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苹褐卷蛾发生期的预测预报研究 3
杨春材 赵益勤 王成阳 (安徽农业大学 ,合肥 230036)
江力军 雷姚生 姚祥斌 (安徽省东至县林业局 ,尧渡 247200)
【摘要】 苹褐卷蛾严重危害多种园林花木的嫩芽和叶片 ,影响其观赏价值和绿化成果 ,准
确预报出各虫态的发生期 ,是防治该虫成败的关键. 经室内多代变温饲养测定结果是 :卵
期 C = 14. 83 ±1. 38 ( ℃) ,K = 64. 11 ±6. 68 (DD) ;幼虫 C = 15. 24 ±1. 41 ( ℃) , K = 252. 58 ±
21. 40 (DD) ;蛹期 C = 15. 06 ±1. 01 ( ℃) , K = 68. 94 ±5. 48 (DD) ;全世代 C = 15. 28 ±3. 31
( ℃) , K= 382. 47 ±26. 92 (DD) . 其结果符合实际发生情况.
关键词 苹褐卷蛾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Prediction on occurrence of Pandermis heparana . Yang Chuncai , Zhao Yiqin , Wang Chengyang
(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Hefei 230036) . 2Chin. J . Appl . Ecol. ,1997 ,8 (2) :185~188.
Pandermis heparana is an insect seriously harmful to the flowers , shrubs and trees in garden. Its lar2
vae feed on their tender buds and leaves , resulting in the decrease of the ornamental value of these
plants.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pest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predict accurately on the occurrence of its
various growing phases. After raising this insect at varying temperature indoor for more than one gener2
ation ,the necessary initial development temperature (C) and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 K)
were found for each phase of its development :egg stage C = 14. 83 ±1. 38 ( ℃) , K = 64. 11 ±6. 68
(DD) ;larval stage C = 15. 24 ±1. 41 ( ℃) , K = 252. 58 ±21. 40 (DD) ;pupal stage C = 15. 06 ±1.
01( ℃) ,K= 68. 94 ±5. 48 (DD) ;a generation C = 15. 28 ±3. 31 ( ℃) , K = 382. 47 ±26. 92 (DD) .
Based on these parameters ,the prediction is quite successful.
Key words Pandermis heparana , Initial development temperature ,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2
ture.
3 安徽省教委资助项目 (T246) .
1996 年 10 月 21 日收稿 ,1997 年 2 月 13 日接受.
1 引 言
火棘 ( Pyracantha fortuneana) 等蔷薇科
值物是合肥市各公园、街头景点和主干道
分车岛、绿化带的主要树种之一 ,近几年来
严重遭到苹褐卷蛾 ( Pandermis hepa2 rana)
危害 ,造成嫩芽、叶片枯焦和不能开花结
果 ,影响树势生长. 每年虽经多次药剂防
治 ,但因防治时期欠妥 ,收效甚微 ,而且农
药污染环境 ,对行人、游客影响极大. 因此 ,
于 1996 年 3~11 月连续在室内变温条件
下饲养 ,对其各虫态和一个世代的发生历
期日平均温度 ,进行了观察和测定 ,根据测
得的资料处理 ,得出卵、幼虫、蛹和一个世
代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及发育历期
的预测式 ,为准确预报各代幼虫发生期和
最佳防治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而避免
了因多次防治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2 材料与方法
2. 1 材料
2. 2. 1 虫源 3 月下旬分别于东至县苗圃、合肥市
苗圃采回带越冬幼虫的火棘枝条.
2. 2. 2 饲料 火棘枝条采自合肥市安徽农业大学
校园 15 年生中龄树和长江西路分车岛、绿化带 5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997 年 4 月 第 8 卷 第 2 期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Apr. 1997 ,8 (2)∶185~188
年生幼树.
2. 2 方法
2. 2. 1 饲养 1996 年 3 月下旬将采回的带越冬幼
虫火棘枝条 ,于室内养虫笼水培饲养 ,不定期更
换新鲜枝条 ,5 月中旬获得越冬代蛹 113 只 ,以此
蛹为材料进行全年饲养 ,观察其生物学特性和发
育温度等 ,在连续 3 代生物学特性观察的基础上 ,
于 8 月中下旬将第 3 代成虫放于养虫笼内 ,并置
蘸有 10 %蜜水液的脱脂棉球和水培火棘枝条 ,让
其自由交尾、产卵. 因该虫白天羽化 ,清晨交尾 ,
夜间产卵 ,所以产卵时间均取中间值. 24∶00 为计
算卵期开始 ,每天 8∶00 收集同一晚间所产卵块的
枝条 ,用蘸水脱脂棉包住基部 (保湿) ,放于同一
塑料盆内为 1 组 ,并用同型号塑料盆反盖 (防止枝
叶失水萎焉和幼虫爬失) ,每组有卵块 4~6 个 ,约
有卵 150~200 粒 ,共 10 组. 卵期每天6∶00~20∶
00 ,每 2 h 1 次 ,共观察 8 次 ,直至孵化 ,以“加权
法”算出卵期. 以此幼虫继续饲养 ,共获幼虫 8 组 ,
每组 25~40 头. 幼虫期每天 8∶00 更换饲料 ,清除
虫粪 ,5 龄后每天 16∶00 增加观察 1 次 ,直至化蛹.
将同天 8∶00、16∶00 所收集的蛹各为 1 组 ,分别放
于同一罐头瓶中 ,其口用纱布封牢 ,共 9 组 ,每组
有蛹 15~25 头. 蛹期观察时间、次数与卵期相同 ,
同样取组中值 ,以12∶00、24∶00 为计算幼虫期结
束、蛹期开始时间 ,以“加权法”算出幼虫期、蛹
期.卵、幼虫和蛹期 ,再配合每天室内所自记的
温、湿度 ,计算出各虫态所经历时间的日平均温
度.为了记录的准确性 ,每天用通风干湿表校正 1
次自记温、湿度计. 因此可求出苹褐卷蛾各虫态
和 1 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2. 2. 2 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计算[2 ,5 ] 有
效积温是指生物体在其完成生长发育过程中 ,必
须从外界摄取一定的热量而完成生长发育所需
的总热量 ,对每种生物来说基本是恒定的 ,其数
值可用公式表达为 :
NT = K (1)
式中 , N 为发育历期 (d) , T 为发育期间日平均温
度 ( ℃) , K为总积温 (DD) .
由于昆虫的发育不是从 0 ℃开始的 ,而是在
高于 0 ℃的某一特定温度时发育才能开始进行 ,
故常将发育起点温度 (即最低有效温度) 以“C”表
示之 ,将公式 (1)改写为 :
N ( T - C) = K (2)
式中 , C 为发育起点温度 ( ℃) , ( T - C) 为有效平
均温度 ( ℃) , K为有效总积温 (DD) ,
T = C = + KN (3)
式 (3)表示发育历期与温度间呈双曲线关系 , 而
在实际求证昆虫的发育起点温度 ( C) 和有效积温
( K) 时 ,一般都采用实验和统计分析方法 ,即首先
在不同温度 ( T) 下饲养某种昆虫 (或虫态) ,得出
在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 ( N) ,再进行统计分析 ,
因发育速率 ( V) 是发育历期 ( N) 的倒数 ,即 V =
1/ N ,故有效积温公式可改写成 :
T = C + KV (4)
式 (4)表示发育速度与气温间呈直线关系 ,其计算
上比式 (3) 简捷 , T、V 为实验测定值 , C、K 为常
数 ,经回归计算求得 C、K值 ,即 :
K =
n ∑VT - ∑V ∑T
n ∑V2 - ( ∑V) 2
(5)
K = ∑V
2 ∑T - ∑V ∑VT
n ∑V2 - ( ∑V) 2
(6)
由于实验、取样关系会产生一定的误差[1 ,3 ] ,因
此 ,需要计算 C 和 K的标准误差为 :
Sc =
[ ∑T2 - 1n ( ∑T) 2 ] -
( ∑TV - 1n ∑T ∑V) 2
∑V2 1n ( ∑V) 2
n - 2 (
1
n
+
V2
∑V2 - 1n ( ∑V) 2
(7)
681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8 卷
Sc =
[ ∑T2 - 1n ( ∑T) 2 ] -
( ∑TV - 1n ∑T ∑V) 2
∑V2 1n ( ∑V) 2
( n - 2) [ ∑V2 - 1n ( ∑V) 2 ]
(8)
3 结果与分析
3. 1 苹褐卷蛾各虫态发生期测报
根据苹褐卷蛾第 4 代室内变温饲养测
定各虫态历期见表 1.
根据表 1 实测数据 ,经回归分析计算 ,
得出苹褐卷蛾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
效积温理论表达式及其检验[1 ] .
从表 2 可以看出 ,苹褐卷蛾卵期、幼
虫期及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
理论表达式及标准误差 ,经 F 和相关性检
验 ,均得极显著和极相关的水平. 将表 2 C、
K、Sc 和 Sk 值综合归纳 ,并写成苹褐卷蛾
各虫态的发生期预测式[2~4 ] .
表 1 苹褐卷蛾各虫态在不同温度下发育历期
Table 1 Development stage of P. heparane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n 卵 (1700 粒)
Eggs
Ⅰ Ⅱ
幼虫 (240 头)
Larvae
Ⅰ Ⅱ
蛹 (225 头)
Pupae
Ⅰ Ⅱ
1 个世代
A generation
Ⅰ Ⅱ
1 4. 88 29. 27 16. 02 31. 03 5. 58 26. 70 26. 48 29. 70
2 4. 83 29. 40 15. 58 31. 32 5. 48 26. 75 25. 89 30. 01
3 5. 42 27. 77 15. 43 31. 60 5. 26 26. 98 26. 11 29. 88
4 5. 18 28. 33 15. 18 31. 84 5. 10 27. 25 25. 46 30. 31
5 5. 94 27. 07 15. 15 32. 01 5. 02 27. 37 26. 11 30. 05
6 5. 90 26. 66 15. 10 32. 14 4. 80 27. 53 25. 81 30. 07
7 5. 91 26. 75 14. 80 32. 26 4. 81 27. 88 25. 19 30. 75
8 5. 58 26. 98 14. 60 32. 39 4. 85 28. 55 25. 08 30. 29
9 5. 63 27. 25 4. 15 29. 84
10 4. 02 31. 46
Ⅰ. 历期 Duration (d) , Ⅱ. 发育温度 Development temperature ( ℃) .
表 2 苹褐卷蛾各虫态发育理论表达式及其检验
Table 2 Growth formulation of each development stage of P. hepavana and its test of significance
虫 态
Insect stage
样本数量
Number of sample
理论表达式
Formulation
标准误差
Standard error
F 检验
F2test 相关显著性测验Test of significance
卵 Sc = ±1. 38 F = 92. 4443 3 3 r = 0. 9594
(1700 粒) 10 y = 14. 83 + 64. 11x Sk = ±6. 68 F0. 05 (1 ,8) = 5. 32 r0. 05 = 0. 6319
Eggs F0. 01 (1 ,8) = 11. 3 r0. 01 = 0. 7646
幼虫 Sc = ±1. 41 F = 129. 8829 3 3 r = 0. 9777
(240 头) 8 y = 15. 24 + 252. 58x Sk = ±21. 40 F0. 05 (1 ,6) = 5. 99 r0. 05 = 0. 7067
Larvae F0. 01 (1 ,6) = 13. 7 r0. 01 = 0. 8343
蛹 Sc = ±1. 01 F = 159. 1433 3 3 r = 0. 9787
(225 头) 9 y = 15. 06 + 68. 94x Sk = ±5. 48 F0. 05 (1 ,7) = 5. 59 r0. 05 = 0. 6664
Pupae F0. 01 (1 ,7) = 12. 2 r0. 01 = 0. 7977
第 4 代 Sc = ±3. 31 F = 20. 7853 3 3 r = 0. 8809
4th 8 y = 15. 28 + 382. 47x Sk = ±26. 92 F0. 05 (1 ,6) = 5. 99 r0. 05 = 0. 7067
generation F0. 01 (1 ,6) = 13. 75 r0. 01 = 0. 8343
7812 期 杨春材等 :苹褐卷蛾发生期的预测预报研究
表 3 苹褐卷蛾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及预测式
Table 3 Prediction formulation of initial temperature and effective accumulated temperature of each development stage of P.
heparana
虫 态
Insect stage
发育起点温度
Initial tempeature ( ℃)
有效积温
Effective accum. temp. (DD)
预测式
Prediction formulation
卵 期 Egg stage 14. 83 ±1. 38 64. 11 ±6. 68 N = 64. 11 ±6. 68T - (14. 83 ±1. 38) (d)
幼 期Larval stage 15. 24 ±1. 41 252. 58 ±21. 40 N = 252. 58 ±21. 40T - (15. 24 ±1. 41) (d)
蛹 期 Pupal stage 15. 06 ±1. 01 68. 94 ±5. 48 N = 68. 94 ±5. 48T - (15. 06 ±1. 01) (d)
1 个世代 A generation 15. 28 ±3. 31 382. 47 ±26. 92 N = 382. 47 ±29. 92T - (15. 28 ±3. 31) (d)
3. 2 苹褐卷蛾发生世代预测
据表 3 数据表明苹褐卷蛾完成一个世
代发育 ,需有效积温平均为 382. 47 DD ,而
合肥市常年活动积温 (5 ℃以上) 为 4800
DD 左右 ,3 月 20 日可稳定通过 10 ℃,到 11
月中旬结束 ,有效积温达 2800~3000 DD
(10 ℃以上) ,4 月 20 日前后方可稳定通过
15 ℃,到 11 月 5 日前后结束 ,累计积温达
2063. 9 DD (15 ℃以上) . 以此计算苹褐卷
蛾在合肥地区每年发生 5. 4 代 ,减去成虫
产卵前期积温 ,计算为 5. 12 代. 而经变温
饲养每年发生 5 代 ,两者发生世代数十分
吻合. 可以认为 ,该研究结果为准确测报幼
虫发生时期 ,不失时机地提供了最佳防治
时间.
参考文献
1 北京林学院主编. 1980. 数理统计. 北京 :中国林业出
版社 ,155~189.
2 刘清浪等. 1990. 松突圆蚧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
的测定及应用. 中南林学院学报 ,10 (2) :111~116.
3 杨春材等. 1996. 日本龟蜡蚧卵期的预测预报研究.
生物数学学报 ,11 (3) :173~179.
4 杨春材等. 1996. 日本龟蜡蚧产卵量和卵期的测报研
究. 茶叶科学 ,16 (1) :53~56.
5 薛贤清. 1992. 森林害虫预测报.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
社 ,15~25.
881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8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