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苦苣菜蚜茧蜂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



全 文 :昆虫天敌
N at u l
·
al
1 98 8
,
10
E n e , n i e s
1

) 4 4
一“ 4 7
0
f l
: 一 s e ( : t s

产卜
苦茸菜蚜茧蜂的生物学 生态学特性研容、 州 、
刘树生
。 、 , 、 一 ( 浙江率业大学植保 系 ) : : 一 、演
七 卜 、 ; 认污扮 `幻 生舞 分
-一苦首菜蚜茧蛛讨 , :h’ 击此 S 。助人亡 M a r s h al l 一 ( 膜翅目: 蚜茧蜂科· ) 是一种只 寄性
H y eP
; 。 。 yz 。属蚜虫的寄生峰 , 分布于古北区乒 1 98 1一 1 9 8 2年 , 澳大利亚 科工研 究 组
`.织军.弱S琢 P . ) `昆虫研究所从法国和旧本两地引进该蜂 , 拟用于藕芭黄化坏死病毒病的主
要媒介一一苦芭莱蚜 H , p 。 : 。 。 脚。 : l。 。 t“ 。 。 。 ( I J 。 ` 「 ) 的防治 。 . 苦芭拳蚜茧峡布澳 大俐
亚次偿大量繁殖释放后妇观在大多故释放点已经定居 , 并陆一续向四周扩散“ 在该好刚引
进时 , 人们对其了解甚少 , 文献巾也未见有关的报道。 但要有效地进行繁班毛释 .放 , .补在
今后客观地评价这蜂在白然界对苦芭莱虾的控制作用及影晌控制作川的各种一因予 , 就必
须对其生物学 、 生态学特性有较详细的 j ` 解 。 作者 1 9 8。一 19 8 4在澳学习期间犷: 浑映 f 典 -
汉件易虫研究所 R` D , H u : he `博士的委托 , 对苦茸莱蚜薰虫鞠生钮生物必、 。生态笔赞性 进
行了较详细的观察和研究 。 试 验巾均以饲养在苦芭莱上的苦芭莱蚜为寄丰获万隽循执汽逮牢
与温度和光照的试验外 , 均以从法国引进的寄生蜂为试验材料 。 整个研究过程始终都得
到R . D . H u g h e s博士和 M . c 折 v e不博士的天为 支持和热情指导 。 研究的结 喂一 部 分
巳发表 在 E n t o m o l o g i a e X p e r i m e n t a l乳5 o t a p p l i c么 t o . 第 3 2 、 3 5 , ; 3 6 、 、 争罕卷 , B u l l -
e t i n 0 f E n t o m o l o g i e a l R
e s e a r e h 第 7 5卷和 A u多 t r a l i a n J o 够犷” 。 1 O f 、 价 o fo g y 第
9 卷上 , 一部分尚在整理中 , ’ 即将发表 。 .国内近几年来对蚜茧蜂的生牛睽 、 、 .生态片笋特性
研究逐步增多。 本文摘要报道上述研究的部分结果 , 仅供参考 。
川密 、 俊甫习二和生殖方式不。 ) 单寄生 。成烽将卵产于蚜虫体腔对玉,幼虫毅劣公后廊犷愁虫休
内取食 , 经过 4 龄 , 最后将蚜 虫体 内物质食尽 。 化蛹前在蚜体腹而切一纵 裂口 , 吐理把蚜
体粘在植物上 , 然后在其中化蛹 。 成虫羽化时在蚜休背面咬` 圆孔然后爬出 。 成蜂营产
雄孤雌生殖 , 即受精卵发育成雌性后戈 一 未受精卵发有成雄性后代 。
2
、 发育速率 与温度和光照的关系 ` 7 , 以 3 龄若蚜为寄主 , 确定了两个地理宗 庄 7 利`
1宣温钊弓种交替变温条件下的发有历角。 对结果的分析表明 , ’ ·发有通牛随温度升高而加
快 , `但冥与所 受的热量要少育关` 。而不受温度波劝术身的影响 6一 但由午发育速率与温度
、 .只 卜加 二州 ’ . : : 仁 二 _` 扮 ,勺 ! { ’ 协 “ 卜 , ; . 、 : .才 : ,. , , 、 : 为之, 价 八 r
.承蒙胡萃先生 、 何俊华先生审阅初稿 , 并提 出修改意见 , 特此致姗奋仁 `了 `
的关系呈 S型曲线 , 当温度超出12 ~ 24 ” C的范围并维持时间较长时 , 单位时间内发育 量
不能简单地用平均温度计算 , 而可随着温度波动的幅度和方式不同而有变化 。 按常规积
温法则计算 , 发育起点温度和积温常数 ( 卵一成虫 ) 分别 为 7 . S O C和 1 6 0日 度。 在 2 O C
下 , 发育速率在每天光照 1 2小时和 1 4小时的条件下基本一致 。
3
、 存活率 、 生殖力及种群增殖潜能与温度的关系 ` “ 〕 试验中以 2 、 3 龄若蚜作寄
主 , 一 雌蜂羽化后每头每天供给未寄生的若蚜 50 头 , 在 日夜温差为 15 OC , 日平均 温 度 分
别为12 . 5 、 .17 和 2 O C的三种条件下 , 蛹期的死 亡 率 分 别 为 0 . 8% 、 3 . 4 % 和 5 . 9 % ,
雌蜂羽化时怀卵量分别为 1 6 7 . 7 士 6 . 5粒 ( 平均值士标准误 , 下同 ) 、 18 4 . 2士 1 0 . 3 粒 和
17 0
.
1士 6 . 9粒。 雌蜂寿命分别为 4 . 3士 。 . 38 天 、 4 . 9士 0 . 37 天和 2 . 3士 0 . 20 夭 , 实际 产 卵
量分别为 2 0 6 . 9士 15 . 5粒 、 21 9 . 7 士 17 . 8粒和 14 2 . 0士 1 0 . 1粒 , 寄生的蚜虫数分别为 15 3 . 2
士 1 2 . 8头 、 1 5 5 . 6土 1 1 . 1头和 5 9 . 6士 5 . 7头 , 仔代中的雌蜂比例分别为 6 9% 、 7 1%和 7 4 % 。
根据以上数据及发育历期 资料计算 , 在三种条件下的净生殖 率 分 别 为 1 05 . 4 、 1 0 1 . 7和
5乐 5 , 世代时间分别为25 . 1天 、 1 8 . 2天和 14 . 3天 , 内票增长率分别为。 . 18 5 5 、 0 . 2 5 4 5和
o ` 2 77 5早 / 早 / 天 。
4
、 生长发育 、 存活及生殖力与寄主龄期的关系 ( 2 . ” , 当寄生于 1龄 、 2 龄 、 3 龄 、
4 龄 ( 无翅和有翅 ) 若蚜和成呀 ( 无翅和有翅 ) 时 , 在2 ~ 25 O C . 每天 14 小时光照的条
件下 , 从卵到成虫的发育历期在 1 1 . 0~ 1 1 . 4天之间 , 不同寄主龄期间无显著差异 ; 卵和
幼虫期的死亡率在 1 ~ 4 龄若蚜中均在 10 %以下 , 在无翅成蚜和有翅成蚜中分别为 16 %
和 24 % , 蛹期的死亡率在所有龄期的寄主中均在 5 %以下 。 雌蜂以从 4 龄无翅若蚜中发
育出来的个体最大 , 其余依次为 3 龄若蚜 、 无翅成蚜 、 4 龄有翅若蚜 、 有翅成蚜 、 2 龄
若蚜和 1 龄若蚜 。 成蜂的个体大小和被寄生蚜虫僵化后的腹宽成显著的正相关 , 且相关
关系在所有龄期的蚜虫中一致 , 表明成蜂的个体大小主要取决于寄生蜂幼虫将蚜虫杀死
时该蚜虫的个体大小。 雌蜂羽化后平均 怀卵量在 1 65 ~ 198 之间 , 以寄生 3 龄若蚜的怀卵
量最高 , 2 龄若蚜第二 , 4 龄若蚜和无翅成蚜次之 , 有翅成蚜和 1龄若蚜最低 。 在同一
龄寄主中 , 发育历期和个休大 小成负相关 , 而个体大小和怀卵量成正相关 , 但这三者之
间的相互关系在不 同的寄主龄期间有显著差异 。
5
、 成蜂寿命与食料条件及产卵活动的关系 ` 。 “ 在 2 O C 、 每天 14 小日.J光照的条件下 ,
当供给水和蜂蜜、 但不供给寄主 , 雄蜂和雌蜂的寿命分别 为 9 . 4士 0 . 25 天 和 1 1 . 5土 0 . 21
天 , 当同时供给水 、 蜂蜜和寄主 , 雌蜂寿命为 9 . 9士 0 . 28 天 , 当供给寄主 , 而不供 水 和
蜂蜜时 , 雌寿命为 7 . 2士 。 . 27 天 。
6
、 搜索寄主和产卵的习性 ( 。 ’ 。 ’ ` 。 , 雌蜂羽化后 ,不论有无雄蜂进行交配 , 几小时
内就开始搜索寄主 、 产卵 。 但已开始产卵后的雌蜂仍能成功地交配受精 , 产 下 雌 性 后
代。 虽然该蜂每次只产一粒卵 , 产完后立即离开去搜索其它寄主 , 但雌蜂并不迥避已被
寄生过的寄主 , 而只要寄主还活着 ( 即使体内有寄生蜂幼虫 ) , 就会产卵 , 故在室 内过
寄生现象 ( S u p e r p a r a s i t s tn ) 相当普遍 。 在 4 种不同寄主密度 ( 每夭每蜂 2 5~ 2 0 0头 蚜
卿不等 ) 下 , 蜂卵的分布均和泊松 分布无显著差异 。 当供给不同龄期的寄主时 , 产卵 f
2 ~ 4龄若蚜中的相对机率最高 , 有翅成蚜的受卵机率最低。 但这种差异并不完全是雌
蜂选择产卵的结果 , 而在很大程度 _ L是由于不同龄期寄主问个体大小及防御力强弱不同
所致 。 该蜂在每天无光照的时间内仍可产卵 , 但在黑暗中的产卵量和寄主密度、 雌蜂产
卵的生理要求成正相关 , 而与寄主所处小生境的复杂程度成负相关 。
7
、 过寄生现象及多余卵的发有 “ ’ 。 户 由于该蜂产卵不 回避 已被寄生过的寄主 , 故
过寄生的程度随寄主密度下降而升高 。 如每雌蜂每头供给 1 0 头 、 25 头或 5头 3 龄若蚜时 ,
每头蚜虫平均受卵数分别 1 . 3粒 、 1 . 9粒和 3 . 5粒 。产下的卵一般均能正常孵化成幼虫 , 但
侮一头蚜虫中无论幼虫多少均 只有其中一头能继续正常发育 , 其余的幼虫均在 1龄期变
白 ( 健康的幼虫身休为半透明 ) , 并慢慢退化消失。 在解剖的 5 0 0 0多头被过寄生的蚜虫
中 , 仅发现有 2 头寄生蜂幼虫的口器接触另一头幼虫 , 表明互相残杀不是使多余幼虫死
亡的因子 , 死亡是由于生存者对蚜虫体内环境改变而对其余的幼虫产生生理上的压制所
致 , 但具体致死因子尚不明隙 。
8
、 滞育现象及滞育个休的发育 ` 。 ’ 7 , 该蜂有兼性滞育的特性 。室内适温 , 长光照条
件下维持的饲养群 山每一代都有滞育个体出现 。 田间一年中不同季节均能观察到滞育个
体 。 在每天 12小时光照 、 日平均温度为12 . 5 OC的条件下 , 恒温下有37 %的个体 进 入 滞
育 , 而变温下滞育个体未超过 3 % ; 表明低的恒温 一育助于滞育的出现 。 滞育个体卵和幼
虫期的发育速率和不滞育个休的些本一致 , 以老熟幼虫进入滞育 。 迸入滞有前不排出蛹
便 , 滞育解除后排出蛹便继续发育。 包含滞育幼虫的僵蚜为黑褐色 , 而包含不滞育个体
的僵蚜为白色或浅褐色 。
9
、 数量反应 ` 弓 ) 在 2 “ C 、 每天 14 小时光照 、 相对湿度 7。~ 90 %的条件下 , 当每头
雌蜂每天供给 5 头 、 I c头 、 25 头 、 5。头 、 1 0 头或 2 0 头 3 龄若蚜时 , 产卵数和寄生的蚜
虫赘随寄主数量增加呈负加速上升 , 当寄主超过每天每雌 1 0。头后 , 产卵数和被寄生的蚜
虫数增加则不 明显 : 在 1 0 头和 2 0 头若蚜两种寄主密度下 , 总产卵量分别为 2 32 士 1 8 . 8粒
和 2 36 . 5 士 17 . 。粒 , 寄生的蚜生.数分别为 1 8 6 . 0士 1 9 . 1头和 19 4 . 7士 16 . 7头 。 供试 蚜 虫被
寄生的百分率 、 过寄兰现象则随寄主增加而下降。 雌蜂平均寿命在不同的寄主密度下基
本一致 , 均为 4 一 5 天 。 经统计分析 , 该蜂内察增长率 r 二和 其仔代中的雌蜂比例 P及寄
主密度N呈下述数学关系 :
r 。 = 0。 1 1 8 4 8 8 + 0。 0 6 7 7 3 6 1n P + 0。 0 5 6 5 6 9 1n N
1 0
、 功能反应 “ , 以 3 龄若蚜为寄主 , 确定产卵量和寄主密度的关系。 结果表明单
位时间产卵量随寄主密度呈负加速 上升 , 功能反应属 H ol il n g 五型 , 但反应随雌蜂年龄
变化 , 不 同年龄区 间内的搜索率 a 和处理时间 T 、 .明显不同。
1 1
、 对寄主生长发育 、 存活和生殖的影响“ , 吕 , 在不同温湿度 、 光照条件下 , 先后将
19 批不 同龄 期的蚜虫分别供雌蜂产卵 , 然后观察每一批蚜虫的生长发育 、 存活 和生殖情
况 。 结果表明 , 在同一条件下 , 寄主从被寄生到行劝迟钝 、 翅的发育受到抑制 、 产仔数
下降 、 停止产仔和僵化死亡的时间问隔在不同龄期的蚜虫中基本上是一致的 , 即与寄主
龄期基太无关。 如以寄生峰发育进度来表示 , 则寄主从被寄生到出现上述各种症状的时
间间隔在不同的温湿度条件下是恒定的 , 如寄主的产仔是在其体内的寄生蜂完成 30 %的
发育 ( 约为 3 龄幼虫 ) 时受到明显影响并很快终止 。 寄主 的死亡则出现在寄生蜂完成了
5 % 的发育时 ( 4 龄幼虫末 ) 。 这种时 问问隔恒定的现象就导致寄主开始被寄生时的龄
期决定着它将受到多大的影响 。 如在 2 O C的条件下 , 寄主在 1龄或 2 龄前中期被寄生则
不能发育成成蚜 ; 在 2 龄末期或更晚被寄生的均能发育成熟并产仔 ; 产仔数随被寄生时
的年龄增大而迅速增多。 若寄主在羽化后第三天或更晚才被寄生 , 尽管其产仔数仍然减
少 , 但就其对寄主本身种群增大的贡献而言〔以内察增长率 r 二作为比较参数 ) , 则与未被
寄生的个体基本一致 。
1 2
、 成蜂体色与温度的关系 ` “ ’ “ ) 成蜂体色与寄生蜂在蛹的中后期所经历的温度高
低密切相关 : 黑 色、 褐色随温度升高而减少 , 黄色、 橙色随温度升高而增多。 但成蜂体
色与其它发育阶段所经历的温度高低无关 。 ( 对另外 7 种蚜茧蜂进行了同样的观察 , 结
果和上述情况一致 。 )
1 3
、 对寄主的专性 ( “ ` 在长管蚜 M a 。 ; o : `尹h 。 。 。 u夕 h o : b`a e ( T h o m a s ) 上也能正
常产卵 , 但卵不能正常发育 , 从未有幼 虫孵化出来。
上述结梁为此蜂的大量繁殖释放和保护利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 为这一蚜虫一 一蚜茧
蜂系统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 , 同时对其它蚜茧蜂的生物学 、 生态学特性及对寄主控制
作用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 1〕 刘树 生 R . D 。
〔 2 〕 L i u Sh u 一 s h e n g
〔 3 〕 L i u S li u 一 s h e n g
〔 4 〕 L i u S h u 一 s h e n g
〔 5 〕 L 1u S h u 一 s h e n g
5 4一 6 0。
〔 6 〕 L 1u S h u 一 s }i e n g
2 0 8

〔 7 〕 L i u S h u 一 s h e n g
3 6 盆 2 3 1一 2 3 8。
〔 8 〕 L i u Sh u 一 s l e n 么
3 6 : 2 3 9一 2 4 6。
〔 9 〕 L i u S h u 一 s h e n g ,
e x P
。 a P P I

3 5 :
〔 1 0〕 L i u S l l u 一 s h e n g
( i n P r e s s )

参 考 文 献
休斯 1 9 8 5 科技 s通报 ( 浙 江 ) 4 : 3 4一 3 5。
19 8 4
`咬u s t 。 J . E e o l 。 、 9 : 1 5 7一 1 5 8 .
1 9 8 5 E ” 考。拼 0 1。 e x 夕。 a尹尸 l 。 3 7 : 4 1一 4 8 。
1 9 8 5 E n r o 阴 0 1。 口 x 夕。 a P p l 。 3 7 : 2 4 7一 2 5 6 。
a n d M

C a r v e r 1 9 8 2 E
” t o阴 0 1。 e x 尸。 a 尹 P I。 3 2
a n d M

C a r v e r 1 9 8 5 B
u l l
。 e n t

R e s

7 5 , 1 9 9一
a n
d R
.
D
.
H
u g h e s 19 s 4 E ” t o 阴 0 1. e x 夕 . a尹夕1.
a n d R
.
D
.
H u g h e s 1 9 8 4 E
作才。 优 0 1. e x 夕 . a 夕夕1.
R

m o r t o n a n d R

D

H u g h e s
2 4 9一 2 5 4
a n d R
。 五l o r t o n 1 9 8 5 . E n t o 阴 0 1-
1 9 8 4 E ” t o阴 0 1.
e x 尹 . a夕 P I . 3 9
4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