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Accumulation and biodegradation of anthracene by Chlorella protothecoides under different trophic conditions

不同营养条件下原始小球藻对蒽的富集和降解研究



全 文 :不同营养条件下原始小球藻对蒽的富集和降解研究 3
严 雪 3 3  杨永清 李永科 沈国兴 严国安 (武汉大学 ,武汉 430072)
【摘要】 研究了自养与异养条件下原始小球藻对蒽的降解和富集能力. 结果表明 ,自养条件下 ,浓度为
110mg·L - 1的蒽有 48. 18 %被降解 ,其中 28. 81 %属于自然光降解 ,仅有 19. 37 %被原始小球藻降解. 而异
养条件下的原始小球藻对浓度为 2. 5mg·L - 1的蒽降解率达到 33. 53 % ,说明异养原始小球藻不仅能耐受
高浓度蒽 ,而且表现出比自养原始小球藻更强的蒽降解能力. 两种条件下 ,80 %以上残留的蒽都被富集到
藻细胞中. 虽然自养条件下原始小球藻对蒽的生物富集系数达 9064 ,远大于异养条件下的生物富集系数
(1899) ,但异养条件下藻对蒽的绝对富集量 (202. 29μg)远远高于自养条件下的 69. 687μg.
关键词  营养条件  原始小球藻  蒽  富集  降解
文章编号  1001 - 9332 (2002) 02 - 0145 - 06  中图分类号  X502  文献标识码  A
Accumulation and biodegradation of anthracene by Chlorella protothecoides under different trophic conditions.
YAN Xue , YAN G Yongqing , L I Yongke , SHEN G Guoxing , YAN Guoan ( W uhan U niversity , W uhan
430072) . 2Chin. J . A ppl . Ecol . ,2002 ,13 (2) :145~150.
The bioaccumulation and degradation of anthracene by the green alage ( Chlorella prothecoides) under autotrophic
and heterotrophic conditions were studied. About 29 % and 20 % of anthracene (original concentration 110mg·
L - 1) were degraded by light and by Chlorella protothecoides under the autotrophic condition ,respectively. About
33153 % of anthracene (original concentration 215mg·L - 1) were degraded by C. protothecoides under the het2
erotrophic condition. The resistance and degradation ability of C. protothecoides under the heterotrophic condi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under the autotrophic conditions. More than 80 % of residual anthracene was accumulated
by algal cell under the two conditions. The bioaccumulation factor were 9064 and 1899 ,under the autotrophic and
heterotropnic conditions ,respectively. The net accumulation of anthracene ,however ,was much higher under the
heterotropnic condition (202129μg) than that under the autotrophic condition (691687μg) .
Key words  Trophic condition , Chlorella protothecoides , Anthracene , Bioaccumulation , Degradation.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0007003) .3 3 通讯联系人.
2001 - 07 - 19 收稿 ,2001 - 08 - 06 接受.
1  引   言
多环芳烃是一类光诱导毒性很强的有机污染
物. 多环芳烃的生态毒理学研究发现 ,绝大多数多环
芳烃能导致各种实验生物产生毒性反应[1 ,22 ] . 由于
多环芳烃的亲脂性及其辛醇/ 水分配系数较高使之
易于被生物富集 ,并在食物链中迁移和浓缩.
多环芳烃在水环境中的降解途径 ,主要有光氧
化降解、化学氧化降解和生物降解. 其中光引起的分
解是多环芳烃的重要降解方式[22 ] . 近年来对多环芳
烃的生物降解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它的生物降解主
要通过多功能氧化酶 (MFO) 系统的氧化作用完成 ,
其中涉及到微生物和哺乳类两种不同代谢途径 :在
哺乳动物细胞内 ,多环芳烃在细胞色素 P450 单加
氧酶催化作用下形成环氧化合物 ,进一步水化、氧化
形成反式结构产物 ;在细菌体内 ,多环芳烃通过双加
氧酶 ,形成顺式结构产物[29 ] . 国内外有关藻类对多
环芳烃代谢的研究大多是在光自养条件下进行的 ,
然而藻类在有机碳源和光源存在下的兼性 (自养和
异养共存)代谢在自然环境中非常普遍[33 ] ,且藻类
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利用途径亦因代谢类型不同而
有很大区别[16 ] . 所以应加强对不同营养条件下藻类
对有机污染物的富集降解过程和机制的联系和区别
的研究. 本文从此角度研究了原始小球藻在光自养
和异养条件下对蒽的富集、降解效率的影响.
2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原始小球藻 ( Chlorella protothecoides) (美国品系) 由清
华大学吴庆余教授提供. 采用 Grant 自养和异养培养基培
养[9 ] .
2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甲醇 :色谱纯 ,HPLC 专用 ,使用前经疏水性滤膜脱气处
理 ;苯 :分析纯 ,二次蒸馏 ,经空白测试确定无干扰峰 ;去离子
水 :二次蒸馏水经去离子处理.
Waters 6002MS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 Waters 4902MS 多
波长检测器 ;Waters 745 数据处理工作站 ;U26 K进样阀 ;CX2
250 型超声波清洗器 ;超声波细胞破碎仪 ;BUCHI 168 旋转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002 年 2 月  第 13 卷  第 2 期                               
CHIN 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 GY ,Feb. 2002 ,13 (2)∶145~150
蒸发仪.
213  实验方法
21311 原始小球藻的异养转化  将自养原始小球藻接入异
养培养基中遮光培养 ,待藻细胞呈乳黄色 ,转化完全. 分装于
含 150ml 培养液的 500ml 锥形瓶中. 培养 1~2d ,使藻经过
适应期能正常生长. 最后 ,在藻浓度为 5 ×104~1 ×105 个·
ml - 1时 ,加入蒽溶液.
21312 藻类富集、降解多环芳烃  根据预实验中藻对多环
芳烃的 EC50值 ,确定自养与异养培养条件下蒽的最终实验
浓度分别为 1. 0mg·L - 1和 2. 5mg·L - 1 . 异养培养基中因含
有较高的葡萄糖 ,易被细菌污染 ,整个操作在超净工作台上
完成. 每个样品设 3 个重复样 ,并设 1 个空白对照 ,以确定测
试蒽在自然状况下的降解. 培养温度 22 ±1 ℃,连续 24h 光
照 ,光照强度 3000 ±200lx ,异养培养置于双层黑布袋中遮光
培养 ,每天定期摇动 3 次. 各样品分别于第 10 天测定样品上
清液和细胞抽提液中浓度的变化 ,细胞抽提液中样品浓度即
为藻类富集样品量. 蒽的初始浓度减去自然降解量、瓶壁吸
附量、培养基中残留量及细胞对蒽的浓缩量 ,即为藻类对多
环芳烃的降解量.
21313 生物富集系数的计算  生物富集系数 (BCF) 通过
藻体内的多环芳烃浓度与水环境中的多环芳烃浓度的比值
算得[14 ] :即藻体内多环芳烃的浓度除以培养基中残留的多
环芳烃浓度.
214  高效液相色谱 ( HPLC)的分析
21411 瓶壁清洗  除去藻和培养液 ,二次蒸馏水清洗瓶壁 2
~3 次 ,加入苯 10ml ,超声波清洗 5min ,重复 3 次 ,合并清洗
液 , 经孔径 0. 1μm 疏水性滤膜过滤 ,无水硫酸钠干燥并浓缩
至 1. 0ml , 得待检测样品.
21412 培养基处理  取藻液 20ml ,4000r·min - 1离心 5min ,
沉淀部分待用. 取上清 10ml ,加苯 5ml 在振荡器上充分振荡
1min 萃取 ,静止分层. 重复 3 次 ,合并有机相 ,再经旋转蒸发
仪浓缩 ,用高效液相色谱流动相 (75 %甲醇) 定容至 1ml ,得
待检测样品.
21413 藻细胞样品处理  取离心所得沉淀藻细胞 ,低温下
反复冻融 4~5 次 ,再用超声波破碎 60S ,加入苯 5ml 充分抽
提 ,离心 10min ,得上清 (有机相) ,抽提重复 3 次 ,合并上清.
抽提液处理同前.
21414 HPLC 分析条件  色谱柱 : Pico Tag C18 (Φ4 ×
200mm) ,不锈钢柱 ,柱温 20 ℃,柱压 1500Psi ;流动相 :甲醇∶
水 = 75∶25 ,流速 0. 8ml·min - 1 ,等浓度法 ;检测波长 :254nm ;
进样量 :10μl ;待色谱条件稳定后 ,进样获取色谱图 ,以保留
时间和峰高定性定量测定多环芳烃的含量.
3  结果与分析
311  蒽的定性测定及标准曲线
待仪器稳定后取用苯配好的梯度标准溶液进样
1μl ,定性地确定蒽的响应时间为 13. 30min (图 1) .
蒽的浓度 ( X) 与检测峰的积分面积 ( Y) 的关系方程
为 : Y = - 88984 . 79 + 1 . 529 ×107 X ,相关系数 r =
0. 9998 (图 2) .
图 1  蒽标样的 HPLC 谱图
Fig. 1 Chromatigram obtained for the injection of standard sample of an2
thracene by HPLC.
图 2  蒽的 HPLC 测定标准曲线
Fig. 2 Standard curve of anthracene determined by HPLC.
312  蒽的自然降解
为确定不同介质对蒽降解的影响 ,实验中分析
了不含藻的 Grant 培养基中蒽的自然降解. 到第 10
天 Grant 自养培养基中的自然降解率为 28. 81 % ,且
在 6. 17min 处检测到新的物质峰 (图 3) . 而实验表
明 ,异养 Grant 培养基在黑暗中 10d 后 ,排除可能的
测定误差 ,未测得浓度有明显降低 ,说明“热”引起的
化学反应可以忽略.
313  蒽的残留与去除
31311 瓶壁吸附和培养基中残留  实验系统中蒽
的归宿除自然降解外 , 主要在于培养基中的残留、
瓶壁吸附和藻的生物降解与富集. 瓶壁吸附量与固2
液界面的吸附2解离平衡有关 ,在含高浓度蒽的培养
基中明显大于低浓度蒽中的瓶壁吸附量. 降解产物也
在一定程度上被吸附.自养和异养条件下培养基中蒽
分别仅占总残留量的 9. 76 % 和 16. 94 %. 90 %以上的
641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3 卷
图 3  Grant 培养基中蒽的自然降解结果
Fig. 3 Chromatogram obtained for the injection of anthracene natural
degradation in grant medium.
代谢产物残留在异养培养基中 ,而在自养培养基中
仅有 10. 28 %的代谢产物存在 ,检测结果如表 1.
表 1  蒽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
Table 1 Concentrations of anthracene in different samples by HPLC
analysis
培养条件
Culture
condition
样品
Samples
检出物质
Detection
materal
绝对含量
Absolut
concentration
(μg)
比例1)
Ratio
( %)
富集系数
Bioaccu2
mulation
factor
降解率
Degradation
rate
( %)
A 瓶壁吸附
Absorpted by
bottle

Anthracene
0. 463 0. 60
产物
Product
0. 61
培养基残留
Residual in
medium

Anthracene
7. 590 9. 76 19. 372)
产物
Product
10. 28
细胞富集
Accumulation
by cell

Anthracene
69. 687 89. 64 9064
产物
Product
83. 58 4860
B 瓶壁吸附
Absorpted by
bottle

Anthracene
4. 766 1. 90
产物
Product
9. 57
培养基残留
Residual in
medium

Anthracene
42. 222 16. 94 33. 53
产物
Product
90. 43
细胞富集
Accumulation
by cell

Anthracene
202. 290 81. 15 1899
1)各成分中所含残留蒽/ 总残留蒽 The ratio of residual anthracene in different samples/ total
residual anthracene ;2)藻对蒽的降解率 The degradition rate of anthracene by alga ;A :自养培养
基 Autotrophic medium ;B :异养培养基 Heterotrophic medium.
31312 蒽的生物降解和富集  分别以各实验组中
含助溶剂 DMF 的上清液及细胞抽提液作为参照 ,
在含蒽的样品中 ,均发现 6. 17min 左右有新的物质
峰.结合自然降解结果 ,排除藻细胞分泌物的可能 ,
可判定为蒽降解的某一产物. 由表 1 可以看到 ,异养
条件下的原始小球藻 10d 内对蒽的降解率
( 33. 53 %) 明 显 大 于 自 养 条 件 下 的 降 解 率
(19. 37 %) ,分别有 89. 64 % 和 81. 15 %的残留蒽被
富集到藻细胞中 ,从富集系数上比较 ,自养原始小球
藻的富集能力 (BCF = 9064) 强于异养原始小球藻
(BCF = 1899) . 但异养条件下对蒽的绝对富集量却
远大于自养条件下的原始小球藻. 此外 ,比较特殊的
是自养状态下的原始小球藻将 83. 58 % 的降解产物
富集到细胞中 ,富集系数达到 4860 ,而在异养条件
下的藻细胞抽提液中没有检测到该产物 (图 4) .
图 4  异养原始小球藻细胞抽提液色谱图
Fig. 4 Chromatogram obtained for the injection of cell extraction of C.
protothecoides in the heterotrophic medium.
4  讨   论
411  藻类对多环芳烃的富集
藻类对多环芳烃多具有很高的富集能力. 这种
生物富集对于多环芳烃的毒性影响及其在水生态系
统中的迁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表现在 3 个方面 :
1) 富集程度决定多环芳烃在细胞作用位点的浓度 ,
而多环芳烃的浓度是决定其对藻类毒性大小的重要
条件. 2) 多环芳烃的富集可避免或减少多环芳烃对
其它生物的直接影响. 3) 藻富集多环芳烃是毒物物
理转移的一个重要途径 ,可通过食物链在高浓度水
平上转移多环芳烃[24 ] . 多环芳烃在藻细胞中富集 ,
一方面与其分子结构有关 ,分子结构的疏水性越强 ,
BCF 值相对就越大[8 ] ;另一方面与藻细胞中疏水性
脂类含量有直接关系. 许多资料表明 ,生物富集的基
本机制是有机化合物在脂类2水体系中的分配过程.
两种条件下 ,原始小球藻对蒽表现出较强的富
集能力 ,这与不少的有关多环芳烃被富集和降解的
7412 期            严  雪等 :不同营养条件下原始小球藻对蒽的富集和降解研究         
研究相一致. 较早如 Soto [27 ]研究了衣藻 ( Chlam y2
domonas angulosa)对萘的富集和释放 ,发现藻培养
在含 30mg·L - 1的萘培养基的密闭试管中 ,到 7d 达
到很高的富集量. 此时把藻转移到纯净培养基中 ,藻
能迅速释放出萘. 从藻类对其它有机物如农药的富
集来看 ,藻富集农药并不受细胞生长、代谢速率变化
的影响 ,最大富集量一般出现在农药低浓度而藻最
高生长率时 ,但细胞分裂后尽管细胞数量增加 ,单位
细胞的富集量却下降. 这可能是由于高的藻生物量
增加了藻细胞的总表面积和吸收率 ,从而增加了富
集.
异养条件下 ,原始小球藻对蒽的富集能力增大.
富集量的大小与有机污染物的疏水性、正辛醇/ 水分
配系数 ( kow) 等化学性质[17 ]有关外 ,重要的是由藻
细胞内疏水性脂类的含量决定[10 ,18 ] . 许多资料表
明 ,藻类对疏水性有机污染物的 logBCF 与其 log kow
的关系是非线性的[13 ,14 ] ,生物富集的基本机制是有
机化合物在脂类2水体系中的分配过程. 在藻类富集
有机物的过程中 ,藻类相当于有机相 (藻类的脂类物
质) ,藻类对有机物的富集能力与其含有高比例的类
脂性化合物[28 ] ,以及脂类化合物在细胞中的分布状
况有关. 脂类是藻类细胞中膜的主要组成成分[31 ] ,
而且藻细胞中脂类含量大大高于细菌. 藻细胞中脂
类的含量依种类和营养状态不同而有很大差异. 已
有的研究表明 ,某些藻类在异养条件下叶绿体消失 ,
不具光合作用 ,细胞中不含 1 ,52二磷酸羧化酶 ( ru2
bisco) ,异养藻类细胞中蛋白质、RNA 含量和核糖体
数量减少 ,而脂类含量增加 ,藻类细胞异养生长速率
比自养生长要快得多[34 ] . 吴庆余等[32 ]研究表明 ,异
养小球藻脂类含量约占细胞干重的 70 % ,比自养小
球藻细胞内的脂类含量高 4. 4 倍 ,且细胞内 H/ O 比
值增加. 混合营养和异养原始小球藻对萘等多环芳
烃的富集能力较其它自养条件下的小球藻更高 ,说
明藻细胞内脂类含量高 ,可大大提高藻类对多环芳
烃的富集能力. 有研究发现小球藻在不同的光照和
营养条件下 ,其胞内的脂类含量占其干重的 22 %~
90 %[20 ] . Piorreck 等[23 ]发现当普通小球藻和斜生栅
藻培养在低 N 培养基中时 ,其脂类含量占细胞干重
的 45 %. Halling2Sorensen 等[10 ]比较研究了羊角月
牙藻在高 N 和缺 N 培养基中培养 19d 后的生长 ,发
现其细胞大小、形态和体积在两种培养基中无显著
变化 ,但缺 N 培养基中藻类的酯类含量占细胞干重
的 44 % ,而高 N 培养基中的仅为 17 %. 前者对 PCB
的富集因子较后者高 9 倍. Sick2Goad 等[25 ]发现不
同光照强度、光/ 暗比和不同温度条件下浮游植物的
酯类含量和组成发生变化. Harrison 等[11 ]实验了 9
种海洋和河口桡足类动物对萘的富集 ,发现生物的
体重、总脂类含量与萘的富集 ,特别是总脂类含量与
萘的富集 ,存在较强的正相关性.
此外 ,藻类对污染物的富集机制还与其它一些
因素有关. 如细胞大小、形态和体积、细胞生化组成、
细胞年龄等内在因子 ,光照、温度和营养状况等外在
因子. 本研究中 ,原始小球藻在不同营养条件下对多
环芳烃的富集能力与已有文献报导[3 ,30 ]的藻类对
多环芳烃的富集要大得多 ,其原因除了藻类种类的
差异外 ,还与有机溶剂有关. DMF 不仅增加多环芳
烃在水中的溶解度 ,还可作用于藻类细胞膜 ,改变藻
细胞对多环芳烃的通透性 ,从而大大增加了藻类对
多环芳烃的富集. Martinez 等[19 ]认为藻类对有机物
富集的差异是由其细胞壁的不同结构决定的. 实际
上 ,藻类对有机污染物的富集涉及两个过程 :一是藻
细胞壁的吸附 ;另一是细胞对污染物的吸收. Canton
等[2 ]研究表明 ,海洋衣藻和杜氏藻对α2HCH 的富集
量中 13 %为细胞壁吸附 ,87 %为细胞的吸收 ,被吸
收的α2HCH 主要分别在细胞内酯类含量高的部位.
在异养条件下 ,原始小球藻的 BCF 值相对较
低 ,主要是因为在实验中异养条件下蒽初始浓度和
培养基中最终浓度较高 ,虽然在藻细胞数相近的情
况下异养原始小球藻对蒽的绝对富集量远大于自养
原始小球藻 ,但根据 BCF 计算方法 ,培养基中最终
浓度较高 ,势必引起 BCF 降低.
412  藻类对多环芳烃的降解
大多数研究表明 ,藻类能有效地降解多环芳烃
类物质. Cerniglia 等[4~6 ]系统研究了海洋蓝藻 Os2
cillatoria sp . Strain J CM 和 A gmenell um quadru2
plicat um Strain PR26 对萘、联苯、1 或 22甲基萘的生
物降解 ,结果表明 3 种物质均能被有效降解. 通过质
谱分析 ,萘、联苯、1 或 22甲基萘可分别被最终氧化
降解为 12苯酚、42羧基联苯、1 或 22羟基甲基萘. 而
后 , Narro 等[21 ] 研究了 A gmenell um qudarupli2
cat um PR26 对菲的生物降解 ,利用同位素标记检测
到其主要降解产物为反式29 ,102二氢2二羟基菲和
12甲氧基菲. Warshawsk 等[29 ] 研究了羊角月牙藻
( Selenast rum capricornut um ) 对苯并 [ a ]芘的代谢
产物及其相应的酶系统. 结果表明 ,主要降解产物为
顺式211 ,122二氢211 ,122二羟基苯并 [ a ]芘、顺式27 ,
82二氢2二羟基苯并 [ a ]芘及顺式 4 ,52二氢24 ,52二羟
基苯并[ a ]芘. 同时发现真核生物绿藻代谢苯并 [ a ]
841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3 卷
芘过程中的酶系统与其它真核生物所涉及的单加氧
酶系统不一样 ,而是与细菌的双加氧酶系统一致.
J uhasz 等[12 ]报道了从多环芳烃污染的土壤中分离
到的 B urkholl deria cepacia 能降解菲、苯蒽和芘 ,在
7~14d 内从 100mg·L - 1降解到无法检测的水平 ,还
发现分离得的其它 3 个菌株也能降解其它多环芳烃
类物质包括苯并芘和二苯 [ a ,h ]并蒽 ,也能降解氯
代、硝基芳香化合物. Soeder 等[26 ]报道了 6 种绿藻
在光自养条件下能降解萘磺酸作为生长所需的 S
源. 本实验中 ,自养和异养条件下的原始小球藻均能
降解 18 %~34 %的蒽 ,且异养原始小球藻的降解能
力明显大于自养原始小球藻. 这是因为自养和异养
小球藻细胞具有两种完全不同的代谢途径和基因表
达调节方式. 有些在自养小球藻细胞中可大量表达
的基因在异养小球藻细胞中被关闭 ,如 Rubisco 基
因在翻译和转录水平都没有发现. 另一方面 ,有些在
自养细胞中不表达的基因在异养细胞中却能活跃地
表达 ,产生新的蛋白质 ,如在自养细胞中编码转运葡
萄糖的蛋白质不能表达 ,而在异养小球藻中可活跃
表达 ,翻译产生一种负责将外源葡萄糖转运到细胞
内的膜蛋白 ,参与小球藻细胞的异养代谢[15 ] . Chris2
tian[7 ]也发现异养小球藻细胞中的三磷酸甘油醛脱
氢酶等与有机物吸收利用有关的基因受有机物激活
可活跃地表达 ,比自养型小球藻细胞表达活性高得
多. 可见 ,藻类的异养生长和自养生长存在较大的差
异.藻类在异养条件下的生长可更多地利用有机物
作为 C 源、N 源. 由于有机污染物也被利用作为 C
源、N 源 ,从而表现出对有机污染物的更强的降解能
力.此外 ,在异养条件下 ,藻类初期的生长率相对较
快 ,在短期内可对蒽进行生物稀释和有效降解.
参考文献
1  Arfsten DP ,Schaeffer DJ ,Mulveny DC. 1996. The effects of near
ultraviolet radiation on the toxic effect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2
drocarbon in animals and plants : A review. Ecotoxicol Envi ron
S af ety ,33 :1~24
2  Canton J H ,van Esch GJ , Greve PA , et al . 1977. Accumulation and
elimination ofα2hetachlorocyclohexane ( HCH) by the marine algae
Chlamydomonas and Dunaliella. W at Res ,11 :111~115
3  Casserly DM ,Davis EM ,Downs TD , et al . 1983. Sorption of or2
ganic by Selenasreum capricornut um . W at Res ,17 (11) : 1591~
1594
4  Cerniglia CE ,Freeman J P ,Althaus J R , et al . 1983. Metabolism and
toxicity of 12 and 22methylnaphthalene and their derivatives in
cyanobacteria. A rch Microbiol ,136 :177~183
5  Cerniglia CE , Gibson DT , van Baalen C. 1979. Algal oxidation of
aromatic hydrocarbons : Formation of 12naphthol from naphthalene
by A gmenell um quadruplicat um strain PR26. Biochem Biophy
Res Com m ,88 (1) :50~58
6  Cerniglia CE ,van Baalen C and Gibson DT. 1980. Metabolism of
naphthalene by the cyanobacterium Oscillataria sp . stain J CM. J
General Microbio ,116 :485~494
7  Hilgarth C ,Sauer N , Tanner W. 1991. Glucose increase the expres2
sion of the ATP/ ADP translocator and the glyceralde232phosphate
dehydrogenase genes in Chlorella. J Bio Chem ,266 (35) :24044~
24047
8  Geyer H ,Viswanathan R , Freitag D and Korte F. 1981. Relation2
ship between water solubility of organic chemicals and their bioac2
cumulation by the alga Chlorella. Chemosphere ,10 :1307~1313
9  Grant N G and Hommersand MH. 1974. The respiratory chain of
Chlorella protothecoides. Plant Physiol ,54 :50~56
10  Halling2Sorensen B. 2000. Algal toxicity of antibacterial agents used
in intensive farming. Chemosphere ,40 :731~739
11  Harrison RM , Perry C and Wellings RA. 1976. Effect of water
chlorination upon levels of some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water. Envi ron Sci Technol ,10 :1151~1156
12  J uhasz AL . 1997. Degradation of fluoranthene ,pyrene ,benz[ a ]an2
thracene and dibenz2[a , h ] anthrancene by B urkholderia cepacia.
J A ppl Microbiol ,83 (2) :189~198
13  Koelmans AA ,Anzion SA and Lijklema L . 1995. Dynamics of or2
ganic micropollutant biosorption to cyanobacteria and detritus. Env2
i ron Sci Technol ,29 :933~940
14  Koelmans AA , van der Woude H , Hattink J and Niesten DJ M.
1999. Long2term bioconcentration kinetics of hydrophobic chemi2
cals in Selenast rum capricornut um and Microcystis aeruginosa.
Envi ron Toxicol Chem ,18 (6) :1164~1172
15  Kamya A , Kowallik W. 1987. Photoinhibition of glucose uptake in
Chlorella. Plant Cell Physiol ,28 (4) :611~619
16 Lal S , Lal R and Saxena DM. 1987. Bioconcentration and
metabolism of DDT , Feritrethion and Chlorpyrifes by the blue2
green algae A nabaena sp . and A ulesi ra f ertilissi ma. Envi ron Pol2
l ut ,46 :187~196
17  Mailhot H. 1987. Prediction of algae bioaccumulation and uptake
rate of nine organic compounds by te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Envi ron Sci Technol ,21 :1009~1013
18  Manthey M ,Faust M ,Smolka S and Horst L . 1993. Herbicide bio2
concentration in algae : Studies on lipohilicity2sorption2activity rela2
tionships(LSAR) with Chlorella f usca. Sci Total Envi ron , ( sup2
pl. ) :453~459
19  Martinez F ,Jarillo JA and Orus MI. 1991. Interactions between
trichlorfon and three Chlorophyceae. B ull Envi ron Contam Toxi2
col ,46 :599~605
20  Miller JDA. 1962.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of Algae. Lewin ,
RA ed.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929
21  Narro ML ,Cerniglia CE ,van Baalen C and Gibson DT. 1992. Evi2
dence for a NIH shift in oxidation of naphthalene by the marine
cyanobacterium Oscillatoria sp . strain J CM. A l. Envi ron Microbi2
ol ,58 (4) :1360~1363
22  Neff J M. 1979.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 London : A lied Science Publishers L TD.
23  Piorreck M Baasch KH and Pohl P. 1984. Biomass production ,total
protein ,chlorophylls ,lipids and fatty acids of freshwater green and
blue2green algae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regimes. Phytochemist ry ,
23 :207~216
24  Shubert LL . 1984. Algae as Ecological Indicators. London :Academ2
ic Press.
25  Sicko2Goad L and Andresen NA. 1993. Effects of lipid composition
on the toxicity of trichlorobenzene isomers to diatoms I. Short2term
effects of 1 ,3 ,52trichloroberzene. A rch Envi ron Contam Toxicol ,
24 :236~242
26  Soeder CJ ,Hegewald E and Hneifel H. 1987. Green microalgae can
use naphthalene sulfonic acids as sources of sulfur. A rch Microbiol ,
148 :260~263
27  Soto C ,Hellebust JA and Hutchinson TC. 1975. Effect of naphtha2
9412 期            严  雪等 :不同营养条件下原始小球藻对蒽的富集和降解研究         
lene and aqueous crude oil extracts on the green flagellate Chlamy2
domonas angulosa II. Photosynthesis and the uptake and release of
naphthalene. Can J Bot ,53 :118~126
28  Wang L2S (王连生) , Han S2K (韩朔暌) . 1993. Organic Quality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 ( QSAR) . Beijing :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ess. (in Chinese)
29 Warshawsky D , Rodike M , Jayasimhulu K and Cody T. 1988.
Metabolism of benzo [a ]pyrene by a dioxygenase enzyme system of
the freshwater green alga Selenast rum capricornut um . Biochem
Biophy Res Com m ,152 (2) :540~544
30  Wolfe MF ,Schwartz GJB ,Singaram S , Mielbrecht EE , Tjeerdema
RS and Sowby ML . 1998. Effects of salinity and temperature on the
bioavailability of dispersed petroleum hydrocarbons to the golden2
brown algae , Isochrysis galbana. A rch Envi ron Contam Toxicol ,
35 :268~273
31  Wood BJB. 1989. Saponifiable Lipids and Fatty Acides. In : Stewart
WDP eds. Algal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 Oxford :Blackwell
32 Wu Q2Y(吴庆余) , Kuang M (匡 梅) , Grant N G. 1992. Growth ,
AEC and bigment of Chlorella protothecoides in two strains under
the autotrophic and herterotrophic conditions. Acta Phytophysiol
S in (植物生理学报) ,18 (3) :293~299 (in Chinese)
33  Yan GA , Yan X ,Wu W. 1997. Effects of the herbicide molinate on
mixotrophic growth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 and protein content
of A nabaena sphaerica under different light conditions. Ecotoxic
Envi ron S af ety ,38 :144~149
34  Zhang D2B (张大兵) , Wu Q2Y (吴庆余) . 1996. Chlorella het2
erotrophic transform. Plant Physiol Com m (植物生理学通讯) ,32
(2) :140~144 (in Chinese)
作者简介  严  雪 ,男 ,1973 年生 ,博士 ,主要从事生理生态
学、生态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 ,发表论文 10 篇. E2mail : yanx2
ue @whu. edu. cn
S·H29808 型低温低压联合消解仪简介
  沈阳市环盈新技术应用研究所卢明远、李鸿
洁、孙宝军、李晓峰在前人工作基础上 ,首先研制成
功了适用于各类土壤、各种植物或各种有机肥试样
的低温低压联合消解仪. 195 ℃,0. 8kg·cm - 2压力
下 ,3~5h 完成上述各种试样消解. 消解后试液除
可以分析 N、P、K外 ,还可直接检测 Fe、Al、Ca、Mg、
Cu、Zn、Pb、Cd、Cr 等多种微量元素. 新方法、新机
理 ;仪器新结构、新性能. 中外首见 ,国际领先.
1  仪器结构
  该仪器主要由 3 部分组成 :密封消解管加热
器、自控和箱体组成 (见图) .
2  试样消解方法
  试样置于密封消解管中 ,加消解液后 ,上口加
密封塞及上盖 ,置于消解仪中. 启动开关 ,仪器即按
设定温度、时间等自动完成试样消解.
3  使用效果
  该仪器消解完全 ,结果可靠 ,检测结果与标准
方法一致. 与标准方法相比 ,节能 95 % ,省时 80 % ,
成本降低 85 % ,功效提高 8~12 倍 ,准确、快速、高
效、低耗. 该仪器消解过程中不排出有害物质 ,不污
染环境 . 仪器自动化程度较高 ,白天夜间均可在无
人条件下自动完成试样消. 仪器已正常运行 4 年 ,
大量用户均给予肯定和赞誉 ,并于 2001 年通过国
家鉴定. 目前产品已开始投放市场. 它已广泛应用
于农业、土壤、环保、饲料、肥料、医药卫生和文教科
技等领域. 欢迎联系、咨询和订购.
  电话 :02424154895
  传真 :024224117515
  地址 :沈阳市沈河区东滨河路 162 号
051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3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