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年 月 第 卷 第 期
, 昭 , 一
不同进化型大豆花的结构研究 ‘
陆静梅 刘友良 历锡亮 胡 波 庄炳昌‘ ’ 朱长甫
南京农业大学 , 南京
【摘要 】 利用光学显微镜 , 对大豆属 尔 , 中的不同进化型大豆花的结构进行了比
较研究 结果表明 , 野生大豆 尔 及刀 蝶形花冠中的 枚龙骨瓣分离 , 筒状花尊的解
剖结构中没有组织分化 栽培大豆 伙 ’ 蝶形花冠中的 枚龙骨瓣完全愈合成为
一体 花尊结构由表皮和无规则的薄壁细胞组成 , 在薄壁细胞间等距分布细小的退化维管
束 种大豆花的花瓣存在明显差异 可以认为 , 在进化程度较高的两侧对称的蝶形花冠
的大豆属中 , 仍然保留有原始花的结构特征
关键词 野生大豆 栽培大豆 龙骨瓣 维管植物 演化形态学
代 叮 加 沙绍 , 吃 ,
, 叮 人盯介“ , 叮豆 ,
, 一凸
,
滋丸阿 石 记
·
, , 一
·
阮 ,
又刀口
, 又刀口 一 琳 昭
, 一
, ,
, 一 己 司
娜 卜 一 沙 娜
二
议林沁 又刀口
, 伙 , 。二 , 一 , 己 ,
·
】
引 言
花的各部分起源和演化理论在颇大程
度上是靠现存的植物研究 , 用 比较和推理
的方法得出结论〔‘ 花被的演化趋势是 由
花尊和花冠不分的原始单被花向两被花演
化 , 接着两被花再呼生单被花和无被花演化 花图式的研究也表明 , 由辐射对称的
花向两侧对称的花演化 , 由离生花瓣的花
向合生 花瓣的花演化 据文献报道 , 大
豆花为 基数 , 曹片 枚联合成筒状 , 枚
花瓣的大小及形状也各不相同 , 旗瓣倒卵
形 , 顶端微缺 , 翼瓣略贴生于短而钝的龙骨
瓣 , 两龙骨瓣愈合 而野生大豆花两龙骨瓣
分离的现象 , 国内外很少报道 本文对 种
大豆花的结构进行了 比较 , 旨在研究大豆
花在系统演化过程 中的意义 , 为大豆的
结构植物学系统演化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
资料
材料与方法
供试野生大豆花采自吉林省土们岭海拔
的阳面山坡上 , 栽培大豆采 自吉林省农业科学
院大豆研究所实验 田内 材料采集时间为花苗
期 、开花早 、 中和晚期 , 本文照片所用的花为开花
中期材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 目
二 吉林省农 业 科 学 院大 豆 研 究 所
, 公 主岭
年 月 日收稿 月 日接受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卷
采用石蜡包埋法制片 , 固定 , 乙醇脱水 ,
二甲苯透明 , 石蜡包埋 , 番红和亮绿对染 加拿大
树胶封片 ,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 经电子 图象分析
仪处理后 , 进行光学显微摄影
结果与分析
野生大豆花的结构与分析
从图版 和 野生大豆花横切面上可
看出 , 野生大豆花基本上属于蝶型花冠 ,
枚花曹连成了封闭式的曹筒 , 枚花瓣中
有 枚旗瓣 , 枚翼瓣 , 枚龙骨瓣 如图中
个头所示 , 二体雄蕊 , 枚联合 , 枚分离
整朵花的横剖面显示出下复瓦形 花尊外
切向壁 , 具有单细胞或多细胞的表皮突起 ,
很少角质层 , 花尊平均厚为 拼 除
了内 、 外切 向表皮细胞 , 花曹均为大小不
等 、形状无规则的薄壁细胞紧密镶嵌而成 ,
这些薄壁细胞间的空隙很小 , 没有胞间隙
在花尊薄壁细胞中 , 分布有多数等距排列
的维管束 , , 这些小维管束的结构简单 ,
只有少数导管或管胞的木质部及几个小筛
管的韧皮部 输导组织极度退化 花瓣的厚
度为 旗瓣厚度均为 拌 , 翼瓣厚度
均为 拜 , 龙骨瓣厚度均为
拜 , 花瓣维管束很难辨认 雄蕊为二体雄
蕊 , 枚花丝联合成一体 , 只有对着旗瓣花
的 枚雄蕊分离 图版 , 雌蕊的子房为
单心皮单窒 , 边缘胎座 , 胚珠为倒生型 子
房壁较厚 , 背缝线端壁厚度 为
·
拌 ,
腹缝线端壁厚为 拜 两侧子房壁厚
为 拜 背缝线的维管束能见到木质
部中的导管 这一现象与花曹 、花瓣维管束
退化程度相一致 图版 和
栽培大豆花的结构与分析
’
栽培大豆花的横切 图版 、 与野生
大豆花的横切 面 比较 , 具有 明显 的异同
栽培大豆花 的尊片亦联合成筒状 , 曹筒外
切向壁具有大型多细胞突起及表皮毛 , 粤
筒的薄壁细胞亦是由不规则型的薄壁细胞
构成 栽培大豆花曹维管束亦较多且呈等
距分布 , 维管束木质部亦是 由部分导管和
管胞构成 , 韧皮部由少数筛管构成的较弱
细小维管束 这些维管束分布很有规律性
花尊厚度较野生大豆的薄 , 其厚度为
产 , 花瓣 也是 如此 , 即旗瓣平 均厚度 为
拼 , 翼瓣厚度均为 拼 , 龙骨
瓣厚度均为 拌 两枚龙骨瓣完全愈
合 , 但很难找 出其愈合的痕迹 花瓣维管
束〔 也很难发现 雄蕊为二体雄蕊 , 花丝
基部 , 雌蕊的子房亦为单心皮单窒 ,
边缘胎座 , 倒生胚珠 两侧子房壁厚度均为
·
“ , 背 缝 线 端 子 房 壁 厚 度 均 为
·
拌 , 腹 缝 线 端 子 房 壁 厚 度 均 为
·
拼 栽培大豆 花 为典型 的蝶形花
冠 , 其龙骨瓣为“ ’’字联合 , 显示 了演化水
平较高的结构特征
讨 论
大豆属花演化在经典分类中的作用
根据花的演化规律 , 剖析野生大豆与
栽培大豆花的结构与其演化结构相关性 ,
可以认为 , 野生大豆花龙骨瓣分离的现象 ,
代表了其原始的经典分类地位 在花的漫
长演化过程中 , 追朔花的起源问题 , 笔者支
持 心 一 提 出的花是适合
于繁殖作用的变态枝的理论 因此 , 最原始
的花是离瓣的 , 而野生大豆花的龙骨瓣分
离的现象 , 恰好证明其花在系统演化过程
中的保守性 、 原始性 栽培大豆花的龙骨瓣
完全愈合为典型的两侧对称的蝶形花冠 ,
代表了栽培大豆花在系统演化中的进化结
构特征〔礴
野生大豆花演化的原始特征
因为野生大豆在许多形态特征上都表
现出较栽培大豆原始的特性 , 如植株较栽
培大豆纤细 , 茎缠绕 , 不象栽培大豆那样直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卷
为 , 尊片和花瓣进行顶端 、边缘和居间生长
与营养叶相同〔’〕, 绿色的曹片如同营养叶
的结构 , 即具有栅栏组织及海绵组织之分 ,
但解剖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花并未观察到
粤片中有组织分化的情况 由曹片联合成
的曹筒 , 无论是野生大豆还是栽培大豆均
由薄壁细胞构成 , 这些薄壁细胞形态各异
排列紧密 , 很少胞间隙 , 完全脱离了叶肉样
的形态结构 , 未形成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
分化 , 这一结构特点与 伙’ 的蝶形
花冠 , 两侧对称的花 , 曹片联合成尊筒及进
化型的雄蕊 ’“ 〕 十 的特征一样 , 是较
高级的维管植物演化形态结构 ’ 然而在
大豆属中演化特征不平行 , 野生大豆 花龙
骨瓣分离结构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因此 , 在
蝶形花冠的大豆 属花演化较高级 的范畴
内 , 仍然具有不进化的 、 原始花的类型 所
以 ‘沙’ 花的演化不 同步 关于大豆
属花的演化问题 , 有待深人研究
参考文献
谷安根 、 陆静梅 、 王立军 维管植物演化形态
学 长春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杜
肠 比旧 , 目 馆幽 吧
— 扫肠
‘
及 龙
介‘ , 一
氏 记司 日 沈
‘勺 , 公以 儿亡 ,
跳 创 ,
即 即 玉 加 以
五访
·
母对
·
, 。卜 一
·
,
, 爬 , 哭
甲 乃刀 肠£ ,
一
、 卜 二 , 吨
伪 丐 , 尤 肠几己 ,
一
段 、 , 司 魄
父 ” 了汉功月 , 一
,
,
场昭 ‘ 一
, 一
, 沐 斗 眠
及球 , ‘
一
, ,
理 二 一
欢迎订阅 年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是由天津市环境科学学会 、 中国生态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 、 天津市环境
保护科学研究院和天津市环境保护科技信息中心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刊物 《城市环境
与城市生态 》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天津市一级期刊和天津市优秀期刊 本刊宗旨是以城市为对象 , 开展
我国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领域的学术讨论 , 报道国内外环境科学和城市生态学最新研究成果及其有关
科技动态 , 以达促进城市建设 , 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协调发展的目的 , 为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服务 本刊
主要栏 目有 环境工程与生态工程 、 城市生态系统 、 环境规划 、生态规划 、 环境标准 、 环境管理 、环境污染
综合整治 、 城市资源开发与利用以 及学苑信息 、环境科技简讯和新书评介等 本刊读者对象主要是从事
环境科学 、 生态学的科研和技术人员 , 从事环境管理的工作者以及有关院校师生等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为季刊 , 开本 , 页 , 季末月 日出版 本刊 年征订工作正在进行
欢迎广大读者踊跃订阅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办理本刊订阅手续 , 邮发代号 一 国内刊号 一 , 国际标准刊号
一 年每期定价 元 , 全年订费 元 如读者在当地邮局逾期漏订 , 也可向编辑部索
取订单 , 通过邮局直接汇款至本刊编辑部补订
地址 天津市南开区复康路 号 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