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粉葛6个不同品种的栽培比较研究



全 文 :粉葛 6个不同品种的栽培比较研究
杨 苗 罗锦貌 马婷婷
(六盘水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系,贵州 六盘水 553001)
摘 要:采用不同浓度的 α-萘乙酸对粉葛 6 个品种进行扦插处理和用不同的压条方法栽培。 通过对植株的生物学特
性的观测和分析表明 α-萘乙酸浓度在 100ppm~150ppm 之间适合于粉葛品种的扦插;用压条的方法比扦插更容易达到快
速繁殖的目的。
关键词:粉葛;压条;扦插
中图分类号: Q94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5X(2012)06-0010-05
DOI:10.3969/j.issn.1671-055X.2012.06.003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of Six Varieties of Pueraria thomsonii Benth.
YANG Miao,LUO Jin-mao,MA Ting-ting
(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s, Liupanshui Normal University,Liupanshui 553001, China)
Abstract:Six varieties of Pueraria thomsonii Benth species are cultivated by using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alpha -napthaleneacetic acid (α -NAA) for dealing with cuttings and different layers.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s,including fresh weight of root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ange of
α-NAA from 100 ppm to 150 ppm is suitable for these six species, and the layerage is much better than the
cutting to promote their growth.
Key words:Pueraria thomsonii Benth; layering; cutting
葛属(Pueraria DC.)植物全世界约 20 种,主
要分布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我国是葛属植物的
分布中心,葛属植物约 11 种(9 种 2 变种),其中
葛 (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粉葛 (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分布最广(陈元生和柳雪芳,
2008)。
葛,豆科多年生藤本植物,可谓全身都是宝,
茎叶可作饲料, 根和花可入药, 在食品工业、农
业、医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研究开发价值。 对于
葛藤(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繁殖技术 、
栽培技术以及药用葛 36 个品种, 已有不少研究
(张川黔等 ,2012; 强虹等 ,2003; 陈元生等 ,
2010)。 六盘水市地理位置特殊,被誉为“中国凉
都”, 界于北纬 25°19′44~26°55′33、 东经 104°
18′20~105°42′50之间,境内属于亚热带湿润季
风气候地区, 整体气温变化幅度小, 年均温 13~
14℃,1 月均温 3.0~6.3℃,7 月均温 19.8~22.0℃,
降雨量 1200~1500 mm,雨水充沛,气温适宜,全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0%,紫外线辐射适中,局部
地区气候差异明显。 在此气候下,当地野生葛根
资源生长良好,表明当地气候较适合于葛的栽培
种植。
根据调查 , 六盘水分布的葛属资源有葛
(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 三 裂 叶 葛 藤
(Pueraria phaseoloids (Roxb.) Benth.)和峨眉葛藤
(Pueraria omeinesis Wang et Tang)等。表明粉葛在
六盘水高寒地区有一定的适宜性,为当地进行粉
葛的选育栽培带来可行性,本实验对六盘水 6 个
品种的粉葛进行对比栽培研究,现将实验结果报
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葛根品种
葛种为小块根, 无病, 良好。 供试品种为 6
种:大圆葛(大苗,直径 2 cm 左右)、江西甘葛(中
苗,1 cm 左右)、 河川勺葛 (中苗, 直径 1 cm 左
右)、小粉葛(中苗,直径 1 cm 左右)、大粉葛 (大
苗,直径为 2 cm 左右)、河川葛根(小苗,0.5 cm 左
右),每种苗各 50株。
1.2 种植方法
1.2.1 土地选择和苗床整理
投稿日期:2012-10-20
基金项目:六盘水师范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KJCXJH201112)。
作者简介:杨苗(1990-),男,侗族,贵州凯里人,六盘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2009 级本科生。
第 24卷 第 6期
2012年 12月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iupanshui Normal unirversity
Vol.24 NO.6
Dec.2012
10- -
粉葛栽培试验地位于六盘水市钟山区明湖
路六盘水师范学院校园一角,海拔为 1791 m。 选
择一块黄土贫瘠且地势较高较陡的土地(Ⅰ号样
地), 一块黑土肥沃且地势平坦的土地 (Ⅱ号样
地), 每个样地土块打碎整理成四方形的 6 个苗
床,每一个苗床栽种一个品种。
1.2.2 栽种
供试葛品种在 2010 年 3 月 14 日进行栽种,
栽种时把土挖成宽 30 cm、深 40 cm 的坑穴,间隔
距离为 30 cm,将葛种块根竖直放下,盖土,压紧,
并露出 0.5 cm 的葛苗头,以便于葛苗充分接触阳
光和快速长出新芽,种后浇水。
1.2.3 管理
供试葛品种在种植后,每天都观察其生长情
况,一个星期浇水一次,遇到干旱天气就连续浇
水,以保证葛苗能顺利发芽、生长,待葛苗长出嫩
芽之后再施农家肥。 每年的 5 月、9 月各施肥一
次, 4 月、7 月、10 月给葛藤除草。 在葛苗长到
100 cm 左右进行搭架,让其主枝和部分副枝攀附
生长,其余枝条任其生长,并做好防虫害的各项
工作。
1.3 比较栽培观察内容
1.3.1 形态学观察
观察记录几个粉葛品种的发芽率、 长势、叶
型、叶大小、花纹有无、茎及花等情况,经过 2a 栽
种后,在葛叶枯萎脱落时挖取葛根,称鲜重记录
数据。
1.3.2 不同生境的栽种观察
用 1 号、2 号、4 号、5 号分别在Ⅰ号样地、Ⅱ
号样地进行种植栽培,样地的种植密度为 100 m2/
100株,并对其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并记录结果。
1.3.3 压条、扦插情况观察
在 2012 年 5 月 5 日,用 2a 生的 2 号、3 号、4
号葛品种进行直接压条(30 个样本)和环割压条
(30 个样本)处理,每 7 天进行一次刨土观测,并
记录数据。 6 月 2 日, 取 2 号、4 号葛品种共 100
个健康粗壮的枝条,用总溶液为 95%α-萘乙酸与
95%乙醇配制成 50 ppm、100 ppm、150 ppm、200
ppm 4种不同浓度的溶液, 再用 0 ppm 溶液作空
白对照。先把枝条在溶液中浸泡 30min,然后再进
行扦插。
2 结果
2.1 葛种资源分类
依据其叶片大小(一般把叶长<12 cm 的叶称
为小叶,12 cm≤叶长≤13 cm 为中叶,13 cm≤叶
长≤16 cm 的为大叶,叶长>16 cm 为特大叶)、叶
有无花纹、有无裂口、块根大小(陈元生等,2010)
对供试葛品种资源进行了归类(表 1)。
Ⅰ小叶开裂小根型: 叶长<12cm, 单株鲜根
重<3kg,有 1 号大圆葛,2 号江西甘葛;Ⅱ小叶开
裂大根型:叶长<12cm,单株鲜根重>3kg,有 4 号
小粉葛,6 号河川葛根; Ⅲ大花叶开裂大根型:小
叶有花纹,叶长>12cm,单株鲜根重>3kg,有 3 号
河川勺葛,5号大粉葛。
注:表中数据为随机抽取 10 株的平均值,保留 2 位小数。
2.2 葛品种植物的生长情况
2010 年至 2012 年种植比较结果表明: 从葛
品种种下去开始记录,一直到第一年葛藤停止生
长时的 200 d 里,所有植株在 120~170 d(相当于
7 月中旬~9 月中旬)之间生长迅速,其中 2 号、5
号葛品种的生长尤为明显(表 2),经历生长高峰
期后,在第 200d后的葛藤几乎停止生长。 第二年
的葛藤在发芽 40 d 过后,每月平均能生长 70 cm
左右,2 号、5 号每月平均能生长 100 cm 左右 (表
3)。
  
    / kg
1     1.86
2     2.65
3    3.48
4    3.45
5    5.13
6    3.31

杨 苗:粉葛 6个不同品种的栽培比较研究
11- -
   
(cm)
d
1 2 3 4 5 6
25          
40 1.00 2.00 2.00 1.00 2.00 1.00
90 37.13 101.43 56.88 71.65 118.75 29.55
110 69.13 168.57 99.13 123.12 182.90 58.91
120 88.50 217.14 122.50 135.53 221.00 72.36
130 104.25 238.57 144.25 158.53 267.75 90.73
140 112.00 259.29 150.00 167.65 280.85 107.00
150 117.88 320.29 167.63 211.94 302.00 110.00
160 127.13 330.29 193.75 228.59 346.25 117.64
170 142.38 362.58 205.75 238.18 365.35 125.18
180 153.25 347.00 228.00 250.82 384.35 133.55
190 166.13 391.86 245.00 265.53 400.55 142.55
190      
注:①表中数据为随机抽取 10 株的平均值,保留 2 位小数;②生长缓慢是指 190d(10 月)后天气变冷,葛藤地上部分生长停
止,开始枯萎。
注:①表中数据为随机抽取 10 株的平均值,保留 2 位小数;② 从 3 月 10 日为第 0 天统计数据,此时葛品种全都出芽;③无
法测量是指葛藤生长迅速,由于其主枝和副枝缠绕、攀爬、交叉生长导致测量工作难以进行。
2.3 不同生境的种植比较
把 1 号、2 号、4 号、5 号品种共 200 株种植在
不同的环境中,其中 100 株种植在肥沃、滋润的
Ⅱ号样地,另外 100 株种植在干旱、贫瘠的Ⅰ号
样地。 经过两年的栽培比较,结果表明:土壤肥力
和水分补给对葛根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在Ⅱ号
样地(土地肥沃、滋润的环境)葛茎藤生长迅速,
是在Ⅰ号样地(土地贫瘠、干旱环境)生长的 1.5~
2倍(表 4)。 把它们的葛根产量进行对比,每品种
以 100 m2种植 100 株计, 进行测产, 并折算成
100 m2 产量,从表 5 可以看出:Ⅱ号样地产量较
高的是大粉葛和小粉葛,每 100m2产量在 340 kg
以上,即单株产量达到 3.4 kg 以上,而Ⅰ号样地
的大粉葛和小粉葛则每 100m2产量在 53kg 以上,
单株产量在 0.53 kg 以上。 Ⅱ号样地产量较低的
是大圆葛和江西甘葛,每 100m2产量在 186 kg 以
上,即单株产量达到 1.86 kg 以上,而Ⅰ号样地的
大圆葛和江西甘葛每 100m2 产量在 31 kg 以上,
   ,,
 cm
 d
1 2 3 4 5 6
0
30 33.43 35.33 28.80 30.60 25.27 12.32
40 67.67 73.00 69.10 72.80 59.67 39.93
50 99.60 105.73 90.47 104.40 119.73 70.80
60 115.67 133.20 121.73 136.13 126.40 107.26
70 159.63 168.46 184.07 179.87 182.53 134.80
80 187.20 225.25 233.20 197.56 210.60 150.70
90 204.55 243.64 258.30 218.88 247.40 169.61
100 222.34 260.83 290.00 245.83 283.00 189.87
110 251.87 295.83 328.50 277.50 341.50 211.20
120 272.21 319.17 354.30 309.17 357.22 219.73
120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12- -
单株产量在 0.31 kg 以上。 同一品种在土壤肥力
和人工管理良好的情况下,其产量近 6 倍的高于
生长在土壤贫瘠、不进行人工管理的品种。
   
 cm  c m
d 1  2  4 5  1 2  4  5 
25
















40 1 2 1 2 1 2 1 2
90 7.25 76.67 28.75 64.33 12.67 101.43 37.13 56.88
110 10.25 102.33 43.75 100. 00 19.33 168.57 69.13 99.13
120 14.00 115.00 60.25 111.33 23.73 217.14 88.50 122.50
130 15.75 123.33 65.50 117.33 29.67 238.57 104.25 144.25
140 19.50 128.67 75.25 121. 67 35.83 259.29 112.00 150.00
150 22.25 132.00 83.25 126. 00 41.33 320.29 117.88 167.63
160 25.00 143.67 95.25 133. 00 50.33 330.29 127.13 193.75
170 27.75 150.00 100.25 137. 00 59.50 362.58 142.38 205.75
180 31.25 156.00 104.75 141. 67 68.67 347.00 153.25 228.00
190 34.00 171.00 115.50 151. 33 75.83 391.86 166.13 245.00

注:表中数据为随机抽取 10 株的平均值,保留 2 位小数。
  
  A  / kg B  /kg
1  31.0 186.0
2  36.0 260.0
4  53.0 345.0
5  87.0 513.0
注:表中数据为单个品种总产量的平均值。
2.4 压条、扦插比较
在 2011 年 8 月 10 日, 对 1 年生的 1 号、2
号、3 号、4 号、5 号、6 号葛苗进行压条,分析土壤
深度对葛苗生根的影响,结果发现土壤深度为 1~
2 cm 时,生根缓慢,不定根很多,甚至达到 20 多
根。 在 2012年 5月 5日对 2号、3号、4号葛品种
共 60 个样本进行直接压条和受伤(环割)压条,
经过 40 天刨土测量比较表明: 这两种压条方法
都能生根,而且最终存活率、不定根的生长情况
几乎相同(表 6、表 7),用不同浓度的 α-萘乙酸进
行扦插处理时, 浓度保持在 100ppm~150ppm 适
合于粉葛品种的扦插(表 8)。
    
2 3  4
d
cm    cm     cm cm
0 0 0 0 0 0 0
14 1.18 5 0 .2 2 1.40 4
21 2.22 7 0 .5 4 1.87 6
28 4.13 8 1.02 6 3.66 7
35 6.42 8 3.33 6 5.78 7
42 8.02 8 6.12 6 7.67 7
注:表中长度的数据为平均值,保留 2 位小数,数目的数据为四舍五入。
杨 苗:粉葛 6个不同品种的栽培比较研究
13- -
   
2 3  4
d
cm    cm     cm   
0 0 0 0 0 0 0
14 2.01 4 0.76 2 1.48 3
21 2.23 7 0.77 5 2.01 5
28 4.22 8 1.23 6 3.56 7
35 6.53 8 3.65 6 5.99 7
42 7.88 8 6.32 6 8.00 7

注:表中长度的数据为平均值,保留 2 位小数,数目的数据为四舍五入
  ,,,,
2 cm 4 cm

 d
0pp
m
50pp
m
100pp
m
150pp
m
200pp
m
0pp
m
50pp
m
100pp
m
150pp
m
200pp
m
0 0 0 0 0 0 0 0 0 0 0
7 0.1 0. 1 0.1 0.1 0.1 0.1 0. 1 0.1 0.1 0.1
14 1.73 2.31 3. 13 3.42 1.33 0.63 0.41 0. 92 0.23 0.37
21 2.36 2.98 4. 02 4.36 1.89 1.22 1.13 1. 68 0.92 0.97
28 6.35 4.00 6. 35 6.45 3.70 2.15 2.00 2. 45 2.15 2.25
35 8.25 6.55 8. 25 8.66 5.65 3.35 3.25 4. 00 3.45 3.65
注:①表中的数据为 10 个样本以上的平均值,第 28 天、35 天只有单个数据。
3 小结与讨论
对 6 个不同粉葛品种的比较栽培研究表明,
结合压条、扦插以及葛根产量的综合数据,可以
得出 3 号河川勺葛和 5 号大粉葛两个品种在藤
茎生长、葛根产量(每 100 m2 在 500 kg 以上)和
压条繁殖上都高度适应六盘水本地的环境,能为
当地进行粉葛的选育研究, 规范其栽培技术,大
规模培育生产提供一些参考数据。
从所研究的结果来看,高产的粉葛对生境的
要求较高,在土地肥沃,阳光充足,水资源丰富的
环境下生长良好与文献大致相同 (熊力夫等,
2010)。 虽然葛根能在干旱的环境条件下生长,但
是其影响环境的能力却大大减弱,甚至枯死于野
草丛中。 苗床整理对粉葛的高产很重要,因为在
生土(新土)里种植栽培很容易患立枯病和炭疽
病,苗床的深度和宽度对块根的膨大也有很大的
影响。 在进行葛根扩繁时,压条是最好的选择,压
条时土壤深度最好为 3~4cm。 压条生根和扦插生
根的存活率、长势与土壤深度、土质有着非常密
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陈元生,柳雪芳.2008. 我国葛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J].长江蔬菜(学术版),(5b):6-9.
陈元生,周满生,李 明.2010. 药用葛优良种质资源筛选研究[J].北方园艺,(21):202-206.
曾 明,郑水庆,张汉明,等.2000. 葛属药用植物的资源利用研究概况[J].药学实践杂志,18(5):344.
曾跃辉,熊力夫,蔡壮夫,等.2007. 湘葛一号的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3):83-85.
范淑英,吴才君.2004. 江西野葛主要化学成分的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6(2):235-238.
顾志平,陈碧珠,冯瑞芝,等.1996. 中药葛根及其同属植物的资源利用和评价[J].药学学报,3l(5):387-394.
强 虹,彭少兵,曲云峰,等.2003. 葛藤育苗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2):78-80.
熊力夫,周放鸣,刘益群,等.2007. 野葛植物学特征与生物学特性观察[J].湖南农业科学,(2):46-47.
熊力夫,雄劲雅,刘益群.2010. 葛根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J].湖南农业科技,(11):31-33.
张川黔,龙秀琴,罗充.2012. 葛藤繁殖技术的研究[J].种子,(2):31.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