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摘要:为了解西藏豆科槐属植物砂生槐内生菌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从砂生槐植株茎内分离得到链
格孢属真菌,利用PDA培养基和KB培养基鉴定菌株菌落形态,利用载片培养法鉴定菌株孢子形态。结果
显示:①菌株在PDA培养基上菌落舒展,呈白色毡帽状,等径生长,边缘呈波状;该菌株菌落到后期时,从
菌落中心到边缘呈现三种不同颜色,即中心部位为白色,白色菌落边缘为黑色,最外层为暗绿色;气生菌
丝茂密,孢子与基质均呈黑色。在KB培养基上菌落舒展,呈白色毡帽状,等径生长,边缘整齐;该菌株菌
落到后期时,从菌落中心到边缘呈现三种不同颜色,即中心部位为白色,白色菌落边缘为暗黄色,最外层
为暗绿色;气生菌丝茂密,孢子为黑色,基质呈黄色。②孢子呈倒棒状、球形、倒梨形和椭圆形等多种形
态,具有纵、横或斜的真隔膜,呈砖格状分隔,喙多数为单细胞假喙,少数为短柱状假喙形态。③所分离出
的菌株不具有性型,能形成简单的子座,分生孢子链从子座上伸出,并作合轴式延伸。④分离得到的菌株
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暗色孢科链格孢属真菌的一种。
关键词:西藏砂生槐;半知菌;链格孢属
DOI:10.16249/j.cnki.54-1034/c.2015.01.004
中图分类号:Q94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738(2015)01-021-05
收稿日期:2014-03-01
基金项目:2014年度西藏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西藏八种药用植物内生菌的种类及生物多样性研究”阶
段性成果,项目号:201410694003
第一作者简介:段双全,男,藏族,西藏日喀则人,西藏大学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内生菌。
通讯作者简介:许鹏辉,男,汉族,陕西商洛人,西藏大学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生理生态。
西藏砂生槐茎内链格孢属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段双全 许鹏辉 向明学 央 拉 米玛卓玛
(西藏大学理学院 西藏拉萨 850000)
西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TIBET UNIVERSITY
Vol.30 No.1
May 2015
第30卷第1期
2015年5月
引 言
链格孢属真菌分布极为广泛,对多变的生态环境条件和基质适应能力极强。现代概念认为,链格孢
属真菌菌落形态多样,次真菌分生孢子梗呈暗色,不分枝或稀疏分支,散生或簇生;产孢细胞孔生式、合轴
式延伸;分生孢子为暗色,形态多样,具纵横隔膜,多具喙,串生或单生,形成分支或不分支的孢子链,主要
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暗色孢科的成员[1]。
-- 21
本研究从西藏豆科槐属砂生槐[2]植株茎内分离得到链格孢属真菌,探讨其培养温度、菌落生长形
态、菌丝生长形态、孢子生长形态和孢子链的生长形态等,阐明西藏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暗色孢科链
格孢属真菌的生物学特性。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西藏豆科槐属砂生槐植株样品采自西藏自治区拉萨市达孜县邦堆乡叶巴村的山沟流石滩,海拔
3900m。
1.2 培养基
改良型KB培养基:葡萄糖,10g;蛋白胨,10g;酵母膏,1g;磷酸二氢钾,1g;硫酸镁,0.5g;琼脂,20g;定
容到1000ml[3]。
PDA培养基:葡萄糖,10g;土豆,200g;琼脂,15g;定容到1000ml。
1.3 方法
1.3.1 培养基配制、菌株分离和培养方法
将以上配制好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中,在121℃高压灭菌30min,待冷却至55~60℃倾注灭菌平板。
用自来水和医用消毒水反复冲洗西藏豆科槐属植物砂生槐茎后,将其放入接种箱内。在接种箱内,
将植物茎切成4㎝左右后,纵向切开放入盛有次氯酸钠溶液的烧杯中10min,再依次用硫代硫酸钠、乙醇
及无菌水冲洗[4],最后接入PDA培养皿中,在恒温培养箱中25℃温度下培养。
1.3.2 菌株鉴定
将分离到的真菌分别接入改良型KB培养基和PDA培养基中,观察真菌菌落生长形态、菌丝生长状态、
孢子颜色及形态、孢子着生方式和真菌孢子链的生长方式以及改良型KB培养基和PDA培养基基质的颜
色。
1.3.3 菌株孢子形态、孢子着生方式和孢子链形态观察方法
利用载片培养法将分离到的真菌挑取少许在接种箱内,以点接的方式接入厚度为0.3cm的KB和PDA
培养基中;待培养基表面菌丝刚开始生长时,用已消毒好的医用手术刀切取长宽为2cm×2cm的培养基移
到灭过菌的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培养箱的温度和湿度分别设为25℃和60%~80%,连续培养14d,每2d在
显微镜下观察一次菌落的发育状态。
2 结果与分析
2.1 菌株菌落形态观察
实验观察到在KB培养基上西藏豆科槐属植物砂生槐茎内分离到的真菌菌落形态舒展,呈白色毡帽状,
等径生长,边缘整齐;该真菌菌落到后期时,从菌落中心到边缘呈现三种颜色,即中心部位呈白色,白色菌落
段双全,许鹏辉,向明学,等:西藏砂生槐茎内链格孢属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22
边缘为暗黄色,最外层为暗绿色;气生菌丝茂密,孢子呈黑色,基质呈黄色。在PDA培养基上该真菌菌落形
态舒展,呈白色毡帽状,等径生长,边缘成波状;菌落到后期时,从菌落中心到边缘呈现三种颜色,即中心部
位为白色,白色菌落边缘为黑色,最外层为暗绿色;气生菌丝茂密,孢子和基质呈黑色,见图1。
2.2 菌株菌丝、孢子梗、幼孢子及简单的子座形态
2.2.1 真菌营养菌丝、繁殖菌丝和简单的子座形态
西藏豆科槐属植物砂生槐茎内分离到的真菌菌丝分支、分隔、表面光滑,宽0.5~2μm,菌落向外生长
迅速,菌丝结构紧密,不易挑起。菌丝的形态呈线形有隔,营养菌丝和繁殖菌丝在外形上无多大差别,但
是营养菌丝无色透明、表面光滑,繁殖菌丝则为淡黄色、表面光滑。两周后菌丝体在两种培养基上大部分
表生,少数埋生,见图2。
2.2.2 真菌分生孢子链、孢子间发方着生式和分生孢子萌发形态
实验观察到真菌分生孢子链,散生于菌丝表面,产孢表型为分生孢子梗分支,同时于侧面产生次生分
生孢子梗和产孢细胞,继而在一根分生孢子梗上形成了具有多次短分支的孢子链,形成矮树状分支的分
生孢子短链[5],孢子链的平均长度为18μm,见图3。
段双全,许鹏辉,向明学,等:西藏砂生槐茎内链格孢属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A BBAA B
图1 真菌及黑色孢子菌落形态
注:A-KB培养后期菌落形态;B-PDA培养后期菌落形态。
BAA B CC
注:A-营养菌丝(400倍);B-繁殖菌丝、孢子梗及幼孢子(400倍);C-简单的子座(400倍)。
图2 菌丝形态及简单的子座形态
A B
注:A-孢子链(100倍);B-孢子间着生方式(400倍)。
BA
图3 真菌分生孢子链形态及孢子间着生方式
-- 23
真菌分生孢子梗比菌丝粗壮,从营养菌丝上或简单的子座生出,直立或弯曲,分隔,呈淡黄色,平均长
度为7μm。分生孢子梗作合轴式延伸,如图2B所示。
真菌产孢细胞生于分生孢子梗的顶端,具有产孢孔,以内壁芽生孔生方式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
上孢痕明显;幼分生孢子呈椭圆形、金黄褐色、分隔、表面光滑,平均长5μm,宽2μm,如图2B所示。成熟
的分生孢子形态为倒棒状、球形、倒梨形和椭圆形,具有纵、横或斜的真隔膜,分隔处隘缩明显,表面具有
细的疣突;孢身基部钝圆,至顶部渐窄,呈砖格状分隔;顶细胞延伸成喙,喙多数为单细胞假喙,也有短柱
状假喙形态,短于孢身,不分枝,有些孢子分隔,而有些孢子不分隔;形成的孢子,在形态上有大小之别,小
孢子的长度为2μm、宽度为1μm;大孢子的长度为16μm、宽度为5μm,见图4。
将分离到的分生孢子置于自来水中,30min后开始萌发,分生孢子可以从中间细胞、孢子顶部、单细胞
假喙和短柱状假喙上的任何点萌发,芽管无色透明,从孢体向尖端均匀延伸,尖端钝圆,见图5。
3 讨 论
通过实验分离得到的菌株分生孢子梗稀疏分枝,散生;产孢细胞孔生式、合轴式延伸;分生孢子暗色,
具纵横隔膜,多具喙,串生,形成分支的孢子链,归类到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暗色孢科链格孢属真
图4 真菌分生孢子形态(400倍)
图5 真菌孢子萌发(400倍)
段双全,许鹏辉,向明学,等:西藏砂生槐茎内链格孢属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24
菌。在菌株菌落形态、孢子形态、孢子萌发时间、芽管生长形态以及孢子纵、橫或斜真隔膜的描述上,与
《中国真菌志·链格孢属》中的模式种有差异[5]。分生孢子的形态多数为倒棒状,颜色呈暗金黄褐色,也有
球形和椭圆形的,具有横、纵或斜的真隔膜,呈砖格状分隔,分隔处隘缩明显;产孢细胞生于分生孢子梗的
顶端,具有产孢孔,以内壁芽生孔生方式产生分生孢子,喙为单细胞假喙和短柱状假喙等特性,归类到丝
孢纲丝孢目链格孢属的一种真菌[6]。分生孢子梗呈淡褐色,由简单的子座上生出,与菌丝无明显的区别;
分生孢子串生,淡黄色,在孢子形态描述上与《中国真菌志》中描述有差异,此菌株孢子形态多样,归类到
半知菌类丝孢纲丝孢目暗色孢科链格孢属的真菌[7]。此次分离到的菌株分生孢子置于自来水中,30min
后开始萌发。此菌株是从健康的西藏豆科槐属植物砂生槐茎内分离得到的链格孢属真菌,宿主无任何病
变的性状。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分离到的菌株,在孢子形态、孢子萌发时间、幼孢子形态和子座的形态上,与文献
[8]中描述的也有差异,特别是此次分离到的幼孢子形态与该文献中所描述的幼孢子形态完全不同。
参考文献
[1]康振生,黄丽丽,李金玉.植物病原真菌超微形态[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1997:111-113.
[2]吴征镒.西藏植物志(第五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701-718.
[3][4]赫晓娟.植物内生菌[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10:53-54.
[5]张天宇.中国真菌志(第十六卷·链格孢属)[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7-146.
[6]邢来君,李明春.普通真菌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89-396.
[7]林晓民,李振岐,侯军,王少先.中国菌物[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267-279.
[8]段双全,邢顺林,许鹏辉.蔽果金腰叶内寄生链格孢属真菌特性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15103-15106.
段双全,许鹏辉,向明学,等:西藏砂生槐茎内链格孢属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Analysis o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lternariain stems of Sophora moorcroftianaDuan Shuang-quan Xu Peng-hui Xiang Ming-xue Yang-la Mima-Zhuoma(School of Science, Tibet University, Lhasa 850000, Tibet)
Abstract: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Alternaria strains isolated from healthy stems of Sophora moorcroftia⁃na was analyzed and the colonies and conidiophores were identified by using photo culture method with PDA me⁃dium and KB mediu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① Colonies of the strain were stretched and equally growth withwhite-hap shape and a wavy edge, in the later period the color of colonies center became white with black borderand dark green outmost, aerial mycelia grow densely, and spore and stroma being black on the PDA medium; thecolonies of the strain were stretched and equally growth with white-hap shape and a neat edge, in the late the col⁃or of colonies center was white with dark yellow border and dark green outmost, aerial mycelia grow densely, andspore being black and stroma being yellow on the KB medium. ② The spores varied in a wide range of forms,such as inverted-stick form, spherical form, inverted- pear form and ellipse form, with vertical or horizontal ordiagonal real septum and showing separated brick lattice and mostly single cells fake beak, a small numbers be⁃ing short column fake beak shape. ③ The isolated strain was asexual type and can form a simple stroma, and, themeristem spores chain extending from stroma and extends as co-axis. ④ The isolated strain was a fungus in thecatalogue of Alternaria, Deuteromycotina, hyphomycete, hyphomycete.Keywords: Sophora moorcroftiana; Deuteromycotina; Alternaria
[责任编辑:索郎桑姆]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