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机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 文 :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机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3
史 奕 3 3  陈 欣 沈善敏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陆地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 ,沈阳 110016)
【摘要】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位 ,它的形成不仅是自然的过程 ,而且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影
响 ,即土地利用变化、耕作干扰、有机肥施用以及种植制度和轮作方式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土壤结构的改善
不仅决定于输入有机碳的总量 ,而且与有机质的组成和特征有关. 因有机质的组成和特征不同 ,使微团聚
体和大团聚体的稳定作用具有不同的机制.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稳定机制  人类活动
文章编号  1001 - 9332 (2002) 11 - 1491 - 04  中图分类号  S152. 4  文献标识码  A
Stable mechanisms of soil aggregate and effects of human activities. SHI Yi , CHEN Xin , SHEN Shanmin
( Key L aboratory of Terrestial Ecological Process , Institute of A pplied Ecology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S henyang 110016) . 2Chin. J . A ppl . Ecol . ,2002 ,13 (11) :1491~1494.
Soil aggregate is the basic unit of soil structure. Its formation is a natural process but influenced severely by hu2
man activities ,including land utilization ,tillage disturbance , manure application , and cropping system. The im2
provement of soil structure is decided not only by total amount of organic C inputted into soil , but also by the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organic matter. Owing to the different composi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organic
matter , there are different mechanisms for the stability of micro2and macro2aggregates.
Key words  Soil aggregate , Stable mechanism , Human activity.
3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 ( G1999011804) .3 3 通讯联系人.
2001 - 05 - 08 收稿 ,2002 - 01 - 11 接受.
1  引   言
维持和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对任何可持续农业系统
都是一个重要目的. 土壤有机质是重要的营养库 ,依靠矿化
释放出植物可利用的养分 ,对土壤结构的形成和稳定起重要
的作用. 但土壤结构的形成不仅是自然的过程 ,而且受到人
类活动的严重影响 ,以我国最肥沃的东北黑土为例 ,黑土肥
力的形成 ,主要是黑土的杂草群落每年有大量有机物进入土
壤 ,为微生物提供大量的能量和营养 ,并通过微生物的活动 ,
逐步成为土壤腐殖质 ,其含量可高达 10 %以上 ,又由于黑土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黑龙江、吉林两省 ,一年中有半年时间处
于冻结状态 ,土壤有机质分解慢 ,积累较多 ,致使黑土成为一
种富含活性有机质的土壤. 但黑土开垦后 ,由于归还有机质
少 ,有机质含量逐渐下降 ,特别是不合理的湿耕湿耙、使团粒
结构受到机械破坏 ,故土壤团粒结构也有明显下降趋
势[14 ,46 ] .因而 ,了解土壤团聚体稳定机制及人类活动的影
响 ,对于土壤有机 C 库调控管理和土壤肥力定向培育具有十
分重要的意义.
2  胶结物质的有机质特征与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211  大团聚体的稳定机制
土壤团聚体是土壤结构的基本单位 ,通过土壤生物的活
动 ,如土壤微生物释放团聚物质形成土壤团聚体. 但对于土
壤团聚体的稳定性来说 ,迅速分解的有机胶结物质存在一种
迅速稳定作用 ,是暂时的 ,而分解慢的有机胶结物质对团聚
作用影响是长期有效的 [20 ] . 根据已提出的几种关于有机质
稳定土壤团聚体的理论 ,不同粒级 < 250μm 微团聚体和 >
250μm 大团聚体的稳定作用有不同机制 [42 ] .
很多人已经观察到 ,大团聚体比微团聚体含有更多的 C
和 N[15 ,35 ] 、微生物[13 ] 、微粒有机质[8 ,35 ]和不稳定 SOM (Soil
organic matter) [1 ,35 ] . 其有机质的特征更易分解、富含微生物
和轻组分. 和农田相比 ,长期牧草地团聚体的总有机质、水溶
碳水化合物、可提取碳水化合物含量更高 ,且水稳团聚作用
更强 ,这反映了在牧草长期生长的条件下 ,腐殖质胶结作用
的集结[12 ] . Haynes[21 ]的研究表明 ,当耕地变成牧草地 5 年
后 ,土壤活性有机质组分迅速增加 ,进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也明显增加. 牧草对团聚作用的积极影响还包括在牧草根圈
层微生物产生的大量多糖胶结物质和草根及菌丝团的缠绕
作用[20 ] . Angers 等[1 ]利用13C 的自然丰度测定了最近沉积在
水稳性团聚体各粒级组分中的 C( < 15 年) ,通过对玉米地水
稳性大团聚体的分析表明 ,它们富含新近沉积的 C ,平均在
> 1mm 的水稳性大团聚体中 20 %的 C 来自玉米 ,在全土中
是 9 % ,微团聚体中是 1 %. Puget 等[34 ]指出 ,新 C( < 6 或 23
年)的积累可提高大团聚体的稳定性. 基于化学和显微镜观
察研究 ,有机质如真菌菌丝体、不稳定碳水化合物、脂肪族化
合物使大团聚体稳定. 但碳水化合物本质在各团聚体组分中
并不相同 ,Puget [35 ]调查法国两种粉砂土各粒级水稳性团聚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2002 年 11 月  第 13 卷  第 11 期                              
CHIN ESE JOURNAL OF APPL IED ECOLO GY ,Nov. 2002 ,13 (11)∶1491~1494
体组分中碳水化合物组成和分布表明 ,总有机 C 和碳水化合
物含量 ,随团聚体粒级增加而增加 ,植物源碳水化合物比例
也随团聚体粒级增加 ,既大团聚体是高富集有机 C 的源. 另
一方面 ,大团聚体的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植物根和菌
丝 ,因而取决于根系的生长. 当根系和菌丝被分解而得不到
补给时 ,稳定性大团聚体的数量随有机质含量降低而减
少[24 ] .
Franzluebbers等[17 ]报道 ,随土壤深度增加和团聚体粒
级降低 ,团聚体的 C 矿化减少. 破碎后物质的迅速矿化 ,说明
大团聚体保护的有机质是非常不稳定的 ,可能源于嵌在大团
聚体内微生物和微生物分解产物. 常规耕作往往通过增加通
气和打碎土壤团聚体 ,使难以接近的有机质暴露 ,受到微生
物攻击 ,导致大团聚体组分内的养分消耗 ,使胡敏酸和富啡
酸等胶体组分伴随后来的有机组分 ,相对富集在微团聚体
中[33 ] .
212  微团聚体的稳定机制
微团聚体能抵抗快湿和机械扰动 (包括耕作)的破坏. 在
微团聚体抵抗这种破坏的几个机理中 ,一种理论认为 ,来自
植物和微生物的土壤多糖在土壤微团聚体的稳定中起关键
作用[44 ] ; 另一种理论认为 , 是涉及土壤腐殖质类化合
物[10 ,11 ] .关连珠等[15 ]则认为 ,对于各种胶结物质来讲 ,其作
用程度按微团聚体粒级的不同而异. 小粒级微团聚体的形成
主要受紧结合态有机质和粘粒的影响 ,大粒级微团聚体的形
成则主要与松结合态有机质及多糖类物质有关. 国外学者认
为 ,最大粒级微团聚体含有高比例的与微生物粘液和粘粒包
裹在一起的 POM (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 形式的颗
粒[6 ,7 ] .尽管这种 POM ,有起物理保护抗迅速分解作用的矿
物颗粒包裹 ,但分解照样进行. 当这种有机质进一步分解时 ,
含有相当低的去沙 SOM 浓度的更小微团聚体 (53μm) 被释
放 ,在矿物颗粒之间是高度腐殖化和截获的带有粘粒和粉砂
的有机质.
3 人类活动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311  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同一母质发育的土壤因利用方式不同 ,团聚体的组成和
数量都可发生很大的变化 ,说明利用方式对土壤团聚体的形
成具有较大的影响. 章明奎等 [47 ]研究了 5 种利用方式对红
壤水稳性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结果表明 , > 5mm 水稳性团聚
体含量 :林地 > 荒地 > 果园 > 茶园 > 旱地 ,这与农机具使用
和人为活动频繁成反比 ,而 > 0. 25mm 水稳性团聚体含量 :
林地 > 旱地 > 荒地 > 茶园 > 果园. 因此 ,农机具使用和人为
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 > 5mm)的水稳性团聚体 ,而且在人为活
动和农机具使用过程中 ,发生了大水稳性团聚体向小水稳性
团聚体的转化.
  Singh 等[38 ,39 ]在印度干热地区沿森林2草原2农田调查 ,
不同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在土壤中的分布及和团聚体有关的
有机 C、总 N、总 P 和微生物 C、N、P 含量发现 ,森林生态系
统大团聚体组分所占比例最高 ,其次为草原和农田 ,而微团
聚体则相反. 在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中 ,有机 C、总 N、微生
物 C、N、P 含量 ,森林生态系统也最高 ,其次为草原、农田. 有
机 C、微生物 C、总 N 含量在大团聚体组分中高 ,总 P、微生物
N、P 含量是在微团聚体组分中高. 这反映了有机质输入质和
量的差别 (农田主要是作物根茬 ;草原地上植被被啃食 ,主要
是地下生物量 ;森林主要是凋落物层) .
  当草地变成耕地时 ,土壤微域变得对微生物分解更有
利 ,有机质分解加快或补充减少是导致团聚体稳定性下降和
水稳性团聚体减少的主要原因. 黑土开垦后 ,水稳性团粒结
构迅速减少 ,其中以表土层尤为明显 ,如荒地 0~12cm 土层
大于 1mm 的水稳性结构为 51. 5 % ,垦后第 1 年即减至
14. 8 %[14 ] .但是 ,几乎未经犁耕扰动的 20~40cm 深度土壤
团聚体的水稳性也同样随黑土开垦而迅速下降 ,而且水稳性
团聚体的粒径组成也如耕作层随开垦而迅速变化 [37 ] . 这说
明黑土开垦后耕种过程中的机械破坏 ,可能是团聚体水稳性
下降的原因之一 ,但不是唯一的原因. 沈善敏 [37 ]用实验室培
养方法研究了不同养分供给条件对黑土团聚体水稳性的影
响.发现土壤中 N 素及有机质营养状况显然与黑土的结构
形状关系极为密切. 并提出 ,鉴于黑土开垦后的一个相当长
的时期内 ,土壤的 C、N 平衡时常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尤其
不能每年获得大量的新鲜有机质补充 ,这使得土壤中的微生
物不得不依靠土壤中原有的有机质作为它们所需能量和 N
素的来源 ,从而加速了土壤有机质 (包括腐殖质) 的分解. 而
作为黑土团聚体的主要胶结物质 ———土壤腐殖质被分解利
用的结果 ,必然导致团聚体崩解及其水稳性的降低 ,致使黑
土容重增大 ,总孔隙度降低 ,保水能力下降. 随着开垦年限的
延长和土壤有机质数量和质量的下降 ,黑土养分贮量和保肥
性能下降[27 ] ,最终导致黑土供肥供水不足 ,肥力下降 ,影响
作物再生产的能力 [46 ] .
312  耕作干扰的影响
  耕作强度、土壤结构和 SOM 之间的关系已经引起人们
的广泛关注. 一般来说 ,常规耕作使团聚体稳性降低 ,大团聚
体的比例减少 ,微团聚体的比例增加. 耕作土壤中所有各级
大小团聚体中 C 和 N 的含量都较未耕土壤少 [31 ] . 特别对于
表层土壤 (0~5cm)来说 ,微团聚体中 iPOMC 浓度有很大差
异 ,来自天然植被下土壤明显比耕作处理高 ;耕作处理之间
比较 ,N T 微团聚体中 iPOMC 明显高于 CT ;不同耕作措施
下大团聚体内细 iPOMC 的浓度差异更大 ,N T 比 CT 高 2~3
倍[40 ] .耕作活动为土壤有机质的分解转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
耕作强度增加可促进土壤有机质周转 ,减少土壤团聚作用发
生[41 ] . 其原因在于 :1) 耕作使新土不断暴露在土壤表面 ,经
历干2湿和冻2融循环 ,增加团聚体分布的敏感性 ;2) 犁耕改
变了土壤状况 (温度、水分、侵蚀) ,加速凋落物的分解速率 ;
3)犁耕和残茬影响微生物群落. CT 表层土壤易受各种温度
和水分条件影响 ,限制某些生物活性 ,不仅使土壤团聚体经
常受到干扰 ,而且释放了受团聚体保护的免遭矿化的
SOM[6 ,7 ,15 ] ,而且也使团聚体稳定胶结剂 (如碳水化合物) 产
生减少[2 ] . N T 可促进土壤表层的生物活性 ,包括真菌生长、
2941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3 卷
根和土壤动物区系 ,有助于在大团聚体内部结合形成 POM ,
增加其结构稳定性 ,真菌菌丝体的扩展也有益于大团聚体的
形成[6~8 ] .
  当新鲜有机残茬进入土壤时 ,它们成为微生物活动的场
所和团聚体的核心[25 ,35 ] . 微生物首先利用易分解的碳水化
合物 ,留下含高比例芳香 C 且难以分解的 iPOM. 随着进一
步分解 ,iPOM 也被消耗 ,这时微生物产生的胶结物质减少 ,
大团聚体破碎 ,释放微生物产生的颗粒和微团聚体. 在释放
过程中 ,产生的粗 iPOM 和细 iPOM 成为游离轻组分 (free
L F)的一部分 ,另外 ,因 CT 和 N T 土壤结构微域不同 ,CT 中
这部分 L F 分解更快. 相同的退化过程发生在大团聚体中 ,
也发生在微团聚体中. 因而 ,一旦微团聚体不再被保护在大
团聚体中 ,更易受到微生物攻击 ,破碎成带低量 iPOM 的小
粒级微团聚体 ,参与到下一轮大团聚体循环中.
313  有机肥施用的影响
  土壤团粒结构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是作物高产所必
须的土壤条件之一. 水稳性团聚体的形成 ,必须有赖于土壤
中的有机质. 因此 ,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提倡使用农肥 ,种植绿
肥 ,千方百计增加土壤的有机质 ,其作用之一就是增加土壤
水稳性团聚体的数量 [29 ] . 黄不凡[23 ]在绿肥、麦秸还田培养
地力的研究中发现 , > 0. 25mm 水稳性团聚体在培肥土壤中
所占比例的顺序为 :绿肥、麦秸各半区 > 麦秸区 > 绿肥区 >
土杂肥区 > 对照区. 事实证明 ,施用有机物料培肥土壤时 ,可
提高重组有机质的含量 ,改善重组有机质中的腐殖质的结合
形态[26 ] . 姚贤良等[45 ]通过对太湖地区水稻土的研究表明 ,
> 0. 25mm 水稳性团聚体与重组 C 呈显著正相关. 李映强
等[28 ]在研究不同耕作制下水稻土有机质变化及团聚作用时
也发现 ,猪粪的施用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 C 和松、稳结态腐
殖质含量. 1~0. 25mm 团聚体含量与重组 C 呈显著正相关
(r = 0. 535 3 ,n = 16) ,而 < 0. 25mm 各级团聚体则与土壤重
组 C 呈反相关 ,说明土壤重组 C 的增加有利于 > 0. 25mm 团
聚体的形成. Wander 等[43 ]追踪残茬源 C 的归宿 ,结果在 1. 5
年后 ,新吸收的 C 迅速从松结态 POM (L POM) 碎片损失 ,然
后积累在紧结态 POM (OPOM)和矿质结合腐殖质 ( HF)碎片
中.
  Aoyama 等[3 ]报道 ,长期施用 (18 年) 牛圈粪有利于抗分
散大团聚体的形成. 圈肥源有机质优先积累在大团聚体中 ,
呈矿质结合态和微粒有机质 ( POM) 两种形式. Aoyama 等[4 ]
2000 年用13C 标记试验证实了肥源有机质在大团聚体内分
解过程中转化成微生物源的矿质结合态复合体 ,对大团聚体
稳定作用有贡献的假设.
314  种植制度和轮作方式的影响
  作物种植顺序、轮作和管理实践通过影响作物残茬 (上
部和根)返还到土壤的数量和质量及残茬分解率 ,进而影响
土壤有机质的含量 [3 , 18 ,20 ] . 但是 ,用土壤有机 C 库来定量管
理改变引起的土壤有机 C 含量的短期变化 ,通常是非常困难
的.然而 ,活性有机质组分的测定可成功地确定因土壤管理
改变引起的土壤有机质的早期变化 [20 ] . 这些活性有机质组
分包括微生物 C 和 N、轻组分有机质、已矿化的 C 和 N、易提
取的 C、N 和碳水化合物 [16~18 ,32 ,36 ] . Haynes[21 ]在一块连续
11 年耕作生产的地上 ,比较了 5 年连作大麦、5 年种植多年
生三叶草或多年生牧草及 5 年 CT 或 N T 种植一年生牧草 ,
对土壤活性有机质组分的影响. 结果证明 ,短期 (5 年) 种植
牧草对土壤有机质的质量和数量、N 肥增益和土壤结构稳定
性都有正面影响.
  农业管理措施对大团聚体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而且这
种影响随土壤气候而异. 随着草地的耕种 ,SOC 损失已归因
于大团聚体的破坏和随后不稳定有机质的矿化 ,导致 POM
下降比矿质结合有机质更快 [8 ] . 除非温度、湿度适宜的气候 ,
否则来自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的 SOC 分解过程就可能受到
冰冻、半干旱气候的限制. 在加拿大冰冻干旱的气候中 ,在土
壤表层从壤土到粘土各种质地土壤的大团聚体比微团聚体
土壤微生物 C(SMBC) 和矿化 C 浓度高 ,但较低土层这些活
性 C 浓度相似[17 ] .
  Chan[9 ]研究在不同作物和牧草种植条件下 2 种变性土
中的微粒有机 C( POC) ( > 53μm)随 C 和 N 状态变化和团聚
体稳定性的关系时发现 , POC 是作物种植条件下有机 C 优
先损失的一种形式 ,当种植牧草 4 年后 ,POC 明显恢复. POC
和 > 250μm 粒级水稳性团聚体的相关程度显著高于 < 50μm
组分 ,说明 POC 在维持这些土壤大团聚体稳定性中的重要
作用 ,并提出 POC 有潜力成为土壤管理措施对 SOC 影响的
一种敏感性指示物.
4  结   语
  从近 20 年对土壤团聚体形成 - 稳定 - 退化理论的不断
研究和完善可以看出 ,土壤团聚体周转和有机质动态变化之
间的关系愈来愈清晰 ,有机质分解加快或补充减少是导致团
聚体水稳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团聚体形成的核心 POM 有可
能用于因土壤管理方式改变而引起的土壤有机质早期变化
的定量研究. 这也为我们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即如何
使 POM 成为土壤有机 C 库调控管理和土壤肥力质量定向
培育的量化指标.
参考文献
1  Angers DA , Giroux M. 1996. Recently deposited organic matter in
soil water2stable aggregates. Soil S ic Soc A m J ,60 :1547~1551
2  Angers DA , Samson N , Legeged A. 1993. Early change in water2
stable aggregation induced by rotation and tillage in a soil under
barley production. Can J Soil Sci ,73 :51~59
3 Aoyama M ,Angers DA ,N’Dayegamiye A , et al . 2000. Metabolism
of13C2labeled glucose in aggregates from soils with manure applica2
tion. Soil Biol Biochem ,32 (3) :295~300
4 Aoyama M , Angers DA , N’Dayegamiye A. 1999a. Particulate
and mineral associated organic matter in stable aggregates as affect2
ed by fertilizer and manure applications. Can J Soil Sci ,79 :295~
302
5  Beare MM , et al . 1997. Influences of mycelial fungi on soil aggre2
gation and organic matter storge in convetional and no2tillage soils.
A ppl Soil Ecol ,5 (3) :211~219
6  Beare MH , Hendrix PF , Coleman DC. 1994. Water2stable aggre2
gates and organic matter fractions in conventional and no2tillage
soils. Soil Sci Soc A m J ,58 :777~786
7  Berae MH , Hendrix PF , Coleman DC. 1994. Aggregate2protected
394111 期              史  奕等 :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机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and unprotected organic matter pools in conventional and no2tillage
soils. Soil Sci Soc A m J ,58 :787~795
8  Cambardella CA , Elliott ET. 1992. Particulate soil organic matter
across a grassland cultivation sequence. Soil Sci Sco A m J ,56 :776
~783
9  Chan KY. 1997. Consequences of changes in particulate organic car2
bon in verticals under pasture and cropping. Soil Sci Soc A m J ,61 :
1376~1382
10  Changey K , et al . 1986a. Studies on aggregate stability I. Re2for2
mation of soil aggregates. J Soil Sci ,37 (2) :329~335
11  Changey K , Swift RS. 1986b. Studies on aggregate stability II.
The effect of humic substances on the stability of re2formed soil ag2
gregate. J Soil Sci ,37 :337~343
12  Changey K , Swift RS. 1990. Stability of soil aggregates in relation
organic consituents and soil water content . J Soil Sci ,41 :73~83
13  Chantigny MH , et al . 1997. Soil aggregation and fungal bacterial
biomass under annual and perennial cropping system. Soil Sci Soc
A m J ,61 :262~267
14  Ding R2X(丁瑞兴) , Liu S2T(刘树桐) . 1980. A study on the fer2
tility of black soil after reclamation. Acta Pedol S in (土壤学报) ,
17 (1) :20~32 (in Chinese)
15  Elliott ET. 1986. Aggregate structure and carbon , nitrogen , and
phosphorus in native and cultivated soils. Soil Sci Soc A m J ,50 :
627~633
16  Franzluebbers AJ , et al . 1996. Determination of microbial biomass
and nitrogen mineralization following rewetting of dried soil. Soil
Sci Sco A m J ,60 :1130~1139
17  Franzluebbers AJ , Arshad MA. 1997.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content and potental mineralization as affected by tillage and tex2
ture. Soil Sci Soc A m J ,61 :1382~1386
18  Greorich FG , Ellert BH. 1995. Turnover of soil organic matter and
storage of corn residue carbon estimated from natural13 C abun2
dance. Can J Soil Sci ,75 :161~167
19  Guan L2Z(关连珠) ,Zhang B2Q (张伯泉) , Yan L (颜 丽) . 1991.
Composition of microaggregate and cementing substances in black
soil brown forest soils with different fertilit y levels. Acta Pedol S in
(土壤学报) , 28 (3) :260~267 (in Chinese)
20  Haynes RJ , Beare MH. 1997. Influence of six crop species on ag2
gregate stability and some labile organic matter fractions. Soil Biol
Biochem ,29 (11~12) :1647~1653
21  Haynes RJ . 1999. Labile organic matter fractions and aggregate
stability under short2term , grass2based leys. Soil Biol Biochem ,31
(13) :1821~1830
22  Haynes RJ , Tregurha R. 1999. Effects of increasing periods inten2
sive arable vegetable production on biological , chemical and physical
indices of soil quality. Biol Fertil Soil ,28 :259~266
23  Huang B2F(黄不凡) . 1984. Study of effect of turnover of green2
manure and wheat straw into soil on soil fertility I. Effect of green2
manure and wheat straw on characteristics of aggregates and organ2
ic matter in soil. Acta Pedol S in (土壤学报) ,21 (2) :113~122 (in
Chinese)
24  Jastrow JD , Miller RM , Lussenhop J . 1998. Contributions of inter2
acting biological mechanisms to soil aggregate stabilization in re2
stored prairie. Soil Biol Biochem ,30 (7) :905~916
25  Jastrow JD. 1996. Soil aggregate formation and the accrual of par2
ticulate and mineral2associated organic matter. Soil Biol Biochem ,
28 (4~5) : 665~676
26  Jiang Y(姜 岩) , Dou S (窦 森) . 1987. Effect of application on
organic materials on the properties of humic substances in organ2
mineral complexes of soils. Acta Pedol S in (土壤学报) , 24 (2) :97
~103 (in Chinese)
27  Li Q2M (李庆民) , Yin D2L (尹达龙) . 1982. The charateristics of
variation of black soil fertilit y in relation to the properties of soil col2
loidal complex. Acta Pedol S in (土壤学报) , 19 (4) :351~359 (in
Chinese)
28  Li Y2Q (李映强) ,Ceng J2T (曾觉廷) . 1991. Change in organic
matter and its role in aggregation of paddy soils under different
cropping systems. Acta Pedol S in (土壤学报) ,28 (4) : 404~409
(in Chinese)
29  Liang Y2H (梁玉衡) . 1983.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structure
and soil fertility. Chin Soil J Sci (土壤通报) , (1) :30~32 (in Chi2
nese)
30  Martens DA. 2000. Plant residue biochemistry regulates soil car2
bon cycling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Soil Biol Biochem ,32 (3) :
361~369
31  Mbagwu J SC , et al . 1989. Effect of tillage measure on soil aggre2
gate properties. Soil Use M an ,5 (4) :180~187
32  Ni J2Z(倪进治) ,Xu J2M (徐建民) , Xie Z2M (谢正苗) . 2001. Soil
light fraction organic matter. Techn Equip Envi ron Poll Cont r ,1
(2) :58~64 (in Chinese)
33  Pardo MT , Giampaolo S , Almendros G. 1997. Effect of cultiva2
tion on physical speciation of humic substances and plant nutrients
in aggregate fractions of crusting soil from Zimbabwe. Biol Fertil
Soil ,25 :95~102
34  Puget P , Angers DA , Chenu C. 1999. Nature of carbohydrates
associated with water2stable aggregates of two cultivated soils. Soil
Biol Biochem ,31 (1) :55~63
35  Puget P , Chenu C , Balesdent J . 1995. Total young organic matter
distributions in aggregate of silly cultivated soils. Eur Soil Sci ,46 :
449~459
36  Shen H(沈 宏) , Cao Z2H(曹志洪) , Hu Z2Y(胡正义) . 1999.
Characteristics and e cological effects of the active organic carbon in
soil. Chin J Ecol (生态学杂志) ,18 (3) :32~38 (in Chinese)
37  Shen S2M (沈善敏) . 1981.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bility of soil
aggregates and soil nutrients after black soil reclamation. Chin J
Soil Sci (土壤通报) ,2 :32~34 (in Chinese)
38  Singh S , Singh J S. 1996. Water2stable aggregates and associated
organic matter in forest , savanna , and cropland soils of seasonally
dry tropical region , India. Biol Fertil Soil ,22 :76~82
39  Singh S ,Singh J S. 1995. Microbial biomass associated with water2
stable aggregates in forest , savanna , and cropland soils of seasonally
dry tropical region , India. Biol Fertil Soil ,27 (8) :1027~1033
40  Six J , Elliott ET , Paustian K. 1999a. Aggregate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dynamics under conventional and no2tillage systems. Soil
Soc Sci A m J ,63 :1350~1358
41  Six J , Elliott ET , Paustian K , Doran J W. 1998. Aggregation and
soil organic matter accumulation in cultivated and native grassland
soils. Soil Sci Soc A m J ,62 :1367~1377
42  Tisdall J M , Oades J M. 1982. Organic matter and water2stable ag2
gregate in soil. J Soil Sci ,33 (2) :141~163
43  Wander MM , Yang XM. 2000. Influence of tillage on the dynam2
ics of loose2and occluded particulate and humidified organic matter
fraction. Soil Biol Biochem ,32 :1151~1160
44  Wang J2R(王俊儒) , Wei Q2F(尉庆丰) , Qu D (曲  东) , et al .
1995. Significance of soil polysaccharide in fertility (two) . Chin J
Soil Sci (土壤通报) ,26 (6) :274~275 (in Chinese)
45  Yao X2L (姚贤良) , Yu D2F (于德芬) , et al . 1985. On the soil
structure under intensive farming system I. Effect of organic mate2
rial and methods of their application on soil structure. Acta Pedol
S in (土壤学报) , 22 (3) :241~249 (in Chinese)
46  Zeng Z2S(曾昭顺) , Shen S2M (沈善敏) , Qiao Q (乔 憔) ,et al .
1980. Actuality of black soil agroecosystem in our country and con2
trol approach. Chin J Soil Sci (土壤通报) ,2 :15~20 (in Chinese)
47  Zhang M2K(章明奎) , He Z2L (何振立) , Chen G2C(陈国潮) , et
al . 1997. Fromation of water2stable aggregates in red soil as affect2
ed by land use. Acta Pedol S in (土壤学报) ,34 (4) :359~366 (in
Chinese)
作者简介  史  奕 ,女 ,1961 年生 ,在职博士 ,副研究员 ,主
要从事土壤特征有机质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研究 ,发表论文
20 余篇. E2mail :shiyi @iae. ac. cn
4941 应  用  生  态  学  报                   13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