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红大戟组培苗移栽试验



全 文 :2007年第 5期(总第 112期) 广西 热 带农 业 19
基金项目:广西科技攻关项目(桂科攻 0322024-3A)资助。
作者简介:黄浩 ,男 ,广西融安人 ,农学硕士 ,从事植物遗传育种和生物技术工作。
收稿日期:2007-06-11
红大戟组培苗移栽试验
黄 浩 1 , 2 韦鹏霄 1 岑秀芬 1 刘 芳 1 余丽莹 2
(1广西大学农学院 , 南宁 530005;2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
摘 要:以红大戟组培生根苗为移栽材料 , 研究了不同基质 、不同水肥处理和不同季节对红大戟
组培苗移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泥炭和珍珠岩混合 (1∶1)作为移栽基质 , 成活率最高 , 达
85.30%;喷施 0.07%的 KH2PO 4溶液最能促进移栽苗的生长;较佳的移栽季节为 2 ~ 4月。
关键词:红大戟 组培苗 移栽
红大戟(Knoxia valerianoides Thorel et Pitard)别名
紫大戟 、广大戟 、将军草等[ 1 , 2] , 为茜草科多年生草本
植物 。主产广西 、广东两省 ,生于低山坡草丛中的半阴
半阳处[ 2 , 3]。以块根入药 ,主要化学成分为蒽醌类化合
物。主要药用功能为泻水逐饮 ,攻毒消肿散结[ 3] ,是中
成药紫金锭的主药[ 4 ,5]。
红大戟繁殖非常缓慢 , 自然繁殖的种子发芽率不
到 1%,用常规方法贮藏 1年以上的种子 ,基本丧失活
力 ,几乎不能出苗 [ 6 ,7 ,8] ,加上近年滥采乱挖 ,致使野生
资源已处于濒临枯竭的状态。前人对红大戟组织培养
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9] , 但对组培苗移栽技术的研究均
无报道。本文从基质 、水肥和季节 3个方面对红大戟
的组培苗进行了移栽技术的研究 , 解决了移栽成活率
低 、不易获得人工繁殖小苗的难题 。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广西野生红大戟组培苗。
1.2 试验方法
1.2.1 移栽基质试验
剪取长约 3 cm的顶芽 ,接种至 1/2 MS+MET 1.4
mg/L+IBA 0.2 mg/L生根诱导培养基中 , 25 d后分别
移至河沙 、珍珠岩 、黄土+珍珠岩(1∶1)、泥炭 、泥炭
+珍珠岩(1∶1)5种不同基质上 。生根诱导在培养室
内进行 ,光照时间 10 ~ 12 h/d ,光照强度为 1500 ~ 2000
lx ,温度为 25±2 ℃。移栽在大棚内进行 ,前 10 d用塑
料膜覆盖 , 以保持湿度 , 之后逐步打开塑料膜。并在
10 d 、20 d、30 d和 40 d后分别统计不同基质中组培苗
的成活率 。
1.2.2 水肥处理试验
以珍珠岩+泥炭(1∶1)为移栽基质 , 设 0.07%
KH2PO 4、1/2 MS 、2 mg/L MET和清水 4个处理 , 移栽
30 d后开始喷施。每个处理 50株 ,每隔 5 d喷洒 1次 ,
共喷 3次 ,喷施第 1次后 20 d调查植株高度及生长情
况。
1.2.3 移栽季节试验
以珍珠岩+泥炭 (1∶1)作为移栽基质 , 分别在
2 ~ 4、 5~ 7 、9 ~ 10 、11 ~ 12月于大棚进行 4个批次的
移栽试验 , 30 d后统计成活率 ,每批 3次重复 ,每个重
复移栽 100株 。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基质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从表 1试验结果中可看出 , 在移栽后 10 d , 由于
生根苗一直处于保温保湿的环境下 , 各处理表现出的
成活率均较高。当在 20 d和 30 d统计时则有很大差
别 , 河沙 、珍珠岩+黄土(1∶1)两基质的成活率分别
由移栽后 10 d的 94.00%、 95.63%下降到 20 d的
22.00%、23.81%,当到 30 d时 ,两者的成活率分别低
至 12.00%和 14.00%;很明显地看出 , 最好的基质是
经 作
广西 热 带农 业 2007年第 5期(总第 112期)20
珍珠岩+泥炭(1∶1), 成活率在 20 d、30 d 、40 d时均
是最高的 , 分别为 88.00%、86.46%和 85.30%, 而河
沙基质最差 , 成活率在这 3个时期分别为 22.00%、
12.00%和 10.00%。不同基质成活率高低的顺序依次
为:珍珠岩+泥炭>泥炭>珍珠岩>珍珠岩+黄土>
河沙。
表 2 不同季节移栽对成活率的影响
移栽基质 移栽苗数(株) 成活率(%)
10 d 20 d 30 d 40 d
泥炭 250 100 71.43 59.18 57.14
河沙 250 94.00 22.00 12.00 10.00
珍珠岩 250 93.33 63.33 40.00 36.67
珍珠岩+泥炭(1∶1) 250 98.00 88.00 86.46 85.30
珍珠岩+黄土(1∶1) 250 95.63 23.81 14.00 12.00
表 1 不同基质对移栽成活率的影响
2.2 不同水肥对移栽苗生长的影响
施肥 20 d后 , 4种水肥处理有明显的差异。各处理
均长出 2~ 3对嫩叶 ,施 0.07%KH2PO 4、1/2 MS 、2 mg/L
MET和清水处理的苗分别增高 0.55 cm、 0.50 cm、
0.32 cm、0.30 cm。前 3组处理的生长状况明显比清水
处理好 , 其中施 0.07%KH2PO4的处理苗长势最好 , 苗
健壮 ,叶宽大墨绿色 , 而 1/2 MS和 2 mg/L MET两组
处理的苗长势 、 健壮度 、 叶色等较 KH2PO 4的处理稍
差 ,仅喷清水处理的苗质最差 。
2.3 不同季节移栽对成活率的影响
4个不同季节移栽结果见表 2。由试验结果可看
出 , 2 ~ 4月份进行移栽的小苗 , 存活率最高 , 达
88.36%, 而其他 3个不同季节移栽的小苗 , 存活率为
30%左右 ,仅是 2~ 4月份移栽成活率的 1/3。这可能
是 2 ~ 4月份 (春季)的气候条件较适合移栽苗的生
长 ,而其他季节对移栽苗的生长不利;还是其他原因 ,
有待下一步深入研究 。
3 讨论
3.1 移栽基质的选择
移栽基质的选择原则是疏松透气 , 具有一定的保
水保肥能力 [ 10]。在移栽中 ,针对性地选用 5种不同基
质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 ,河沙的保水性太差 ,珍珠
岩的保水性较河沙的稍好 , 但两者的基质空隙均较
大 , 根太细不易吸收水分;而在黄土+珍珠岩(1∶1)
中虽然保水性大 , 且有珍珠岩混合 , 但由于不定根较
细小 ,黄土的粘性太强 ,对幼小的不定根生长不利;纯
泥炭虽然保水保肥能力很好 , 但其在喷施定根水后 ,
基质变得较紧密 , 透气性下降 , 可能对根的生长也不
利;而泥炭+珍珠岩(1∶1)这种混合的基质基本上弥
补了上述 4种基质的缺点 , 疏松透气 , 保水保肥能力
较好 , 在移栽红大戟试管苗过程中 , 具有较好的效
果。
3.2 移栽苗的看护管理
移栽的试管小植株和活体生根的小植株 , 其湿度
的控制十分重要。因为试管苗在培养瓶培养时为高湿
(相对湿度为 90%~ 100%)环境 , 茎叶表面防止水分
散失的角质层等几乎全无 , 根系又不发达 , 即使移栽
后根系周围有足够的水分也难以保证水分平衡 [11]。在
红大戟生根苗移栽到基质后 10 d , 要覆盖塑料薄膜 、
并且经常喷雾 , 控制相对湿度不低于 85%, 以提高小
植株周围的空气湿度 ,减少叶面蒸腾;同时 ,控制温度
在 30 ℃以下 ,避免温度过高导致蒸腾作用加强 ,水分
失衡和微生物滋生等;在 10 ~ 20 d间 , 可逐步半揭开
塑料薄膜 , 逐渐降低相对湿度 , 使其逐步适应自然环
境。20 d后 ,可完全去掉塑料薄膜 ,但要注意保证土壤
的湿度。另外 ,在移栽的过程中 ,还需加盖遮阴网 ,以
控制光照强度 ,避免阳光直射 。通过以上管理方法 ,对
提高成活率有着很大的作用 。
试验中分别在 10、20 、30、40 d进行统计 , 很明显
地看出在 30 d和 40 d两个统计时期的成活率差异很
月份 移栽苗数(株) 存活率(%)
2 ~ 4 300 88.36
5 ~ 7 300 32.40
9 ~ 10 300 30.65
11 ~ 12 300 29.38
2007年第 5期(总第 112期) 广西 热 带农 业 21
收稿日期:2007-06-14
锯叶棕 (Serenoa repens)生长在南北美洲气候炎
热的地区 , 叶片扇形 , 为棕榈科矮小灌木 , 果实可药
用。锯叶棕适合在气候温暖的地区生长 ,丛生 ,分蘖能
力强 ,开花期是 7 ~ 8月 ,花白色 ,果实呈橄榄型 ,前期
黄色 ,成熟后呈蓝黑色。锯叶棕果实含有丰富的油酸 ,
亚油酸 ,棕榈酸等脂肪酸 、植物固醇 、类黄酮与高分子
多糖等。早在 13世纪 ,锯叶棕的浆果曾是印第安人的
食品 , 食用果实用来治疗消化 、泌尿系统疾病以及各
种炎症 、痢疾等 。目前 ,美国 、德国和意大利等西方国
家对锯叶棕的加工 、种植 、医药等方面已有较为深入
的研究 , 而我国对锯叶棕的综合研究或报导较少 。鉴
于锯叶棕在医药方面的特殊用途和商业价值 , 2003年
12月和 2004年 4月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与美国加
州湾食品科技公司合作 , 先后引进锯叶棕种子 2.4万
粒 , 进行引种试种与适应性观测 , 以便于日后对锯叶
棕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 。
少 , 这说明移栽苗在 30 d后 , 根系已能正常吸收营养
物质 ,植株已由异养向自养方式转变 。说明本试验的
看护管理方法对红大戟组培苗的移栽是切实可行
的。
3.3 水肥管理
红大戟为草本植物 , 容易发生倒伏 , 在人工移栽
时应加以注意 , 可通过适当施肥增强其抗性;陈芳清
[12]等人对红大戟的生态学研究发现 ,红大戟分布地土
壤呈弱酸性 , 有机含量高但 P和 K元素的含量较低 ,
建议在人工栽培时注重 P和 K肥的施用。在不同水肥
处理试验中已发现 , 喷施 0.07%的 KH2PO4溶液效果
要比 1/2MS , 2 mg/L MET的效果好 , 在观察统计时
期 , 苗高的增值最大 , 长势较好 , 苗健壮 , 叶片宽大深
绿色 。这说明施 P 、K肥促进红大戟苗生长的作用是显
著的 。
参考文献
[ 1]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
[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75:382-383.
[ 2]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中药志(第二册)[M] .人
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 1982:5-6.
[ 3] 郭晓庄 .有毒中草药大辞典 [ M] .天津科技翻译
出版公司出版 ,1992:243-245.
[ 4] 广东中药志编委会 .广东中药志(第 1卷)[ M] .
广东科技出版社 , 1994:220-222.
[ 5]梁忠纪 .红芽大戟前景广阔[ J] .农村新技术 ,2002
(8):55.
[ 6] 何茂全 ,胡延松 ,黄健君 .红大戟的生态环境及生
物学特性的观察[ 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1994(2):
12-14.
[ 7] 陈芳清 , 徐祥浩 .药用植物红芽大戟的个体生态
学研究[ J]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5:13(2):147-151.
[ 8] 卫锡锦 .红大戟的栽培技术[ J] .中药材 , 1997 , 20
(12):598.
[ 9] 凌征柱 , 覃文流 , 余丽莹 , 等 .红大戟的组织培养
及植株再生[ J] .中草药 , 2005 ,36(10):1555-1557.
[ 10] 陆从巍 ,赵震虎 ,王鹏 ,等 .提高花卉组培苗移栽
成活率的技术[ J] .农业科技通讯 ,2005(4):22-23.
[ 11] StewardFC , MapesMO , Mears K.Growth and organized
development of culturedcells.Organization in cultures
from freely suspended cells[ J] .Am JBot , 1958.45:
705-708.
[ 12] 陈芳清 , 徐祥浩 .药用植物红芽大戟的个体生态学
研究[ J]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5 ,13(2):147-151.
美国锯叶棕的引进与适应性观测
周全光 黄锦媛 黄丽君
(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 南宁 53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