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4,22(6):507~513
Journal of Wuhan Botanical Research
香溪河流域浮游植物调查与水质评价
况琪军,胡征宇 ,周广杰,叶 麟,蔡庆华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2)
摘 要:报道了 l996年 lO月~1997年 7月和 2003年对香溪河流域浮游植物 2周年的调查结果。数据显示,香溪
河流域的浮游植物主要由硅藻、绿藻和蓝藻组成。l996~1997年硅藻的种类最多,绿藻次之,蓝藻居第 3位 ;2003
年绿藻的种类数跃居首位,硅藻次之,其它藻类亦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藻类的细胞密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 .最
高、最低值分别出现在夏季和冬季。应用 Margalef多样性指数和 Menkinick多样性指数对香溪河流域的水质进行
评价的结果显示:2003年该流域的水质营养等级为中一富营养型,水环境质量较 6年前有所下降。
关键词 :香溪河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藻类计数
中图分类号 :X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470X(2004)06—0507—07
Investigation on Phyt0plankt0n
the Evaluation of
in Xiangxi River W atershed and
Its Water Quality
KUANG Qi—Jun,HU Zheng—Yu。,ZHOU Guang—Jie,YE Lin,CAI Qing—Hua
(Institute of Hydrobiology,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Freshwater
Ecology and Biotechnology of China,Wuhan 430072.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represents the results of an investigation on phytoplankton and water quali—
ty in Xiangxi River Watershed during the period from 0ctober 1996 to July 1997 and 2003.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osition of phytoplankton was dominated by the species of diatoms,
green algae and blue—green algae.Diatoms were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followed by green
algae and blue green algae in the period of 1996— 1997.In 2003。green algae sat at the primary po—
sition,and diatoms were the second.0ther algae had also varied in different degree.The cell densi—
ties of phytoplankton were changed seasonally.The maximum value and the minimum value were
noted in summer and winter,respectively.The water quality of Xiangxi River W atershed had a lit—
tie destroyed during 6 years.The trophic status of the watershed is at a—G—mesotrophy level,nowa—
days.
Key words:Xiangxi River W atershed;Phytoplankton;Species community;Algal cell counting
香溪河流域系长江三峡水库湖北库区内第一
大支流,发源于湖北省西北部神农架林区,流经兴山
县、秭归县,于香溪镇注入长江L1]。该流域地处东经
110o25 ~ 111。06 ,北纬 3O。57 ~31。34 之 间,全 长
106 km,流域总面积3 099 km ,为峡谷型河流。三峡
水库蓄水后,从秭归县香溪镇至兴山县峡口镇河段
的水位随之升高,水流减缓,水环境及其中的水生生
物可能会因蓄水而发生相应变化。有关香溪河流域
的水质空间分布、鱼类资源、河岸带植物群落和水土
流失的地理环境等早有报道[z-s],但有关浮游植物
方面的资料至今尚未见报道。为了评价 2003年三峡
水库蓄水发电前后,库区支流水环境变化对水生态
系统的影响,作者于 1996年 1O月~1997年 7月和
2003年(以下分别简称为前期和后期)分别对香溪
收稿 日期:2004—02—19,修回日期:2004 05一l1。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SCX2一SW一111)资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30330140)资助。
作者简介:况琪军(1952-),女,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污水生物净化与藻类生态毒理学研究(E—mail:kuangqj@ihb.ac.cn)。
· 通讯作者(E-mail:huzy@ihb.ac.cn)。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08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22卷
河流域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数量变化进行了共 2
周年的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对香溪河流域 目前的
水质状况作了初步探讨。
1 研究方法
1.1 采样点设置
于香溪河口至峡 口镇河段之间共设 8个采样
点,由南至北依次编号为:Sl(香溪河 口,地名,下
同),S2(官庄坪),S3(盐关),S4(贾家店),S5(1681,
路段 公里 数,下同),S6(高 岚),S7(1679)和 S8
(1677)(图 1)。于 1996年 10月,1997年 1月、5月
和 7月;2003年 1月、5月、7月和 10月,按季节在
各采样点同步采样。
1.2 水样处理及藻类细胞计数
用采水器在表层、1倍和2倍于透明度的深度各
取水样1.5 L,置同一容器混合,充分摇匀后取1.5 L
lO O
N
图 1 香溪河流域采样点分布示意图
Fig.1 Distribution of sampling sites in Xiangxi River Watershed
加鲁哥氏液固定。藻类定量样品按常规方法沉淀、去
除上清液、收集藻类细胞、定容至 30 mLL6],用浮游植
物计数框在光学显微镜下 40倍观察计数。为了减少
工作量,本研究将原方法每次计算整片的十分之三,
改为仅计算整片的百分之十五,呈梅花型选格,然后
按相关公式换算成每升水样中藻类的细胞个数[ 。
1.3 多样性指数的计算
分别运用Margalef多样性指数计算式d一( —
1)/lnN和Menkinick多样性指数计算式口一 ×
N
1000对藻类种类多样性进行计算。式中:d和a均表
示多样性指数, 为种类数,N为细胞密度。
2 结果与讨论
2.1 前期(1996年 1O月~1997年 7月)香溪河流
域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细胞密度
2.1.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在前期的周年调查中,全流域 8个采样点共鉴
定藻类 5门 39属 54种,其中硅藻 17属 23种,绿藻
14属 20种,蓝藻 5属 6种,裸藻 1属 3种和金藻 2
属 2种(见附录),图 2展示了全流域各门藻类种类
所占比例。总体而言,香溪河流域各采样点的藻类种
口硅藻门 Bac.口 绿藻门 Ch1.曰 藻 门Cya.
圈裸 藻门Eug.口 金藻门 Chr.
图 2 1996年 lO月~1997年 7月浮游植物
种类组成及各门藻类所占比例
Fig.2 Composition and ratios of algae varieties in
Xiangxi River Watershed from 0Ct.,1996 to July,1997
¨¨ 1 ■ ≥ { 1 } } r { , , ;j 《 } t : 『¨ t ; l
≯矗薯毽 弘 垂 l t蠢誊 一 l 瓣 _ 露毒譬 鬈“ t 。 曩 誓 疆 蠢譬曩 蠢 镰毫0。 、.0量 等 膏,囊 譬薯 一 {l } gBElt ■lI口 目t { }
贝 、, 『,
\ ~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6期 况琪军等:香溪河流域浮游植物调查与水质评价 509
类组成以天然河流性藻类为主,硅藻的种类始终最
多,其比例分别占各站总种类数的 50 左右.尤其
是与长江相接的香溪河口,硅藻的比例高达 70 。
各采样点均未发现极为单一的优势群落,种间
差别亦不明显。从出现频率和数量分布来看,硅藻门
的小环藻(Cyclotela sp.)、直链藻(Melosira sp.)、
变异直链藻 ( .varians)、桥弯藻(Cymbela sp.)、
舟 形 藻 (Navicula sp.)、冠 盘 藻 (Stephanopyxis
sp.)、脆 杆藻 (Fragilaria sp.)、针 杆藻 (Synedra
sp.);绿藻 门 的栅 藻 (Scenedesmus sp.)、小球 藻
(Chlorela sp.)、衣藻 (Chlamydomonas sp.)、绿球
藻 (Chlorococcum sp.)、棘 球 藻 (Ec 0 口Pr
limnetica);蓝藻门的 巨颤藻 (Oscilatoria princeps)
和两栖颤藻(Osc.amphibia);以及裸藻门的一种裸
藻(Euglena sp.)等,是较为主要的种类,各采样点
均有出现,且在数量分布上亦占一定比例。
2.1.2 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
藻类的细胞密度是水生态系统功能和水质评价
的重要参数之一,图 3数据显示,各采样点浮游植物
的细胞密度差别较大。临近长江的S1采样点的藻类
细胞密度最低最高值分别为 49.8×10 个 L 和
11 0×10 个 L~,年均 83.4×10 个L_。。S2~S8采
样 点的年均细胞密度分别为 66.0×lO 个 L_。,
28.1×10 个 L一 ,53.3×10 个 L一 ,43.1×10 个
L_。,48.5×10 个 L_。,34.4×10 个 L 和 49.2×
10 个 L_。,全流域年均细胞密度 50.7×10 个 L_。。
从季节分布情况来看,各采样点藻类的细胞数量均
在夏季出现高峰,秋季有所下降,冬季最低,冬夏
值相差 40 左右,无疑与水温条件和光照强度有
关 。
E 圈 :李Aut. 口冬 l 团春j Spr.口夏 Sum.
_
. .
I
. . . .
S1 S2 S3 S4 S5 S6 S7 S8 Annua
m ean
采 样 点 Sampling stations
图 3 1996年 lO月~1997年 7月香溪河流域藻类细胞密度季节变化
Fig.3 Seasonal changes of algal cell densities in Xiangxi
River Watershed from Oct.1996 tO July.1997
2.2 后期(2003年)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细胞密度
2.2.1 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在后期的周年采样调查中,香溪河流域各采样
点共记录到藻类 81种,分别属于 7门 77属,其中,
绿藻门的属、种数居各门之首,有 37属 41种,分别
占总属、种数的 48 和 50.6 ;其次是硅藻 19种和
蓝藻 8种,分别占全部种类数的 23.5 和 9.9 ;裸
藻、隐藻、甲藻和黄藻合计 13种,仅占总种类数的
16.1 (图4)。与 6年前的状况相比,硅藻在各采样
点所占的比例明显减少,绿藻的比例大幅增加;前期
可观察到的金藻,6年后未能出现,取而代之的是黄
藻(见表 1)。香溪河流域后期鉴定到的绿藻多是一
些适应性强,分布较广的湖泊水库型常见种类,它们
在各采样点所占的比例依从S1至S8的顺序逐渐递
增 ,且硅藻种类相应减少。鉴于河流型的藻类生态特
6
10%
52%
日硅藻 门Bac.口 绿藻门 Ch1. 日 蠊藻¨ Cya
圄裸藻门 Eug.目 隐藻门 Cry. 圈 甲藻 门Py r
口黄藻门Xan.
图 4 2003年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各门藻类所占比例
Fig.4 Composition and ratios of algae varieties in
X~angxi River Watershed in 2003
≯ 隧 _-
8 6 4 2 0
∞o曼 ∞LIo Ilou o日 《
一1/ 0^一×v 档 景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5lO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22卷
表 1 香溪河流域藻类名录
Table 1 Appendix list of phytoplankton species identified in Xiangxi River W atershed
种类 9 9
。
6。. 1
.
0 -Species z。。。 曼 未 197.7 ⋯。 : 1 .-Species z。。7K墨未1 977 ⋯. :1.
硅藻门 衣藻 . 。
Bac.1Iariophyta Chl口,nyd0 0 口s sD. 十 。一 一m
美丽星杆藻 。 椭圆小球藻
A玎Prionell口Tor,小,sⅡ 十 十 —m Chlorela elipsoidea 1。
扁圆卵形藻 . . 蛋白核小球藻 .
Cocf0nPis pl口fP”t“ 十 十 —m Ch1
.
pyreⅢ,id0s口 十 。一
普通小球藻 ,
C
广
clotella bodanica + 。 r。 ⋯。 Ch1
.
“lgaris 十 。一
具星小环藻 . 绿球藻 .
Cyc.stelli rⅡ 十 。 一 Chl0ro∞
cc“,n sD. 十 。一p—m
椭圆波缘藻 . 。 极毛顶棘藻 .
Cv 口toplP“rⅡPlliptifⅡ 十 。 一m ChodatellⅡcilliⅡta 十
桥弯藻 . . 。 锐新月藻 .
CymbPllⅡsP. 十 十 p一 C,0 Pri“,n口fPr0s“," 十 。一p—m
极小桥弯藻 . 。 拟新月藻 .
Cym.PPr “s , 十 一 Closteriopsis longissima —t_ 一
膨大桥弯藻 . 空星藻 .
Cym.turgid口 p‘ Coelastr“ s 口^P f“ 十 。一m
肋缝硅藻 . 小空星藻 .
Frust“liⅡsp. 十 一 Coe
.
microporum 十 。一 。
普通等片藻 . . 。 鼓藻 .
肼 Ⅱt0 Ⅱ “, rP 十 十 —m C0 口ri“ sD
.
十 —m
双楔藻 . 十字藻
.
Dtdymosphenia sp. 十 o‘ucigenia apiculata 十 。一
短缝藻 . 胶网藻 . 。
Eunotia sp. 十 1)ctyosphae6u,l ehrenbergi口n ,l 十 p一
钝脆杆藻 . 异形藻 .
FrⅡ 妇 riⅡcdP fin口 十 一m [ sm( hococc s ariqbilis
连接脆杆藻 . 。 棘球藻 .
Fr口.fonstr“P s 十 —m Echinosphaerilla limnetica
微小异极藻 . 。 被刺藻 .
Go,npho F Ⅱparvu!“ 十 。一芦一m FrancP ㈣uzis
t
布咎藻 . + + 。一p一 疏刺多芒藻 。 ,yrostgm(1 kutzt gti ’ 。 G(, ,Jki,liⅡ paucispi Ⅱ 十 一
菱板藻 . 丛毛微孢藻 .
Hantzschia sp. 十 MifrrJ p(mⅡfloffD Ⅱ 十 m
颗粒直链藻 . . 。 肾形藻
Mel0sirⅡ 阳 “ fd 十 十 。一 一m Nephrocytium agardhianum
变异直链藻 . 。 椭圆卵囊藻 .
M e1.varit 十 “一p一 ,cy ti Pll西tica 十 。 p一
粘四集藻 .
.N
形藻
I P一川 8msavicula sp Palmella mucosa 。
小舟形藻 . 。 集球藻 .
Na minim口 1。 “一p一 Palmellococcus miniatus 。
菱形藻 . . 。 实球藻 .
NitZSChiⅡsD. 十 十 “一 ‘ “,Id i,Id ,n0r“,n 十 一m
S ig ma 藻 +
s
双角盘星藻 .
Nlt.sl ’n0 ⋯ PPdi tsfr m biradiut m —ms
羽纹藻 . . 整齐盘星藻 .
P ,I“ r sD. 十 十 。 Ped
.
in r“, 1_ —m
弯楔藻 . 。 单角盘星藻 .
Rh0 0sphP iⅡc“r ⅡtⅡ 十 —m JPPd
.
implP 十 p一
辐节藻 . . 四角盘星藻
. 5fⅡ“ro P sD
.
十 十 。 PPd
.
tetrⅡs 十 p一
星形冠盘藻 . . 壳衣藻
. StPphⅡnodisf s dstraP口 十 十 —m Phdcot“s sP
.
十 p一
螺旋双菱藻 .
P
浮
l
球藻
lJl B msanktosphaeria gelatinosa Sur|rPllu s |r口lis
针杆藻 . . 多突藻
.
Sy,lPdra sp. 十 十 。一p一 Polyedriopsis apin“,0 Ⅱ 1_
绿藻门 原皮藻
.
Chlorophyta ProtodPrm口 ride
集星藻 . 翼膜藻
.
Actihastr“,n sD. 十 —m Pterom onas sp. 十
纤维藻 . 弓形藻
. A kistrodPsm“s sD. 十 。一p一 SchrfJedPriⅡsPti PrⅡ 十 。一 —m
小桩藻 . 双对栅藻 .
Characium sp. 十 Scenedesmus bijuga 十 。一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6期 况琪军等:香溪河流域浮游植物调查与水质评价
撇 19 96. 1
.
0 -
Species s
w黧ater 197.7 、 ,r⋯. l;t ecies 1977⋯⋯。 I
形 藻
.
+ + 。.8一 尖 头藻
c .dlmorph“ Raphidiopsis sp. 。
生 碧 + 。一口. 螺旋藻 S
pirulina sp. 。
尾栅蓬. , + + 口一 巨型螺旋藻 Spi
. majo~ 。
月牙藻 + + 。.0一
S
裸藻门
elenastrum dibraianum ⋯ ‘‘ Euglenophyta
群星藻 裸藻 .
Sorastrum americanum 。 Euglena sp. 。
长拟球藻 援形裸藻
Sphaerellopsis elongata 。 Eug.口c“5 。
球囊藻 + + 口
一
S
多形裸藻 .
phaerocystis schroeteri 。 。 ⋯ ⋯ Eug.polymorpha 。
曼鼓蓑 + + p. 旋纹裸藻 . £口“r口5£r“,n sp
. Eug.spirogyra
四角藻
一
十 。一p. T 警孔萼
⋯
+ 。.p⋯ etraedron sP. 。 。‘⋯ Lepoctnclf sP.
四星藻 + 。
一 s 窘 藻 + 口⋯ Tetrastrum sp
.
。 ⋯ 1 n“cussD
.
四刺藻 囊裸藻 .
Treubaria sp. 。 Trachelomonas sp. 十
尘箍碧. + 壶藻 U 』?ochl5ClⅡ SD, rceolus sD. 。
丝藻 + 。.B—m Ul 隐藻门
othriac sp. 。 ⋯ ⋯ ’ Cryptophyta
薏 + 。 降藻 + 。.8一 U ryptomonas sp· 。
韦斯藻 形隐藻 + 。
一
W estella sP. 。 L ryptomona5 ovata
线形拟韦斯藻 甲藻门
Westellopsis lineris 。 Pyrrophyta
蓝藻门 璺甲葶 + 。 C
yanophyta L,eratlU,n sP一
鱼腥 藻 + 。
一 s
薄甲藻 .
Anabaena sP, Glenodinium sp,
尘型色球藻 . + + 裸甲藻 . L roococcbl5 ml or Gymnodinium sp.
型色球藻 + 。 多甲藻 .
Chroococcop515 SP, Peridinium sp.
孽纤维藻 + 黄藻门
Dactylococc0 sis sp. Xant hophyta
粘杆藻
G
膝 口藻 .
loeothece sp, 。 Gonyostomnm sp,
银灰平裂藻 + 。 单肠藻 .
M erismopedia glauca 。 。‘‘‘ M onallantuS sp,
塑零藻
一
十 。 口一 Mt 金藻门
crocystts sD. 。 Chrysophyta
颤藻 + 。
一 m O
卵形单鞭金藻 .
sciliatoria sp. 。 ⋯ ⋯ Ch -f”nulinu ovalis
耍牺颤藻 + 。 口一 .歧 囊藻, .. + 。 cilatoria amphibia 。 ⋯⋯” iJ£toOv~on cvflnartc“m
旱颤藻 +
O sc,prtnCeps 。
注 ;+ 表示出现的种类
Note:+ denotes the species appeared.
征是以硅藻为主,而湖泊水库型的藻类生态特征是
以绿藻为主,故此认为,香溪河流域各采样点越远离
长江口,浮游植物的总体特征与一般湖泊水库中的
情况越相近。
2.2.2 浮游植物细胞密度
对香溪河流域浮游植物定量计数的结果表明,
全流域藻类的细胞密度波动在 82 x 10 个 L 和
271×10 个 L 之间,年均细胞密度 164.8×10 个
L_。。各采样点藻类细胞密度的最高值均出现在夏
季,秋季次之,冬季最低,春季较冬季略高一点。不同
季节藻类细胞密度的最高、最低值:夏季 160×10
个 L 和 271×10 个L_。,平均 216.8×10 个 L一;
秋季 143×10 个 L 和 245×10 个 L_。,平均
196.6×10 个 L_。;冬季 82x10 个 L 和 132×1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武 汉 植 物 学 研 究 第 22卷
个 L_。,平均 100.4×10 个 L_。;春季 108×10 个
L一 和 153×10 个 L_。,平均 145.4×10 个 L_。,四
季差异比较明显(图 5),与亚热带地区河流和水库
一
<_
’
)
一
{隧
枢
留
暴
凝
300
250
所呈现的规律基本一致,显然与四季分明的季风气
候有关。各采样点之间相 比,藻类细胞密度显示从
S 1至S8逐渐增加的趋势 ,主要由于绿藻的细胞数
SI S2 S3 S4 S5 S6 S7 S8 A111[I~I
采样点 l】I)l ing st dt iOIlS m ⋯
图 5 2003年香溪河流域藻类细胞密度季节变化
Fig.5 Seasonal changes of algal cell densities in Xiangxi
River W atershed during 2003
量明显增多所致。
2.3 香溪河流域水质初步评价
藻类的种群结构和污染指示种是水质生物学评
价的重要参数。表 2比较了前后 2周年调查期间香
溪河流域藻类的种类组成及不同营养型指示种类所
占的比例,数据显示,6年来该流域中藻类的属数和
种类数明显增加,富营养型指示种类所占的比例呈
上升趋势,贫营养型和中营养型指示种类的比例分
别下降 73 和 46 ,重富营养型指示藻类始终未曾
出现,说明香溪河流域的水域环境已遭到有机物的
污染,且对贫营养型和中营养型的藻类产生了不利
影响 。
种类多样性指数也是常用的水质评价指标,主
要依据藻类细胞密度和种群结构的变化评价水体的
污染程度,通常情况下,指数值越大,水质越净。表 3
列举了应用 Margalef多样性指数和 Menkinick多
样性指数计算式[8 ]对调查期间香溪河流域各采样
点浮游植物的种类多样性进行计算的结果,数据显
示,1996~1997的 d值和 a值分别在 1.7~2.3和
9.7~18之间波动,评价结果为寡污和中污水体;
2003年的两项值分别在 1.5~2.3和 6.7~9.5之
间波动,虽较前期值降低,但评价结果不变;比较各
采样点之间的数据可见,流域两端 s1和 s8采样点
的种类多样性指数较其他采样点的略低,但差值不
表 2 香溪河流域藻类组成和水质指示藻类的种数及其所占比例
Table 2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indicator algae in Xiangxi River Watershed
注;OS.贫营养型;p—ms.中营养型;a—p—ms.中富营养型;a—ms.富营养型;ps.重富营养型。
Notes;os.Oligotrophy;p—ms.Mesotrophy;a—p—ms.Meso—eutrophy;a—ms.Eutrophy;ps.Hypereutr0phy
曩^ 蔓嚣鬻 曩一l _ 曩曩譬嚣 ≮∥一 l_l1| _l1.1l _j譬0 ll曩嚣甏00 强 爱 薅 搿。囊誊 誊“0 √奠 搭曩鬻 尊_ lll0 。霉警■ 鬟 0臻碧 ¨; ≯ 疆0 i0 ∥ :0 _ ≮ 鬈 叠 曩 一 t
∞ ∞ ∞ ∞ O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6期 况琪军等 :香溪河流域浮游植物调查与水质评价 5l3
表 3 香溪河流域藻类年均细胞密度与种类多样性指数
Table 3 Annual mean cells and species diversity of algae in Xiangxi River W atershed
显著,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各采样点的水质营养状 fish in Xiangxi River[J].Hubei Fishery(湖北渔业),
况虽有差异,但总体水平基本相当。 1990(3):84—85·(in Chinese)·
纵观上述硅藻所占比例下降、绿藻比例大幅上 [4] Jin T(金涛),Liu Y(刘艳)·Geographical conditions
升、金藻消失、小型化藻类增多、种类多样性指数减 ¨mhm 0n and wa os。m the ang va儿 Y
:妻 竺 要繁 !量 h帕re G org es n⋯an⋯d its
降;鉴于该流域的藻类群落结构仍比较丰富且稳定 究)
. 1996, 3( ):98一 lo 1lo. i C
⋯
hin es e
。
).
一
性尚好,说明其水质的污染程度尚不严重,目前其水 [5] Jiang M x(江明喜)
,De g H B (邓 红 兵 ),Tang T
质营养等级为中一富营养型(a一 一ms)。三峡水库蓄水 (唐涛),Cai Q H (蔡庆华)
. O 。p tial p tt 。f
发电后,水位升高对香溪河流域的水质和浮游植物 species richness in plant communities along riparian
的影响如何,作者将继续定期观察,结果另文报道。 zone in Xiangxi River Watershed[J].ACTA E 。如 i一
参考文献: i 舢 2 。
[1] Zhang x H(张晓华),Xiao B D(肖邦定),Chen z J [6] Xia Y C,Kuang Q J.Study on the phytoplankton in a
(陈珠金),Hui Y (惠阳),Xu X Q (徐小清)·Charac— lager reservoir[J]
、 Chi J Oce硎 0z n0z,1992,10
teristic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Cu·Pb·Cd,Cr·Zn in (4)
:359— 370.
Xiangxi River[J]·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f [7] Rao Q z(饶钦止).Basic Knowledge of Lake Investi—
Yangtze B口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ll(3): gation(湖 泊调 查基 础 知识 )[M]
. Beijing:Science
269— 273·(in Chinese)· Press
.1956.(in Chinese).
[2] Ye L (叶麟),Li D F (黎道丰),Tang T (唐涛), [8] Marglef D R
. Infomation theory in ecology[J_].G r—
Liang X D(梁晓东),Cai Q H (蔡庆华).Spatial dis— n v
,1958(3):36— 71.
tribution of water quality in Xiangxi River,China[J]. [9] James E B,Jerrold H Z
. Field and Laboratorv Meth—
Chin J Appl Ecol(应用生 态学 报),2003,14(11): ods for GeneraI Ecology[M]
. W ashington DC :Ame卜
1 959— 1 962·(in Chinese)· ican Public Health Association
.1977.136— 14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