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竹叶柴胡的性状与形态组织鉴定
肖英华
(湖北省十堰市药品检验所 ,湖北十堰 442000)
摘要 对竹叶柴胡 Bupleurum marg inatum W all. ex Dc.的药材性状及显微特征进行了观察 ,为竹叶柴胡的开发
利用提供鉴别依据。
关键词 竹叶柴胡;显微特征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54(2006)04-0327-02
竹叶柴胡为伞形科植物膜缘柴胡 Bupleurum
marginatum Wall. ex Dc.的干燥根及全草 ,生于海
拔 700-2500m的山坡草地或林下 ,分布于陕西 、湖
北 、四川 、云南 、贵州 、湖南等地 。性苦 、寒 ,具散风退
热 、疏肝解郁之功效 ,用于感冒发热 ,寒热往来 ,胸胁
胀痛 ,疟疾 ,脱肛 ,子宫下垂 ,月经不调 。该药材为常
用中药柴胡的三大来源之一 ,且易于栽培 ,值得进一
图 1 竹叶柴胡根横切面组织简图
1.木栓层 2.皮层 3.油室 4.韧皮部 5.形成层
6.木质部 7.木纤维群
图 2 竹叶柴胡茎横切面组织简图
1.表皮 2.厚角组织 3.皮层 4.油室 5.韧皮部
6.木质部 7.髓部
图 3 竹叶柴胡茎横切面详图
1.表皮 2.厚角组织 3.皮层 4.油室 5.韧皮部
6.木质部 7.髓部
步系统深入研究及开发 ,特作如下试验 。
1 实验材料
竹叶柴胡由湖北省药品检验所万定荣主任药师
提供并鉴定为伞形科植物膜缘柴胡 Bupleurum mar-
gina tum W all. ex D c.的干燥根及全草 。
2 药材性状
全草长 45 ~ 130 cm。根呈圆锥形或圆柱形 ,微
有分支 ,直伸稍弯曲 ,外表棕褐色或黄棕色 ,具细纵
皱及稀疏皮孔样小横突起 。茎单生或丛生 ,分枝或
不分枝 ,圆柱形 ,微具纵棱 ,基部常残存叶柄纤维 ,断
面实心 ,白色 。叶易破碎 ,脱落 ,完整者叶展平后呈
327 中药材第 29卷第 4期 2006年 4月
图 4 竹叶柴胡叶横切面图
A.详图 B.简图
1.上表皮 2.厚角组织 3. 薄壁组织 4. 侧脉维管束
5.主脉维管束 6.下表皮
图 5 竹叶柴胡粉末特征
1.纤维 2.导管 3.木薄壁细胞 4.叶碎片(示气孔)
披针形 ,线状披针形或线形 ,长 9-16 cm ,宽 0.5-1.4
cm ,顶端具硬尖头 ,基部半抱茎 ,叶缘软骨质 ,具 9-
13平行脉;有的基生叶基部下延长成柄状 。花序复
伞形 ,小总苞片 5,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 ,花黄色。
双悬果短圆形 ,长 3.5-4.5 mm ,宽约 2 mm ,棱有狭
翅。体轻 ,质稍脆。气清香 ,味微苦。
3 显微特征
3.1 根横切面 (直径 4 mm ) 木栓层为 7-8列木
栓细胞。韧皮部外侧有油室 7-9个 ,径向长 68 ~ 120
μm ,切向长 80 ~ 200 μm ,周围有分泌细胞 8-10个。
韧皮部发达 ,木质部导管群呈两个扇形 ,木纤维和木
薄壁细胞连成环状 (见图 1)。
3.2 茎横切面 (直径 2 mm) 表皮细胞 1列 ,平周
壁增厚 ,外被角质层 。茎在具纵棱处厚角组织发达。
皮层内有油室分布 。韧皮部较窄 ,木化 。髓部宽广 ,
导管单个散在或数个相聚 ,直径 12 ~ 42 μm。髓部
宽广 (见图 2,图 3)。
3.3 叶的横切面 上 、下表皮细胞各 1列 ,呈类圆
形或呈方形 ,壁增厚;均可见气孔 。栅栏组织不明
显 ,薄壁细胞类圆形 。主脉维管束外韧形 ,半月状 ,
导管纵列 (见图 4, 5)。
3.4 茎 、叶粉末 本品粉末呈黄棕色。 ①纤维单
个或数个成束 ,长梭形或披针形 ,壁光滑或波状弯
曲 ,长 260 ~ 1320 μm ,壁厚约至 6 μm , 直径 7 ~
21μm。网纹 ,螺纹导管多见 ,直径 11 ~ 26 μm。 ②
木薄壁细胞呈方形 ,长方形或类圆形 ,纹孔明显。 ③
叶碎片可见气孔为不等式 ,壁波状弯曲且呈连珠状
增厚 ,有的隐约可见微细角质纹理 。 (图 6)。
(2005 - 11 -15收稿)
本刊投稿须知
1 本刊从 2006年第 1期起将刊登 “作者简介”内容 ,请作者在文章首页下脚按 “姓名 、性别 、职称 、研究方向
和联系方式 ”等内容注明。
2 来稿应为打印稿 ,投稿时不必附软盘;实验性文章应附单位介绍信 。
3 本刊目前一律不处理网上投稿 ,请作者务必以邮寄方式投稿 。
4 投稿同时请从邮局汇寄处理费 (50元 /篇 ),切勿在稿件中夹带现金;汇款时请注明文章第一作者姓名及
稿件题目。本刊将于收到稿件后的 1个月之内给予回执及发票。
328 中药材第 29卷第 4期 2006年 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