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杞柳田甜菜夜蛾的发生危害及治理对策



全 文 :收稿日期:2003-10-16
文章编号:1002-2724(2004)04-0019-01
杞柳田甜菜夜蛾的发生危害及治理对策
杨田堂
(临沂师范学院农林学院 ,临沂 276003)
  中图分类号:S763.3     文献标识码:A
  甜菜夜蛾是一种间歇性害虫 , 20 世纪 90 年代前期仅在番
茄 、辣椒 、豆角等蔬菜上时有发生。从 90年代中后期开始 , 甜菜
夜蛾除了危害蔬菜外 ,还在棉花 、大豆 、杞柳等作物上造成危害 ,
并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据调查 ,有的杞柳田块平均百株虫量达
200 ~ 300头 , 局部田块百株虫量高达 1000 头以上。
1 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
1.1 发生世代及发生期
鲁南地区甜菜夜蛾每年发生 4 ~ 5 代 ,以蛹在土中越冬。 5
月上旬始见越冬成虫 ,各代幼虫发生期大致如下:第 1 代在 5 月
下中旬 ,第 2 代在 6月上中旬 , 第 3代在 7 月中下旬 , 第 4 代在 8
月中下旬 , 第 5 代在 9 月中下旬。各代之间有明显的世代重叠
现象。10 月份以后陆续进入土壤 , 以老熟幼虫化蛹越冬。
1.2 寄主范围
甜菜夜蛾为杂食性害虫, 据调查 , 寄主主要有豆角 、番茄 、辣
椒、花生 、棉花、红薯 、白菜、四季豆 、花菜 、大豆等作物, 近几年在
杞柳上又造成严重危害。另外还可以在多种野生杂草上取食危
害。
1.3 主害世代
第1、2代发生较轻 , 以第3 、4代危害较重。第3、4代除为害
蔬菜外 , 还危害棉花 、大豆 、杞柳等作物 , 第 5 代转入蔬菜田 , 主
要在秋菜上繁殖为害。
1.4 卵块分布
甜菜夜蛾每头雌虫可产卵 100 ~ 600 粒 , 高的可达 1800 多
粒。卵主要产在中下部叶片的反面 ,少部分产自正面。卵块上
有白色绒毛覆盖 ,卵粒大小不一。据调查 , 单块卵粒在 50 粒以
下的占总卵块 40%左右 , 50 ~ 100 粒的占 40%左右 , 100 粒以上
的占20%左右。同一卵块发育进度不一样 , 一般内层卵粒先孵
化 ,外层的后孵化。低龄幼虫群集为害。
1.5 在杞柳上的发生为害特点
甜菜夜蛾在杞柳上以幼虫咬食叶片。2 龄以前主要群集于
未展开的新叶里吐丝结网 ,群集为害 , 幼虫取食叶片上表皮和叶
肉 ,仅留下表皮 , 呈窗户纸状 , 干枯后破裂。 3 龄以后幼虫啃食
叶片成孔洞或缺刻;4龄以后为暴食期 , 大量取食叶片造成严重
危害。受害地块高达 100%, 一般田块百条虫量可达 60 ~ 100
头。由于主要危害生长点 ,对秋条的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2 影响发生危害的主要因子分析
2.1 气候条件
甜菜夜蛾是一种喜温喜旱型害虫 ,其发生为害与气候因子
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 1995年以来的暖冬天气 , 对甜菜夜蛾蛹
的越冬存活十分有利 , 为其暴发为害提供了充足的虫源基数。
1999年 、2000 年及 2002 年的夏季干旱少雨 , 为该虫的大量发生
提供了有利条件。
2.2 种植结构的调整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 , 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业生态环
境 , 尤其是近些年保护地蔬菜的发展 ,为一些害虫一年四季提供
了生存环境和食物源 , 为蛹的越冬提供了有利条件 , 大大提高了
越冬存活率 , 增加了第 2 年的虫源基数 , 导致发生虫量逐年递
增。进入 7 ~ 8 月份 ,大田作物已近老化 , 而杞柳夏伐后新生的
枝条正值幼嫩 , 具有趋嫩习性的甜菜夜蛾便在嫩枝条的叶片上
大量产卵繁殖危害。因而近几年在杞柳产区出现了农作物受害
较轻 , 而杞柳受害逐年加重的趋势。
2.3 对农药抗性的提高
长期以来 , 人们在防治农作物及蔬菜害虫时 , 由于化学农药
的不合理使用 , 已经造成了害虫抗药性的明显提高 , 尤其对有机
磷和菊酯类农药的抗性更为严重。甜菜夜蛾跟其他许多鳞翅目
害虫一样 , 对化学农药的敏感性逐年降低 , 化学防治效果越来越
差 , 因而造成了甜菜夜蛾的暴发为害。
2.4 天敌的控制能力削弱
由于连年大量使用化学农药 , 加大了用药浓度 ,增加了施药
次数。导致天敌数量特别是捕食性天敌明显减少 ,对甜菜夜蛾的
自然控制能力削弱 ,这也是导致发生为害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2.5 甜菜夜蛾生物学特性影响
甜菜夜蛾幼虫具有假死性 ,稍受惊扰 , 便缩成一团或滚落地
下 , 幼虫体表光滑 ,蜡质层厚 , 抗药性强 , 常规农药和常规施药方
法对其防效均不理想 。
3 治理对策
3.1 农业防治
农田冬季耕翻 , 冻死越冬蛹 , 减少虫源基数;作物生长期间
适时中耕浇水 , 破坏蛹的羽化环境;合理施肥增强植株抗虫能
力;铲除田间地头杂草 ,破坏成虫栖息场所。
3.2 灯光诱杀
在甜菜夜蛾成虫发生盛期 ,用黑光灯或高压汞灯诱杀成虫 ,
减少田间落卵量。
3.3 人工采卵捉虫
结合田间管理 , 在产卵盛期多次采卵 , 带出田外处理。在幼
虫危害盛期 , 可采用人工捉虫 , 降低田间虫口密度;当田间虫量
较大时 , 利用幼虫危害盛期 , 可采用人工捉虫 , 降低田间虫口密
度;当田间虫量较大时 , 利用幼虫的假死性 ,在柳条行间铺上塑
料薄膜 , 然后抖动枝条使虫落下 , 可捕杀大量幼虫。
3.4 药剂防治
在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期 , 于早晨或傍晚喷药防治。经
筛选 , 下列几种药剂防治效果较好:每 667m2 用千胜 Bt 乳剂
100ml+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50ml , 兑水 50kg 喷雾 ,效果可达
85%以上;用 10ml功夫菊酯+10ml抑太保+15kg 水喷雾 , 防效
可达80%以上;用2.5%菜喜悬浮剂 1000倍液喷雾 , 防效达85%
以上;用 0.5%楝素乳油 1000倍喷雾 , 或用 52.5%安保乳油 1000
倍液喷雾 , 田间防效达 90%以上。
·19·
2004 年第 4期
总 153 期                
山东林业科技
Shandong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4
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