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羊踯躅根的生药学研究
罗新舟① 李弘韬② 黄念桃③
① 湖北中医学院制药厂 ,武汉 430070; ② 湖北药检高等专科学校 ,武汉 430064
③武汉天奥制药厂 430071
提要 对羊踯躅根进行生药学研究 ,分析其主含黄酮类化合物和 木毒素Ⅰ 。
关键词 羊踯躅根 ; 生药学
本品系采用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 Rhododendron mo lle G.
Don的干燥根及根茎。据报道在关节炎治疗方面有较好的疗效。过
去民间使用其花及果实 ,因毒性大而限制了使用 ,与其相比 ,本品
则作用稳定可靠 ,毒性小 ,因此在研究开发方面有着广阔的前景。
对本品的生药学研究 ,文献中未曾涉及 ,为此我们进行了初步的研
究 ,通过分析和对照 ,表明主含黄酮类化合物 木毒素Ⅰ ,两者均
具一定的抗炎活性。
1 生药性状
呈不规则块状 ,下部着生多条弯曲或扭曲的根 ,长短不一 ,直
径 0. 3~ 2. 0cm,表面灰棕色或红棕色 ,常有部分栓皮呈鳞片状脱
落 ,具细纵皱纹及少数细根及细痕 ;上部残留部分未除尽的茎 ,质
坚硬 ,折断面平坦 ,浅红棕色 ,气微 ,味苦。
2 显微鉴别
2. 1 本品根 (直径 0. 8cm )的横切面: 木栓层为 10全列木栓细胞 ,
棕色 ,栓内层 2~ 3列 ,浅棕色 ,韧皮部较窄 ,形成层不明显。木质部
占根的大部分 ,导管直径 38~ 46μm ,单个或 2个并列 ,呈环状排
列 ,周围为木薄壁细胞 ,木纤维 ;射线 1~ 5列细胞 ,浅棕色 ,内含众
多滴状物质。
图 1 羊踯躅根横切
面简图
3 理化鉴别
将药材粉碎成细粉 ,取 10g,加 50%乙醇 50ml回流 30min,放
冷 ,过滤 ,滤液供以下试验。
3. 1 取滤液 4ml,加入少许镁粉 ,滴加浓盐酸 5~ 6滴 ,稍许 ,即显
樱红色。 (检查黄酮类 )。
3. 2 取滤液滴 1滴于滤纸片上 ,于 254nm紫外灯下观察 ,显暗红
色 ,喷 1%三氯化铝溶液 ,显黄色 ,紫外灯下呈淡绿色荧光。 (检查
黄酮类 )。
3. 3 取滤液 2ml,滴加 5%香草醛浓硫酸 3滴 ,振摇呈紫红色 ,加
热 ,颜色逐渐加深显暗棕色。 (检查 木毒素Ⅰ )。
2. 2 粉末特征 :木薄壁细胞木化 ,木纤维众多 ,木栓细胞 ,棕色及
网纹导管等。
图 2 1.木薄壁细胞 2.木纤维 3.木栓细胞 4.导管
4 薄层层析
取上述滤液一定量浓缩 10倍 ,浓缩液点于硅胶 G薄层板上
( 105℃活化 1h) ,以标准 木毒素Ⅰ 作对照 , CHCl3∶ CH3COCH3
∶ CH3O H( 8∶ 2∶ 1. 5)作展开剂 ,展开后 ,晾干 ,喷洒 5%香草醛浓
硫酸乙醇溶液 ,于 10 5℃烘烤 2min,观察样品中蓝紫色斑点 ( Rf
0. 65) ,与对照品一 致。
参考文献
1 国家医药管理局中草药情报中心站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 .北京:人民
卫生出版社 , 54
2 Wang sheng Xin et al. 植物学报 , 1984, 26( 1)∶ 71
3 国家卫生部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 , 1部 .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1985∶
9 ( 1998- 02- 20收稿 )
本例特点:左侧第 2次再发 ;有明显的酒后感受风寒入侵 ;有面部
典型的 Bell氏现象。 根据病史记载无发热 ,无感冒及头面部及耳
周围无疱疹 ,病毒因素可排除 ,虽有外伤 ,但不严重又无骨折 ,作为
降低身体抵抗力 ,勉强可言 ,骨折后损伤面神经则不存在 ,其他因
素无据可查 ,所以 ,本例诊断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 (口僻 )是适合的。
3. 2 掌握疾病进展情况 ,分期治疗护理 ,本病分为 3期:即炎症进
展期 ;麻痹稳定期 ;功能恢复期。本例治疗疗效良好 ,关键在于抓早
抓及时 ,抓住前 10d不放 ,早期面部不宜过多过重刺激 ,以服中药
最为恰当。证实风寒 ,中药早晚温服。风热型服中药汤剂少量多次
温服为好 ,还要注意风寒之邪入侵的特点 ,用艾叶煎汤乘热蒸颜面
局部 , 2次 /d,每次 20~ 30min,加强活血化瘀的作用 ,改善面部肌
肉 ,神经营养状况 ,有利面瘫快速恢复。到了功能恢复期 ,中药结合
面部点按穴位 1次 /d,可促进恢复。
3. 3 向病人交待注意个人防护 ,此点相当重要 ,对病证转归及是
否留后遗症关键密切。早期要全休息治疗 ,不可疏忽大意。外出时
要戴口罩戴帽 ,不要多看电视及书报 ,减少对眼面的刺激及疲劳 ,
居住环境保持温暖 ,不宜冷饮 ,洗口洗脸宜用温水 ,总之要忌冷 ,保
暖 ,不时以热双手掌抚摸额面颊部 ,每 d数次 ,早晚均可。
( 1998- 03- 13收稿 )
435
LISHIZHEN M EDICIN E ANDM A TERIA M EDICA RESEARCH1998 V OL. 9 N O. 5 时珍国医国药 1998年第 9卷第 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