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Effect of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s on photosynthesis light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coniferous tree species seedlings

高CO2浓度对温带三种针叶树光合光响应特性的影响



全 文 :高 CO2 浓度对温带三种针叶树光合光响应
特性的影响 3
王 淼1 3 3  郝占庆1  姬兰柱1  周广胜2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沈阳 110016 ;2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093)
【摘要】 将长白山地区阔叶红松林中主要针叶树种红松、红皮云杉和长白落叶松的幼苗 ,盆栽于模拟自然
光照和人工调节 CO2 浓度为 700 和 400μmol·mol - 1的气室内两个生长季 ,在各自的生长环境条件下 ,利用
CI2301PS 便携式 CO2 分析系统测定针叶的光合光响应曲线. 结果表明 ,不同树种及同一树种的不同 CO2
浓度处理间差异明显. 比较饱和净光合速率、暗呼吸、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及光能利用率 (QU E) 的变化可
见 ,长白落叶松为阳性树种 ,其光合作用对高 CO2 浓度的适应能力较好 ,红松树种次之 ,阴性树种红皮云
杉光合作用对高 CO2 浓度适应能力最差. 并初步探讨了供试树种光合生理特性及其演替状况间的联系.
关键词  光合作用  高 CO2 浓度  光合特性
文章编号  1001 - 9332 (2002) 06 - 0646 - 05  中图分类号  Q94511  文献标识码  A
Effect of elevated atmospheric CO2 concentrations on photosynthesis light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coniferous tree species seedlings. WAN G Miao1 ,HAO Zhanqing1 ,J I Lanzhu1 ,ZHOU Guangsheng2 (1 Institute
of A pplied Ecology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S henyang 110016 ; 2 L aboratory of Quantitative V egetation
Ecology , Institute of Botany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Beijing 100093) . 2Chin. J . A ppl . Ecol . ,2002 ,13
(6) :646~650.
Potted seedlings of Pinus koraiensis , Picea koraiensis , and L arix olgensis , the dominant coniferous tree species
in Changbai Mountain , were grown under elevated CO2 concentration (700μmol·mol - 1 ) and ambient CO2
concentration (400μmol·mol - 1) for two year , and their photosynthesis light response curves were determined
with CI2301PS CO2 gas analysis system under a series of light intensity from 0 to 2500μmol·quanta·m - 2·s - 1 .
The comparison of dark respiration rate ( DRR) , maximum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 Amax ) , quantum use
efficiency (QU E) , light compensation point (LCP) , light saturation point (LSP) and photo inhibition point
(PP) for the seedlings of these coniferous tree species under different CO2 concentration showed that L arix
olgensis , which had better adaptation of photosynthesis to elevated CO2 concentration , was heliophilous species.
The shade2tole2rant species Picea koraiensis showed the least adaptation of photosynthesis to elevated CO2
concentration. Furthermore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ical character of tree species and
their succession status was also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Photosynthesis , Elevated CO2 concentration ,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3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 ( KZCX2240623) 、国家自然科学基
金重点项目 ( 39730119 ) 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 G1999043407)资助.3 3 通讯联系人.
2000 - 03 - 28 收稿 ,2000 - 09 - 11 接受.
1  引   言
大气 CO2 浓度在工业革命前约为 26μmol ·
mol - 1 ,20 世纪 60 年代约为 314μmol·mol - 1 ,90 年
代全球大气中 CO2 浓度达到 353μmol·mol - 1 ,并以
平均每年 1. 8μmol·mol - 1的速率增加[4 ] . 近年研究
表明 ,大气中 CO2 增加的主要原因为矿物质燃料的
消费及人类活动等 ,按此趋势发展 ,到 2030 年大气
中 CO2 浓度将倍增. CO2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底物.
它的升高对植物生长、繁殖和分布等的影响已引起
普遍关注 ,我国近年也开展了大气 CO2 浓度升高对
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并取得了初步成果 ,但多为对
农作物方面的研究 ,对自然环境条件下的植物特别
是林木的研究较少. 本文以长白山阔叶红松林主要
针叶树种红松、红皮云杉、长白落叶松为研究对象 ,
对其光合光响应特性进行对比研究 ,旨在了解长白
山阔叶红松林主要针叶树在未来全球变化大气 CO2
浓度倍增时树木光合特性的差异 ,及其对高 CO2 浓
度的适应性 ,为探讨阔叶红松林森林生态系统演替
的内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2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211  研究地区概况
试验地设置在吉林省二道白河镇中国科学院长白山森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002 年 6 月  第 13 卷  第 6 期                               
CHIN 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 GY ,J un. 2002 ,13 (6)∶646~650
林生态系统开放实验站 (41°24′N ,128°28′E) 内. 该站位于长
白山北坡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 ,海拔 736m ,土壤为山地暗
棕色森林土 ,气候属受夏季风影响的温带大陆性气侯 ,春季
干旱多风 ,夏季炎热多雨 ,冬季干燥寒冷 ,年均温 - 7. 3~
4. 9 ℃,年平均降雨量 600~900mm ,主要集中在 6~8 月. 全
年日照时数为 2271~2503h ,无霜期 109~141d. 大气 CO2 浓
度平均 400μmol·mol - 1 .
212  研究方法
21211 试验设计  试验在 3 个完全相同的开顶式气室中进
行 ,气室为圆锥体形 ,由木框架套以透明聚酯薄膜做成 ,柱体
直径和高均为 1. 8m ,气室底部铺设硬管 ,分别利用两个 5m3
的气袋作为气源 ,将钢瓶里的纯 CO2 气体充入 ,两个开顶式
气室连接气泵及气体流量调量阀 ,使 CO2 气体经按气路的
长短所需比例的不同密度小孔进入气室内 ,幼树冠层处的
CO2 浓度达到 700μmol·mol - 1 ,另一气袋充入空气 ,用 CO2
气体配制成 CO2 浓度为 400μmol·mol - 1的气源 ,作为对照组
气体. 四周有通气窗 ,保证在自然光照条件下 ,各处理的温
度、湿度及叶面辐射量均无明显差异. 气室通气时间为每日
6∶00~20∶00. 红松、红皮云杉、长白落叶松幼树均为二年生 ,
采用盆栽方法 ,每盆定植 3 株 ,各树种 1998 年 4 月 15 日盆
栽 ,5 月 30 日移入气室 ,每个气室放置 30 盆 ,6 月 1 日开始
通气试验 ,9 月 25 日停止供气. 当年实验组和对照组树苗均
用雪覆盖越冬 ,1999 年 5 月 1 日移入气室中 ,6 月 1 日通气 ,
在两个生长期内各项管理措施相同 ,水肥不是限制因子.
21212 测定方法  在幼树生长季内 ,利用美国 CID 公司生产
的 CI2301PS 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 ,测定前对仪器进行
严格的标定 ,选用标准 CO2 钢瓶气体 (高于大气 CO2 浓度和
低于大气 CO2 浓度两个浓度) 进行仪器的标定. 对不同处理
的幼树分别在两种测试 CO2 浓度 (400 和 700 ±10 %μmol·
mol - 1)下测定不同树种幼树的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蒸
腾速率和气孔阻力 ,测定光合作用时选用的是 CI2301LA 光
合作用测定系统的人工冷光源 ,按一定光合有效辐射强度梯
度在 0~2500μmol·m - 2·s - 1范围之间调节 ,暗呼吸则在完全
黑暗条件下 10min 后测定 ,在整个测定过程中温度均控制在
25 ±1 ℃. 每个树种进行 3 次平行样品的测定 ,同一树种选取
的幼树针叶均为发育正常叶龄一致的针叶. 将针叶粘贴在透
明胶带上 ,利用美国 L I2COR 公司生产的 L I23000 叶面积仪
测定针叶叶面积 ,所得数据用以转换有关光合指标.
21213 数据统计  用 Microsoft Excel 软件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1  不同 CO2 浓度对针叶光合光响应曲线的比较
由图 1 可见 ,不同树种间和同一树种不同 CO2
浓度处理之间的差异均十分明显. 在对照 CO2 浓度
及 0~500μmol·m - 2·s - 1的低光合有效辐射测定条
件下 ,红松、长白落叶松净光合速率表现出高 CO2
浓度 (700μmol·mol - 1)处理的幼树高于对照 CO2 浓
度 (400μmol·mol - 1) 处理的幼树的趋势 ,两种 CO2
浓度处理的红皮云杉幼树净光合速率在对照 CO2
浓度及 0~500μmol·m - 2·s - 1的低光合有效辐射测
定条件下表现出高 CO2 浓度处理的幼树低于对照
CO2 浓度处理的幼树的趋势. 随着测定光合有效辐
射的增大 ,高 CO2 浓度条件下生长的红松、红皮云
杉幼树净光合速率的增长速率缓慢 ,直至达到饱和
及下降 ,长白落叶松的光合速率随光合有效辐射的
增加而明显增高 ,在低光合有效辐射条件下明显表
现出光合优势 ,但当光合有效辐射达到 1000μmol·
m
- 2·s - 1左右时 ,幼树的净光合速率达到饱和而开
始迅速下降 ,表现出低 CO2 浓度处理的幼树较早地
出现光饱和点及光合作用的光抑制现象. 不同树种
出现光合作用抑制现象的先后顺序为长白落叶松、
红皮云杉和红松. 在植物光合活性辐射 800 ~
1100μmol·m - 2·s - 1范围处 ,红松和红皮云杉对照
CO2 浓度处理的幼树针叶净光合速率分别比高 CO2
浓度组的幼树高 108. 25 % 和 124. 14 %. 供试的 3
种树种高 CO2 浓度处理的幼树在对照 CO2 浓度下
均表现出光合光抑制现象. 而 3 种对照 CO2 浓度处
理的幼树针叶光合速率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大未
表现出光抑制现象.
在高 CO2 浓度测定条件下 ,两种 CO2 浓度处理
的红松、长白落叶松幼树针叶净光合速率均表出随
测定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强而增大 ,未出现光合光抑
制现象. 相反 ,红皮云杉的光合作用表现出明显的光
合光抑制现象 ,高 CO2 浓度处理的红皮云杉幼树的
光饱和净光合速率明显高于对照 CO2 浓度下生长
的幼树 ,红松、长白落叶松两种 CO2 浓度处理的苗
木针叶光饱和净光合速率差异不明显 ,3 种幼树的
光补偿点均存在明显差异. 红松幼树明显表现出光
合驯化现象[13 ] ,但红皮云杉和长白落叶松情况较为
复杂. 将高 CO2 浓度处理的红皮云杉幼树在对照
CO2 浓度下测定时 ,其光合速率明显低于对照 CO2
浓度下生长的幼树 ,呈现高 CO2 浓度下生长的幼树
的光合作用失去了光合优势 ,出现光合驯化现象.
312  不同 CO2 浓度对针叶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31211 不同 CO2 浓度对针叶暗呼吸作用的影响  
由表 1 可见 ,在对照 CO2 浓度下 ,3 种针叶树暗呼吸
速率为 - 2. 39~ - 1. 04μmol·m - 2·s - 1 ,以针叶面积
最小的长白落叶松最低 ,针叶面积最大的红松最高 ,
3 个针叶树种平均为 1162 ±0. 56μmol·m - 2·s - 1 . 在
高 CO2 浓度下 , 3 种树木的暗呼吸速率在 - 2. 35~
7466 期            王  淼等 :高 CO2 浓度对温带三种针叶树光合光响应特性的影响         
图 1  不同 CO2 浓度下生长的 3 种针叶树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
Fig. 1 Photosynthesis2light response curves of leaves from three coniferous tree species seedlings under different CO2 concentrations.
Ⅰ1400μmol·mol - 1CO2 浓度处理 400μmol·mol - 1 CO2 treatment , Ⅱ1700μmolmol - 1 CO2 浓度处理 700μmol·mol - 1 CO2 treatment ;a) 400μmol·
mol - 1 CO2 浓度下测定 Observing at 400μmol·mol - 1CO2 ,b) 700μmol·mol - 1CO2 浓度下测定 Observing at 700μmol·mol - 1CO2 ;A) 红松 Pinus
koraiensis ,B)红皮云杉 Picer koraiensis ,C)长白落叶松 L ari x olgensis . 下同 The same below.
表 1  不同 CO2 浓度下 3 种针叶树的光合生理特征比较
Table 1 Comparison of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coniferous tree species growing at different CO2 concentrations
树 种
Species
CO2 浓度
CO2
concentration
(μmol·mol - 1)
最大净光合速率
Maximum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Amax)
400 3 700 暗呼吸速率Dark respiratory rate(DRR)400 700 Amax/ DRR400 700 光补偿点Lightcompensationpoint (LCP)400 700 光饱和点Lightsaturationpoint (LSP)400 700
红 松 400 4. 24 ±1. 13 5. 65 ±0. 74 2. 39 ±0. 71 0. 97 ±0. 23 1. 77 5. 82 248 85 1550 970
Pinus koraiensis 700 1. 66 ±0. 24 4. 54 ±0. 29 0. 58 ±0. 18 1. 05 ±0. 14 2. 86 4. 32 261 95 957 1350
红皮云杉 400 2. 89 ±0. 30 4. 39 ±0. 30 1. 43 ±0. 89 1. 16 ±0. 61 2. 02 3. 78 177 83 1250 1300
Picea koraiensis 700 1. 92 ±0. 41 5. 63 ±1. 69 0. 93 ±0. 76 2. 35 ±1. 10 2. 06 2. 40 200 135 850 1300
长白落叶松 400 5. 05 ±0. 38 7. 56 ±0. 84 1. 04 ±0. 61 0. 55 ±0. 14 4. 85 13. 75 166 104 1930 1950
L ari x olgensis 700 5. 70 ±0. 73 6. 87 ±1. 88 0. 39 ±0. 06 1. 11 ±0. 78 14. 61 6. 19 125 120 1150 15003 测定时 CO2 浓度 Observing CO2 concentration.
- 1105μmol·m - 2·s - 1之间 ,平均为 1. 50 ±0. 60μmol
·m - 2·s - 1 ,比对照 CO2 浓度下的暗呼吸速率降低
8 % ,与对照相比 ,高 CO2 浓度下生长的长白落叶松
暗呼吸速率差异不大 , 红松的暗呼吸却下降了
127. 62 % ,红皮云杉暗呼吸上升了 64. 34 %.
31212 不同 CO2 浓度对针叶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及
光抑制点的影响  由表 1 可见 ,3 个针叶树种的光
补偿点、光饱和点存在高 CO2 浓度处理的幼树小于
对照 CO2 浓度处理的幼树的趋势 ,树种光补偿点的
种间差异在两个 CO2 浓度不同处理中分别为红松
> 红皮云杉 > 长白落叶松 (400μmol·mol - 1) 和红皮
云杉 > 长白落叶松 > 红松 (700μ( mol·mol - 1) . 而光
饱和点的种间在两个 CO2 浓度不同处理中分别为
长白落叶松 > 红松 > 红皮云杉 (400μmol·mol - 1) 和
长白落叶松 > 红松 > 红皮云杉 (700μmol·mol - 1) ,
幼树的光抑制点在 3 个树种的种间差异则表现为红
皮云杉 > 长白落叶松 > 红松 (400μmol·mol - 1) 和长
白落叶松 > 红松 > 红皮云杉 (700μmol·mol - 1) . 由
此可见 ,对于 CO2 浓度的改变 ,不同树种有不同程
度的响应 ,比较不同树种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变化
比率 ,表现出长白落叶松对 CO2 浓度变化响应敏
感 ,其次为红松和红皮云杉. 高 CO2 浓度长期处理
846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3 卷
能明显降低树木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
31213 不同 CO2 浓度对针叶最大净光合速率的影
响 最大净光合速率 (Amax) 在红松、红皮云杉和长
白落叶松树种中存在高 CO2 浓度大于对照 CO2 浓
度的趋势 ,利用 CI2301LA 冷光源为光合有效辐射
光源的测定结果表明 ,针叶气孔开闭在不受叶表温
度影响时 ,即净光合速率不受水分亏缺影响的情况
下 ,生长环境 CO2 浓度增高能提高 3 种针叶树的净
光合能力. 以各树种在高 CO2 浓度环境生长下的
Amax为 100 % ,分别计算各自对照 CO2 浓度下的
Amax所占的百分比 (图 2) ,红松树种对 CO2 浓度的
升高未表现出明显的光合潜力 ,红皮云杉的 Amax出
现显著的差异 ,长白落叶松次之 ,表明红皮云杉树种
对大气 CO2 浓度变化最为敏感 ,高 CO2 浓度明显促
进其同化能力.
图 2  3 个针叶树种光饱和净光合速率的比较
Fig. 2 Comparison of light saturated of net photosynthesis of three coni2
ferous tree species.
  最大净光合速率与暗呼吸速率的比值在各树种
间同样表现出高 CO2 浓度下生长的幼树高于对照
CO2 浓度下的幼树的趋势 (表 1) . 不同 CO2 浓度和
树种间的差异表现为长白落叶松 > 红皮云杉 > 红松
(400μmol·mol - 1)树种和长白落叶松 > 红松 > 红皮
云杉 (700μmol·mol - 1) ,由此可见 ,长白落叶松对高
CO2 浓度的适应性比其他两树种强. 高 CO2 浓度更
有利于其同化物的积累.
313  不同 CO2 浓度对树木光合作用光量子产量的
影响
植物 光 量 子 产 量 是 光 合 的 光 利 用 效 率
(Quantum use efficiency , QU E) ,能反映植物对光能
的利用情况. 光响应曲线的初始斜率可视为表观最
大量子产量 ,表明光合作用严格受光限制时的光能
利用率. 计算 0~200mol·m - 2·s - 1范围内 (图 1) 各
光合光响应曲线的起始斜率 ,可粗略地得到各树种
在不同 CO2 浓度生长条件下的 QU E (表 2) . 显然 ,
红皮云杉和红松的 QU E 为高 CO2 浓度 > 对照 CO2
浓度 ,而长白落叶松对照与高 CO2 浓度组差异不明
显. QU E 的种间差异在对照 CO2 浓度下为长白落
叶松 > 红皮云杉 > 红松 ,在高 CO2 浓度下为红皮云
杉 > 长白落叶松 > 红松 ,由此可见 ,生长环境 CO2
浓度的升高能增强植物的光能利用率 ,但不同树种
之间存在种间差异.
表 2  光合光响应曲线的起始斜率及相应的回归方程
Table 2 Initial slopes of photosynthesis2light response curves and
relevant regression equation
树种
Species
CO2 浓度
CO2 con2
centration
(μmol·mol - 1)
回归方程
Regression equation
400 3 700 起始斜率Initial slope400 700
A 400 Y = 0 . 0013 X - 5 . 612 Y = 0 . 0020 X - 0 . 897 0 . 0013 0 . 0020
700 Y = 0 . 0021 X - 0 . 897 Y = 0 . 0026 X - 0 . 408 0 . 0021 0 . 0026
B 400 Y = 0 . 0047 X - 1 . 553 Y = 0 . 0036 X - 1 . 506 0 . 0047 0 . 0036
700 Y = 0 . 0115 X - 0 . 071 Y = 0 . 0204 X - 4 . 524 0 . 0115 0 . 0204
C 400 Y = 0 . 0048 X - 1 . 383 Y = 0 . 0096 X - 0 . 661 0 . 0048 0 . 0096
700 Y = 0 . 0046 X - 0 . 213 Y = 0 . 0045 X - 0 . 823 0 . 0046 0 . 00453 测定时的 CO2 浓度 Measured in CO2 concentration. A) 红松 Pinus
koraiensis , B ) 红皮云杉 Picea koraiensis , C ) 长白落叶松 L ari x
olgensis .
4  讨   论
植物的生理适应性与其生态分布、演替状态的
关系是植物生态学的中心议题[2 ,9 ] ,地处温带的长
白山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之一. 有关这里的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群落
组成及演替已有长期系统的研究 ,但对典型阔叶红
松林主要针叶树种对未来大气 CO2 的升高的光合
生理特性、光合光适应潜力及可能各自演替趋势的
联系尚不清楚. 本文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的主要 3
种针叶树的研究表明 ,各树种在高 CO2 浓度下长期
生长时其针叶的最大光合作速率均有所增加 ,但存
在树种间的差异 ,红松、红皮云杉和长白落叶松的最
大净光合速率分别升高 7 %、93. 7 %和 36 % ,平均升
高 45. 6 %. 这一结果与 Eamus 等[3 ]发现 M aranthes
corym bosa 幼树在高 CO2 浓度下光饱和净光合速率
增加幅度相一致. 其主要原因是光呼吸的降低. 同时
也说明 ,供试的 3 个树种在生长旺季期间针叶净光
合速率没有失去光合优势 ,但将高 CO2 浓度处理的
幼树与对照 CO2 浓度处理的幼树置于同样 CO2 浓
度下测定 ,则发现在高 CO2 浓度下长期生长的红松
和长白落叶松幼树的净光合速率低于对照 CO2 浓
度处理的幼树在高 CO2 浓度下测得的值. 两种幼树
均具有光合下调现象 ,既光合驯化现象[2 ,5 ,15 ] . 红皮
云杉的结果正好相反 ,没有表现出光合驯化现象. 这
一结果与 Bunce[1 ] 、Gnuderson[5 ]和韦彩妙[14 ]的研究
结果相一致. 另外 ,红皮云杉高 CO2 处理的幼树在
对照 CO2 浓度条件下测定光合速率低于对照 CO2
9466 期            王  淼等 :高 CO2 浓度对温带三种针叶树光合光响应特性的影响         
浓度处理的幼树 ,是由于植物叶片失去光合优势潜
力的结果[4 ,7 ,8 ,10 ,11 ] . 也反映出植物对高 CO2 浓度
响应的多样性可能与树种及实验条件和环境因子有
关. 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不同树种对高 CO2 浓
度的响应特性.
高 CO2 浓度下生长的幼苗暗呼吸存在明显的
种间差异. 随着 CO2 浓度的升高 ,红松幼苗的暗呼
吸受到抑制而下降 56. 07 % , 红皮云杉则升高
64133 %. 这可能与该树种的水分生理特点有关. 红
皮云杉树种为阴性树种 ,为保持体内的水分 ,宁可增
加呼吸强度失去已固定的碳水化合物 ,在此过程中
有 O2 呼吸产生水分. 从表 1 可见 ,与红松和长白落
叶松相比 ,高 CO2 浓度的红皮云杉针叶饱和净光合
速率异常高于对照 CO2 浓度下的幼苗 ,同化合成的
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叶肉中 ,增加了
呼吸的底物 ,造成呼吸作用的提高. 同时 ,由于树木
生长的加快 ,为维护树木的正常生理活动所需物质
和能量 ,表现出暗呼吸作用增强[6 ,15 ] . 作为先锋树
种的长白落叶松由自身生理特性决定随生长环境
CO2 浓度的升高 ,长白落叶松的幼苗光合同化潜力
的增强 ,而为维持正常代谢活动所须暗呼吸作用略
有上升 ,得到在高 CO2 浓度下长白落叶松的 Amax/
DRR 显著提高[12 ] ,进而大大提高树种的生物量. 这
一结果与长白落叶松野外实际生态特征相一致.
本项研究表明 ,树木的光合特性受到长期高
CO2 浓度的影响. 所研究的供试树种的光饱和点表
现出高 CO2 浓度 > 对照 CO2 浓度 ,光补偿点对照
CO2 浓度 < 高 CO2 浓度的趋势 ,高 CO2 浓度处理还
能使这些树种的光能利用率提高. 各种树种对高
CO2 浓度下生长的光合适应潜力的差异较大. 红皮
云杉对高光强的光合适应能力极为有限 ,而长白落
叶松和红松正相反 ,具有很好的光合适应性. 作为红
松阔叶林主要针叶树种长白落叶松 (阳性树种)在今
后高 CO2 浓度环境条件下 ,其喜光性和高光合速率
使之在生态系统演替过程初期极易生存和发展 ;其
次为红松树种 ,阴性树种红皮云杉在强光条件下光
能利用率低 ,其光合同化能力明显受到抑制 ,适应在
具有一定郁闭度环境条件生存. 但与对照 CO2 浓度
条件下相比 ,红皮云杉对高 CO2 浓度环境的响应最
为敏感 ,而长白落叶松 (阳性树种)反映最小. 这在温
带森林生态系统中 ,势必影响未来树种间的竞争而
影响群落的组成和物种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  Bunce JA. 1992. Stomatal conductance , photosynthesis and
respiration of temperate deciduous tree seedlings grown outdoor at
elevated concentration of carbon dioxide. Plant Cell Envi ron ,15 :
541~549
2 Chazdon RL . 1992. Photosynthetic plasticity of two rain forest
shrubs cross natural gas transects. Oecology ,92 :586~595
3   Eamus D , Berryman CA , Duff GA. 1993. Assimilation , stomatal
conductance ,specific leaf area and chlorophyll responses to elevated CO2
of Maranthes corymbosa ,a tropical monsoon rain forest species. A ust J
Plant Physiol ,20 :741~755
4  Genthon C ,Barnola J M ,Raynaud D , et al . 1987. Vostok ice core :
Climatic response to CO2 and orbital forcing changes over the last
climatic cycle. Nat ure ,329 :414~418
5  Gnuderson CA , Norby RJ , Wullschleger SD. 1993. Foliar gas
exchange responses of two deciduous hardwoods during 3 years of
growth in elevated CO2 no loss of photosynthetic enhancement .
Plant Cell Envi ron ,16 :797~807
6  Jiang G2M (蒋高明) ,Lin G2H (林光辉) ,Bruno DVM. 1999. The
response on dark respirstion of some tropical rain forest and coastal
desert plant species to the elevation of CO2 concentration. Acta Ecol
S in (生态学报) ,19 (4) :519~522 (in Chinese)
7  J urik TW ,Weber J Q , Gates DM , et al . 1984. Short2term effects of
CO2 on gas exchange of leaves of Bigtooth aspen ( Poulus
grandidentata) in the fied. Plant Physiol ,75 :1022~1026
8  Kimball BA. 1983. Carbon dioxde and agricultural yield : An
assemblage and analysis of 330 prior observations. A gron J ,75 :779
~788
9  Liang C(梁 春) ,Lin Z2F (林植芳) , Kong G2H(孔国辉) . 1997.
Photosynthesis2light responses characteristics of subtropical tree
species seedlings under different irradiances. Chin J A ppl Ecol (应
用生态学报) ,8 (2) :7~11 (in Chinese)
10  Lin F2P(林丰平) ,Chen Z2H(陈章和) ,Chen Z2P(陈兆平) , et al .
1999.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responses of the seedlings of
four legume tree species to high CO2 concentration. Acta Phytoecol
S in (植物生态学报) ,23 (3) :220~227 (in Chinese)
11  Long SP ,Baker NR , Raines CA. 1993. Analysing the responses of
photosynthetic CO2 assimilation to long2term elevated of atmosphe2
ric CO2 concentration. Vegetatio ,104/ 105 :33~45
12  Poorter H , Gifford RM , Kriedemann PE , et al . 1992.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dark respiration and carbon content as factors in the
growth response of plants to elevated CO2. A ust r J Bot ,40 :501~
513
13  Wang D2L (王德利) ,Wang Z2W (王正文) ,Zhang X2J (张喜军) .
1999. The comparison of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two divergent A neurolepidium chinense
types. Acta Ecol S in (生态学报) ,19 (6) :837~843 (in Chinese)
14  Wei C2M (韦彩妙) ,Lin Z2F(林植芳) , Kong G2H(孔国辉) . 1996.
Effect of elevated CO2 on seedlings photosynthesis of two tropical
tree species. Acta Bot S in (植物学报 ) , 38 ( 2 ) : 123 ~ 130 ( in
Chinese)
15 Xu D2Q (许大全) . 1994. Responses of photosynthesis and related
processes to long2term high CO2 concentration. Plant Physiol
Com m un (植物生理学通讯) ,30 (2) :81~87 (in Chinese)
作者简介  王  淼 ,1964 年生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树木生
理生态学研究 ,发表论文 25 篇. E2mail :wangmiao @iae. ac. cn
056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3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