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表 3 回收率测定结果
编
号
样品含量
m /mg
对照品加入
量 m /mg
测得量
m /mg
回收率
(%)
平均回收
率(%)
RSD
(%)
1 2. 70 2. 10 2. 08 99. 05
2 2. 71 2. 10 2. 05 97. 62
3 2. 69 2. 10 2. 06 98. 10 98. 10 0. 69
4 2. 70 2. 10 2. 04 97. 14
5 2. 68 2. 10 2. 06 98. 10
6 2. 72 2. 10 2. 07 98. 57
据文献报道[6]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中有游离的 3 - OH 或 5 -
OH存在时,均可与 ZrOCl2在醇溶液中形成稳定的黄色锆络合
物,产生新的吸收。苦碟子提取物中 4 种黄酮均具有上述结构。
因此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相符。
文献报道[7],AlCl3的显色反应主要发生在 3 位羟基、4 位羰
基和邻二酚羟基,只存在 5 位羟基、4 位羰基时黄酮类物质与三
氯化铝不发生反应。苦碟子提取物中的芹菜素 - 7 - O - β - D -
吡喃葡萄糖醛酸苷不具有邻二酚羟基,因此与三氯化铝不发生反
应。使用该方法未测出来。
通过方法学验证试验,最终确定采用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苦
碟子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该方法操作简单,并具有良好的稳
定性,重复性和准确性等优点。
参考文献:
[1] 马 辉,沙 明.苦碟子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述要[J].辽宁中医学
院学报,2005,7(3) :224.
[2] 马陶陶,张群林,李 俊.中药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J]. 安徽医
药,2007,11(11) :1030.
[3] 何 珺,颜仁梁,刘志刚. NaNO2 - Al(NO)3 - NaOH 比色法测定总
黄酮应用中的常见问题[J].今日药学,2009,19(12) :18.
[4] 郭亚建,范 莉,王晓强,等. 关于 NaNO2 - Al(NO)3 - NaOH 比色
法测定总黄酮方法的探讨[J].药物分析杂志,2002,22(2) :97.
[5] 郑媛媛,李 辰,封士兰,等.油橄榄叶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的探
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1,31(2) :547.
[6] 康旭珍.差示分光光度法测定桑叶总黄酮含量[J]. 光谱实验室,
2005,22(3) :506.
[7] 马陶陶,张群林,李 俊,等.三氯化铝比色法测定中药总黄酮方法
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1) :54.
收稿日期:2010-04-07; 修订日期:2011-08-01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No. 2010JK499) ;
陕西省咸阳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No. 2010 - K14 - 02(5) ]
作者简介:卫 昊(1979-) ,男(汉族) ,陕西蓝田人,现任陕西中医学院讲
师,硕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物质基础与药效毒理的相关性研究工作.
秦岭柴胡抗菌解热作用的实验研究
卫 昊1,刘 清1,卫伟光2
(1.陕西中医学院,陕西 咸阳 712046; 2.陕西省西安植物园,陕西 西安 710061)
摘要:目的 考察秦岭柴胡的解热、抗菌作用。方法 采用二倍稀释法检测秦岭柴胡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金葡菌的
MIC、MBC;采用大肠杆菌内毒素家兔致热实验研究解热作用。结果 秦岭柴胡根部和地上部分大肠杆菌、金葡菌、绿脓杆
菌的 MIC分别为 9. 12,18. 25,18. 25,306,153,153 mg /ml;根部 MBC 均为 73 mg /ml。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秦岭柴胡根部
大、中、小剂量组对内毒素致发热家兔降温作用显著(P < 0. 05)。结论 秦岭柴胡具有较强的解热、抗菌作用。
关键词:秦岭柴胡; 解热; 抗菌
DOI标识:doi:10. 3969 / j. issn. 1008-0805. 2012. 02. 027
中图分类号:R285. 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805(2012)02-0315-02
秦岭柴胡 B. longicayle Wall. es DC. var. giradii Wolff 又名金
柴胡,为长颈柴胡 Bupleurum longicaule Wall. ex Dc.的一个变种,
具有发表祛风、清肝利胆、清心火、通经之功效,主治感冒、虚劳骨
蒸、月经不调、肝气不舒、黄疸等症[1],药理学初步研究表明秦岭
柴胡及其所含皂苷具有解热、镇痛、镇静、镇咳等中枢神经系统抑
制作用,且能特异性的阻断胆碱酯酶活性,并具有显著的利尿作
用,其中柴胡皂苷 a具有抗炎、抗菌、保肝、强心,降压、降低血脂
等作用。秦岭柴胡常以全草入药,与同属药用植物柴胡以根部入
药有所差异。为了验证疗效,优选药用部位,本实验分别考察了
秦岭柴胡根部和地面部分的抗菌解热作用。
1 仪器与材料
1. 1 仪器 恒温恒湿培养箱(LRHS - 250B,上海跃进医疗器械
厂) ;电热手提式压力蒸气消毒器(YXQ·SG46·280 型,哈尔滨
松花江医疗器械厂)。
1. 2 药材与试剂 秦岭柴胡原植物采集于陕西省太白县海拔约
2 800 m的西太白鳌山,取其带根全草,经陕西中医学院王西芳教
授鉴定为伞形科(Umbelliferae)柴胡属(Bupleurum)金柴胡。复方
阿司匹林(陕西白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80101)。实验菌
株:大肠杆菌内毒素(SIGMA - ALDRICH. Inc)、大肠艾希氏菌
(ATCC35218)、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绿脓杆菌
(ATCC25923)均由陕西中医学院微生物实验室提供。其余试剂
均为分析纯。
1. 3 实验动物 新西兰大白兔:陕西长安斗门实验动物养殖场,
动物合格证号:2009 - 002。
2 方法与结果[2 ~ 8]
2. 1 抗菌作用
2. 1. 1 秦岭柴胡样品的制备 取柴胡根部药材适量,置合适圆底
烧瓶中,加入 10 倍量 65%乙醇,回流提取 2 次,每次约 2 h,合并
提取液,减压回收溶剂,挥至无醇味,定容即得。
2. 1. 2 MIC、MBC测定 按体外抗菌试验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药
物最低抑菌浓度(MIC)。秦岭柴胡根部提取液经 MH 肉汤培养
液二倍稀释为 7 ~ 10 管,其药物浓度分别为 73. 00,36. 50,18. 25,
9. 12,4. 56,2. 28 mg /ml 等依次递减,另设细菌对照管(不加药
液)、空白组。实验用菌株先用 MH 培养液配成 106CFU /ml 浓
度。上述各试验管中分别加入 0. 1 ml 菌液,混匀后各管内细菌
菌液终浓度为 105CFU /ml,置 37℃培养 24 h 后观察结果。凡药
物最低浓度的试管内无细菌生长者,确定为 MIC。取 MIC 终点
浓度以上未生长细菌的各稀释管内培养物,分别接种在琼脂平板
上,置 37℃培养 24 h后观察平板有无细菌生长,无细菌生长的最
低药物浓度为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见表 1 ~ 2。
·513·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2 VOL. 23 NO. 2 时珍国医国药 2012 年第 23 卷第 2 期
表 1 秦岭柴胡根部提取液 MIC的测定
菌株 药用部位
菌落生长情况
73. 00 mg·ml -1 36. 50 mg·ml -1 18. 25 mg·ml -1 9. 12mg·ml -1 4. 56 mg·ml -1 2. 28 mg·ml -1
大肠杆菌 根部 - - - -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根部 - - - + + +
绿脓杆菌 根部 - - - + + +
“ -”表示细菌生长抑制,培养液清亮;“ +”表示细菌生长,培养液混浊
表 2 秦岭柴胡地上部分提取液 MIC的测定
菌株 药用部位
菌落生长情况
306 mg·ml -1 153 mg·ml -1 76. 5 mg·ml -1 39. 2 mg·ml -1 19. 6 mg·ml -1 9. 8 mg·ml -1
大肠杆菌 地上部分 - + + +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地上部分 - - + + + +
绿脓杆菌 地上部分 - - + + + +
“ -”表示细菌生长抑制,培养液清亮;“ +”表示细菌生长,培养液浑浊
根部抑菌实验结果显示:大肠杆菌试管,1 至 3 管清亮透明,
从第 4 管开始出现轻度浑浊,第 5 管开始出现菌膜,提示大肠杆
菌的 MIC为 9. 12 mg /ml;金黄色葡萄球菌试管,1 至 2 管清亮透
明,从第 3 管开始出现浑浊,第 4 管开始出现菌膜,提示金黄色葡
萄球菌的 MIC 为 18. 25 mg /ml;绿脓杆菌试管,1 至 2 管清亮透
明,从第 3 管开始出现浑浊,第 4 管开始出现菌膜;提示绿脓杆菌
的 MIC为 18. 25 mg /ml。同法测得秦岭柴胡地上部分大肠杆菌
的 MIC为 306 mg /ml;金葡菌的 MIC为 153 mg /ml;绿脓杆菌 MIC
为 153 mg /ml。杀菌实验结果显示:秦岭柴胡根部大肠杆菌、金葡
菌、绿脓杆菌的 MBC均为 73 mg /ml,地上部分现有浓度未检出 3
种菌株的 MBC。
2. 2 解热作用[9,10] 选用体质量 2kg 左右的健康家兔置于实验
环境中,取体温合格的健康家兔 30 只,按性别、体质量随机均分
为 5 组,即:模型对照组、秦岭柴胡(根部)小、中、大剂量组及阿
司匹林组。兔置固定器内固定,分别测肛温 2 次,以均值作为正
常体温。模型对照组和各药物组分别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
毒素(1μg /kg)。待体温升高超过 1℃后,分别灌胃秦岭柴胡小、
中、大剂量组(73,36. 5,18. 25 mg /ml)10 ml /kg 及阿司匹林组
300 mg /kg,模型对照组灌胃 0. 5%羧甲基纤维素钠 10 ml /kg。给
药后 60,90 ,120,180,240,300 min时,分别测量肛温。实验结果
以实测值表示,并通过致热 90 min 和给药后各时间点体温 -正
常体温的差值变化百分率进行组间 t检验处理,比较各组间的差
异。结果见表 3。
表 3 秦岭柴胡根部药材提取物对家兔体温的影响(珋x ± s)
组别 正常 致热后 90 min 给药后 60 min 给药后 90 min 给药后 120 min 给药后 180 min 给药后 240 min 给药后 300 min
模型对照 38. 75 ± 0. 17 39. 55 ± 0. 34 39. 83 ± 0. 12 39. 87 ± 0. 11 39. 82 ± 0. 08 39. 55 ± 0. 19 39. 46 ± 0. 18 39. 37 ± 0. 18
(2. 06 ± 0. 83) (2. 79 ± 0. 45) (2. 88 ± 0. 47) (2. 76 ± 0. 30) (2. 07 ± 0. 61) (1. 83 ± 0. 72) (1. 58 ± 0. 72)
阿司匹林 38. 70 ± 0. 15 39. 79 ± 0. 14 39. 75 ± 0. 17 39. 59 ± 0. 20﹡ 39. 41 ± 0. 19﹡﹡ 39. 24 ± 0. 23﹡ 39. 10 ± 0. 24﹡ 39. 01 ± 0. 24﹡
(2. 82 ± 0. 23) (2. 70 ± 0. 20) (2. 30 ± 0. 24)﹡ (1. 83 ± 0. 26)﹡﹡ (1. 39 ± 0. 39) (1. 03 ± 0. 41) (0. 79 ± 0. 39)
小剂量 38. 74 ± 0. 09 39. 83 ± 0. 11 39. 77 ± 0. 20 39. 69 ± 0. 21 39. 61 ± 0. 19﹡ 39. 42 ± 0. 22 39. 23 ± 0. 18 39. 11 ± 0. 20﹡
(2. 84 ± 0. 16) (2. 66 ± 0. 36) (2. 43 ± 0. 35) (2. 23 ± 0. 32)﹡ (1. 76 ± 0. 38) (1. 27 ± 0. 34) (0. 94 ± 0. 40)
中剂量 38. 66 ± 0. 17 39. 75 ± 0. 13 39. 70 ± 0. 11 39. 56 ± 0. 17 39. 42 ± 0. 20﹡﹡ 39. 33 ± 0. 18﹡﹡ 39. 20 ± 0. 17﹡ 39. 06 ± 0. 14﹡﹡
(2. 81 ± 0. 57) (2. 68 ± 0. 49) (2. 32 ± 0. 34) (1. 96 ± 0. 38)﹡ (1. 73 ± 0. 43)﹡﹡ (1. 39 ± 0. 34) (1. 03 ± 0. 18)
大剂量 38. 68 ± 0. 17 39. 74 ± 0. 16 39. 69 ± 0. 18 39. 50 ± 0. 18﹡﹡ 39. 34 ± 0. 20﹡﹡ 39. 18 ± 0. 24﹡ 39. 05 ± 0. 25﹡﹡ 38. 97 ± 0. 24﹡﹡
(2. 73 ± 0. 48) (2. 60 ± 0. 70) (2. 10 ± 0. 64)﹡ (1. 69 ± 0. 73)﹡﹡ (1. 29 ± 0. 79) (0. 95 ± 0. 80) (0. 73 ± 0. 56)﹡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P <0. 05,﹡﹡P <0. 01;n =6;括号中数据为体温上升百分率(%)
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对照组和各药物组耳缘静脉注射
大肠杆菌内毒素(1 μg /kg)90 min 后,体温升高均在 1℃左
右,秦岭柴胡大剂量组于给药后 90,120,180,240,300 min,中
剂量组于给药后 90,120,240,300 min,小剂量组于给药后
120,300 min对大肠杆菌内毒素所致发热大鼠的体温均有不
同程度的降低作用。
3 讨论
秦岭柴胡属陕西重点保护的高山珍稀药用植物种类之一,临
床疗效显著,是陕西秦巴山区民间习用的重要中草药。抗菌实验
中,秦岭柴胡根部溶液浓度相对较小,便于观察透明或浑浊程度,
但秦岭柴胡地上部分因药液浓度大且颜色深,不便于观察其浑浊
程度,只能菌膜生长情况判定 MIC,最终结果亦证实,秦岭根部抗
菌活性要明显强于地面部分。预实验研究发现,秦岭柴胡地上部
分解热作用亦不明显,故本实验最终选择对秦岭柴胡根部进行解
热作用研究。另外,本实验药材样品采收时间、采收地域比较单
一,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秦岭柴胡有效成分富集及药理作用,故下
一步研究应考虑选择不同地域,不同生长期的秦岭柴胡进行含量
比较研究,同时增加样本数量,以便更客观准确的分析地域、时间
对其有效成分含量积累变化及药效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 秦岭植物志(第 1 卷,第三册) [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390.
[2] 李仪奎,王钦茂.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
社,1991:311.
[3] 李钧敏,金则新,邵 红.大血藤叶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分析[J].
中药材,2005,28(10) :906.
[4] 张 俭,伍贤进,尹桂花,等. 痂囊腔菌素 A 体外抑菌作用的探讨
[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 :2414.
[5] 徐元宏,万士林.中西药结合抗菌性“壳聚多糖”的体外抗菌效果的
实验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6) :327.
[6] 冯文宇,肖顺汉,贾文祥.青银注射液抗病原菌实验研究[J]. 中成
药,2006,28(3) :424.
[7] 陈苏婉,张守钗,王晓娟,等. 不同配比头孢噻肟钠 /他唑巴坦钠的
体外抗菌作用[J].华西药学杂志,2009,24(1) :38.
[8] 刘 堃. 牛蒡子水煎液、牛蒡苷和牛蒡苷元体外抗菌实验研究
[J].天津药学,2008,20(4) :10.
[9] 梁 涛,方泰惠,袁冬平,等.银翘败毒片抗炎与解热作用的实验研
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7,23(6) :411.
[10] 刘 萍,杨芳寅,周 素,等. 中药柴胡抗细菌内毒素的实验研究
[J].中成药,2002,24(8) :627.
·613·
时珍国医国药 2012 年第 23 卷第 2 期 LISHIZHEN MEDICINE AND MATERIA MEDICA RESEARCH 2012 VOL. 23 NO.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