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河南唇形科植物新记录水蜡烛属水蜡烛



全 文 :408 第 56 卷 2015 年第 3 期
收稿日期:2014-09-24
基金项目: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201304109)
作者简介:王齐瑞 (1971 -),男,河南虞城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森林培育工作。E-mail:412203314@ qq. com。
文献著录格式:王齐瑞,马小琦. 河南唇形科植物新记录水蜡烛属水蜡烛 [J]. 浙江农业科学,2015,56 (3) :408 - 409.
DOI:10. 16178 / j. issn. 0528-9017. 20150339
河南唇形科植物新记录水蜡烛属水蜡烛
王齐瑞,马小琦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河南 郑州 450008)
摘 要:报道唇形科水蜡烛属水蜡烛 (Dysophylla yatabeana Makino)在河南的地理新分布。
关键词:水蜡烛;新分布;河南
中图分类号:S 1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28-9017(2015)03-0408-01
在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植物资源调查中新发现
1 种唇形科植物,在对比标本查找 PPBC,CVH 以
及查阅中国植物志等文献的基础上,确定该种为河
南新 纪 录 属 种 水 蜡 烛 属 水 蜡 烛 (Dysophylla
yatabeana Makin,图 1)。
水蜡烛属为唇形科草本植物。茎具通气组织。
叶 3 ~ 10 枚轮生,无柄,线形至倒披针形,全缘或
具疏齿,通常近无毛。轮伞花序多花,在茎或分枝
顶部密集组成紧密而连续或极少于基部间断的穗状
花序;苞片与花等长或略短。花极小,无梗。花萼
钟形,外面被毛,内面无毛,萼齿 5,短,通常无
结晶体。花冠自花萼伸出,长 1. 5 ~ 2. 5 mm,冠筒
向上渐增大,冠檐 4 裂,裂片近相等,后裂片全缘
或微缺。雄蕊 4 枚,伸出,花丝极长,近相等,直
立,具髯毛,花药顶生,小,近球形,贯通为一
室。花柱与雄蕊近等长,先端 2 浅裂,裂片等长,
钻形。花盘平顶,近全缘。小坚果近球形,小,光
滑。约 27 种,2 变种,分布于东南亚,大多在印
度,其中有 1 种延至澳大利亚。我国有 7 种,2 变
种,产自西南部及东南部,常见于湿地上。
图 1 水蜡烛及其生境
Dysophylla yatabeana Makino in Bot. Mag. Tokyo
12:55. 1898;Matsum. Ind. Pl. Jap. 2 (2):539.
1912;Matsum. & Kudo in Bot. Mag. Tokyo 26:301.
1912;Nakai in Bot. Mag. Tokyo 35:171. 1921;
Belval in Mus. Heude Notes Bot. Chin. 2:99. 1933-
Dysophylla linearis Benth. var. yatabeana Kudo in
Mem. Fac Sci. Agr. Taihoku Univ. 2:48. 1929-
Dysophylla linearis auct. non Benth:Dunn in Notes
Bot. Gard. Edinburgh 6: 147. 1915, p. p. -
Dysophylla martini Vaniot in Bull. Acad. Geogr. Bot.
第 56 卷 2015 年第 3 期 409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14:178. 1904-Dysophylla lythroides Diels in Notizbl.
Bot. Gart. Berlin 9:1031. 1926,syn. nov。
水蜡烛为多年生草本。茎高 40 ~ 60 cm,无毛,
顶部被微柔毛,不分枝或稀具短的分枝。叶 3 ~4 枚
轮生,狭披针形,长 3. 5 ~ 4. 5 cm,宽 5. 0 ~ 7. 0
mm,先端渐狭具钝头,基部无柄,边缘全缘或于
上部具疏而不明显的锯齿,纸质,上面榄绿色,下
面稍淡,并被不明显的褐色小腺点,两面无毛。穗
伏花序长 2. 8 ~ 7. 0 cm,直径约 1. 5 cm,紧密而连
续,有时基部间断;苞片线状披针形,其长几与花
冠相等,常带紫色。花萼卵钟形,长 1. 6 ~ 2. 0
mm,外面被疏柔毛及锈色腺点,萼齿 5,三角形,
长约为萼筒 1 /2。花冠紫红色,为花萼长之 2 倍,
无毛,冠檐近相等 4 裂。雄蕊 4,极伸出,花丝密
被紫红色髯毛。花柱略伸出于雄蕊,先端相等 2 浅
裂。花盘平顶。小坚果。花期 8 - 10 月。
水蜡烛属发现于河南信阳市商城县长竹园乡,
五里山村沟溪中,海拔 350 m。本种原记载分布于
浙江,安徽,湖南,贵州;生于水池中、水稻田内
或湿润空旷地方。日本,朝鲜也有。模式标本采自
日本。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 中国植物志[M].
65 ~ 66 卷.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2] 丁宝章,王遂义. 河南植物志 [M]. 郑州:河南科学技术
出版社,1988.
[3] 中国植物图像库 [DB /OL]. http: / /www. plantphoto. cn.
[4] 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 [DB /OL]. http: / /www. cvh.
org. cn.
(责任编辑:张瑞麟)
收稿日期:2014-11-14
作者简介:詹文娟 (1988 -) ,江西丰城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第四纪研究工作。E-mail:912339127@ qq. com。
文献著录格式:詹文娟,裴豪杰,黄琼,等. 滁州市耕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J]. 浙江农业科学,2015,56 (3) :409 - 411.
DOI:10. 16178 / j. issn. 0528-9017. 20150340
滁州市耕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詹文娟,裴豪杰,黄 琼,高 婷
(浙江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摘 要:耕地利用变化是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核心与热点问题,驱动力研究则是耕地利用变化研究的难点
和重点。本文以安徽省滁州市为例,在分析其耕地利用动态变化特征的基础上,对影响滁州市耕地利用变化的
驱动因子进行了定性分析和定量验证。研究表明,影响滁州市耕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因子是人口增长、
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与政策等。
关键词:耕地变化;驱动力;滁州市
中图分类号:F 3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528-9017(2015)03-0409-03
滁州市地处安徽省最东部,素有 “鱼米之
乡”之称,年粮食总产量约占到安徽省的 1 /7,
年输出商品粮总量约占到安徽省的 1 /3,商品率
超过 60%,被誉为 “安徽第一粮仓”。近年来,
受城市化、工业化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滁州
市耕地数量不断变化。及时掌握耕地资源的数量
及其变化趋势,深入分析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
子,对于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实现区域农业的可
持续发展、保障商品粮生产供应等具有重要
意义[1]。
1 研究区概况
滁州市位于 31°51-33°13N,117°09-119°13
E,总面积 13 398 km2,市域面积在安徽省排第三。
其中,市辖区面积为 1 399 km2,占总面积的
10. 4%。全市总人口 445. 2 万,其中市辖区人口约
52. 7 万,约占全市总人口的 11. 8%。
滁州市位于江淮之间的丘陵地带,跨长江、淮
河 2 大流域,地势总体上西高东低,地貌以丘陵、
岗地和平原为主,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季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