 . l l m ) , 冠幅 3 . 0、 1 5 . 6 m 、 平均 7 . 3 7 m ( S = 土 2 . 7 9 m ) , 密度 2 2 0株 /
h a
。 第 1 亚层优势种仍为黄杉 , 树高 4 、 z o m 、 平 均 7 . 6 4 m ( S = 士 1 . 4 9 m ) , 胸 径 7 . 1~
Z e
.
3 e m
、 平均 1 5 . 9 e m ( S = 士 5 . 2 e m ) , 枝下高 2 . 0 ~ 6 . o m 、 平均 2 . g x m ( S = 士 l . 4 2 m ( 冠
幅 .2 0 “ .8 3 m 、 平均 3 · 85 m ( S = 士 1 . 35 m ) , 密度 92 株 / h a ; 此外 , 还有少量的尼泊尔恺
木 (平均树高 5 · 45 m 、 平均胸径 8 . sc m 、 平均枝下高 1 . 39 m 、 平均冠幅 3 . 35 m 、 密度 35 株 / h a) 、
云南松 (平均树高 、 胸径 、 枝下高 、 冠幅分别为 3 . o m 、 6 . oc m 、 0 . 4 m 和 1 . o m , 密度 4株 / h a) 、
刺叶栋 ( 平均树高 、 胸径 、 枝下高 、 冠幅分别 为 3 . o m 、 6 . s c m 、 1 . 3 m 和 2 . 0 m , 密度 4
株 / ha ) 。 总之 , 该群落乔木层以黄杉 占绝对优势 , 重要值为 26 6 . 68 肠 , 其它三个树种比重
极少 ( 表 4 ) 说明群落具有纯林性质 。
表 4 黄杉林乔木层调查资料汇总
类 (备篮) 相对密度( 肠 ) 相T袋等度 智、亨卿留笋弋停 物候” 区系成分类“
c7ba6黄 杉
尼泊尔枪木
云 南 松
刺 叶 栋
合 计
3 12
3 5
8 8
.
0 0
1 0
.
0 0
l

0 0
1
.
00
1 00 0 0
优势度
( m : / 五a
2 7

3 4 3 4
0
.
4 6 0 3
0
.
0 4 15
0
.
0 4 3 7
2 7
.
8 8 89
9 8
.
0 4
l

6 5
0

1 5
0
.
1 6
10 0 00
10 0
.
0 0
16
.
0 0
4
.
0 0
4
.
0 0
1 2 4
.
0 0
8 0
.
6 4
1 2
.
9 0
3
.
2 3
3

2 3
10 0
.
0 0
2 6 6
.
6 8
2 4
.
5 5
4

3 8
4

3 9
3 0 0
_
0 0
果实
果实
果实
营养
区系成分类型编号详见表 1 (右边 ) 。
灌木层总覆盖度 5 3肠 , 高度 6 ~ 2 2 7 e m 、 平均 s Z e m ( S = 士 6 3 e m ) , 地径 0 . 1、 7 . s e m 、
平均 1 . sc m ( S = 士 2 . c2 m ) , 总密度 6 2 5 0 0株 / ha . 该层优势种为银叶杜鹃 , 此外还有马桑
( C
o r i a r sa s s n i e a )
、 水红木 ( 阶 b u r n u m 。 y l i n dr i e u 。 ) 、 直角荚迷 ( 犷 . p r o p i n q u u m ) 、 大
叶紫珠 ( C a l l i c a r p a m a c r o p h y l l a ) 、 中华石楠 ( P h o t` n ` a b e a u v er id a n a ) 、 白马骨 ( S 口 r `s s a
: er i s s o ide
s
)
、 米饭树 (儿 e e ` n£u 。 : p r e n夕e l i f ) 、 小果南烛 ( L y o n i a o v a l ioj l`a v a r .
le l i p t i
c a
)
、 地八角 ( A s t r a g a l“ : bh o 才a n e n s i s ) 、 毛叶高梁泡 ( R u b u : l a m ber t i a n “ 5 v a r
夕a夕 k o u a匆en s i s ) 和金丝梅 ( H 夕夕e r ` e u m 夕a t u l u 。 ) 等 , 还存在一些乔木树种的幼苗 ( 树 )
如黄杉 、 白皮石栋 ( L i t h o c a r p u s de a l ba t u s ) 、 尼泊尔恺木 、 滇 青 冈 ( C y e l o b a l a n o p s i s
夕l a “ c o idse ) 和怒江红山茶 ( C a o le l i a ; a l。邵 e n s i s ) 等 , 总之
, 灌木层植物主要以华 夏 、 西
南二种区系成分组成 . 现 10 个 2 x Zm ’ 的灌木层样方资料汇总如表 5 。
草本层 总覆盖度为 75 肠 , 高度 3 、 4 c7 m 、 平均 1 4 · cI m ( S二 士 l o . c4 m ) , 该层优势种
为白车轴草 ( rT oj l “` m r eP e n s ) 鳞轴小膜盖截 ( A r a t i o s t勺 i a P er du r a n s ) 和短叶季 。 此
外 , 还有三轮草 ( C y P e r u : o r t h o s t a e h y u s ) 、 知风草 ( rE gQ r o : t i s ej r r u夕£n e a ) 、 野胡萝 卜
( O
s m o r人i z a a r i s t a t a ) 、 猪殃殃 ( G a l`u m a夕a r i n e v a r . t e o e r u m ) 、 荆芥 (瓜户e t a c a t a r i a ) 、
小蓬草 ( C o n夕: a c a n a d e n : i: ) 、 茵茵蒜 ( R a n u n e o l u s e 几` n o n : f s ) 、 毛蓑 ( R . j a P o n `e u s ) 、
万寿竹 ( D ` s p o r 。 。 c a n t o n i e n s 。 ) 、 车前草 ( P l a n *叩 0 a s sa t i e a ) 、 蔓假繁缕 ( P s o do s * el l a r i a
d a v id艺£) 、 白酒草 ( C . j a p o n f e a ) 、 东方草毒 ( rF 甸 a r i a o r i e n t a l i s ) 、 马蹄香 (儿 l e r i a n a
j a t a o a n s f )
、 山醉浆草 ( O二 a l f s 习 r i f `t几11 ) 和夏枯草 ( P r u n e l l a a s f a t f e a ) 等华夏 、 西南甚
至东亚区系分子所组成 , 该层样方调查资料详见表 6 。
上述分析看出 , 黄杉林的群落层次比较复杂 , 虽然乔木层种类组成简单 , 但灌木层 、 草
贵 州 林 业 科 技 23卷
表 5 黄杉林灌木层样方资料汇总
种 类 平均地 径( em )密 度( 株 / h a )物候期 生 长势 区系成分类型
7a 6t sb补7d.且百二I,11互I万实养营果呆银叶杜鹃
水 红 木
直角芙迷
小 畏南 嗽
白 马 旨
马 桑
甲 华石楠
米 饭 树
地 八 角
大叶絮珠
金 丝 梅
毛叶高梁泡
幼苗 幼树 :
白皮石栋
滇 青 冈
黄 衫
尼泊尔恺木
怒江红山茶
2 8

6
7

4
8

2
3
.
0
l

8
l

2
2

0
1
。 五
0
.
2
0

2
0

2
0

2
平均 高
( e m )
14 0

8
1 4 3
.
0
2 1 3

0
14 1
,
3
2 3

0
4 4

8
4 3

7
1 16

0
8
.
0
2 8

0
3 8
.
0
4 2

0
3

1
2

7
7

1
2

3
0

2
0

3
0

4
4
.
5
0

1
0

l
0

2
0
_
1
3 7 0 8 3
4 1 7
4 1 7
2 0 8 3
7 5 0 0
7 50 0
1 2 5 0
屯1 7
3 3 3 3
1 2 5 0
4 1 7
8 3 3
7acb-I
百胜I二养营1 1 。 6
14

6
3

0
3

5
0

2
1 4 8

5
1 6 8
.
0
2 3

9
1 39

0
2 8

0
1

4
7

3
0

5
3

8
0
_
l
16 6 6 7
8 3 3
1 5 4 1 7
3 7 5 0
1 2 5 0
区系成分类型编号详见表 l (右边 )
表 6 盆衫林草本恩样方资料汇总
种 类 多度等级 物候期 生长势 区系成分类型度)盖肠畏(
27asbs23sa6b45泌s6a1Ij盆二百,11.一x三I且皿ùI甘1子养花实袍营开果开呆白 车 轴 草
鳞 轴小膜盖蔽
野 胡 萝 卜
猪 殃 殃
荆 芥
蔓 假 繁 缕
白 酒 草
东 方 草 荀
山 醉 桨 草
3 6

1
2 2

7
2 0

5
2

3
2
.
0
2
.
0
2
.
0
1
.
7
1

7
0

3
0
.
3
0

6
0

3
0
.
3
0
.
6
1

7
0

3
0
_
3
夏 枯 草 。 . 3
C o P I
OC P I
C
o P I
S P
5
0 1
5
0 1
5 0 1
5 0 1
5 0 1
U 几
U n
U n
U 皿
U a
U 皿
5 0 1
U n
U d
U n
5

8
3 4

0
7

7
7

0
19

5
1 5

5
2 9

5
1 4

0
1 3一 0
1 5

0
4 3

0
1 0
.
5
1 3

0
1 3
.
0
3

5
7
.
0
6
.
0
6

0
4

0
秦草叶轮风短三知
早蓖草竹逐寿前毛小万车
蒜茵 香蹄茵马
区系成分类型编号详见表 l ( 右边 ) 。
i 期 左哺家 : 贵州西部黄杉群落特征与天然更新研究
本层种类数量相当丰富 ; 此外 , 构建该群落的区系分子主要是华夏 、 西南以及东 亚 三 种 成
分 , 再次说明该群落是在这些区系成分的背景下而形成的 。
3
·
3 动态与演替
由于不可能采用毁坏性研究方法来确定乔木层优势种一一黄衫所有植株的年龄 , 因此 夕
只能通过其胸径 、 树高按株数的变化规律 ( 图 l ) 来间接探讨其黄杉的动态变化 。 从圈 a1 看
.`性,`叮lrr.
加私20
?
.
1 ,
.
5 14
.
5 j 9
.
5 2 4
.
5 29
.
5 3 4石 39 . 5 4 4 . 5 4 9 . 5 5 5 . 1
.’ 胸 径
4
.
0 5
.
5 7
.
5 9
.
5 1 1
.
5 13
.
5 15
.
5 1 ,
.
5 1 9
.
5 2 2
b
、树 高
图 1 乔木层优势种黄杉胸径 、 树高按株数的变化规律
出 , 胸径在 7 . 1、 1 9 . 4 e m 的黄衫 占总数的 3 1 . 5肠 , 1 9 . 5 、 3 4 . 4 c m 占5 4 . 5 5肠 , 3 4 . 5、 5 5 . I c m
占总数的 1 3 . 64 肠 ; 再从图 lb 看出, 树高在 4、 7 . 4 m的黄杉占总株数的 13 . 64 肠 , 7 . 5、 13 . 4 m
者占27 · 27 肠 , 1 3 · 5、 1 9 · 4 m者占5 2 · 27 肠 , 19 . 5、 2 . m者仅占 3 . 41 % 。 参照沈中瀚对黄杉个
体生长规律的研究成果 〔 7 〕 ,该群落按年龄的株数分配情况大致为 20 、 50 年者约占35 帕 , 50 ~
80 年者约 5 肠 、 80 年以上者约占10 肠 . 这说明该黄杉林林龄结构基本上是合理的 , 在一段时
间内能够保证黄杉仍为该群落类型的优势种即保持纯林性质 。 然而 ,从表 5黄杉林下幼苗幼树
生长情况来看 , 生长 良好是滇青冈 , 覆盖度 1 4 · 6肠 , 平均树高 1 6 8 · 。 c m , 平均地径 7 · c3 m ,
密度 83 3株 / h a ; 其次是白皮石栋 , 其覆盖度 1 1 . 6肠 , 平均树高 1 48 . c5 m , 平均地径 1 . c4 m ,
密度 1 6 6 6 7株 / h a : 再次才是黄杉 , 覆盖度 3 . 0肠 , 平均树高 23 . c9 m , 平均地径。 . sc m , 密度
1 5 4 1 7 株 / h a . 喜光性树种黄杉在群落演替的下一个阶段性能否仍作为乔木层优势种存 在恐
怕大有间题 . 也可以说 , 现存黄杉林中的黄杉当达到数量成熟以后 , 那么该群落将 可能会演
变为 白皮石栋 、 滇青冈 、 黄杉的混交林 。
4 天然更新
根据黄衫林群落细微的不同生境特点 , 对黄杉天然更新的幼苗 ( 树 ) 的数量及其生长情
2 0 贵 州 林 业 科 技 2 3卷
况分别调查了1 4个 ZX Zm “ 、 2 个 S X 5m “ 的样方 , 其资料汇总如表 7 . 从表 7看来 , 总的情况是
表 7 黄杉夭然更新的幼苗幼树洲查资料汇总
树高 ( c m )
平均 最大
地 径 ( c m )
平均 最大
年龄 (年 )
平均 最大
密度 ( 株 / h a )生 境 特 征
平均 最大
搜度 1 5 ’ 勺 45 ’ ; 土层 厚度 s c、 10 0 c m ; 群落 具有乔 .
灌 草 三个 多次 , 总 爱盖度 73 帕、 抢肠 , 组 戈种类 复杂 ,
黄杉幼苗 ( 树 ) 与灌木层各种类混生于一起
坡度 30 ’ ; 土层厚度 30 、 80 c ln ; 群 落仅具乔 、 草二个
层 次 . 急镬 轰度 9 5 肠勺 招肠 , 姐戎种类 简单 . 黄杉幼 苗
( 树 ) 与草 本层混生在一起
坡度 45 . ; 土层 厚度 3。、 80 c m ; 褂落 具乔 、 灌 、 草三
个层次 , 总贾盖度 3 2肠勺 4 3肠 , 组 戎种类 比咬复杂 。 黄杉
幼 苗 ( 树 ) 均生 比在黄杉林 群落沟边 泳地 带
坡度 3 5 、 即 ` : 土层 厚度 51 、 1。。 。 m 潞落 ; 仅具灌 、 草
二个层次 , 总凌盖度 36 肠、 “ 肠 , 组 戈种类比谈夏杂 , 黄
杉 功 ( 树 ) 均生 长在黄杉林 群落 中的空 旷地 浩
2 0
.
5 4 6 0

1 0
.
5 1 0
.
9 1 5 4 1 7 6 0 0 0 0
7
.
2 0 1 3
.
0 0

1 0 0
.
2 1
.
5 1 0 0 0 1 2 0 0
8 1
.
5 0 1 3 7
.
0 1
.
5 4 2
.
6 7
.
9 10 1 0 2 50 0 1 2 0 0 0 0
5 9

3 6 18 4
.
0 1
.
1 0 2
.
3 7
.
4 1 1 10 0 6 2 5 2 2 5 0 0 0
黄杉林覆盖度 ( 或林分郁 闭度 ) 越大其天然更新的幼苗 ( 树 ) 越少且生长越差 ; 反之亦然 .
这从表 7 的进一步计算便可得到证实 : 在黄衫林边缘地带黄杉天然更新的幼苗 ( 树 ) 密度是
密闭林内的 6 . 6 ~ 10 2 . 5 倍 , 树高年平均生长量是密闭林内的 2 。 1、 2 . 5 倍 , 地径年平均生长
量是密闭林 内的 1 . 9 、 2 . 9倍 ; 在林中空旷地段黄杉天然更新的幼苗 ( 树 ) 密度是密闭 林 内
的 6 . 5 、 1 0 0 . 6倍 , 树高年平均生长量是密 闭林内的 1 . 7、 2 . 。倍 , 地径年平均生长量是密闭林
内的 1 . 5 、 2 . 2倍 . 综合看来 , 我们以为对现存林分进行适量的抚育间伐及卫生伐 , 将会使黄
衫林永远保持现有结构与组成状况 , 并且还会不断自然地扩大其群落面积 ; 否则黄 杉 幼 苗
( 树 ) 有被多种 阔叶树取而代之的可能性 ( 见表 5 ) .
5 结论与建议
5
.
1 黄杉林分布区生境特点是地形地貌复杂 , 土壤类型较多但肥力 中等 , 偏酸性 , 气候 为
冷热分明 、 雨量充沛 ; 黄杉多与云南松 、 云南油衫 、 银什杜鹃 、 刺叶栋 、 矮杨梅等西南区系
代表分子混生 。
5
.
2 黄杉林 内植物种类比较丰富 , 区系为强烈的温带性质 , 主要由华夏 、 西南以及东 亚 三
类区 系地理成分构成 , 反映了该群落及其区系是受这些成分影响 、 抚育下而滋生的 。
6
.
3 黄杉林组成的植物生活型 以高位芽占优势 ( 尤其小高位芽 ) , 其叶性质 以小 叶 型 、 单
叶 , 非全缘类植物居首 ; 群落乔木层 以黄杉的比重极大 , 种类组成简单 , 灌木层种类相当丰
富 , 优势种为银叶杜鹃 , 草本层种类数量介于乔木层与灌木层之间 , 其优势种是 白车轴草 、
鳞轴小膜盖藏和短叶黍 。 现行乔木层黄杉无论树高还是胸径按年龄 ( 林龄 ) 结构分布基本上
合理且能持续一段时间 , 当到达数量成熟期 以后 , 任其 自然发展将会被 白皮石栋 、 滇青冈 、
黄杉等组成的混交林取代 。
5
.
4 黄杉幼苗 ( 树 ) 天然更新能力及其程度主要与林分覆盖度 ( 或郁闭度 )大小呈负相关 ,
即林分覆盖度越大 , 则黄杉幼苗 ( 树 ) 天然更新能力及其程度愈低 , 反之亦然 。 因此 , 调查
区黄杉林边缘地带及其林中空旷地带比密闭林下黄杉幼苗 ( 树 ) 密度大 且生长 良好 。
1 期 左家哺 : 贵州西部黄杉群落特征与天然更新研究
根据以上结论 , 我们认为对现存成片的黄杉林群落应划定 区域 , 严加保护并进行林学 、
生态等方面的定位研究 ; 与此同时 , 通过科学方法进行一些必要的抚育间伐及其卫生伐 , 以
保 证最大限度发挥其林分天然更新能力及其水平 , 扩大其群落面积 。 其次 , 必须 :加 强兰黄 杉
开花结实规律的研究 ( 尤其是结实挂果率极低的原因分析 ) 以及对球果虫害的防治 ( 据观察
凡是结果的大树 , 球果虫害率均在 80 肠以上 ) 。 最后 , 应有组织的集体采种 、 育苗 , 为营造
大径级用材地提供丰富的种源 、 苗源 , 不断地人为扩大其分布面积 , 从而达到开发 利用之 目
的 。
参 考 文 献
(门 黄威廉等 . 贵州植被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1 9 8 8
〔2 ) 罗祖编等 . 贵州珍贵稀有树种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1 9 8 7
〔3〕 ( 四川植被 》 协作组 . 四川植被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1 9 R。
〔4〕 吴征锐主编 . 中国植被 . 科学出版社 , 1 9 8。
( 5〕 昊征锐主编 . 公南植被 . 科学出版社 , 1 9 8 7
〔6〕 祁承经主编 . 湖南植被 . 湖南料学技术出版社 , , 。 90
〔了) 沈中瀚 . 湖南省武陵山地黄衫及其群落生态特征 . 中南林科技 , 1 9 7 9 ( 4 )
(8 〕 左家哺等 . 贵州森林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 贵州林业科技 , 1 9 9。 , 1 8 ( 1 )
2 6、 4
: 3 4、 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