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收稿日期:2013-04-27
作者简介:马腾(1988-) ,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药有效成分与质量标准研究。
通信作者:刘雄(1964-) ,男,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中药质量标准和化学成分研究。E-mail:lx@ gszy. edu. cn
甘遂炮制研究进展
马 腾,李越峰,刘 雄
(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查阅大量有关甘遂炮制的文献,对其炮制方法、炮制前后成分的变化、影响炮制效果的因素以及炮
制品的质量标准等进行综述,为甘遂的进一步研究及其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甘遂;炮制;化学成分;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83. 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8450(2013)06-0067-03
甘遂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大戟属植物甘遂
(Euphorbia kansui T. N. Liou ex T. P. Wang)的干燥
块根[1],别名猫儿眼、苦泽、主田等,是常用的有毒
中药之一。甘遂主要分布于我国陕西、甘肃、山西、
河南、河北、宁夏、内蒙古等地。其性寒、味苦,归肺、
肾、大肠经,有毒。常用于治疗水肿、胸腔积液、肝硬
化腹水、咳喘、肿瘤等。甘遂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
经》,善涤脏腑之水邪,将其列为峻下逐水药。近年
来研究还发现其在抗白血病、抗精神分裂、慢性支气
管炎、哮喘以及晚期食道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方面
展现出喜人的前景[2]。但是甘遂所含成分对腹腔、
胃肠道及皮肤黏膜均能产生严重刺激性,并且可以
导致炎症、促发肿瘤等[3-5],不仅严重影响着临床的
用药安全,也为新药研发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目前
研究显示已从甘遂中分离并鉴定出 40 多个化合物,
其中以三萜、巨大戟二萜醇(ingenol)型和假白榄酮
(jatrophane)型二萜为主[6],并且研究分析得知甘
遂的有效成分同时也是其毒性成分[5 - 7],主要是巨
大戟二萜醇型和三萜类化合物[8],甘遂经醋制后,
毒性降低,烈性减弱,且改变了其苦寒之性,增加了
温性、缓和泻下作用[9]。生甘遂系毒性中药,临床
表现其有效性是泻下作用,其毒性主要表现在泻下
作用过于猛烈和对皮肤黏膜有强烈刺激方面,故生
甘遂在临床用药之前要进行炮制加工后方可使用。
目前,甘遂的炮制方法主要有醋制、甘草制等。本文
查阅了各种文献资料,对甘遂的古今炮制方法、炮制
前后成分的变化、影响炮制效果的因素以及其炮制
品的质量标准等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总结,为甘遂
的进一步研究及其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了可靠
的科学依据。
1 甘遂的炮制方法研究
1. 1 甘遂的古代炮制方法
甘遂炮制始于南北朝《雷公炮炙论》,曰:“采得
后,去茎,于槐钻上细锉,用生甘草汤,小荠苨自然二
味,搅浸三日,其水如墨汁,更滤出,用东流水淘六七
次,令水清为度,滤出,于土器中熬,令脆用之。”[10]
宋代《太平圣惠方》中有“煨令微黄”的记载。元代
除了沿用面煨等制法外,还新增了甘遂煮制法[11]。
在明代时煨甘遂特别普遍,李时珍曰:“今人多以面
煨,以去其毒。”[12]历代甘遂的炮制方法约有 20 余
种,主要有熬、煨、炒、火炮、净制(去茎、去心、淘)、
切制(细锉、捶碎、薄切、切片捣罗为末、捣碎)、醋
制、酥制、焙制、药汁制(甘草制、大麦制、脂麻制、猪
心制、猪肾制、鲤鱼制、腊肉制)、麸制、煮制、面制
(面煮、面炒)、炙制等。
1. 2 甘遂的现代炮制方法
2010 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所收
载的仅为生甘遂和醋甘遂[1],现代常用的炮制方法
相对较少,其主要有:生甘遂、煨甘遂、土炒甘遂、醋
制甘遂、甘草制甘遂、豆腐煮甘遂等,具体操作如下。
1)生甘遂: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筛去灰
屑。2)煨甘遂:取净甘遂用面皮包好,用细沙或滑
石粉烫至面皮焦黄色,甘遂微黄色,取出,去除面皮。
3)土炒甘遂:先将细黄土放入锅中炒热,然后加入
甘遂,用慢火炒至膨胀发黄时取出,筛去黄土即可。
4)醋制甘遂:取净甘遂置锅内,加入米醋与适量水
浸没药材,煮至醋液被吸尽,切开无白心时,取出,干
燥;或取净甘遂,用米醋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
—76—
第 30 卷 第 6 期
2013 年 12 月
甘肃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J. GANSU COLLEGE OF TCM
Vol. 30 No. 6
Dec. 2013
炒至微干,取出晾干。每 100 kg 甘遂用米醋 30 kg。
5)甘草制甘遂:取甘草片置锅内,加水(1 ∶ 5)煎煮 2
次,然后去渣,趁热加入净甘遂拌匀,稍润,待俟汁吸
尽后,蒸至透心,取出,放凉,切片晒干。每 100 kg
甘遂用甘草 20 kg。6)豆腐煮甘遂:取一定量的甘遂
和豆腐,先将豆腐在铜锅内煮沸,再加入甘遂,煮沸
0. 5 h或 2 ~ 3 h,或甘遂与豆腐一同煮沸,拣去豆
腐,沥干水分,切成黄豆大的碎块,晒干。
目前应用最多、最广的是醋制法,这与 2010 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的炮制方法是一致的。
2 甘遂炮制的目的及意义
2. 1 甘遂炮制的目的
甘遂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具有泻水逐
饮的功能。生甘遂药力峻烈,易伤正气,临床多入
丸、散剂用,可用于治疗痈疽疮毒、胸腹积水、二便不
通,如治疗胸腹积水的十枣汤(《伤寒论》) ,治疗水
饮结胸、痰迷心窍的遂心丸(《济生方》)中均用生甘
遂。炮制可能会降低部分刺激性成分含量或使其转
化为毒性较小的成分[1 3 - 1 4]。醋甘遂毒性降低,峻
下作用缓和,用于腹水胀满、痰饮积聚、气逆喘咳、风
痰癫痫、二便不利,如治疗腹水胀满、小便短赤、大便
秘结的舟车丸(《景岳全书》) ,治疗癥瘕的甘遂破结
散(《圣惠方》)中均为醋甘遂。此外,面煨、醋炙、醋
煮、豆腐煮均可降低毒性。甘草制不苦而甜、不寒而
温,取其相反而立之功也。
2. 2 甘遂炮制前后的成分变化研究
甘遂的化学成分最早是由日本的柳田昌一等人
进行实验研究发现的,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40 年代。
其研究表明甘遂主要成分为巨大戟二萜醇型化合物
和三萜类化合物,还含有少量的假白榄酮型化合物、
甾体类化合物等[2]。其中巨大戟萜醇型二萜酯类
有显著的抗癌、抗病毒活性[1 5],但是巨大戟二萜醇
型化合物同时对皮肤也具有较强的刺激性[1 6],临
床用药时应尽量降低其不良反应。甘遂炮制增效、
减毒的物质基础应与有毒成分的消失、转化或含量
减少有关[1 7]。现代研究发现甘遂炮制后,大部分
成分含量下降,成分的种类没有明显变化,但不同成
分间的含量比例发生了改变[1 8 - 1 9]。通过采用高效
液相色谱(HPLC)、电喷雾离子阱串联质谱(MSn)
等色谱技术发现甘遂醋制后其主要成分二萜类化合
物含量整体下降,尤其是 5-苯甲酰基-20-去氧巨大
戟二萜醇和 3-伊苯甲酰基-20-去氧巨大戟二萜醇
的下降最为明显,最大时可下降 5 倍左右[20]。醋制
和加热等因素可能会影响炮制时二萜类成分的含
量。有实验以甘遂大戟萜酯 C 为主要指标,考察醋
制以及加热等因素对甘遂中二萜类成分含量的影
响,结果表明,醋制和加热均能使甘遂中的二萜类成
分下降,并且醋制因素的影响要大于加热因素对炮
制的影响,如果醋制的同时又加热,炮制效果最为
明显。
3 影响甘遂炮制的因素研究
3. 1 用醋量
根据各省市《中药炮制规范》统计,醋制甘遂的
用醋量差异较大,从 10% ~ 100%不等。实验研究
表明,甘遂经醋制后较生品毒性明显降低,泻下、利
尿作用有所缓和,但 30%醋制甘遂的祛痰效果略强
于生品,而 50%,100%醋量醋制甘遂却差于生品。
综合考虑则以 30%醋量醋制的甘遂毒性较小,利尿
作用有所缓和,祛痰效果较强[21]。所以建议,醋制
甘遂的用醋量为 30%,明确了加醋量,可为规范醋
制甘遂生产、有效控制醋制甘遂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这不但与药典规定范围相吻合,而且也为合理炮制
甘遂提供了实验依据。
3. 2 不同实验方法的选择
在实验研究中发现醋煮甘遂与醋炒甘遂有效成
分的含量差异较大,两者炮制的目的都是为了降低
毒性、缓和峻下作用,怎样的甘遂炮制品在临床使用
时才是安全、有效的,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究。
3. 3 其他因素
影响甘遂饮片炮制的主要因素依次为辅料用
量、炒制温度和炒制时间。醋的用量 30%,炒制温
度控制在 260 ℃,炒制时间为 9 min[22]。
4 甘遂炮制品的质量标准研究
甘遂的炮制研究现多以结合化学成分和药理作
用而进行。戴荣兴等[2 3]进行了甘遂生品与 3 种甘
遂炮制品(醋制甘遂、豆腐制甘遂、甘草制甘遂)的
皮肤刺激和急性毒性的对比。实验以皮肤刺激和急
性毒性为指标,对甘遂醋制品、豆腐制品及甘草制品
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生甘遂较以上 3 种炮制品的皮
肤刺激和急性毒性明显偏高,并且泻下作用也明显
大于 3 种炮制品,四者中以甘草制甘遂毒性最小。
甘草制甘遂的毒性与甘草的用量有关,甘草用量增
加可使毒性加大[2 4],甘遂与甘草的比例为 1 ∶ 0. 25
时,经炮制后甘遂毒性可降低 5 倍左右。通过对甘
遂与甘草配伍时产生的毒性成分进行分离,初步判
断为黄酮苷类化合物。不同的甘遂炮制方法炮制后
药材质量也不同。醋炒可使药材增重,甘草制后药
材质量减轻 40%,而豆腐制品损失 50%。由此可知
—86—
第 30 卷 第 6 期
2013 年 12 月
甘肃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J. GANSU COLLEGE OF TCM
Vol. 30 No. 6
Dec. 2013
醋制法是甘遂最适宜的炮制方法。王克周等[21]采
用急性毒性、祛痰及利尿试验研究用醋量对炮制甘
遂毒性及药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甘遂炮制以 30%
醋制为佳。通过对炮制品与生品水提取物及醇提物
薄层色谱分析,可知甘遂炮制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
均发生了一定变化,从而引起毒性变化。峻泻作用
的减弱可能是由于醋制加热过程中乙酸与甾醇缩水
成酯,甾醇类物质含量降低甚至消失所致。
5 结语
甘遂应用历史久远,使用范围广泛,药用价值
高,并且在治疗疾病方面发挥了显著的疗效,为医药
界所公认。然而,它自身的毒性却严重制约着临床
用药的安全,为临床用药带来了一定困难。本文通
过查阅大量文献,对历代甘遂的炮制方法以及当今
各地区甘遂的炮制方法进行整理,去探寻前人对甘
遂炮制加工的意图,并通过甘遂的化学、药理研究概
况以及甘遂的临床应用等知识的结合,分别对甘遂
醇提液及不同极性部位进行初步的化学分析、毒理
研究及药效筛选,系统而深入地研究甘遂生品及其
炮制品的质量标准,找出了甘遂的最佳饮片炮制工
艺。随着炮制工艺的不断完善,相信会有更好的降
低甘遂毒副作用的炮制方法,从而运用到更多疾病
的治疗领域,并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上述研究,进一步揭示“有毒”中药甘遂炮
制减毒机制,进而为研究有毒中药的炮制减毒机制
提供思路与方法,同时,为以甘遂为代表的有毒中药
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可能的途径和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M]. 北
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81.
[2]王立岩.甘遂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 沈
阳:沈阳药科大学,2003.
[3]郑维发.甘遂醇提物中 4 种二萜类化合物的体内抗病毒
活性研究[J].中草药,2004,35(1) :65.
[4]郑维发,陈才法,朱爱华,等. 甘遂醇提物抗流感病毒
FM1 有效部位的筛选[J].中成药,2002,24(5) :362.
[5]束晓云,丁安伟. 甘遂及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进
展[J].中国药房,2007,18(24) :1904.
[6]范鑫,刘建利. 甘遂的研究概况[J]. 中成药,2008,30
(9) :1358-1361.
[7]程显隆,刘军玲,肖新月,等.甘遂药材有毒成分、有效成
分及其质量控制标准研究现状[J]. 中国现代中药,
2010,12(3) :6-11.
[8]潘勤,闵知大. 甘遂中巨大戟萜醇型二萜酯类化学成分
的研究[J].中草药,2003,34(6) :489.
[9]沈俊美,陈春梅.甘遂历代炮制方法初考[J].时珍国医
国药,2000,11(10) :894-895.
[10]雷敩.雷公炮炙论[M]. 上海:上海中医出版社,1986:
102.
[11]王怀隐.太平圣惠方(下册)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58:1658.
[12]李时珍.本草纲目(校点本上册) [M]. 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1989:1136.
[13]束晓云.甘遂饮片的炮制工艺、质量标准及解毒机理研
究[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8.
[14]王琳琳,丁安伟.有毒中药饮片炮制的研究概况[J].中
国药房,2008,19(3) :229.
[15]Chang Jongsun,Lee Seungwoong,Park Mihye,et al. Kan-
suinine A and kansuinine B from Euphorbia kansui L. In-
hibit IL-6 induced Stat3 activation[J]. Planta Med,2010,
76(14) :1544-1549.
[16]帅彦平,贾忠建.我国大戟二萜酯及其生理活性研究新
进展[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7,18(7) :1107-1112.
[17]任树林,张楠楠,刘竹兰,等.甘遂炮制前后整体化学成
分变化的研究[J].中药材,2007,30(6) :639.
[18]修彦风,施贝,王海颖,等.甘遂炮制前后量变成分的初
步研究[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3(1) :67.
[19]修彦风,吴弢,王海颖,等. HPLC-ELSD 指纹谱法研究甘
遂炮制前后成分差异[J].中成药,2009,31(2) :249.
[20]潘勤.甘遂的化学成分研究[D].沈阳:中国药科大学,
2003.
[21]王克周,车红军. 醋制甘遂醋量对其毒性及药效的影
响[J].山西中医,2005,21(5) :49-50.
[22]马兴民.新编中药炮制法[M].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
版社,1980:21.
[23]戴荣兴,王兴法.甘遂不同炮制方法的实验研究[J].中
药通报,1984,9(3) :18.
[24]代方国,罗仁,王宇光,等. 甘遂配伍甘草对大鼠肝脏
CYP3A2 影响[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0) :
951.
[编辑:徐燕]
—96—
第 30 卷 第 6 期
2013 年 12 月
甘肃 中 医 学 院 学 报
J. GANSU COLLEGE OF TCM
Vol. 30 No. 6
Dec.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