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花榈木实生苗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
陈清堤
(大田县桃源国有林场 ,福建 大田 366101)
摘要:花榈木实生苗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表明 , 花榈木适应性较强 ,在酸性 、中性土壤均能正常生长。花
榈木前期生长较快 , , 树高速生期 2~ 7 年 , 年平均生长量 57cm , 胸径速生期 7 ~ 15 年 , 年平均生长量 0.
93cm。材积前期增长较慢 , 但一直处于上升阶段 , 第 11 年生时 , 材积增长迅速加快 , 21 年后 , 进入相对
稳定的生长高峰期。
关键词:花榈木;人工林;生长特性;经营管理
收稿日期:2010-07-22
作者简介:陈清堤(1964—),男 ,福建大田人 ,林业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培育方面的研究。
中图分类号:S7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08-0080-03
1 引言
花榈木(Ormosia henryi P rain)为蝶形花科
(Pap il ionaceae)红豆属常绿乔木 ,又名花梨木[ 1] ,
为世界著名的珍贵用材树种 ,木材结构细 、均匀 ,重
量中等 ,硬度适中 ,耐腐朽 ,不翘不裂 ,削面光滑美
观 、芳香而有光泽 ,是制作高档家具 、工艺雕刻和特
种装饰品的珍贵高档用材树种 。由于缺乏人工栽
培 ,野生资源变得越来越少 ,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
物[ 2] ,开展花榈木的人工栽培对实现林地可持续经
营 、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 、满足木材加工业和人类多
样性需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福建省闽西北
地区人工栽培花榈木纯林 、混交林已有一定面积 ,生
长效果较好。为了进一步掌握花榈木人工林的生物
学特性 ,扩大栽培面积以及建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
地等 ,采取合理的经营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
对花榈木实生苗人工林前期生长特性进行探讨。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大田桃源国有林场莲花山森林保护
站 ,东经 117℃36′,北纬 25℃47′,位于戴云山脉东
伸支脉 ,海拔 770 ~ 800m ,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 ,平
均气温17.7℃,年平均降水量 1674mm ,年蒸发量度
1486mm ,无霜期 264d ,土壤以砂页岩发育的红壤 ,
土层深厚肥沃 ,分布在中下坡 ,坡向东偏北 ,半阴坡 ,
坡度 10 ~ 16°,植被以黄瑞木 、乌饭 、五节芒 、蕨类为
主 , Ⅱ类地 。1988年采伐前茬杉木林分。
2.2 试验方法
杉木采伐迹地经清理炼山后 ,进行全面整地 ,植
穴规格 60cm×40cm ×40cm , 1989年春用一年生实
生苗上山造林 , 造林密度为 2550 株/hm2(株行距
2.0m×2.0m)[ 3] ,造林后抚育 3 年 ,头两年每年扩
穴 、锄草抚育各 1次 ,第三年锄草抚育 1次 ,结合抚
育进行适当修枝。共营建花榈木纯林 8.53hm2 ,与
马尾松混交造林 6hm2 ,现林分保留株数 1600 株/
hm2 。
2010年 6月在间伐过的花榈木纯林 、花榈木与
马尾松混交林林分内 ,选择典型地段 ,分别设置 20m
×20m 的临时样地 3块 ,共计 6块临时样地 ,进行样
地调查 ,样地内每木调查树高 、胸径及干形状况后 ,
根据平均树高与胸径选取标准木共 6株 ,伐倒后按
1m 区分段截取圆盘 ,并截取胸高处 、梢头底直径处
圆盘 ,采用中央断面区分求积法分析树木生长过
程[ 4] 。带回室内对树干进行解析 ,根据测定要求 ,龄
阶定为 1年 ,通过树干解析分析花榈木前期生长特
性 。
2.3 结果与分析
根据对桃源国有林场莲花山森林保护站花榈木
实生苗人工纯林及与马尾松混交造林 6株平均木树
干解析 ,将花榈木平均胸径 ,平均树高 、综合平均材
积总生长量 、平均生长量及连年生长量综合测定结
果汇成数据总表 ,见表 1 。
2.3.1 树高生长特性
从表 1 、图 1可以看出 ,22年生(包括苗期)花榈
木的 6株平均木树高生长总的趋势是随着年龄的增
加而不断提高 。22年生花榈木平均树高 12.50m ,
年均生长量 0.57m ,平均胸径 20.45cm ,年均生长量
0.93cm ,生长中等。从连年生长量看 ,造林后生长
迅速 ,第 3年生时生长达最大值 ,这主要是苗期适应
该造林地环境有关 。其连年生长量的峰值为
0.95m ,接近 1m ,但树高快速生长持续时间不长 ,其
80
2010年 8月 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第 8期
速生期在 2 ~ 7年之间 , 10 年后树高年生长量不足
0.6m ,15年后不足 0.4m 。从平均生长量看 ,最大
值出现在 3 ~ 6年之间 ,最小值出现在 22年 ,说明树
高生长趋缓并接近于停止。
表 1 22年生花榈木人工林 6株优势木树干解析综合测定表
年龄
/ a
胸径生长过程/ cm 树高生长过程/m 材积生长过程/m3
总生长 平均生长 连年生长 总生长 平均生长 连年生长 总生长 平均生长 连年生长
1 0.50 0.50 0.50 0.00001 0.00001 0.00001
2 1.43 0.72 0.93 0.00003 0.00002 0.00002
3 0.89 0.30 0.89 2.38 0.79 0.95 0.00010 0.00005 0.00007
4 1.75 0.44 0.86 3.24 0.81 0.86 0.00050 0.00013 0.00040
5 2.34 0.47 0.59 4.06 0.81 0.82 0.00108 0.00022 0.00058
6 3.03 0.61 0.69 4.83 0.80 0.77 0.00208 0.00035 0.00100
7 3.95 0.56 0.92 5.51 0.79 0.68 0.00392 0.00056 0.00184
8 5.05 0.63 1.10 6.12 0.77 0.61 0.00692 0.00087 0.00300
9 6.17 0.69 1.12 6.75 0.75 0.63 0.01114 0.00124 0.00422
10 7.79 0.78 1.62 7.36 0.74 0.61 0.01885 0.00189 0.00771
11 9.42 0.86 1.63 7.92 0.72 0.56 0.02902 0.00264 0.01017
12 11.50 0.96 2.08 8.50 0.77 0.58 0.04538 0.00378 0.01636
13 12.82 0.97 1.32 9.05 0.70 0.55 0.05931 0.00456 0.01393
14 14.22 1.02 1.40 9.45 0.68 0.40 0.07530 0.00538 0.01599
15 15.47 1.03 1.25 9.79 0.65 0.34 0.09145 0.00610 0.01615
16 16.20 1.01 0.73 10.15 0.63 0.36 0.10344 0.00647 0.01199
17 16.99 1.00 0.79 10.52 0.62 0.37 0.11730 0.00690 0.01386
18 17.73 0.99 0.74 10.90 0.61 0.38 0.13174 0.00732 0.01444
19 18.42 0.97 0.69 11.42 0.60 0.52 0.14837 0.00781 0.01663
20 19.13 0.96 0.71 11.95 0.60 0.53 0.16678 0.00767 0.01617
21 19.84 0.94 0.71 12.27 0.58 0.32 0.18345 0.00834 0.01667
22 20.45 0.93 0.61 12.50 0.57 0.23 0.19788 0.00899 0.01443
图 1 花榈木人工林树高生长规律曲线图
2.3.2 胸径生长特性
6株平均木的胸径生长综合测定结果见表 1 、图
2。由表 1 、图 2看出 ,胸径总的生长趋势与树高生
长相似 ,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提高 , 22年生时(包
括苗期)平均胸径达 20.45cm(带皮),年均生长 0.
93cm 。从连年生长量看 ,2年生之前生长较为缓慢 ,
2年生后生长迅速 ,其快速生长期出现在 7 ~ 15 年
间 ,快速生长持续时间较长 ,高峰期出现在第 12年 ,
年生长量的峰值达 2.08cm ,随后胸径生长量趋于下
降 ,22年时降至最低;从平均生长量与连年生长量
比较来看 ,前 3 ~ 15年为花榈木胸径速生期。16 ~
22年期间 ,胸径年生长量仍保持 0.6 ~ 0.7cm ,说明
花榈木胸径生长期长。与树高生长规律相比 ,胸径
速生期长 ,且滞后于树高生长。
总的来看 ,10年生后 ,树高生长趋缓 、胸径连年
生长量在职 12年后开始下降 ,说明这时花榈木树冠
冠幅增大 ,林分处于高度郁闭状态 ,生长空间限制了
林木的生长。因此 ,在 12 年生后应进行适当的间
伐 ,以满足林木对营养空间的需求 ,从而促进林木的
快速生长。
2.3.3 材积生长特性
材积生长过程的综合测定结果见表 1 、图 3 。由
表 1 、图 3 看出 , 22 年生时林木单株材积达 0.
19788m 3(带皮),年平均生长量 0.00899m3 。1 ~ 10
年生时材积生长较为缓慢 ,但一值处于上升趋势 ,11
年以后加快生长 ,其连年生长量高峰期多次出现 ,分
别在第 12年 、第 15年 、第 19年 、第 20年 、第 21年 ,
峰值达 0.01667m3 ,即 11年生时至 21年生时 ,材积
生长处于快速生长期 ,持续时间达 10年之久。随后
开始下降 ,22年生时 ,连年生长量开始缓慢下降 ,但
单株材积仍保持着 0.01443m3 ,还未见明显的减缓
81
陈清堤:花榈木实生苗人工林生长特性研究 植物栽培
现 ,还处于较为稳定的生长高峰期 。由此看来 ,该林
分在 12年后进行适当间伐促进了林分生长 ,而 20
年左右材积生长趋缓需进行第二次间伐 ,以满足林
木对营养空间的需要 ,提高林分生产力 。
图 2 花榈木人工林胸径生长规律曲线图
因此 ,在培育过程中采取成林抚育措施是非常
必要的 ,在培育好干型基础上 ,适当进行施肥管理 ,
可促进林分生长 ,提高林地生产力 。按现存林分保
留株数 1600株/hm2 计算 , 22 年生时 ,林分蓄积量
可达 316.608m3/hm 2 ,收获量较高 。从森林经理学
的观点看 ,可将立木或林分的材积生长量达最高时
的年龄理解为数量成熟期 ,材积生长量最高时的年
龄亦即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相等时的年
龄[ 5] ,从图 3可看出 , 22年生时花榈木尚未达到数
量成熟龄 ,说明花榈木生长期长。
3 结语
(1)花榈木树高前期生长较快 ,其生长高峰期出
现在第3年 ,其连年生长量的峰值为 0.95m ,速生期
在 2 ~ 7年生之间;花榈木胸径生长前期较慢 ,第 3
年开始快速生产 ,高峰期出现在第 12年 ,连年生长
量的峰值达 2.08cm ,速生期在 3 ~ 15年生之间。
(2)材积连年生长高峰期在第 21年生 ,峰值达
0.01667m3 ,速生期在 11 ~ 21年之间 。22年生时缓
慢下降 ,但仍保持着稳定的生长高峰期。在现行
2550株/hm2 的造林密度条件下 ,花榈木人工林在
第 12年生前后需进行适当的间伐 ,至 20年生左右 ,
需再次进行第二次抚育间伐 ,并适当进行施肥管理 ,
提高林地生产力。
图 3 花榈木人工林材积生长规律曲线图
(3)花榈木心材红褐色 ,材质致密硬重 ,用途广
泛 ,是制作各种珍贵富豪红木家具等上等材料;花榈
木为常绿阔叶树种 ,四季常青 ,繁花满树 、荚果吐红 ,
是公园结地重要的景观树种 ,是福建省优良的阔叶
树用材树种 。由于花榈木生长期长 , 22年生时未达
数量成熟龄 。
参考文献:
[ 1] 陈存及 ,陈伙法.阔叶树种栽培[ M ]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2000.
[ 2] 于永福.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工作的里程碑———《国家重点保护野
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出版[ J] .植物杂志 , 1999(5):3~ 11.
[ 3] 孙时轩.造林学[ M ]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1.
[ 4] 孟宪宇.测树学[ M ]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5.
[ 5] 孟宪宇.测树学[ M ]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5.
The study of growth characterization of Ormosia henryi Prain
seedling plantation
Chen Qingdi
(The state-owned f orest f arm o f Tao Y uan o f Da Tian o f Fuj ian Prov ince ,
Fuj ian , Da Tian , 366101 ,China)
Abstract:T he study of g row th characterization of Ormosia henryi Prain seedling plantation:the g row th of
O rmosia henryi Prain plantation st rong adaptabi li ty , early g row th soon o f Ormosia henryi Prain , rapid
grow th period o f high t ree in 2 -7 years , average annual g row th 57cm , rapid g row th period of breast
height in 7-15 years , average annual g row th 0.93cm , early stage of w ood Volume g row th slow , but has
been on the rise , in 11 year w hen the w ood volume g row th accelerated ,21 years later , Into the peak period
of relatively stable g row th.
Key words:ormosia henryi prain;plantation;g row th characterization;management
82
2010年 8月 绿 色 科 技 第 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