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浙江省白豆杉植物区系探析



全 文 :《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 13期
白豆杉为小乔木,高 7m,胸径 20cm。树皮灰褐色,片状
脱落;一年生小枝褐黄色或黄绿色。叶长 1.5~2.6cm,宽0.25~
0.45cm,先端急尖,基部近圆形,有短柄。种子卵圆形,长 6~
8mm,径 4~5mm,上部微扁,顶端有突起的小尖头。花期 3 月
下旬至 5 月,种子 10 月成熟。
1 分布概况
30 年代白豆杉在浙江省龙泉市昴山首次被采集命名,
此后又在江西的德兴、井冈山,湖南的宜章、道县、桑植、慈
利、大庸市,广西的临桂、上林以及广东的乳源等地陆续发
现。白豆杉在浙江省的分布点有 11 个,隶属于 4 县 1 市,分
别是衢县坑口乡大源尾、龙泉市凤阳山双折瀑上部、龙泉市
凤阳山仙岩背下、龙泉市道太乡供村牛头岭、遂昌县岩坪乡
外九龙、遂昌县柘袋口乡大西坑中坑、遂昌县九龙山内阴
坑、遂昌县垵口乡大山村、松阳县枫坪乡箬寮岘香菇坑、缙
云县大洋山西溪坑、龙泉市昴山。
浙江省白豆杉的分布区位于浙西南部,地理位置界于
北纬 27°52′50″~28°44′36″、东经 118°45′35″~120°16′47″之间。
分布区内地貌以中山为主,地质构造属华夏陆台闽浙地盾
的组成部分,山脉属南岭武夷山系,并由此伸延而成的仙霞
岭、洞宫山和括苍山,这 3 座大山是白豆杉分布的主体,海
拔均在 1 500m 以上,由此形成了千米以上山峰星罗棋布、
山岭之间峡谷纵长、河流湍急、狭长山间盆地错落其间的复
杂地形。此区域内的山地土壤以红壤(海拔 800m 以下)和黄
壤(海拔 700~800m 以上)为主,成土母质主要为凝灰岩、流
纹岩和花岗岩风化的残积、坡积物。此外,还有紫色土、粗骨
土、中性火山岩土等非地带性土壤镶嵌其中。本区处于亚热
带中部,全年季风影响显著,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充
沛,同时,由于地形起伏变化形成的山地气候与地带性气候
特征明显不同,形成了多种复杂的小气候环境和与之相适应
的生物种群与植物群落类型,丰富了本区的植物资源。本区
内多数植被受人为活动影响严重,典型的地带性植被常绿阔
叶林已很少,大部分低海拔地区已被农业植被或人工植被所
替代,其他地区也因植物群落的不同演替阶段而呈现出各种
次生植被类型,但仍有局部地段的植被受人为活动影响相对
较轻,还残存少量良好的森林植被。白豆杉分布在这些交通
不便、人口稀疏的偏远山区。
2 生境特点
在遂昌九龙山调查,白豆杉生于海拔 1 100~1 500m的阴
山坡、谷地有针叶树混生的阔叶混交林中,或成片生长于悬
崖峭壁上。喜温暖湿润气候,耐阴,土壤属黄壤类,酸性,pH
值 4.2,含有机质 18%。根据胡绍庆先生的调查研究 ,从 14
个样地和 1992 年在衢县大源尾进行的白豆杉群落调查的
15 个样地资料中分析得出,白豆杉分布在海拔 740~1 540m
之间,所处生境地势高峻,坡度在 30~50°,坡向以朝北或朝
东为主,坡位以中下坡为主,气温较低,日照较少,云雾多,
湿度大。土层厚度多在 20~50cm,成土过程较差,土壤发育
不够完全,成土母质为酸性火山岩的风化物,岩石裸露明显,
多在 5%~20%之间,枯枝落叶分解较差,厚度一般为 4~5cm,
腐殖质厚度达 10cm以上,土壤棕褐色或黄褐色,疏松,有机
质含量高,网状根系盘结,富有弹性,呈酸性反应。白豆杉也
可在其他生境中生长发育,从密度上来说相对稀疏,如衢县
大源尾的巨龙顶、和尚尖以及附近山脊,在 10~25°较缓坡度
的山坡次生灌木林和山坡阔叶林下均有生长。分布于沟谷两
侧及陡峭山坡矮林中的白豆杉生长旺盛,结实良好,种子受
孕率较高,而生于山顶或山坡阔叶林下的白豆杉长势较差,
结实较少或不结实。白豆杉也能耐一定的强光照,但在林分
郁闭度 0.6~0.8 的情况下,生长最好,密度最大,上层乔木郁
闭度超过 0.9时,白豆杉生长不良,幼树及幼苗数量较少,上
层乔木郁闭度在 0.5 以下时,白豆杉干形弯曲,生长较差。白
豆杉的根系在悬崖峭壁及裸岩地段可扎入岩缝,呈丛生悬垂
状生长。
3 植物区系组成与特点
3.1 起源古老,珍稀植物较多
在本区系中由于特殊的地形及其复杂的生境条件,在
一定程度上为许多古老孑遗植物的生存提供了条件,白豆杉
即为发生在白垩纪的一种孑遗植物。另外,裸子植物中的黄
山松、南方铁杉、福建柏、三尖杉、百日青和南方红豆杉等在
白豆杉群落中也或多或少有分布。 被子植物也不乏古老的
类型,大量的第三纪植物仍是该区系的重要组成成分,如木
兰科(Magnoliaceae) 的黄山木兰(Magnolia cylindrica)、凹叶厚
朴 (M.officinalis subsp.biloba),金缕梅科 (Hamamelidaceae)的
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杨梅
叶蚊母树(Distylium myricoides),大血藤科(Sargentodoxaceae)的
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以及木通科(Lardizabalaceae)、樟
科(Lauraceae)、胡桃科(Juglandaceae)、榆科 (Ulmaceae)、壳斗科
(Fagaceae)、桦木科(Betulaceae)、杜英科(Elaeocarpaceae)等的一
些代表,此外,还有单种属、寡种属,如木防己属(Cocculus)、
野鸦椿属(Euscaphis)、山桐子属(Idesia)、苦苣苔属(Conandron)、
一支黄花属(Solidago)等种类,这些古老科及单种属、寡种属
大多是第三纪古老热带植物区系的孑遗成分或更古老、更
孤立的原始类型。
浙江省白豆杉植物区系探析
吴湖滨
(浙江省平阳县鳌江镇人民政府,浙江平阳 325401)
摘要 介绍了浙江省白豆杉的分布概况及特点,分析了其所在植物区系的组成与特点,提出了白豆杉保护及开发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白豆杉;植物区系;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 Q949.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3-0204-02
收稿日期 2009-05-26
林业科学
204
《现代农业科技》2009年第 13期
另外,属于该区系的珍稀植物也较丰富,主要有白豆杉
(Pseudotaxus chienii(cheng)、南方铁杉(Tsuga chinensis var.tche-
kiangensis)、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百日青(Podocarpus ner-
iifolus)、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三尖杉(Ceph-
alotaxus fortunei)、青钱柳 (Cyclocarya paliuru)、浙江樟 (Cinn-
anmomum chekiangense)、短萼黄连 (Coptis chinensis var.brevise-
pala)、黄山木兰 (Magnolia cylindrical)、凹叶厚朴 (M.officinalis
subsp biloba)、尖叶黄杨(Buxus sinica subsp.aemulans)、尖萼紫
茎(Stewartia acutisepala)、蓝果树(Nyssa sinensis)等,其中多数被
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3.2 地理成分复杂并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到北温带的过渡性
参照吴征镒教授对中国种子植物的分布区类型统计,
浙江省白豆杉群落的植物区系中含 15 个分布类型中的 12
个。从表 1[2]中可看出,该区系以东亚分布、泛热带分布、北温
带分布、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及热带亚洲分布 5 个类型为
主,共有 126属。占总属数的 78.75%。热带分布成分 2~7 项共
有 68 属,占总属数的 42.5%。温带分布成分 8~14 项共有 89
属,占总属数的 55.63%。中国特有分布 3 属占 1.88%。从属的
分布区类型及百分比来看,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
带和温带性质,并且温带成分明显较高,其中又以东亚成分
为主,说明该群落的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到北温带
的过渡性,并且也说明了中国日本植物区系和中国喜马拉
雅植物区系存在着某种微妙的纽带联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3.3 与本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
现针对白豆杉分布点的主体山脉或所在县市植物区
系,采用属的分布区类型进行比较(见表 1)。从表 1 可看出,
白豆杉群落植物区系中的热带成分较之主体山脉及所在县
植物区系成分较低,并主要表现在泛热带成分的百分比上,
而温带成分又相对高于主体山脉及所在县的植物区系成
分,并集中反映在东亚分布的成分上,这可能是与白豆杉分
布在海拔 740~1 540m 及其群落所处的特殊的生境有关,同
时也说明了白豆杉群落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以及亚热带向
温带植物区系的过渡性。从整体上看,白豆杉群落的植物区
系成分与其主体山脉及所在县市的植物区系联系是分不开
的,白豆杉群落的植物区系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类特殊生境造
成的特殊情况。
4 保护及开发利用建议
4.1 保护建议
浙江省是白豆杉的最集中产地,尤其是衢县大源尾集中
连续分布面积达 3 879hm2,数量面积均在全国之首,为进一
步研究白豆杉种群发生、发展及演化提供了一个理想而重
要的基地。然而,随着生产的发展,当地群众的樵采、烧炭以
及低海拔地区的开荒种粮等频繁的经营活动正不断地威胁
着这个区域白豆杉的生存。为了保护这一物种及其生存的特
殊环境,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在此建立省级以上的自然保护
区,并建立白豆杉种群研究的定位基地,深入开展各项科学
研究。此外,尚有龙泉道太乡牛头岭、遂昌大西坑和土安口
乡山村以及缙云的大洋山等分布点都不属于自然保护区范
围内,白豆杉在这些地点的生存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呼吁
各地林业部门应加强保护,严禁采伐天然林,保护珍稀物种
及其生境,在有白豆杉等珍稀物种集中分布区域建立保护点
或保护小区,以防珍稀物种数量的进一步减少。
4.2 开发利用建议
白豆杉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多呈丛生状生长,枝叶翠
绿种子洁白如玉,别具特色,是理想的高雅庭院和公园绿化
观赏树种,种植在树荫下或池石边,别具一格。在园林中,把
白豆杉与红豆杉栽在一起,当他们的种子成熟时(9~10 月),
则红、白相映成趣,是极好的庭园观赏树种。另外,白豆杉的
木材纹理致密具有良好的弹性,是理想的美工及细木工用
材,据报道,白豆杉叶、皮内含多种生物碱 [3],目前国内外有
关专家正在进一步开展其经济价值及开发利用的研究。因
此,对该树种应在保护好的前提下适当进行引种(迁地)保
护和庭园绿化,严防乱砍滥挖等破坏活动。
5 参考文献
[1] 张韩芳,章昭尧.浙江植物志(第一卷)[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3.
[2] 胡绍庆.浙江省白豆杉植物群落区系研究[J].浙江林业科技,2001,21
(5):59-62.
[3] 傅金尧,胡绍庆.浙江省白豆杉资源调查及植物区系研究 [J].华东森
林经理,2002,16(3):44-47.
注:表中百分比不包括世界分布。
表 1 白豆杉群落种子植物区系与主体山脉或所在县市植物属分布区类型
分布区类型
白豆杉群落 衢县 凤阳山 九龙山
属数∥个 百分比∥% 属数∥个 百分比∥% 属数∥个 百分比∥% 属数∥个 百分比∥%
世界分布 7 - 5 - 55 - 51 -
泛热带分布 27 16.88 44 19.21 123 20.80 116 21.70
热带亚洲和热带美洲分布 6 3.75 9 3.93 9 1.50 10 1.90
旧世界热带分布 9 5.62 15 6.55 38 6.40 33 6.20
热带亚洲与热带大洋洲分布 2 1.25 5 2.18 24 4.10 20 3.70
热带亚洲与热带非洲分布 7 4.37 7 3.06 23 3.90 18 3.40
热带非洲分布 17 10.63 22 9.61 59 10.00 43 8.00
热带成分小计 68 42.50 10 44.54 276 46.70 240 44.90
北温带分布 28 17.50 32 13.97 105 17.80 94 17.60
东亚和北美洲分布 22 13.75 37 16.16 56 9.50 56 10.50
旧世界温带分布 7 4.37 6 2.62 31 5.20 25 4.70
温带亚洲分布 0 0 1 0.44 4 0.70 6 1.10
中亚分布 0 0 1 0.44 1 0.20 1 0.20
地中海、西亚至中亚分布 0 0 0 0 1 0.20 0 0
东亚分布 32 20.00 42 17.90 102 17.20 98 18.30
温带成分小计 89 55.63 119 51.96 300 50.80 279 52.20
中国特有分布 3 1.88 8 3.49 15 2.50 15 2.80
合计 167 100.00 234 100.00 646 100.00 586 100.00
林业科学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