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14卷第5期
Vol.14 No.5
2008年5月
May.2008
中 医 药 导 报
CuidingJournalofTCM
隔山香也名柠檬香碱草,又名隔山香、过山香、土当归、
鸡爪爪、满山香、三皮消、土防风、岩鹰爪、水防风[1];又名正香
前胡、九步香、野茴香[2];又名香白芷、十里香[3]。为民间草药,
功能疏风热、袪痰止咳、活血散瘀、行气止痛,可用于感冒咳
嗽,胸痹心痛,胃脘胀痛,月经不调,跌打损伤等症。在我县也
应用广泛。常用于治疗感冒、头痛、头昏、心绞痛、胃痛、疝气、
闭经等症。隔山香目前是止咳定喘片的主要原料[4]。
为了保证用药质量,确认用药品种,我们对来源于伞形
科植物隔山香Ostericumcitriodorum(Hance)YuanetShan(An-
gelicacitriodoraHance)药材性状、鉴别、检查进行了较系统研
究,现报道如下。
本品为多年生草本,高0.5~1.3m,全株光滑无毛。根茎有
残存的须状叶鞘;根近纺锤形,棕黄色,有数条支根,茎单生,
圆柱形,直径2~5mm,上部分枝。基生叶及茎生叶均为2~3回羽
状分裂,叶柄长5~30cm,基部膨大成短三角形的鞘,稍抱茎,
长0.5~1.5cm;叶片长圆状卵形至阔三角形,长15~22cm,宽13~
20cm,末回裂片长圆披针形至长披针形,长3~6.5cm,宽0.4~2.5
cm,急尖,有小凸尖头,边缘及中脉干后波状皱曲,密生极细的
齿,无柄或有短柄。复伞形花序,花序梗长6~9cm,总苞片6~8,
披针形;有多条纵纹,长约4mm;伞幅5~12;小伞花序有花10余
朵;小总苞片6~8,狭线形,反折,长2~3mm.。花白色;萼齿明显,
三角状卵形;花瓣倒卵形,顶端内折;花柱基矮圆锥形,花柱叉
开。果实椭圆形至广卵圆形,长3~4mm,宽3~3.5mm,金黄色,
有光泽,表皮细胞凸出或成颗粒状突起,背棱有狭翅,侧棱有
宽翅,宽于果体,棱槽中有油管1~3,合生面有油管2.花期6~8
月,果期8~10月。多生长于山坡灌木林下或林缘、草丛中。主产
于我国湖南(长沙、邵阳、郴州)、江西、广西、广东、浙江、福建等
省区。多于夏秋季挖取根,洗尽泥沙,晒干。主含淀粉及挥发
油,又含黄酮苷、氨基酸、有机酸及糖类。为反式-异莳萝脑、
异莳萝脑已乙二醇、β-谷甾醇等。
1 实验药材
购自廉桥药材市场、广州清平药材市场、广西南宁药材
市场,经湖南省药检所中药室主任药师方石林鉴定均为隔山
香Ostericumcitriodorum(Hance)YuanetShan(Angelicacitri-
odoraHance)药材。
2 性 状
本品根呈圆柱形,下部有分枝,长3~21cm;根头部膨大,
圆锥状,直径0.3~1.2cm,顶端有茎、叶的残基或凹陷,表面棕
黄色至黄褐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及凸起的点状皮孔及细根
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平坦,淡黄棕色,可见一棕色环纹
及多数黄棕色小点,近外皮部有较多针孔状裂隙环状排列。
有特异香气,味甘,微苦辛。
3 鉴 别
3.1 显微特征 本品粉末黄白色。木纤维偶见,直径15~40
μm,孔沟明显。石细胞类长方形、类长圆形及不规则形,壁厚,
直径25~100μm,孔沟浅。木栓细胞黄棕色,细胞类长方形、类
长圆形或多角形,壁略增厚。可见油室碎片及黄棕色分泌物。
导管多为网纹,直径25~125μm.。淀粉粒众多,较小,圆形、类
长圆形及不规则形,多单粒,少有3~4复粒,脐点点状、分枝
状,层纹不明显,直径5~38μm.
3.2 薄层色谱 取本品粉末各5g,分别加石油醚(60~90℃)
20ml,超声处理30min,加活性炭0.2g,置温水中振摇提取1
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
品溶液。另取β-谷甾醇对照品,加三氯甲烷制成每1ml含1
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
版一部)试验,吸取供试品与对照品溶液各5μm,分别点于同
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10∶0.5)为展开剂,展
开,取出,晾干,喷以10%磷钼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
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显相同
颜色的斑点。
4 检 查
4.1 总灰分 测定了不同产地3批隔山香药材样品,根据测定
结果,平均值为5.3%,测定结果。(见表1)
表 1 隔山香药材总灰分测定结果 (%)
药材产地 总灰分 平均值
湖南 5.2 5.3 5.3
广东 5.1 5.2 5.2
广西 5.3 5.3 5.3
4.2酸不溶性灰分 测定了不同产地3批隔山香药材样品,根
据测定结果,平均值为0.8%。测定结果。(见表2)
隔山香药材性状及鉴别检查的研究
唐超,谢小明
(邵东县中医院 湖南 邵东 410000)
[摘要] 文章对隔山香的性状进行了阐述,并对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进行了鉴定。为今后制定隔山香质量标准提供了一定
依据。
[关键词] 隔山香;生药;鉴定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951X(2008)05-0106-02
106
DOI:10.13862/j.cnki.cn43-1446/r.2008.05.046
第14卷第5期
Vol.14 No.5
2008年5月
May.2008
中 医 药 导 报
CuidingJournalofTCM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皮损情况综合评分比较 (x±s)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组 30 19.54±4.37 5.48±3.21a
对照组 30 20.03±4.21b 9.58±4.15ac
注:与治疗前比较aP<0.01;与治疗组比较bP>0.05,cP<0.05
3.3.2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经秩和检验,两组综合疗效比较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综合疗效比较 (例)
组别 n 临床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40 7 17 14 2 95.0
对照组 40 3 12 17 8 80.0a
注:秩和检验,与治疗组比较aP<0.05。
4 讨 论
寻常型痤疮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普遍认为
下列因素起关键作用:雄激素与皮脂腺功能亢进;毛囊皮脂
腺导管的角化异常;毛囊皮脂腺单位中微生物作用;炎症及
宿主的免疫反应等。目前常使用激素、抗生素、维生素及维甲
酸等药物治疗,但长期使用副作用大,易复发,且部分患者疗
效欠佳。
本病当属中医“粉刺”、“肺风粉刺”、“痤”、“酒刺”、“青春
蕾”、“面疮”等范畴。《素问·生气通天论》曰:“劳汗当风,寒薄
为皱,郁乃痤”;“汗出见湿,乃生痤”。《外科正宗·肺风粉刺酒
糟鼻》云:“粉刺属肺⋯总皆血热郁滞不散所致”。清《医宗金
鉴·外科心法要决·肺风粉刺》中对其病因、症状表现及治疗
的论述更为详细,文中曰:“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
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日久皆成白
屑,形如黍米白屑。宜内服清肺饮⋯”。近年来,在继承发扬祖
国医学遗产的基础上,中医界对本病的认识有了较大的进
展,认为本病病机除肺热、血热、风热外,同时与血瘀、湿热、
胃肠实热、热毒蕴结、冲任不调等有密切关系。祛痤汤组方以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为法,方中大黄清热解毒;丹
参有清热解毒与凉血活血的双重功效;二者共为君药。黄芩、
蒲公英、生地、白花蛇舌草、石膏能清解热毒、消肿泻火、敛疮
生肌,佐大黄、丹参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功;穿山甲、皂角刺、夏
枯草活血破血,软坚散结,白芷消肿排脓,与大量寒凉药相
伍,兼佐制之功,天花粉解血分热毒,与白芷配伍有消肿散结
的作用,上药共为臣佐。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大黄、黄芩能有
效抑制毛囊皮脂单位微生物生长,对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黄芩还有抑制
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过度的作用;方中的丹参能抑制皮脂分
泌和抗雄性激素作用,并有抗炎免疫之效,对细胞免疫有抑
制作用[6]。
经临床实验证实,祛痤汤治疗寻常型痤疮不但能有效减
少面部皮损情况综合评分,且能明显提高其综合疗效,与对
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高惠荣等译.美国最新临床医学问答—皮肤病学[M].第1版.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0:195
[2]谭凯心.寻常性痤疮临床流行病学趋势分析[J].皮肤病与性
病杂志,1998,20(1):9
[3]中医病证诊疗标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1.
[4]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出版,2002.
[5]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中医药
科技出版社,2002,168-169
[6]黄际薇,等.促进药物透皮吸收的方法[J].中国医院药学杂
志,2003,(11):680
(收稿日期:2007-11-18 编辑:湘泉)
表 2 隔山香药材酸不溶性灰分测定结果 (%)
药材产地 酸不溶性灰分 平均值
湖南 0.9 0.9 0.9
广东 0.9 0.8 0.8
广西 0.8 0.8 0.8
4.3水分 测定了不同产地4批隔山香药材样品,根据测定结
果,平均值为11.8%,测定结果。(见表3)
表 3 隔山香药材水分测定结果 (%)
药材产地 水分 平均值
湖南 11.5 11.7 11.6
广东 11.8 11.7 11.8
广西 12.0 11.9 12.0
4.4浸出物 选用水溶性浸出物测定法项下热浸法,测定了
三批隔山香药材样品,平均为31.6%,测定结果。(见表4)
5 小 结
笔者认为此方法简便,上述数据对鉴定隔山香和制定隔
山香质量,为今后制定隔山香标准提供一定依据。
表4 隔山香药材水热浸出物测定结果 (%)
药材产地 热浸法(水溶性浸出物) 平均值
湖南 31.5 32.0 31.8
广东 32.9 33.2 33.0
广西 30.1 30.3 30.2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典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药品标准[S].第17册,1998:39
[2]中科院中国植物志编写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55卷),第一
分册[S].1922:67-69
[3]江苏新医学院.中国大辞典(下册)[S].上海:上海科技出版
社,1986:2424-2426
[4]湖南省中医药研究所.湖南药物志(第二辑)[M].长沙:湖南人
民出版社,1972:578-579
(收稿日期:2008-01-17 编辑:湘泉)
(上接第69页)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