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新疆小裂叶荆芥的质量标准研究



全 文 :·中药与天然药物·
新疆小裂叶荆芥的质量标准研究
杨晓君,穆合塔尔·卡德尔哈孜,黄 娜(新疆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 乌鲁木齐 830052)
摘要:目的 建立新疆小裂叶荆芥药用质量标准,为该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生药学研究,水分测定,浸出物测定,
灰分测定,挥发油含量测定等。结果 对马蔺根的性状、显微特征进行了描述; 对水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灰分、挥发油含量进行了
测定。结论 通过研究初步制定了新疆小裂叶荆芥的质量控制标准。
关键词:小裂叶荆芥; 质量标准;显微鉴别;浸出物
中图分类号:R282. 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765(2013)-08-0042-03
作者简介:杨晓君,女(1971 -)。职称:副教授。主要从事天然植物
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联系电话:15276826522,E-mail:sunruntao8@ si-
na. com
基金项 目:新 疆 农 业 大 学 紧 缺 人 才 专 业 大 学 生 创 新 项 目
(jqrcp32010124)
Studies on quality specification of Schiszonepeta(pall. )schischk in Xin-
jiang
YANG Xiao-jun,Muhetaer·Kaderhaz,HUANG Na(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Pharmacy,Xinjiang Agri-
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2,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utiliz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chizonepeta by set-
ting up the quality control specification of Schiszonepeta(pall. )Schischk. METHODS The pharmacognostical meth-
ods were applied. Moisture,ash and volatile oil were determined. RESULTS The morphological,histological charac-
ters of Schiszonepeta(pall. )Schischk were observed. Content of moisture,ash,volatile oil,water and ethanol-soluble
extractive were determined. CONCLUSION The established method can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control of Schis-
zonepeta(pall. )Schischk.
KEY WORDS:Schiszonepeta(pall. )Schischk;Quality specification;Microscopical identifcation;Soluble matters
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 )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
植物荆芥的干燥地上部分〔1〕。荆芥最早以“假苏”一名载于
《神农本草经》〔2〕,被列为中品,荆芥之名始载于《吴普本草》。
荆芥性温、味辛,亦有人认为其性平或凉〔3〕,其生品具有祛风
解表、宣毒透疹、散瘀止血之功效,主治风寒感冒、咽喉肿痛及
多种皮肤病,为中医临床常用药物。荆芥炒炭后功专止血,可
用于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等。
荆芥多栽培,亦有野生。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河
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贵州等地,江苏、浙江、福建、
云南等地有栽培〔4〕。适应性较强,但以温暖潮湿气候和肥沃
的砂质土壤较好,用种子繁殖,温度控制在 19 ~ 25℃,有足够
湿度约 3d ~ 1 周出苗,幼苗出土期间不可浇水,否则容易死
苗,苗出齐后可适当浇水,约在 20 ~ 30d采收〔5〕。虽然荆芥分
布广泛,资源丰富,但各地用药情况仍有差异〔6,7〕。小裂叶荆
芥(Schiszonepeta(pall. )Schischk)在新疆首次发现,具有极大
的研究价值。广西各地还就地取材,以同科荠属(Mosla)及香
藉属(Elsholtzia)多种植物的干燥地上部分“土荆芥”为名代
荆芥入药。此外,尚可见两种混品:一种为黎科植物土荆芥
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另一种为荆芥属植物荆芥 Nepeta
cataria L,应注意区分。
《中国药典》2010 版已收载荆芥,但新疆小裂叶荆芥的质
量标准未收入地方标准,本文对新疆小裂叶荆芥的质量标准
进行研究,初步建立荆芥的质量标准,为新疆小裂叶荆芥的进
一步研究、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仪器和试剂
本实验用 4 批马蔺根药材于 2011 年采自新疆各地,经新
疆药物研究所杨伟俊鉴定其药材基原为荆芥(Schizonepeta
tenuifolia Briq)和经新疆药物研究所张彦福鉴定为小裂叶荆
芥(Schiszonepeta(pall.)Schischk)。荆芥对照药材购自中国药
品生物制品检验鉴定所,批号 J-003. 110809。
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CX31RTSF型显微镜(Olympus) ,
BS110S型电子天平(Sartorius) ;KQ-5200B 型超声波清洗器
(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YOKO-ZS 紫外线分析摄影仪
(武汉药科新技术开发公司) ;SZ-93 型双重纯水蒸馏器(巩义
市英峪予华仪器厂)。LEICARA2016 型生物组织切片机;TR-
6B型生物组织摊烤片机。
·24·
海峡药学 2013 年 第 25 卷 第 8 期
表 1 荆芥名称及产地
编号 产地 名称 批号
1 新疆库尔勒 大叶荆芥 20110710
2 新疆和田 大叶荆芥 20110725
3 新疆石河子 大叶荆芥 20110708
4 新疆哈密 小裂叶荆芥 20110702
2 方法与结果
2. 1 性状鉴别 大叶荆芥的叶较为圆润,小裂叶荆芥的叶则
为锯齿状,且其生长期的茎较大叶荆芥的细,出芽率及成活率
都较大叶荆芥的低。
大叶荆芥:干燥全草,茎方形,四面有纵沟,上部分多枝,
长 45 ~ 90cm,直径 3 ~ 5mm,被有短柔毛。质轻脆,易折断,断
面纤维状,黄白色,中心有白色疏松的髓。叶对生,叶片分裂,
裂片细长,呈黄色,皱缩卷曲,破碎不全,质脆易脱落。
小裂叶荆芥:形态与大叶荆芥相似,唯叶的最终裂片较
宽,呈卵状披针形,或宽椭圆形至卵状长圆形卵形,二回羽状
深裂,上面绿色,被毛,根较细,茎通常从基部分枝,方形,被白
色绒毛,下部叶柄较长,上部短(见图 1)。
图 1 荆芥
2. 2 粉末鉴别 大叶荆芥粉末为黄绿色,非腺毛由 2 ~ 3 个
细胞,角质化,有疣状突起,100 ~ 500μm;腺鳞类圆形直径 80
~ 100μm,小腺毛头部有 1 ~ 3 个细胞,直径 20 ~ 30μm。有气
孔,导管多为螺纹 20 ~ 70μm,木细胞长方形,有小圆纹孔(见
图 2、3)。
图 2 大叶荆芥
2. 3 薄层色谱 本品药材和
对照药材粉碎,过 20 目筛,称
取 1g,加 50mL甲醇,水浴锅回
流提取 2h,保持微沸,趁热过
滤,滤液静置 6h,滤渣备用,静
置后,滤液再次过滤,置蒸发
皿 中,水 浴 蒸 干,定 容 至
0. 1mL。在自制的硅胶 H 板
上点样,试样品和对照各点 10μL。展开剂为正己烷 ∶乙酸乙
酯为 17∶3,喷以 5%香草醛的 5%的硫酸乙醇溶液,晾干,置于
105℃下加热至显色。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
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见图 4)。
图 3 小裂叶荆芥
2. 4 水分测定 取小裂叶荆
芥供试品 4 批,照水分测定
法〔8,9〕(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一
部附录ⅨH,烘干法)测定,平
均为 8. 44%,最高 9. 76%,暂
定水分不得过 10%(见表 2)。
图 4
1. 新疆大叶荆荠 2.
荆芥对照药材 3. 新
疆小裂叶荆芥
2. 5 总灰分测定 取小裂叶荆芥供试
品 4 批,照灰分测定方法(中国药典 2010
年版一 部 附 录 Ⅸ K)测 定,平 均 为
8. 84%,最高为 9. 18%,暂定总灰分不得
高于 10%。酸不溶灰分平均含量为
2. 86%,最高为 2. 97%,暂定酸不溶灰分
限量不得过 3. 0%(见表 2)。
2. 6 含量测定 测定用的供试品,除另
有规定外,须粉碎使能通过二号至三号
筛,并混合均匀。水蒸气蒸馏法,适用于
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中草药成
·34·
Strait Pharmaceutical Journal Vol 25 No. 8 2013
分的提取〔9〕。本法适用于测定相对密度在 1. 0 以下的挥发
油,荆芥相对密度为 0. 8905 ~ 0. 9280。取小裂叶荆芥供试品
适量(约相当于含挥发油 0. 5 ~ 1. 0mL) ,称定重量(准确至
0. 01g) ,置烧瓶中,加水 300 ~ 500mL(或适量)与玻璃珠数粒,
振摇混合后,连接挥发油测定器与回流冷凝管。自冷凝管上
端加水使充满挥发油测定器的刻度部分,并溢流入烧瓶时为
止。置电热套中或用其他适宜方法缓缓加热至沸,并保持微
沸约 5h,至测定器中油量不再增加,停止加热,放置片刻,开
启测定器下端的活塞,将水缓缓放出,至油层上端到达刻度 0
线上面 5mm处为止。放置 1h 以上,再开启活塞使油层下降
至其上端恰与刻度。线平齐,读取挥发油量,并计算供试品中
挥发油的含量(%)。按读数结果,供试品结果(见表 3)。
表 2 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
编号 水分 /% 总灰分 /% 酸不溶性灰分 /%
1 7. 91 8. 23 2. 75
2 7. 84 9. 18 2. 97
3 8. 24 8. 75 2. 91
4 9. 76 9. 18 2. 81
平均 8. 44 8. 84 2. 86
表 3 挥发油含量
编号 药材量 / g 挥发油量 /mL 挥发油含量 /%
1 50. 00 0. 34 0. 68
2 50. 00 0. 32 0. 64
3 50. 00 0. 34 0. 68
4 50. 00 0. 31 0. 62
平均 50. 00 0. 33 0. 66
由表 3 可知挥发油含量平均值为 0. 66%,制定本品含挥
发油不得少于 0. 60%(mL·g -1)。
3 讨论
3. 1 中药材采收时如不能充分晒干,常常导致含水分量偏
高〔10〕。荆芥如含水分过高,在贮存期时易发生霉变,因此建
立水分检查项。
3. 2 水分、总灰分,酸性不溶性灰分等测定是药材的常规检
查,而显微鉴别与薄层色谱则对药材具有鉴别意义,挥发油的
测定则是评价药品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但若单以挥发油的
量为其质量控制的唯一指标,市售的药材中至少有 50%以上
不合格〔11〕。
3. 3 由于在供试品茎与根较细,在切片过程中无法固定于石
蜡中,横切与纵切效果均不佳,切片时已破坏原有组织,无法
辨识清楚其具体组织结构。这将在今后的研究中着重改良其
切片方法。
参考文献
〔1〕吴婷 . 荆芥现代研究概况〔J〕. 江苏中医药,2004,25(10) :64.
〔2〕袁久荣,丁作超,袁浩,等 . 荆芥的本草考证〔J〕. 中药材,1996,19
(5) :258.
〔3〕李栓 . 荆芥药性质疑〔J〕. 河南中医,1986,6(6) :44.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 中华本草〔M〕. 上海:上
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675.
〔5〕《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 . 人民卫生
出版社,1996,520.
〔6〕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编写组 .《中药大辞典》下册 . 上海
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554.
〔7〕刘勇民主编 .《维吾尔药志》下册〔K〕. 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卫生
出版社,1986,497.
〔8〕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 北京:中
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附录ⅨK.
〔9〕栾伟丽,肖鉴谋,等 . 荆芥挥发油提取方法的研究〔J〕. 江西化工,
2006,(2) :7.
〔10〕杨晓君,杨伟俊 . 新疆民间维药马蔺根的质量标准研究〔J〕. 时
珍国医国药,2011,20(31) :2924-2927.
〔11〕胡淑华 . 从十味中药材挥发油含量测定看药品质量〔J〕. 基层中
药杂志,1993,7(2) :33.
作者简介:汤庆发,男(1979 -)。学历:博士学位。职称:讲师。联系电话:02062789112,E-mail:tangqf96@ 163. com
通讯作者:陈飞龙。E-mail:13711195719@ 163. com
云木香普通粉与超微粉挥发性成分的对比研究
汤庆发,陈飞龙* ,关培烽,张 焕,邓力慧(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广州 510515)
摘要:目的 对比研究云木香普通粉和超微粉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云木香根两种粉末中的挥发油成分,用
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归一化法计算两种粉末中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云木香普通粉中
分离鉴定出 53 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 99. 07% ;超微粉中分离鉴定出 46 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 96. 86%。两种粉末挥发性成分中
有 46 种相同成分,超微粉中含量高于普通粉中相应成分的有 29 种。结论 本文首次对云木香根普通粉和超微粉挥发性成分进行了对比研究,
为其研究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云木香普通粉;云木香超微粉;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中图分类号:R969. 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3765(2013)-08-0044-04
·44·
海峡药学 2013 年 第 25 卷 第 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