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对开蕨组培苗幼苗适宜栽培基质的筛选研究



全 文 :北方园艺2014(19):103~107 ·生物技术·
第一作者简介:赵超(1987-),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园林植
物资源与种质创新。E-mail:barry.zc@163.com.
责任作者:董然(1966-),女,博士,教授,研究方向为长白山园林植
物研究。E-mail:Dongr999@163.com.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2012BAD22B0401);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110262)。
收稿日期:2014-05-27
对开蕨组培苗幼苗适宜栽培基质的筛选研究
赵   超1,董   然1,顾 德 峰1,严 海 燕1,黄 祥 童2
(1.吉林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吉林 长春130118;2.长白山科学研究院,吉林 二道白河133613)
  摘 要:以1年生对开蕨组培苗为试材,用以草炭、山皮土、园土、菌渣和珍珠岩为基质,按照
不同比例配置的7种栽培基质[T1(CK1):草炭;T2(CK2):山皮土;T3V(园土)∶V(草炭)=2∶1;
T4V(园土)∶V(山皮土)=2∶1;T5V(园土)∶V(山皮土)∶V(菌渣)=2∶1∶1;T6V(草炭)∶
V(山皮土)∶V(菌渣)=2∶1∶1;T7V(草炭)∶V(珍珠岩)∶V(菌渣)=2∶1∶1]进行栽培适应
性试验,研究了其在不同基质中的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绿素的生长变化,并用隶属函数法综合
评价。结果表明:T1的综合评价值最高,其次依次为T3、T6、T2、T5、T4和T7,综合草炭资源有
限等因素,T3更适宜作为对开蕨组培苗幼苗的栽培基质推广应用。
关键词:对开蕨;组培苗;幼苗;栽培基质
中图分类号:S 68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09(2014)19-0103-05
  对开蕨(Phylitis japonica)属铁角蕨科(Aspleniaee-
ae)对开蕨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别名东北对开蕨、日
本对开蕨,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且耐寒性极强,同时全
草还可入药,用于消炎、止痛等病症[1],是难得的集观赏
和药用价值于一身的优良植物,极具研究价值。但由于
自然繁殖力弱,加之原生境破坏以及人为干扰,已致濒
危灭绝,被列为国家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对濒危植
物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解除其濒危状态[2],顾德峰
等[3]在2008年成功研究并报道了对开蕨的离体快繁技
术,该试验是在此基础上对其组培苗幼苗的适宜栽培基
质进行筛选,以提高植株栽培质量,实现对开蕨的种质
保存和推广应用。
栽培基质是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岳桦
等[4]曾对野生对开蕨引种苗的栽培基质进行研究,认为
其最适栽培基质配方为V(草炭土)∶V(珍珠岩)∶V(蛭
石)∶V(河沙)=7∶1∶1∶1,最不适基质为V(草炭土)∶
V(珍珠岩)∶V(蛭石)∶V(河沙)=5∶2∶2∶1。但关
于对开蕨组培苗幼苗的栽培基质研究尚鲜见报道,而提
高幼苗的栽培质量是实现种质保存的关键步骤,该试验
以草炭、山皮土、园土等为原材料,组合成7种基质配方,
研究基质对对开蕨组培苗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期获
得适宜推广应用的栽培基质。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为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培养的1年生
对开蕨组培苗。
试验所用基质原料有:草炭,购于吉林省黄泥河镇
大川草炭开发公司;山皮土,2013年采于长春净月潭森
林蒙古栎林下2~3cm表层土;园土,来源于吉林农业大
学园艺学院园林花卉实践基地;菌渣,来源于吉林农业
大学食用菌教学实践基地;珍珠岩,购于吉林省长春市
海军珍珠岩厂。
1.2 试验方法
试验于2013年5—9月在吉林农业大学园艺基地
进行。以当前生产上常用的纯草炭基质为第1对照
(T1,CK1),以与对开蕨原生境土壤类似的山皮土基质
为第2对照(T2,CK2),其余处理按当地盆栽花卉的常
规栽培基质配比配制:T3,V(园土)∶V(草炭)=2∶1;
T4,V(园土)∶V(山皮土)=2∶1;T5,V(园土)∶V
(山皮土)∶V(菌渣)=2∶1∶1;T6,V(草炭)∶V(山皮
土)∶V(菌渣)=2∶1∶1;T7,V(草炭)∶V(珍珠岩)∶V
(菌渣)=2∶1∶1。
有机基质均腐熟后使用,所有基质上盆前均先用稀
释1 000倍多菌灵溶液进行喷施消毒。于2013年5月6
日选取长势一致的1年生幼苗从草炭中移至7种试验
基质,栽于10cm×10cm的塑料营养钵内,培养于人工
生长箱(300cm×150cm×100cm)中。经测定,试验期
间箱内温度25~30℃,最大光照强度6 500~7 200lx,空
气湿度85%~90%。每处理8盆,每盆1株,3次重复,
301
·生物技术· 北方园艺2014(19):103~107
即每处理24株,7个处理共168株,采用完全随机区组
设计。正常水分管理,缓苗2个月后开始测定各项生长
指标。
1.3 项目测定
1.3.1 基质理化性质的测定 主要包括容重、总孔隙
度、持水孔隙、通气孔隙、EC值和pH值,采用连兆煌
等[5]的方法测定。
1.3.2 生长指标的测定 缓苗结束后,每处理选取8盆
植株,测定叶长(从叶片基部着生叶柄处至叶尖)、叶宽
(叶片最宽处),统计总叶面积和总叶片数,以后每10d
测定1次,直至大部分叶片无明显变化为止。叶长、叶
宽皆用钢卷尺测量,精确到0.1cm,叶面积先用数码相
机拍照法[6]得出对开蕨组培苗幼苗的叶面积系数K,再
利用公式[7]:A=K·L·W(A表示叶面积、K表示系
数、L表示叶长、W表示叶宽)算出叶面积。形态观测结
束后,每处理选8片成熟功能叶采用乙醇浸泡法[8]测定
叶绿素含量。
1.4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整理计算,
SPSS 19.0软件对不同处理下对开蕨组培苗幼苗的各
生长指标的显著性进行F检验,并对各生长指标与基
质理化性质作相关分析。最后用隶属函数分析评价7
种栽培基质配方的优劣。隶属函数值的计算方法
为[9]:X(μ)=(X-Xmin)/(Xmax-Xmin),式中X表示某
指标的平均测定值,Xmin表示该指标的最小值,Xmax表示
该指标的最大值。将各基质条件下不同评价指标的隶
属函数值进行累加,求其平均值,即为对开蕨组培苗幼
苗生长质量的综合评价指数,其值越大,说明该基质越
适宜其生长。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基质的理化性质分析
基质除固定作物根系外,更重要的是为根系创造
良好的水、肥、气条件,这些与其理化性质息息相
关[10]。该试验中各处理基质的理化性质如表1所示。
不同处理的容重差异明显,从大到小依次为T4>T5>
T3>T2>T6>T1>T7,其中以草炭为主要成分的
T1、T6和 T7较小,分别为容重最大的 T4基质的
18.2%、34.9%和16.4%。多数研究认为基质容重在
0.1~0.8g/cm3 时有利于植物生长[11-12],试验中除T4
(0.981g/cm3)、T5(0.885g/cm3)略大于这一范围外,其
余处理均在这一范围内。总孔隙度可以反映基质的通
气、保水状况,一般认为在54%~96%时较好[10,13],该试
验中只有T4(52.17%)略小于这一范围,其它处理的总
孔隙度均为60%左右,在理想范围之内。此外,理想基
质的持水空隙为40%~75%[11],通气孔隙为20%左右,
大小孔隙比为1∶(2~4)[14],该试验中只有T4的通气
孔隙(12.00%)相对较低,其它处理的这3项指标基本均
在这一范围内。EC值可以反映基质中可溶性盐溶液浓
度和营养水平,其值太低表明营养不足,太高又会导致
盐害,该试验中各处理的EC值均小于1mS/cm,在适宜
植物生长的理想范围(<2.5mS/cm)[15]。各处理基质
的pH值相差不大,均为5.0~6.0,呈弱酸性,适合对开
蕨组培苗的生长[16]。
  表1 不同基质配方的理化性质
  Table 1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diferent substrate formulas
处理
Treatment
容重
Bulk density/(g·cm-3)
总孔隙度
Total porosity/%
持水空隙
Water-holding porosity/%
通气孔隙
Aeration porosity/%
大小孔隙比
Aeration/Water-hold porosity ratio
EC
/(mS·cm-1)
pH值
pH value
T1(CK1) 0.179  64.94  43.94  21.00  0.478  0.54  5.10
T2(CK2) 0.752  57.21  40.71  16.50  0.405  0.87  5.46
T3  0.758  56.00  40.50  15.50  0.383  0.45  5.56
T4  0.981  52.17  40.17  12.00  0.299  0.48  5.57
T5  0.885  55.01  40.51  14.50  0.358  0.15  5.79
T6  0.342  61.44  45.94  15.50  0.337  0.22  5.69
T7  0.161  64.99  45.49  19.50  0.429  0.72  5.72
2.2 不同处理基质对对开蕨组培苗幼苗形态生长的
影响
缓苗2个月后进行试验统计,其形态生长变化趋势
如图1所示。除T5和T7外,各处理的总叶面积和总叶
片数均随时间推移而逐渐上升最后趋于平缓,T5、T7则
表现为先升后降,在观测30d后,叶片数开始出现减少,
叶面积也随之下降。曲线斜率越大,表明植株生长速度
越快,由图1可知,不同处理间总叶片数增长速度大致
相似,而叶面积生长速度差异较为明显,表现为T1、T2、
T3最快,T4、T6次之,T5、T7最慢。
用最后1次观测值减去各自的初始记录值,得出其
净生长量,如表2所示。T1的总叶片数净增长量最多,
与其它处理达极显著差异(P<0.01),而T3的总叶面积
净增长量最大,同样与其它处理达极显著差异(P<
0.01),说明这2种基质相对更适宜对开蕨组培苗幼苗的
生长。T5在这2项指标中均为负值,表明植株在该基
质中生长不良,T7的叶片数也有减少,同样不适宜。
401
北方园艺2014(19):103~107 ·生物技术·
图1 不同基质处理下总叶片数和总叶面积的变化趋势
Fig.1 Changing trend of total leaf number and total leaf area in diferent substrate formulas
  表2 不同基质处理下总叶片数和
总叶面积的净增长量
  Table 2 The net increase of total leaf number and
total leaf area in diferent substrate formulas
处理
Treatment
总叶片数净增长量
The net increase of
total leaf number/片
总叶面积净增长量
The net increase of
total leaf area/cm2
T1(CK1) 26±1.6aA  53.47±2.03cB
T2(CK2) 17±2.1bcB  59.02±3.12bB
T3  20±2.6bB  67.30±2.82aA
T4  8±1.8dC  44.17±3.07dC
T5 -2±2.2fD -6.65±2.23eD
T6  16±1.2cB  41.54±3.28dC
T7  4±1.7eC -12.47±2.67fD
  注:表中数据为平均值±标准差,小写字母表示P<0.05显著水平,大写字母表
示P<0.01显著水平。下同。
Note:Data in the table are means±standard deviation,lowercase letters show signif-
icant at 0.05level,capital letters show significant at 0.01level.The same as below.
2.3 不同处理基质对对开蕨组培苗幼苗叶绿体色素含
量的影响
叶绿体色素是植物体内的一种光合色素,其质量浓
    
度的多少直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弱[17]。高等植物
的叶绿体色素主要包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素又
由叶绿素a和叶绿素b组成,叶绿素a偏向于吸收红橙
光,叶绿素b偏向于吸收蓝紫光[18],而类胡萝卜素可以
避免叶绿素的光氧化及紫外线辐射伤害等[19]。由表3
可知,该试验中各处理总叶绿素和叶绿素a含量从大
到小均为T1>T5>T6>T3>T4>T2>T7,叶绿素b
含量T1>T6>T5>T3>T4>T2>T7,类胡萝卜素含
量T1>T5>T6>T3>T2>T7>T4,其中T1的这4项
指标与其它处理相比均达极显著差异(P<0.01),表明
T1中栽培的植株具有更强的光合能力。
2.4 各生长指标与基质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将不同处理中对开蕨组培苗幼苗的各项生长指标
与基质理化性质做相关性分析,由表4可以看出,各生
长指标均与基质的pH相关系数较高,且呈负相关,表明
对开蕨组培苗幼苗喜生于弱酸性土壤环境中;另外除总叶
面积外,各生长指标还与基质通气孔隙的相关性较高,与
容重呈负相关,表明疏松透气的基质更适宜植株生长。
  表3 不同基质处理下对开蕨组培苗幼苗叶绿体色素含量
  Table 3 The chloroplast pigment content of P.japonicatissue-cultured seedlings in diferent substrate formulas
处理
Treatment
叶绿素a
Chlorophyl a/(mg·g-1)
叶绿素b
Chlorophyl b/(mg·g-1)
总叶绿素
Total chlorophyl/(mg·g-1)
类胡萝卜素
Carotenoid/(mg·g-1)
T1(CK1) 1.143±0.021aA  0.536±0.021aA  1.679±0.027aA  0.208±0.012aA
T2(CK2) 0.687±0.026cC  0.328±0.019dBC  1.014±0.023cCD  0.136±0.013bB
T3  0.757±0.023bcBC  0.359±0.017bcdB  1.115±0.035bBC  0.148±0.015bB
T4  0.694±0.032cC  0.333±0.015cdBC  1.027±0.031cCD  0.130±0.011bB
T5  0.830±0.024bB  0.366±0.022bcB  1.196±0.034bB  0.157±0.014bB
T6  0.799±0.031bBC  0.373±0.023bB  1.172±0.026bB  0.155±0.013bB
T7  0.674±0.023cC  0.283±0.016eC  0.956±0.031cD  0.131±0.011bB
  表4 各生长指标与基质理化性质的相关系数
  Table 4 The correlation coeficient of growth indexes and substrates’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生长指标
Growth indexes
容重
Bulk density
/(g·cm-3)
总孔隙度
Total porosity
/%
持水空隙
Water-holding porosity
/%
通气孔隙
Aeration porosity
/%
大小孔隙比
Aeration/Water-hold porosity ratio
EC
/(mS·cm-1)
pH值
pH value
总叶片数Total leaf number -0.338  0.326  0.149  0.414  0.448  0.278 -0.811
总叶面积Total leaf area  0.180 -0.203 -0.284 -0.096  0.006  0.208 -0.618
总叶绿素Total chlorophyl -0.402  0.418  0.206  0.518  0.533 -0.239 -0.741
叶绿素a Chlorophyl a -0.430  0.449  0.234  0.545  0.555 -0.248 -0.714
叶绿素b Chlorophyl b -0.340  0.351  0.146  0.457  0.486 -0.215 -0.789
类胡萝卜素Carotenoid -0.452  0.473  0.256  0.568  0.578 -0.248 -0.704
501
·生物技术· 北方园艺2014(19):103~107
2.5 不同基质处理中对开蕨组培苗幼苗生长情况的综
合评价
隶属函数分析是一种在多指标基础上对材料进行
综合评价的方法,可以避免单一指标的片面性,较为全
面地评价植株在不同基质中的生长情况[20],使试验结果
更科学可靠。根据综合评价指数进行排序,结果如表5
所示。T1得分最高,排在第1位,表明在此7种基质配
方中T1最适宜对开蕨组培苗幼苗生长,其次依次为
T3、T6、T2、T5、T4和T7。
  表5 不同基质处理下对开蕨组培苗幼苗生长综合评价指数
  Table 5 The growth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of P.japonicatissue-cultured seedlings in diferent substrate formulas
处理
Treatment
总叶片数
Total leaf number
/片
总叶面积
Total leaf area
/cm2
总叶绿素
Total chlorophyl
/(mg·g-1)
叶绿素a
Chlorophyl a
/(mg·g-1)
叶绿素b
Chlorophyl b
/(mg·g-1)
类胡萝卜素
Carotenoid
/(mg·g-1)
综合评价指数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排序
Ranking
T1(CK1) 1.00  0.83  1.00  1.00  1.00  1.00  0.97  1
T2(CK2) 0.68  0.90  0.08  0.03  0.18  0.08  0.32  4
T3  0.79  1.00  0.22  0.18  0.30  0.23  0.45  2
T4  0.36  0.71  0.10  0.04  0.20  0.00  0.23  6
T5  0.00  0.07  0.33  0.33  0.33  0.35  0.24  5
T6  0.64  0.68  0.30  0.27  0.36  0.33  0.43  3
T7  0.21  0.00  0.00  0.00  0.00  0.01  0.04  7
3 讨论与结论
通过植株的生长指标与基质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可
知,对植株生长影响较大的是基质的pH值和通气孔隙度,
结果表明,疏松透气的酸性或微酸性基质最适宜对开蕨组
培苗幼苗的栽植培养,这与田洪等[16]的研究结果一致。
植株在T5和T7基质中生长速度较慢,且出现叶
片数减少,总叶面积下降等现象,表明这2种基质不太
适宜对开蕨组培苗幼苗的栽植,究其原因可能与基质配
方自身理化性质有关。T5的EC值仅为0.15mS/cm,
是所有处理中最低的,EC值小表明基质中营养不足,由
此导致植株在试验后期出现生长不良现象;而T7由于
是珍珠岩、草炭和菌渣的混合物,土壤容重过低,孔隙度
过大,保肥保水性差,因此不利于植株生长;T4基质则
由于容重过高,超过了理想基质的容重范围,不仅会导
致通气孔隙和持水孔隙不能很好协调,有碍植株根系生
长,也不便于生产中的操作和管理。
T1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较试验中的其它基质更
适宜对开蕨组培苗幼苗的栽培。草炭主要由未完全分
解的植物残体和完全腐殖化的腐殖质以及矿物质组
成[21],富含有机质和腐植酸,疏松多孔,通气透水,贮藏
水分养分能力较强,是公认的无土栽培优良基质组分之
一[10],但草炭为不可再生资源,且成本较高,若能与其它
基质混合使用,则有利于资源的保护与节约。以山皮土
作第2对照的T2处理排在第4位,虽然它比较适合对
开蕨组培苗的生长,但由于山皮土资源有限,大量开采
会对森林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因此也不适合推广。试验
结果表明植株在T3、T6基质中也能较好生长,且T3配
方简便易行,成本较低,可以实现对纯草炭基质的取代,
更适合在工厂化育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保东,时述武.长白山的珍稀观赏植物-对开蕨[J].中国野生植物,
1991(4):37-38.
[2] 刘鹏,康华靖,张志详,等.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幼苗生长特
性和叶绿素荧光对不同光强的响应[J].生态学报,2008,28(11):5656-
5664. 
[3] 顾德峰,李东升,王蕾,等.东亚对开蕨离体快繁的研究[J].园艺学
报,2008,35(9):1373-1376.
[4] 岳桦,吴妍,姜丽颖.不同栽培基质对对开蕨的影响[J].黑龙江农业
科学,2011(2):66-68.
[5] 连兆煌,李式军.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4:50-100.
[6] 苑克俊,刘庆忠,李圣龙,等.利用数码相机测定果树叶面积的新方
法[J].园艺学报,2006,33(4):829-832.
[7] 张斯美.叶面积测量法[J].北京农业科技,1981(5):62-69.
[8] 张治安,陈展宇.植物生理学实验技术[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8:66-68.
[9] 陶向新.模糊数学在农业科学中的初步应用[J].沈阳农业大学学
报,1982,13(2):96-107.
[10]任爽英,刘春,冯冰,等.东方百合‘Sorbonne’无土栽培基质的研究
[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1,33(3):92-98.
[11]曹凯,佘新,赵艳艳,等.沙地番茄无土栽培基质的筛选[J].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6):147-152.
[12]孙向丽,张启翔.4种农业有机废弃物对丽格海棠盆花的栽培效果
[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1,39(3):31-33.
[13]郭世荣.固体栽培基质研究、开发现状及发展趋势[J].农业工程学
报,2005,21(增):1-4.
[14]蒋卫杰,杨其常.小康之路·无土栽培特选项目与技术[M].北京:科
学普及出版社,2008:46-52.
[15]徐文俊,程智慧,孟焕文,等.农业废弃有机物基质配方对番茄生长
及产量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4):
127-133. 
[16]田洪,王殿芝,赵占英,等.东北对开蕨的栽培[J].人参研究,1997
(2):16-17.
[17]张智顺,张庆费,夏檑,等.遮阴对几种绿化植物光合特性和生长的
影响[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0,38(3):47-49,72.
[18]Boardman N K.Comparative photosynthesis of sun and shade plants
[J].Annual Review of Plant Physiology,1977,28:355-377.
[19]Goodwin T W.The biochemistry of carotenoids[J].Plant,Chapman
and Hal,1980,V(1):529.
[20]刘旭,张延龙,牛立新,等.‘西伯利亚’百合可再生栽培基质的筛选
[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0(11):179-186.
[21]宫亚军,路虹,石宝才.不同栽培基质对蚕豆苗生长的影响[J].北方
园艺,2008(1):1-3.
601
北方园艺2014(19):107~112 ·生物技术·
第一作者简介:康立茹(1989-),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园艺
植物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E-mail:kangliru891210@163.com.
责任作者:石岭(1960-),男,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园艺植
物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
收稿日期:2014-05-19
沙芥茎尖培养及腋芽萌发和增殖的影响因素
康 立 茹,石   岭,张 启 莉,田 荣 伟,张 东 辉,郝 梦 洁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农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010019)
  摘 要:以沙芥无菌实生茎尖为外植体,探索了光照强度对茎尖培养的影响,研究了植物生
长调节剂6-BA与IBA的不同浓度组合对沙芥幼苗短缩茎腋芽诱导和腋芽增殖的影响,同时研究
了消毒方法对田间沙芥萌动腋芽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茎尖分生组织生长的光照强度
为3 600lx;最佳诱导腋芽萌发并进行伸长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为6-BA 5.0mg/L,IBA
0.5~1.0mg/L,腋芽诱导率达93.3%~96.7%,平均诱导芽数为4.2~4.3;最适宜腋芽增殖的植
物生长调节剂浓度组合为6-BA 5.0mg/L+IBA 1.0mg/L,丛生芽诱导率达93.1%,增殖系数达
3.44;田间的萌动腋芽经70%酒精浸泡3~5s与0.1%升汞震荡10~12min,二者交叉消毒效果
最理想,污染率为10%,成活率达到85%,褐化率只有20%,但外植体生长缓慢,生长周期长,增殖
率极低,不适宜进行增殖培养。
关键词:沙芥;茎尖分生组织;腋芽;诱导;增殖
中图分类号:S 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09(2014)19-0107-06
  沙芥(Pugionium cornutum)属十字花科2年生草本
植物[1],是生长于我国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等省区的
    
草原沙地、半流动沙地、荒漠或半荒漠地带[2]的一种典
型沙生旱生植物。生态环境的恶化,使得生长在干旱环
境下的野生沙芥属植物结实率低,物种濒临灭绝,而沙
芥现已表露出的营养[3]、饲用[4-5]、生态和药用[6-8]等开发
利用价值,对其野生资源的保护以及沙芥属植物的生物
产量和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人工栽培[9]技术
虽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但人工栽培少且沙芥生长周
  
Study on Screening of Optimal Culture Substrate for Young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of Phylitis japonica
ZHAO Chao1,DONG Ran1,GU De-feng1,YAN Hai-yan1,HUANG Xiang-tong2
(1.Colege of Horticulture,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 130118;2.Changbai Mountain Academy of Sciences,Erdaobaihe,Jilin
133613)
Abstract:Taking one-year-old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of Phylitis japonica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the adaptability
of P.japonicain the 7kinds of culture substrate were studied.The 7treatments were mixture of peat,hil-skil soil,
garden soil,mushroom residue and perlite at the diferent volume ratio respectively,[T1(CK1):peat,T2(CK2):hil-skil
soil,T3V(garden soil)∶V(peat)=2∶1,T4V(garden soil)∶V(hil-skil soil)=2∶1,T5V(garden soil)∶V(hil-skil
soil)∶V(mushroom residue)=2∶1∶1,T6V(peat)∶V(hil-skil soil)∶V(mushroom residue)=2∶1∶1,T7V(peat)∶
V(perlite)∶V(mushroom residue)=2∶1∶1].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in terms of its leaf length,leaf width,leaf
area and chloroplast pigment content in diferent substrate formulas,then evaluated them by subordinate func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T1had the highest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folowed by T3,T6,T2,T5,T4and T7.
However,T3was considered as more suitable for substrate promotion of young tissue culture seedlings of Phylitis
japonica due to the limited resources of peat.
Keywords:Phylitis japonica;tissue culture seedling;young seedling;culture substrate
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