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Comparison of leaf decomposing rate in a headwater stream in Xiangxi River catchment

香溪河流域河流中树叶分解速率的比较研究



全 文 :应用生态学报  2002年 1月  第 13卷  第 1期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Jan. 2002, 13( 1) : 27~ 30
香溪河流域河流中树叶分解速率的比较研究*
江明喜1, 2  邓红兵1, 3  唐  涛1  蔡庆华1* *
( 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 430072; 2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 武汉 430074;
3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 110016)
摘要  应用分解网袋法, 对神农架地区的 1 条 1 级支流河岸林 4 种乔木树种的树叶凋落物进行了连续
90d 的分解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树种树叶干重的损失程度不一样. 华西枫杨、连香树树叶干重损失达
77%、71% ; 而米心水青冈和多脉青冈树叶干重损失为 43%和 42% .利用指数方程 Wt= W 0e- kt对 4 种树
叶凋落物的干重损失过程进行拟合, 效果较好.根据分解速率值的大小, 将华西枫杨、连香树划分为快组,
米心水青冈和多脉青冈为中等组. 收集到无脊椎动物 22 种, 分属于 3 纲、6 目、21 科. 在不同时期, 不同植
物种类叶袋中无脊椎动物的数量各不相同.可能与树叶中营养成分的不同有关. 在早期分解阶段, 无脊椎
动物数量较多, 个体体长较短;在分解中后期, 个体绝对数量减少, 但个体体长增加.
关键词  香溪河流域  树叶凋落物  分解速率  无脊椎动物
文章编号  1001- 9332( 2002) 01- 0027- 04 中图分类号  Q178. 1, S71852 文献标识码  A
Comparison of leaf decomposing rate in a headwater stream in Xiangxi River catchment. JIANG Mingx i1, 2 ,
DENG Hongbing 1, 3, TANG Tao1, CA I Q inghua1 ( 1 I nstitute of Hydrobiology , Chinese A cademy of Sciences ,
Wuhan 430072; 2 Wuhan Institute of Botany , Chinese A cademy of Sciences , Wuhan 430074; 3 Institute of Ap
p lied Ecology , Chinese A cademy of Sciences , Shenyang 110016) . Chin. J . A pp l . Ecol . , 2002, 13( 1) : 27~ 30.
With the litterbag method, the decomposition of leaf of 4 tree species grow ing in riparian forest in a headwater
stream was inestigated in 90 d consecutively in Xangxi R iver catchmen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oss rate of
dr y weight of leaf differed among 4 species. The loss rate of dry weight of Pter ocarya insignis and Cercidi
phyllum japonicum was 77% and 71% , and shat of Fagus engler iana and Cyclobalanop sis multiner v is was
43% and 42% . Using exponential equation, the loss process of dr y weight of leaf was modeled. According to the
value of constant k , 4 species could be divide into to fast group and medium group. The inver tebrate was also col
lected, and there were 22 species, belong to 3 classes, 6 orders, and 21 families. The quantity of invertebrate dif
fered in each tree species litterbag and different periods. The invertebrate w as rich in number and small in body
during ear ly time of leaf decomposing , and it was less in number and big in body during middle and late time of
decomposing.
Key words  Xiangx i River catchment, Leaf litter, Decomposing r ate, Invertebrate.
* 国家! 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96820041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
助项目( 39970123、30070153) .
* * 通讯联系人.
2001- 05- 31收稿, 2001- 08- 29接受.
1  引   言
来自河岸林的有机物是被森林包围着的 1级支
流河溪的最重要的能源物质[ 11] . 在这样的河溪中,
树叶凋落物的分解是生态系统功能的一个关键成
分.树叶凋落物的分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含两个
主要过程: 由于淋溶作用而造成的初始阶段重量的
迅速丢失; 因无脊椎动物取食和机械破损而进行的
分解; 淋溶阶段主要是可溶性成分的非生物性的丢
失,在分解阶段大量依靠分解者的活动[ 12] .
影响树叶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因素可分为生物因
素和非生物因素两大类. 生物因素主要指凋落物的
分解与河溪中无脊椎动物的活动的关系, 微生物在
树叶凋落物分解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5, 12] . 树叶凋落
物的质量对分解速率也有影响.非生物因素中,温度
和水化学特征与凋落物分解有重要关系, 较高的水
温能促进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原因是微生物分解活
动较强. 河溪水化学特征中的 pH 值对凋落物的分
解有一定的影响, pH 低的河溪, 凋落物的分解速率
较慢,原因是低 pH 值导致微生物的活动能力降低
以及降水等[ 1, 2] .
Irons
[ 7]沿一个较大的空间热量梯度上, 对 Cos
ta Rica、Michig an和 Alaska研究地点和收集的北美
地区研究资料中分解速率进行比较, 认为在高纬度、
较冷的河溪中无脊椎动物分解活动占优势;在较温
暖、低纬度的河溪中, 微生物的分解活动更重要.
Row e等[ 10]在 3个不同水化学特征的溪流中研究凋
落物在时间尺度上的分解速率, 发现在时间尺度上
分解速率的变化没有显著差异.
国内对凋落物的分解研究主要集中在陆地生态
系统研究方面[ 3~ 5] ,对河岸生态系统方面的研究尚
未见报道.故此,本研究主要利用分解网袋法对神农
架地区的 1条 1级支流河岸林主要乔木树种华西枫
杨( Pterocarya insignis)、米心水青冈( Fagus engle
r iana)、多脉青冈( Cyclobalanop si s mult iner vis )、连
香树( Cercidiphyl lum j aponicum )的树叶凋落物的
分解速率进行比较,同时对凋落物中的无脊椎动物
进行研究.
2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点概况
研究在位于神农架南坡的兴山县龙门河国家森林公园
内海拔 1700m 处陈道强屋场边的 1 级支流中进行, 该地点
地理位置为 110#27∃E、31#19∃N.在神农架地区植被垂直带谱
中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的范围. 年均气温 5 0 ~
14 6% , 年降水量 817 0~ 1842 8mm. 河岸植被为常绿落叶
阔叶林混交林, 70 年代遭砍伐, 目前主要乔木种类有华西枫
杨、锐齿槲栎 ( Quer cus aliena var acuteser r ata)、米心水青
冈、兴山榆 ( Ulmus bergmanniana )、山白树 ( Sinow ilsonia
henry i)、椴树( T ilia spp )、灯台树( Cornus controversa)、漆树
( T ox icodendron vernicif luum )、领春木 ( Eup telea p leiosp er
ma)、多种槭树 ( A cer ssp ) , 常绿树种为多脉青冈和包石栎
( Lithocarpus cleistocarpus ) .该 1 级支流描述性变量见表1.
表 1  研究期间测量的森林河流的描述性变量
Table 1 Selected descriptive variables for forest stream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变量
Variable
平均值
Mean ( range)
取样大小
Sample size
平均河宽 096 ( 057~ 181) 12
M ean bankfull w idth( m)
平均水深 63( 21~ 20) 11
M ean depth ( cm)
平均流速 05( 018~ 150) 12
M ean current v elocity (m&s- 1)
平均流量 003 ( 0001~ 0272) 11
M ean discharge ( m3&s- 1)
水温 85 ( 05~ 15) 12
Water tem perature ( % )
22  分解样品的收集
凋落物的收集在 8 月底进行,叶片来自河岸带生长的大
树.收集的树叶带回实验室, 在 60 % 下恒重 48h, 称取样品
10g 装入孔径为 2mm 的尼龙袋中. 将样品袋每 4 个 1 组(每
种1 袋)与石块绑在一起放入研究的溪流中. 放置时间从
2000 年 9 月 15 日至 12月 16 日.
样品袋布置完成后, 按 2、15、30、45、60、75 和 90d 进行
取样. 将样品袋从石块上剪开后,立即放入密封的塑料袋中
带回实验室 ,将无脊椎动物捡出,保存在福尔马林溶液中带
回实验室内进行鉴定和分类; 将样品中的泥沙冲洗干净. 剩
余的树叶在 60% 下恒重 48h 后称重,精确至 1mg.
2 3 水样采集
每次在研究地取样时同时取水样, 带回实验室. 测定项
目包括水温、pH 值、电导率、硬度、碱度、耗氧量、主要离子
( Ca2+ 、Cl- ) , 以及水中主要生物营养元素 (各态 N、P 和 Si)
等. 水温现场测定,其它在实验室进行分析. 采用规定的标准
法进行分析[ 6] .
2 4 资料分析
树叶分解速率可以用指数衰减模型[ 11]进行拟合:
W t = W 0e
- kt ( 1)
其中, t 是分解时间( d) , W t 是在时间 t 时树叶残余的重量,
W 0 是起始时树叶的重量, k 是树叶重量丢失的速率系数. 所
有计算均在国际通用统计软件 STAT IST ICA 上进行.
3  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地点水化学特征
从表 2可以看出, 研究地点的水体为弱酸性,水
温季节变化较大, 在研究期间平均值为 37 % .与长
江中上游干流相比较[ 8] , 在电导率、总硬度、碱度和
生物营养元素等指标上明显较低, 表明研究地点的
水质没有受到污染,具有良好的水体环境.
表 2  研究地点水化学指标
Table 2 Selected descriptive variables of water chemistry in study site
项目
Item
平均值
Average
最大值
Max.
最小值
M in .
取样次数
Sampling
t ime
水温 Water temperature( % ) 37 78 05 6
pH 66 74 64 5
电导率 Conduct ivity 922 1250 700 6
(S&cm - 1)
总硬度 Hardness ( Germany) 12 15 10 6
碱度 Alkalinity 11 14 10 6
(以 CaCO 3计, mg&L- 1)
Ca2+ ( mg&L- 1) 196 249 160 6
NO2N ( mg&L- 1) 0011 0029 0003 6
NO-3 N ( mg&L- 1) 028 036 024 6
NH +4 N ( mg&L- 1) 011 016 006 6
TN( mg&L- 1) 063 086 050 6
TP( mg&L - 1) 003 008 001 6
SiO 2(mg&L- 1) 166 182 145 6
COD( mg&L - 1) 173 210 170 5
32  无脊椎动物
在进行 90d的树叶分解实验过程中,共收集到
无脊椎动物 22种,分属于 3 纲、6目、21 科(表 3) .
在研究的早期阶段,主要优势科为四节蜉科、短尾石
蝇科. 在研究中后期,优势科还包括摇蚊科、石蝇科
和沼石蛾科.从表 4可以看出,不同植物种类叶袋中
无脊椎动物的数量各不相同.在 30d的分解过程中,
米心水青冈叶袋中无脊椎动物相对密度最大,多脉
青冈中最小;在 45d的分解过程中,多脉青冈中的无
28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3卷
表 3  无脊椎动物的分类
Table 3 Invertebrate taxa

Class

Order

Family
属种
Genus/ species
昆虫纲 蜉蝣目 扁蜉科Ecdyur idae 1
Insecta Ephemerida 四节蜉科Baetidae 1
小蜉科Ephemerellidae 1
小裳蜉科 Lepttophlebiidae 1
1
绩翅目 短尾石蝇科Nemouridae 1
Plecoptera 石蝇科 Perlidae 1
橘虻科Rhagionidae Atherix varegata
双翅目 大蚊科 Tipulidae Molophilus sp.
Diptera Tiplua sp.
直突摇蚊亚科Orthocladiinae 1
摇蚊科Chironomidae 1
带绩科 Taeniopterygidae 1
1
1
毛翅目 沼石蛾科 Limnephilidae 1
T richoptera 网栖石蛾科Hydropsychidae 1
小石蛾科Hydroptilidae 1
1
甲壳纲 端足目 钩虾科 钩虾
Crustacea Amphipoda Gannar idae Gannarus sp.
寡毛纲 近孔寡毛目 线蚓科Enchytraeidae H enlea sp.
Oligochaeta Plesiopora 仙女虫科N aididae 珍琴小吻盲虫
Pr istinella j enkinae
脊椎动物相对密度最高,枫杨中相对密度最小;在60d
的分解过程中,连香树中相对密度最高,枫杨中最低;
在75d的时候, 枫杨中无脊椎动物的密度最高,连香
树中最低; 90d分解过程中, 米心水青冈中最高,枫杨
中最低.这种情况与树叶的结构和组成成分有关.在
树叶分解最初阶段,可能树叶中营养成分的不同导致
无脊椎动物群落的组成不同. 在分解过程中, 随着养
分的释放,也会导致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变化.
  在树叶分解过程中, 无脊椎动物的个体变化十
分明显.在早期分解阶段, 无脊椎动物的数量较多,
个体体长较短, 在分解中后期,个体绝对数量减少,
但个体体长增加. 以四节蜉科和短尾石蝇科的种类
表 4  分解过程中无脊椎动物相对密度的变化
Table 4 Variation of relative density of invertebrate during decomposi
tion
树种 Species 30d 45d 60d 75d 90d
枫杨 3444 1195 1563 3780 1475
Juglans insigni s
米心水青冈 5468 2579 2065 3228 3038
Fagus engleria na
多脉青冈 151 3428 2419 2992 2950
Cyclobalanopsis mul tinervis
连香树 937 2799 3953 1024 2537
Cercidiphyllum j aponicum
为例, 四节蜉科种类在河溪中 30d 时, 体长为
31mm, 在 90d 时, 体长达 44mm, 体长增加了
419% . 短尾石蝇科的种类在 30d 时, 体长为
17mm,在 90d时,体长达 37mm,增加了 1176%.
  无脊椎动物的活动和微细菌活动被认为在河溪
中树叶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0] . 在较温暖的河
溪中,细菌分解活动占主导优势, 而在较冷河溪中,
无脊椎动物和昆虫的中间形态在分解过程中起主导
作用.在树叶分解过程中, 对无脊椎动物的研究表
明,树种不同, 无脊椎动物的相对密度不同;相同树
种,不同分解时期,无脊椎动物群落的相对密度也不
同.在树叶分解的早期阶段(如 30d) ,无脊椎动物数
量较多,但个体较小,分解效率较低. 在分解中后期,
无脊椎动物绝对数量减少, 但个体较大,分解效率较
高.不同植物种类在分解过程中无脊椎动物群落相
对密度的变化也表明不同河岸植被类型对河溪中营
养级的控制[ 8] .
33  树叶凋落物的分解
从 90d的树叶凋落物分解实验来看, 分解 90d
后,不同树种树叶干重损失程度不一样.华西枫杨、
连香树树叶干重损失达 77%、71% ; 而米心水青冈
和多脉青冈树叶干重损失为 43%和 42% (表 5) .
表 5  4个树种在试验期间重量的减少量变化
Table 5 Weight decreasing of leaf litters of 4 species( g)
树种 Species 0d 2d 15d 30d 45d 60d 75d 90d
华西枫杨 J . insigni s 100 86423 77992 7496 67505 49019 43027 22836
米心水青冈 F. engleriana 100 93973 88575 84658 79756 64501 61032 56637
多脉青冈 C . mul tinerv is 100 984 93004 84038 7937 68694 66932 58254
连香树 C . j ap onica 100 79267 73148 56106 5327 3495 37227 28848
  自从 Olson( 1963)首先使用指数方程来模拟分
级过程后,立即得到生态学家的认可,而分解速率的
计算正是建立在 Olson 的指数方程上的[ 5, 9] . 利用
指数方程 W t = W 0 ekt对 4种树叶凋落物的干重损
失过程进行拟合,拟合效果较好(表 6) , 还可以很好
地显示分解速率的快慢. 通常用指数方程的模拟指
数来作为凋落物的分解常数, 单位为 1d- 1.
  分解周期指 95%的凋落物被分解所需要的时
间 . 利用 k值计算4种树叶凋落物的分解周期, 华
表 6  树叶干重丢失与时间关系的拟合
Table 6 Relationship between loss of dry weight and days
种名
Species
回归方程
Regression model
R 2 P值
P value
华西枫杨 Y = 10195e- 00134t 0889 P< 0001
J. insigni s
米心水青冈 Y = 98731e- 00062t 0968 P< 0001
F . engleriana
多脉青冈 Y = 10051e- 00058t 0988 P< 0001
C. mul tinerv i s
连香树 Y = 88067e- 00127t 0950 P< 0001
C. j aponica
291 期             汪明喜等:香溪河流域河流中树叶分解速率的比较研究        
西枫杨为 397d, 米心水青冈为 853d, 多脉青冈为
914d,连香树为 407d.
  Peterson [ 9]根据 k 值的大小将物种划分为快组
( k> 001/ d)、慢组 ( k < 0005/ d)和中等组(介于
快、慢组之间) . 因此, 从 4 种树叶凋落物的值来看,
华西枫杨、连香树属快组,米心水青冈和多脉青冈属
于中等组.米心水青冈在本研究中被分为中等种组,
值为 00062,与美国水青冈( Fagus grandif olia )树
叶凋落物分解速率 k 为 00057 相近似[ 8] , 两者都
被分为中等种组.在本项研究中,落叶连香树和华西
枫杨分解速率较快,而同为落叶的米心水青冈分解
速率较前两种慢,与常绿多脉青冈分解速率相似, 说
明米心水青冈的叶的质地与一般落叶树种有较大的
不同.
4  结   论
41  通过近 90d 对华西枫杨、米心水青冈、多脉青
冈和连香树树叶凋落物分解实验的观察和分析, 发
现4个树种树叶干重的失重率分别为 77%、43%、
42%、71%, 分解速率常数值分别为 00134d- 1、
00062d- 1、00058d- 1、00127d- 1, 根据 k 值的大
小,将华西枫杨和连香树归为快种组,米心水青冈和
多脉青冈归为中等种组. 对 4 种植物树叶凋落物干
重失重率,利用指数方程拟合,得到较好的效果.
42  在树叶分解过程中,无脊椎动物群落的变化十
分明显,不同树种在分解过程中无脊椎动物群落的
相对密度不同, 同一种植物树叶在不同分解时期, 无
脊椎动物群落的相对密度也不相同.在树叶分解的
早期阶段,无脊椎动物的数量大, 但个体较小; 在分
解的中后期, 个体的绝对数量相对较少, 但个体较
大,分解活动的有效性加强.
43  研究结果对河溪生态系统的保护具有重要意
义.尽管长期的气候变化对河溪源头的影响尚不清
楚,但考虑到改变水体热量变化和酸碱度(如酸化)
的潜在影响是十分重要. 研究结果对河溪的恢复和
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在未受控制的河溪的恢复可能
是一种异源过程, 例如通过促进或允许河岸林的自
然更新,当河岸林更新后,有机物输入的格局和遮荫
功能被恢复.在河溪生态系统管理中,河岸自然林的
保护或恢复是一个重要的环境测定指标和措施.
参考文献
1  Allard M , Moreau G. 1987. Ef fect s of experimental acidif icat ion on
a lot ic macroinvertebrate community. Hydrobiologia, 114: 37~ 49
2  Aust in AT, Vitousek PM . 2000. Precipitat ion, decomposit ion and
litt er decomposabilit y of Met rosideros polymorpha in nat ive forest s
on Haw aii. J Ecol , 88: 129~ 138
3  Chen H (陈  华) . 1992. Dynamics study of coarse woody debris in
temperate forest ecosystems. Chin J A ppl Ecol (应用生态学报) , 3
( 2) : 99~ 104( in Chinese)
4  Dai LM(代力民) ,Xu ZB(徐振邦) , Yang LY (杨丽韫) , et al .
1999. Storage dynamics of fallen t rees in Korean pine broadleaved
forest. Chin J App l Ecol ( 应用生态学报 ) , 10 ( 5 ) : 513~ 517( in
Chinese)
5 Huang JH (黄建辉) , Chen LZ( 陈灵芝 ) , Han XG( 韩兴国 ) .
2000. Changes of some major and micronutrients during the de
com position process of oak twigs. A cta E col Sin ( 生态学报 ) , 20
( 2) : 229~ 234( in Chinese)
6  Institute of San itat ion, Ch 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中国
医学科学院卫生研究所) . 1974. T he Analytic Methods to Water
Quality. Beijing: People Sanitat ion Press. ( in Chinese)
7  Irons III JG, Osw ood MW, Stout RJ, et al . 1994. Lat itudinal pat
terns in leaf lit ter breakdow n: is temperature really important?
Freshw ater Biol , 32: 401~ 411
8  Maridet L , Wasson JG, Philippe M , et al . 1998. T rophic st ructure
of three streams w ith cont rast ing riparian vegetat ion and geomor
phology. Ar ch Hydrobiol , 144: 61~ 85
9  Peterson RC, Cummins KW. 1974. Leaf processing in a woodland
stream. Freshw ater Biol , 4: 343~ 368
10  Row e JM, Meegan S, Engstrom ES, et al . 1996. Comparison of leaf
processing rates under diff erent temperature regimes in three head
water st reams. Freshw ater Biol , 36: 277~ 288
11  Vannote RL, Minshall GW, Cummins KW, et al . 1980. The river
continuum concept. Can J Fish Aquat Sci ,37: 130~ 137
12  Xiong S, Nilsson C. 1997. Dynamics of leaf lit ter accumulat ion and
its effect s on riparian vegetat ion: a review . The Bot Rev , 63 ( 3 ) :
240~ 264
作者简介  江明喜, 男, 1965 年生, 博士, 副研究员, 主要从
事植被生态学和流域生态学领域的研究工作 ,发表论文 20
余篇. Email: mxjiang@ public. wh. hb. cn
30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