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梭种群结构的影响是巨大的。
由于梭梭一般分布于环境较为恶劣的环境中 ,其群落结构受环境的影响很大 ,例如不同土壤条件对梭
梭的种群密度就有明显影响。根据宁虎森的研究 ,可将梭梭划分为石砾质梭梭 、土质梭梭 、盐土梭梭 、沙质
梭梭 4种生态类型 ,其密度及幼苗数量均有较大差异 ,这在本研究中也有反映 。一般来说“群集有利于生
存” ,因此 ,在恶劣环境中幼苗往往表现为聚集分布 ,随着种内和种间竞争的加剧 ,使得种群的分布格局逐步
发生变化 。
参考文献:
〔1〕 张金屯.植物种群空间分布的点格局分析〔J〕.植物生态学报 , 1998 , 22(4):344 ~ 349.
〔2〕 徐文铎 , 邹春静.中国沙地森林生态系统〔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 1998:66~ 73.
〔3〕 杨持 , 钱迎倩 ,刘强 , 等.四合木保护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 2002:90 ~ 93.
〔4〕 祖元刚 , 张文辉 ,阎秀峰 , 等.濒危植物裂叶沙参保护生物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 1999:189 ~ 198.
〔5〕 李建贵.天山云杉幼林死亡木的大小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 2003 , 26(3):5~ 9.
高产优质饲料作物—鲁梅克斯 K-1杂交酸模的研究项目简介
“高产优质饲料作物 —鲁梅克斯 K-1 杂交酸模的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下达的农业倾斜项目(编号 39870604)。研
究起止时间 1999 年 1 月至 2002年 12 月 。项目由新疆农业大学的安沙舟 、中食产业集团鲁梅克斯公司的杨茁萌共同主持 。
研究人员主要由新疆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和中食产业集团鲁梅克斯公司等单位人员组成 。
鲁梅克斯 K-1 杂交酸模被认为是一种新的高产优质饲草作物 ,在发展畜牧业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但是对于它的基础研
究却处于空白状态 。项目组通过三年多的研究 ,基本摸清了其遗传特性 、水肥因子与高产机理 、抗盐与抗旱性机理 ,并通过田
间栽培试验以及饲养实验 ,对其推广和利用提出合理化建议 ,对于正确认识和合理利用鲁梅克斯 K-1 杂交酸模这个新型的牧
草 ,都具有科学和生产意义 。研究主要取得以下进展:
(1)通过对鲁梅克斯 K-1杂交酸模的原原种 、原种 、合格种三个世代 、天山酸模(父本)、巴天酸模(母本)、狭叶酸模 、皱叶
酸模和长叶酸模的连续两年的 RAPD分子标记测定表明:鲁梅克斯 K-1 杂交酸模的三个世代之间的遗传特性是稳定的;其染
色体数可能为 2n =48 ;它的遗传带谱与巴天酸模相似;它与其它种之间存在多个多态位点 。
(2)利用15N 示踪法研究不同氮肥水平对鲁梅克斯 K-1 杂交酸模生长影响的结果表明:决定鲁梅克斯 K-1 杂交酸模生长
和产出的限制性肥料因子是氮肥 ,最佳的肥料类型是(NH4)2SO4 ,最佳施肥配比组合为 800 kg·hm-2氮肥 ,300 kg·hm-2磷
肥 ,75 kg·hm-2钾肥 。
(3)通过对成株期鲁梅克斯 K-1 杂交酸模田间灌水次数与产草量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 ,灌水次数对其产量影响十分明
显 ,月灌水三次产量最高 ,达到 57 525 t·hm-2 ;月灌水二次为 54 615 t·hm-2 ;月灌水一次 31 755 t·hm-2 。从投入产出综合
考虑 ,每收一次草 ,以月灌水二次为宜 。从生长时期与灌水次数关系看 ,5 ~ 8 月灌水次数与灌水量对产量影响最明显 。
(4)通过田间观察研究 ,发现了两种国内首次报道的害虫:蓼龟象甲 、藜叶蜂;并对它们的形态学特征 、生活史 、生物学特
性 、发生时期以及综合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 。结果表明 ,蓼龟象甲 、藜叶蜂是危害鲁梅克斯 K-1 杂交酸模的主要害虫 ,应该采
取生物防治与化学防除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
(5)通过对鲁梅克斯 K-1杂交酸模光能利用率 ,CO 2同化能力 ,PSI I 光化学效率以及光合作用的高值持续期等生理指标
的测定结果表明 ,鲁梅克斯 K-1 杂交酸模是典型的 C3植物 ,有较高的 CO2 补偿点 ,具有耐阴植物的特征 。此外 ,它还是一种
喜凉耐冷的作物 。盐胁迫是影响鲁梅克斯 K-1杂交酸模光合作用的主要原因 , Na+可能是伤害鲁梅克斯 K-1 杂交酸模光合
机构的主要离子 。
(6)通过对鲁梅克斯 K-1 杂交酸模三个世代化学成分测定结果表明:三个世代全株的粗蛋白含量 15 .37%~ 15 .58%;叶
片单宁含量 0.17 %~ 0.21 %,茎杆单宁含量小于 0.029 %;花序和种皮中单宁含量较高 ,分别达 2 .22%和 2.61%;现蕾期草酸
含量 27 .39 ~ 28.97 mg·g-1 ,叶簇期草酸含量 60.93 ~ 62.66 mg·g -1 。
(安沙舟 供稿)
54 新 疆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2003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