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火炭母的研究进展



全 文 :第 5 卷 第 1 期
2009 年 1 月
亚 太 传 统 医 药
Asia-Pacific T r aditional M edicine
Vo l.5 No.1
Jan.2009
收稿日期:2008-09-22
作者简介:胡莹(1984-),女 , 云南曲靖人 , 中山中医院中药药理实验室中药师 ,研究方向为广东地产药材的研究与开发。
火炭母的研究进展
胡 莹 ,梅全喜
(广州中医药大学 附属中山中医院 ,广东 中山 528400)
摘 要:目的:通过阅读分析文献 , 对中药火炭母近年来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方法:分析火炭母近年来的文献资
料 ,从生药学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与结论:火炭母具有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 、
平肝明目 、活血舒筋等功效 ,目前对其生药学研究较多 , 但对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报道却较少 , 值得在此
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开发利用。
关键词:火炭母;生药学;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现代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R284 , 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1-0121-02
  火炭母为廖科植物火炭母草(Poly gonum chinense L .)
的地上部分 ,生于山谷 、水边 、湿地 ,分布于浙江 、江西 、福
建 、台湾等地 ,常夏 、秋间采收 ,鲜用或晒干 。本品性酸 、甘 、
寒 ,归肝 、脾经 ,具有清热利湿 、凉血解毒 、平肝明目 、活血舒
筋等功效 ,用于痢疾 ,泄泻 ,咽喉肿痛 ,肺热咳嗽 ,肝炎等 ,是
常用的民间药[ 1] 。本文现对其生药学 、化学成分 、药理作
用 、临床应用等综述如下 ,以便更好地了解开发其药用价
值 。
1 生药学研究
1.1 性状鉴别[ 1]
火炭母茎扁圆柱形 ,有分枝 ,长 30 ~ 100cm ,节稍膨大 ,
下部节上有须根;表面淡绿色或紫褐色 ,无毛 ,有细棱;质
脆 ,易折断 ,断面灰黄色 ,多中空。叶互生 ,多卷缩 、破碎 ,叶
片展平后呈卵状长圆形 ,长 5 ~ 10cm ,宽 2 ~ 4.5cm ,先端短
尖 ,基部截形或稍圆 ,全缘 ,上表面暗绿色 ,下表面色较浅 ,
两面近无毛;托叶鞘筒状 ,膜质 ,先端偏斜 。气微 ,味酸 、微
涩 。
1.2 显微鉴别:
1.2.1 叶表面制片[ 2]  火炭母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微波浪
状 ,气孔为不定式和不等式;腺毛头部有淡黄色分泌物 ,由
10 ~ 17个细胞组成 ,椭圆形或近原形 ,长径为 40 ~ 52μm ,
宽为 22 ~ 42μm ,柄短 ,由两个细胞组成;下表皮叶脉处细胞
顶端向外突出呈乳头状 ,外壁有角质层纹理 ,有多细胞组成
的多列非腺毛 ,长 144 ~ 375μm ,基部宽 69~ 270μm ,角质层
纹理明显;上表皮细胞垂周壁较平整 ,细胞呈多角形 ,有较
多的角质层纹理 。
1.2.2 粉末制片[ 3]  火炭母粉末黄绿色 。叶表皮细胞表
面观类多角形 ,有的有角质样纹理。茎表皮细胞类长方形 ,
有的也显角质样纹理 。非腺毛多细胞呈覆瓦状排列 ,表面
有角质样纹理 ,内含棕色物;腺毛头部单细胞或多细胞 ,腺
柄多为单细胞。含草酸钙簇晶众多 ,直径达 80μm ,棱角多
尖锐 。
1.2.3 叶横切面[ 2]  火炭母上下表皮各 1 列细胞 ,切向延
长 ,外有角质层纹理 ,有腺毛;异面叶 ,栅栏细胞 1 列 ,长柱
状 ,不通过主脉;海绵组织疏松;主脉向下突起 ,下表皮内有
1~ 2列厚角细胞 , 2个外韧型维管束上下排列 ,韧皮部外围
有厚壁组织 ,壁厚且木化;主脉向上突起 ,上表皮下有 2 ~ 5
列厚角细胞;薄壁细胞内含草酸钙簇晶。
1.2.4 茎横切面[ 3]  火炭母表皮为 1 列细胞 ,略切向延
长 ,有的含红棕色物 ,外被较薄的皱缩角质层。皮层外侧有
的细胞角质层增厚。中柱鞘纤维 1~ 5列 ,断续或连续成波
状环层。木质部导管单个排列成行。髓部宽阔 ,空隙处含
棕色物。薄壁细胞含棕色物 、淀粉粒或草酸钙簇晶 。草酸
钙簇晶直径可达 50μm 。
1.3 理化鉴定 [1]
(1)取火炭母粗粉约 5g ,加乙醇 50mL ,置水浴上回流
30min ,稍冷 ,加活性炭少量 ,滤过 ,滤液浓缩至约 5mL 。取
滤液 2mL ,加镁粉少量与盐酸 5滴 ,置水浴中加热 3min ,显
橙色或橙红色。(2)取上述滤液点于滤纸上 ,干后 ,置紫外
光下观察 ,显黄色荧光 ,再喷以 1%三氯化铝的乙醇溶液 ,
—121—
第 5 卷 第 1 期
2009 年 1 月
亚 太 传 统 医 药
Asia-Pacific T r aditional M edicine
Vo l.5 No.1
Jan.2009
荧光加强。
1.4 薄层鉴别[ 3]
取火炭母粉末 2g ,加 50%甲醇 30mL ,盐酸 1mL ,加热
回流 1h ,趁热滤过 ,滤液放冷 ,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 2次 ,
每次 20mL ,合并乙酸乙酯提取液 ,浓缩至约 1mL ,作为供
试品溶液。另取槲皮素对照品 ,加乙酸乙酯制成每 1mL含
0.5mg的溶液 ,作为对照品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
一部附录Ⅵ B)试验 ,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10 μL ,分别点于
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含 0.5%氢氧化钠的硅胶
G 薄层板上 ,以甲苯(水饱和)-甲酸乙酯-甲酸(5∶4∶1)为展
开剂 ,展开 ,取出 ,晾干 ,喷以 5%三氯化铝乙醇溶液 ,置紫
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 ,在与对照品色谱
相应的位置上 ,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
2 化学成分研究
有研究认为火炭母叶中含有 β-谷甾醇(β-sitosterol),
山柰酚(kaempferol),并没食子酸(ellagic acid),没食子酸
(gallic acid), 3-O-甲基并没食子酸(3-O-methylellagic
acid),山柰酚-7-O-葡萄糖甙(kaempferol-7-O-glucoside),山
柰酚-3-O-葡萄糖醛酸甙(kaempferol-3-O-glucu ronide)[ 1] 。
谢贤强等[ 4]对火炭母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 ,从火炭母中首
次分离到 10 个化合物 ,分别鉴定为丁香酸 、芹菜素 、3 , 3-
二甲基鞣花酸 、原儿茶酸 、异鼠李素 、咖啡酸 、木犀草素 、没
食子酸甲酯 、广寄生苷和 3 , 4 , 8 , 9 , 10-pentahydoroxy-
dibenzo[ b ,d] pyran-6-one。
3 药理作用研究[ 1]
3.1 抗菌作用
有研究认为火炭母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
大肠杆菌 、炭疽杆菌 、乙型链球菌 、白喉杆菌 、伤寒杆菌 、绿
脓杆菌和痢疾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另有实验研究认
为本品的醇提取液或水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
菌 、绿脓杆菌 、肺炎杆菌和痢疾杆菌等也有较强抗菌作用。
3.2 抗乙型肝炎病毒作用
有人采用抑制乙型肝炎病毒 DNA 多聚酶(HBV-
DNAP)及降解HBV-DNA的体外试验法 ,发现本品煎剂对
DNAP 抑制率在 50%以上 , 降解 HBV-DNA 的作用在
25%以上 ,表明本品有抗乙肝病毒作用 。
3.3 对平滑肌和骨骼肌的作用
有实验研究认为火炭母煎剂对离体豚鼠回肠无明显影
响 ,对离体大鼠子宫有抑制作用;另有实验研究认为本品水
提物对离体豚鼠回肠有收缩作用 ,对离体兔十二指肠可轻
度增强其张力;且本品煎剂对蟾蜍腹直肌 、本品水提物对大
鼠膈肌-膈神经制备均无作用 。
3.4 降压作用
有研究认为火炭母煎剂在大鼠后肢灌流实验中无明显
作用 ,给麻醉犬静脉注射 0.1(生药)/kg ,有降血压作用 。
3.5 中枢抑制作用
有人给小鼠腹腔注射火炭母水提取物 10g(鲜生药)/
kg有中枢抑制作用 ,表现为运动失调 ,并能延长环己巴比
妥钠的催眠时间 。
3.6 毒性
火炭母水提取物 5g(鲜生药)/kg 静脉注射 ,使小鼠中
枢抑制 ,运动失调 ,呼吸加深加快 ,头部轻度震颤 , 24h 后 5
只中有 1只死亡 。腹腔注射火炭母煎剂 1g(生药)/只 , 24h
内小鼠全部死亡 。
4 现代临床应用
4.1 急性肠炎 [1]
有人采用火炭母 30g ,古羊藤(S treptocaulon g ri f-
f ithii Hook .f .)15g ,水煎 ,每日一剂 , 分 2 次服。试用
1584例 ,有效率约 90%。
4.2 白喉[ 1]
有人将火炭母鲜叶捣烂 ,取汁 30mL ,加蜂蜜适量 ,每
日分 6次服 ,病重者少量多次灌服。临床观察 63 例 ,全部
治愈 。疗程一般 2 ~ 4d。
4.3 小儿脓疱疮[ 1]
有人取火炭母全草 90 ~ 150g ,切碎 ,加适量水煮沸 15
~ 20min ,过滤 ,滤液浸洗局部 ,每日数次。有全身感染者另
服中药。治疗 25例 ,均获治愈 。
4.4 角膜云翳 、斑翳 、白斑 [1]
将火炭母草制成 100%火炭母草滴眼剂 ,每隔 1 ~ 2h
滴眼 1次 ,连续使用 1 ~ 2 月为 1疗程。治疗 316 例 ,其中
角膜云翳 88例 ,斑翳 163例 ,白斑 65 例 ,达到良好效果者
(较原视力进步 2行以上):角膜云翳占 53.4%,角膜斑翳
占 46%,角膜白斑占 38.4%。但火炭母滴眼剂的溶液不稳
定 ,滴用 4 ~ 5d后变质失效 ,需另换新鲜眼药水 。又有报道
可用火炭母 、十大功劳叶各 30g ,加水 2000mL ,煎 4~ 5h ,去
渣后浓缩至 150mL ,过滤 ,取澄清液即可滴眼 。滴眼时必
须无异物感 。加入十大功劳叶的目的在于矫正溶液的酸碱
度。溶液需新鲜配制 。每隔 1 ~ 2h 滴眼 1 次 ,连续 1 ~ 2
月。适用于角膜云翳 、斑翳 、非中心性角膜白斑 ,外眼疾患
如急性结膜炎 、结膜疱疹 、浅角巩膜炎 、电光性眼炎 、角膜化
学伤 。临床试治 200例 ,效果良好者:角膜云翳 36例 ,斑翳
45例 ,白斑 17例 。
4.5 乳腺小叶增生
杨爱花 [ 5]选择乳腺小叶增生患者 115 例 ,年龄 26 ~ 50
岁;其中 21 ~ 30 岁 70 例 , 31 ~ 40 岁 30 例 , 41 ~ 50 岁 15
例。单侧乳房小叶增生者 12例 ,其余均为双侧乳房小叶增
生者 ,采用火炭母外敷治疗 ,结果治疗 115例中痊愈 102例
占 88.7%,好转 13例占 11.3%,无效 0例 ,总有效率 100%。
—122—
第 5 卷 第 1 期
2009 年 1 月
亚 太 传 统 医 药
Asia-Pacific T r aditional M edicine
Vo l.5 No.1
Jan.2009
收稿日期:2008-11-18
作者简介:苏秀琴(1969-),女 ,江苏徐州人 , 中煤集团大屯煤电中心医院主管护师。
4.6 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
任国珍等 [6]报道 ,采用中药火炭母复方之基本方加减 ,
汤剂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 。火炭母复方基本方组成如
下:火炭母 30 ~ 40g ,金香炉 20 ~ 30g ,葛根 15g ,车前子
15g ,白芍 10 ~ 15g ,木香 5g(后下),黄芩 10g ,甘草 5g。加
减法:年龄 2 岁以下者 ,药量可酌情减少;兼表者加防风
8g ,荆芥 6g ;挟食滞者加神曲 10g ,山楂肉 8g;好转后期可加
入健脾开胃药。结果治疗 52例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中 ,治
愈 40例占 76.3%;好转 12例占 23.7%;其中 12例好转病
例继续按本法治疗 1疗程 ,均治愈 。
5 结语
火炭母属广东地产药材 ,是民间常用中药 。到目前为
止对火炭母的生药学研究已经比较透彻了 ,但对其化学成
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应加强火炭母单方和复
方制剂的研究 ,并深入开展火炭母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等研
究 ,为临床应用该药提供指导 ,也为火炭母进一步新药研发
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第 2册)[ M ] .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9:648.
[ 2]  林志云 ,李书渊 ,张 岗.火炭母的生药学研究[ J] .现代食品与药
品杂志 , 2006, 16(4):15-16.
[ 3]  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编委会.广东省中药材标准(第一册)[ M ] .广
州:广东科技出版社 , 2004:55-56.
[ 4]  谢贤强 ,吴萍,林立东 ,等.火炭母化学成分的研究[ N ] .热带亚
热带植物学报, 2007 , 15(5):450-454.
[ 5]  杨爱花.火炭母治疗乳腺小叶增生 102例[ J] .现代中西医结合
杂志 , 2007 , 16(30):4496.
[ 6]  任国珍 ,何世东.火炭母复方为主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 52
例[ J] .广西中医药 , 2001 , 24(1):32.
(责任编辑:姜付平)
血液透析室感染的预防及控制
苏秀琴
(中煤集团大屯煤电中心医院 ,江苏 徐州 221611)
摘 要:目的:提高血液净化技术质量 , 预防和控制血透室感染 , 做好血透室感染控制的监测管理。 方法:按卫生
部《 感染管理办法》和《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及医院分级标准 , 制定一系列措施和制度。结果与结论:对血透
室实施规范化管理 , 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完善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是预防和控制血透室感染切实可行
的方法。
关键词:血透室;感染;预防和控制
中图分类号:R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1-0123-02
  血透室的透析患者因反复输血 ,在体外循环操作中接
触和污染的机会多 ,加上免疫功能不全等更容易引起感染 ,
不仅给患者带来了痛苦 ,还增加了医疗费用和法律风险 。
所以血透室感染的预防及控制 ,是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重
要环节 。消毒 、灭菌 、隔离和无菌操作是预防和控制血透室
感染的基础工程 ,也是护理工作的基础。完善和规范制度
并进行落实监测 ,重视病人的宣教 ,能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
确保透析患者的安全。
1 血透室合理的布局至关重要
根据工作流程合理规划血透室的无菌区 、清洁区 、半污
染区和污染区的布局 。应分别设置前台接待 ,医护人员专
用更衣室和通道 ,病人更衣室和通道 ,家属休息等候区 ,医
生护士办公区 ,处置操作间 ,表抗阴性透析区 ,表抗阳性透
析区 ,水处理室 ,A 、B液配制室 ,透析器复用间 ,存贮间 ,卫
生间 ,污物处理间等 ,建立强制路线 ,如规定医务人员和透
析患者分通道进入血透室。
2 规范和完善各项感染管理制度
血透室的管理必须规范化 、制度化。根据卫生部《医院
感染管理办法》 、《血液透析器复用操作规范》的要求 ,结合
医院实际 ,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并将责任到人与劳务津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