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第 28卷 第 6期 四 川 林 业 科 技 Vo1.28, No.6
2007年 12月 JournalofSichuanForestryScienceandTechnology Dec., 2007
收稿日期:2007-10-08
珍稀野生花卉新秀 ———虎舌红
杜 娟1 ,叶 萌 2
(1.四川农业大学都江堰分校 ,四川都江堰 610830;2.四川农业大学林园院 ,四川雅安 625014)
摘 要:虎舌红是属于紫金牛科紫金牛属的一种亚灌木近草本植物 , 多次获得观赏花卉金奖。同时虎舌红还有极
高的药用价值 , 全草有清热利湿 、活血 、止血止痛 、祛腐生肌等功效 , 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及祛风湿 , 亦可治疗结核
咳血 、肝炎等症。叶可外敷去疮毒。其繁殖方法可用播种繁殖 , 扦插繁殖 ,组织培养 , 还可以对其嫁接等 , 栽培上可
地栽 、盆栽 、无土栽培技术和盆景造型栽培 。管理上主要注意选择腐殖质 ,半荫的环境 , 其对水分要求不高 , 一般情
况下不干不浇水。目前 , 通过人工选育出的新品种有黑虎舌 、白虎舌 、淡叶虎舌 、矮叶虎舌 、圆叶虎舌 、红虎舌 、绿虎
舌等 , 对其观赏和药用价值以及快繁技术还需进一步开发。
关键词:虎舌红;繁殖方法;栽培技术;管理;开发价值
中图分类号:S7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508(2007)06-00103-04
Ardisia, aRareWildFloweringPlant
DUJuan1 YEMeng2
(1.DujiangyanCampusofSichuanAgriculturalUniversity, Dujiangyan 610830;
2.ColegeofForestandHorticulture, SichuanAgriculturalUniversity, Yaan 625014, Sichuan)
Abstract:Teat-shapedardisiaisasubshrub, whichisneartoaherbaceousplantandbelongstoArdisia
Sw.Itwonthegoldmedalassornamentalfloweringplant, whileithasahighmedicianlvalue, common-
lyusedinthetreatmentofwoundsandantirheumatismorhemoptysistreatmentoftuberculosis, hepatitis
andappetite.Itsleavescancuresores.Itsbreddingmethodsincludesowing, cuting, tissuecultureand
grafting.Itcanalsobecultivatedforplantingonthegroundandinpotorbreedingbysoilesscultivation
techniquesandmodelingcultivation.Foritsmanagement, atentionshouldbepaidtotheselectionofhu-
mussoil, semi-shadedenvironmentwithoutneedingmuchwater.Artificialybrednewvarietiesinclude
blackardisia, whiteardisiaandlightleafardisia, short-leafardisia, round-leafardisia, redardisiaand
greenardisia, andyettheirornamentalandmedicinalvaluesandrapidpropagationtechniquesneedtobe
furtherdeveloped.
Keywords:Ardisia, Methodofbreeding, Techniqueofcultivation, Management, Valueofdevelopment
虎舌红(ArdisiamamilataHance)又名红毛毡 ,
商品名宝鼎红 [ 2, 12] ,属紫金牛科紫金牛属 。它主要
分布于我国南部及西南部 ,生于山地 、山谷林阴下及
阴湿的地方 。由于叶面有紫红色茸毛 ,整叶极似虎
舌 ,故名虎舌红 。又因其珍稀名贵 ,极具观赏价值 ,
备受中外园艺学家和花卉爱好者的赞美和推崇 ,故
荣获 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室内观叶植物金
奖称号” [ 1, 2] ,跻身于世界级名卉行列 。在 2001年
第 5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广东顺德)再获殊荣[ 2] ,还
曾荣获福建省第 4届花博会金奖花卉品种 ,成为俏
销的热门花卉 ,进入欧美花卉市场 。
1 生物学特性 [ 3]
虎舌红为亚灌木近草本植物 ,多年生具葡匐木
质根状茎 ,高 10 cm~ 20 cm,幼枝有褐色卷缩分节
毛 。叶纸质 ,椭圆形或倒卵形 ,长 7cm~ 14 cm,宽 3
cm~ 5 cm,顶端急尖或钝 ,边缘有不清晰圆齿 ,两面
有腺点和褐色卷缩分节毛 ,绿色或暗紫红色 ,被锈色
或有时为紫红色糙伏毛 ,叶面的毛出自疣状突起 ,呈
紫红色 ,侧脉 7 ~ 10对。叶和茎的皮层和髓部有分
泌组织 ,伞形花序有 7 ~ 15花朵 ,腋生 ,雌雄同花 ,有
卷缩分节毛 ,花长 5cm~ 6 cm。萼片狭矩圆状披针
形 ,有黑腺点和卷缩分节毛 ,稍长于花冠裂片。花冠
裂片卵形 ,有黑腺点:雄蕊短于花冠裂片 ,花药披针
形 ,背面有黑腺点。雌蕊稍长于雄蕊 ,子房有黑腺
点 。果球形 ,有稀疏黑腺点和卷缩分节毛 ,成熟时鲜
红色有甜味 [ 3] 。
2 生长习性 [ 10]
虎舌红生于海拔 500 m~ 1 200 m的山地 、山谷
及沟边阴湿处 ,性喜温暖半阴环境 ,最适生长温度为
15℃ ~ 30℃,能耐 -3℃ ~ -5℃的短期低温 ,夏季需
充足水分 ,冬季需干燥和有充足阳光 。长江中 、下游
地区或室外越冬 ,每年的 5月 ~ 9月为开花结果期 。
在疏松的有机质含量高的中性壤土中生长良好 。盆
栽土壤以腐叶土 、泥炭和沙的混合土壤为宜。
3 虎舌红的开发价值 [ 10]
3.1 园林用途
1992年庐山植物园考察团在江西庾岭山脉考
察野花卉资源时 ,在大余县境内的深山老林中发现
野生的虎舌红。经过多年驯化 ,性状较野生的大为
改善 ,既能观叶又能赏果。虎舌红叶茸果红 ,随着观
赏者视觉的微微改变而变为斑斓色彩 ,呈现迷幻般
的动感多变 。阳光下特别是在晚上灯光下更耀眼 ,
红紫色茸毛折射出七彩佛光 ,故又名佛光红 。球形
核果簇生于枝头 ,与叶片相映成趣 ,如虎舌舐珠 。紫
红色的叶子两面长满了绒毛。彤红的球形果实成熟
期长 ,果实周年不落 ,四季常有。老果新果同挂一
株 。果实色泽红而发亮 ,形似珍珠 ,甚为美观 ,且顶
端长 2 mm~ 3 mm的红色芒状细毛 ,更增加了观赏
效果。虎舌红适应性较强 ,既可以在各地家庭居室
中盆栽 ,也适合在江南园林中作耐荫地被植物观赏 。
3.2 保健药效
虎舌红除观赏价值外还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全
草入药 ,辛甘平 ,性凉 ,无毒 ,镇咳 ,祛痰 ,有清热利
湿 、活血 、止血止痛 ,祛腐生肌等功效。常用于治疗
跌打损伤及祛风湿 ,亦可治疗结核咳血 、肝炎等症 ,
对慢性气管炎 、咳血 、吐血 、脱力劳伤 、筋骨酸痛 、痢
疾 、急慢性肾炎 、高血压 、疝气 、肿毒等症均有疗效。
叶可外敷去疮 [ 10] 。
4 繁殖方法
4.1 有性繁殖
通过播种育苗是获取大量苗木 、低成本扩大生
产的有效途径 。在保护地栽培条件下 ,一年四季可
播种繁殖 。虎舌红常年有果 ,为种子采收适时繁育
提供了良好的种质资源条件 。大量采种时机有两个
集中期[ 13] 。一是 10月中旬前后 ,在不作为商品苗
出售时的种苗中采摘一批红熟的种子 ,减轻植株营
养负荷 ,有利于植株的茎 、根继续生长和越冬;二是
翌年 4月底 ,采摘一批未售的商品苗种子 ,以利提高
植株的生长速度。另外 ,在枝头上常年蓄留一些种
子 ,既增加观赏价值又便于随时往外调运 ,支援各地
发展这一名优品种。播种时选择肥沃的腐叶土 、泥
炭 、沙作繁殖基质 ,播种 20 d~ 25 d发芽 ,用喷水装
置或喷雾器喷水 ,不使种子根系外露 ,一般 30 d左
右长出叶片 ,在发芽和幼苗 2个月阶段 ,必须保证温
度在 12℃ ~ 35℃,以利小苗正常生长。待小苗长有
2片真叶即可移栽上盆 。种子也可不采摘 ,种子在
枝头上自行发芽 ,掉入盆内长出小植株 。
4.2 无性繁殖
4.2.1 扦插繁殖 [ 8]
当气温在 16℃ ~ 30℃,空气相对湿度 90%左右
时 ,扦插成活率较高 。温度低 ,出根缓慢 ,过高则易
引起插穗切口腐烂 。以 4月春插 , 8月底 ~ 9月中旬
秋插最佳 ,成活率达 90%以上 。一般分段剪取主干
来扦插。取长 4 cm~ 6cm的双芽或多芽插穗 ,保留
少量叶片 ,以减少水分蒸发 ,上下端均靠节部0.3cm
处平剪 ,用 30mg· L-1ABT生根粉溶液浸泡插穗基
部 1 h比未经处理直接扦插苗的生根率高 10%左
右 ,生根率达 95%。扦插后应遮荫 ,保持土面湿润 ,
20 d左右生根 ,插穗长出不定根和露出新叶芽后 ,
可用 1 kg水加 0.5g尿素加 0.3 g磷酸二氢钾的溶
液喷洒 ,增长效果明显。注意苗床不能过于潮湿 ,个
别插穗基部霉烂者应及时剔除 ,在苗床喷 1次 ~ 2
次多菌灵 1 000倍液。
4.2.2 根系繁殖 [ 1]
虎舌红根系比较发达 ,可以利用匍匐根茎进行
104 四 川 林 业 科 技 28卷
分割繁殖 ,通常结合大苗移栽换盆时进行 ,匍匐根茎
的切取长度为 5cm(5个节段), 3个节段埋入土中 ,
2个节段露出土面 ,株行距 4 cm~ 5 cm为宜 。按自
然朝向或卧平状埋人繁殖基质 2 cm左右 ,半个月左
右即可萌发新枝 。一盆栽植 1株 ,或大盆均匀栽植
3株或 5株 。培养基应选用风化了含稀土的砂质黄
泥掺 20%腐熟了无油脂的锯末为好 ,分割繁殖多在
冬 、春季节 ,这时气温低 ,需采用塑料薄膜遮盖进行
保温 ,一般 60 d左右能够生根 。
4.2.3 嫁接繁殖 [ 11]
嫁接以 5月 ~ 6月为宜 ,一般常用切接 ,砧木剪
留 3 cm高左右 ,嫁接后需遮荫 、喷水 ,保持较高空气
湿度 , 3周后接穗发芽 ,生长 1 a后植株可长出 10余
枚叶片 。
4.2.4 组织培养 [ 5]
用灭菌的种子 ,放入培养基中使其萌发 ,长成无
菌实生小苗 ,取其茎段进行微型扦插繁殖 ,由无菌种
子得到无菌小苗 ,取其茎段接入诱导培养基中 。诱
导顶芽和侧芽的发育 ,形成新的无菌小苗 ,再将新形
成的茎段切割下来 ,使之再萌生出新的枝条 。可以
在很短的时间内重复这种芽 -苗的再生过程 ,以生
产出许多再生植株来。将上述培养获得的芽(即中
间繁殖体)接入增殖培养基中 ,进一步培养增殖 ,使
之越来越多 ,发挥快速繁殖的优势。将已生根成完
好植株的健壮小苗进行炼苗 ,可将装有小苗的试管
放置在移栽环境中 3d~ 10d,在移栽前 1d打开瓶
塞 ,第 2天再移苗。一般移栽时应用清水将小苗根
附着的琼脂洗去 ,对移栽的小苗进行适当的苗期管
理 ,即可获得成功的组培苗 [ 5] 。
5 栽培技术
5.1 圃地栽培技术[ 8]
虎舌红的小 、中苗全过程的商品苗前期均可在
圃地直接进行 ,选择土层有机质深厚 ,石砾少 ,肥力
较高的砂壤土 、轻壤土和经过耕作改良的沙质土作
圃地为佳 ,同时要示水源方便 ,排灌良好 ,交通便利 。
圃地最佳朝向是东南面较开阔 ,西北面有高或树林
的地方 ,达到冬暖夏凉 ,昼夜温差相对小 ,避免午后
西斜烈日曝晒。在冬季温度低于 -4℃的地区需搭
建拱形大棚 。大棚中心点距地面不低于 3.2 m,苗
床平地与边柱不低于 2 m,四周能通风透气 ,自由调
节空气流通 。在大棚薄膜下层距地面 2 m高处于铁
丝平拉一层能人工自由启闭 80%的遮阳网 ,以调节
透光度。将改良土壤配方料与原土混合后作成阳
畦 ,比较理想的土壤配比是:针(阔)叶林腐殖质表
土(或用腐熟木屑代替)占总土壤 15%,腐熟禽畜肥
3%,隔绝空气发酵麸饼肥 1.5%, 做成 1 ~ 1.2 m
宽 、20cm高的平坦阳畦 ,以南北朝向为佳 。作大棚
摆放花盆用地时 ,将土整成 1 ~ 1.2 m宽的阳畦 ,高
8cm左右 ,填平隔实。在床面和步道平覆一层 3 cm
厚的中等大小鹅卵石或粗砂 ,以保持清洁和疏通排
水。
5.2 盆栽技术 [ 8]
要求培养基质 pH值在 5.5 ~ 7之间 ,疏松透
气 ,含水度适中的营养土。南北地区较通用的培养
基质:针(阔)叶林树叶腐殖质 40%,腐熟人畜粪肥
20%,沙质壤土 30%,炉灰 10%,混合掺匀 ,保持湿
润 ,封密堆沤 1个月以上 ,肥力充分融和 。此培养基
质疏松肥沃 ,偏酸性 ,模拟虎舌红野外生长的自然土
壤 ,肥力持久。当基质的 pH值酸度不达标时 ,可用
0.1%硫酸亚铁溶液调制 ,当虎舌红在苗床长出 6片
以上真叶时移栽 1次或移植盆栽 。营养袋育小苗 ,
需经过 1 ~ 2次换上相匹配的中大盆成为商品苗。
地栽苗移入上盆应选用合适尺寸的白底色 、配少量
碎花颜色的花盆为宜 ,按常规添加适量培养基质。
换盆 、移栽后应加强荫蔽 ,马上浇透定根水 ,促进植
株的及时返青 。
5.3 无土栽培技术 [ 6]
5.3.1 无土栽培基质选用
可选用以下两种基质进行:(1)腐叶片泥
100%;(2)腐叶泥:木屑:砻糠灰 =5∶3∶2。营养液
配方选择以下 3种均可:(1)硝酸钾 0.6 g,硫酸亚
铁 1.5 g,硫酸镁 0.6 g,磷酸二氢钾 0.2g;(2)硫酸
钾 0.2g,硫酸铜 0.02g,磷酸铵 0.4g,硫酸锌0.1g;
(3)鉏酸铵 0.5g,硼酸 0.6g,硫酸锰 0.4 g,乙二胺
四乙酸二钠 10 g。
5.3.2 营养液配方选择
实验选择了 5种不同的配方进行对比 ,结果显
示如下配方表现最好:
(1)硝酸钾 0.6 g, 硫酸亚铁 1.5 g, 硫酸镁
0.6 g,磷酸二氢钾 0.2 g;(2)硫酸钾 0.2 g,硫酸铜
0.02 g,磷酸铵 0.4 g, 硫酸锌 0.1 g;(3)鉏酸铵
0.5 g,硼酸 0.6g,硫酸锰 0.4 g,乙二胺四乙酸二钠
10 g[ 6] 。
5.3 造型栽培 [ 7]
近几年大枝扦插法是一迅速易行 、大批量获得
盆景的途径。其方法是:选取 3 a以上粗枝 ,结合固
1056期 杜 娟 ,等:珍稀野生花卉新秀———虎舌红
有姿态(曲 、直 、斜 、卧 、垂),注意因材施用 ,有目的
剪裁 、培养。扦插时间在春 、秋季进行 ,一般将插条
用生长激素处理后插在苗床里(珍珠岩),浇足水;
培育 1 a后上盆 ,用金属丝进行整形 ,缚 、扎 ,两年后
盆景成型。或者先整形后再进行高压 ,待高压处生
根 ,剪下栽入盆中 ,整形即可。
栽培管理 [ 5]
栽培虎舌红最重要的问题是选择和创造适合其
生长的环境条件 。土壤肥沃 、深厚而排水良好的壤
土或沙质壤土和地下水位较低而略有倾斜的向阳 、
背风地区栽植虎舌红最为理想 。对光照的要求是喜
半荫环境 ,但不宜在侧方遮荫而以部分庇荫为佳 。
幼年更喜荫蔽的环境 ,但成年期对光照的要求提高 ,
如过分庇荫会妨碍生长及开花 。空气中相对湿度为
60% ~ 80%为适宜 。对土壤的酸碱性反应较为敏
感 ,以 pH值 5 ~ 5.5最为适宜 ,在 pH值 3 ~ 6范围
内均可正常生长 ,但在碱性土壤中则会死亡 。行株
距一般 20cm~ 30 cm,定植前应先整地和施肥 ,并
进行土壤消毒。栽植深度以根茎部平于或略低于地
面为准 。栽后应及时浇水 。盆栽须注意盆内保持湿
润 ,冬 、春季要多晒太阳 ,夏秋季则要注意庇荫 ,避免
阳光直射。经常保持土壤疏松 、不生杂草 。因本种
草排水良好 ,故平时不干不浇水 ,但在 6月 ~ 8月开
花期间需浇足水 ,并施饼肥泡制的肥水。一般说春 、
夏生长季要勤施肥 ,不少于 1周 1次 ,而秋 、冬季则
要少施肥或不施肥 ,以免降低虎舌红的观赏效果 。
平时注意用喷雾器多喷叶片 ,这既可以保持叶片的
湿润 ,又可保持叶片干净 ,增强观叶效果。
7 病虫害防治
危害虎舌红的病虫害主要是根腐病和茎枯病 ,
若不及时采取措施 ,可使虎舌红成片死亡 ,造成不可
挽回的损失 。根腐病主要侵染根部及根茎部 ,引起
根部腐烂。该病的传播主要靠带菌土壤 、肥料 、工具
及浇水等 ,从伤口侵及寄主 。除高温高湿的环境条
件外 ,病害发生与栽培管理关系密切 ,土壤局部积
水 ,施用未腐熟的肥料 ,地下害虫发生等 ,均是该病
发生的原因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可喷施 50%多菌
灵可湿性粉剂兑水 600倍 ,或 50%代森铵乳剂兑水
800倍 ,每隔 10d左右喷 1次 ,连喷 2 ~ 3次 。连年
严重发病的应再次进行土壤消毒。茎枯病的防治方
法:加强温室的通风透光 ,植株不宜种植过密 。合理
施用氮肥 , 适当增施钾 、磷肥 ,提高植株的抗病能
力[ 5] 。
8 结语
目前 ,人们对虎舌红的研究虽然日臻成熟 ,但是
还有些领域需要不断的加强和完善 ,主要有以下几
个方面:
(1)对虎舌红的产业化生产快繁技术研究。虎
舌红的组培繁殖根据其本身的植物种类和植株特
征 ,一般都会选取虎舌红幼嫩茎段或叶片等作为外
植体进行诱导培养 。但是 ,灭菌措施很难掌握 ,给虎
舌红的快速繁殖带来困难 ,而在研究中 ,还发现组培
苗在培养过程中的叶片绒毛变成无色状[ 3] ,叶片变
绿 ,失去原有的金属光泽 ,从而影响其观赏价值。所
以对于既要能保持其原来的观赏性又要能解决好其
灭菌措施的虎舌红的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 ,还有待
于进一步的加强。
(2)对新品种或品系的选育研究。虎舌红是我
国名贵观赏花卉 ,在城市园林绿化美化建设中正在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通过国家林业局论证的虎
舌红的新品种还为数不多 ,而作为园林观赏花卉来
说 ,其品种或品系恰恰是园艺 、花卉业走向市场最根
本的产品标准 ,应该加强其遗传学方面的研究 ,培育
出更多的新品种。
(3)对虎舌红上盆移栽技术的研究 。虎舌红的
移栽的存活率比较低 ,所以在进行种子繁殖的时候
一般都是采用盆播 ,而不直接地播 ,对于其移栽率低
的原因 ,除了环境因素外 ,其叶表的绒毛使水分蒸发
加快可能也有一定关系 。目前还尚未找到解决移栽
率低的有效措施。
(4)对虎舌红药用价值的进一步开发[ 9] 。紫金
牛属是我国的药用大属 ,在我国医药史上已有 900
多年的历史 ,随着人们对化学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
和对回归自然的企盼 ,国际天然药热正在兴起 ,国际
植物药 (含中药)市场正以年增长 10%的速度递
增[ 26] 。然而 ,有关虎舌红有效药用用成分含量种
间 、种内遗传差异研究 、有效药用成分高的优良品系
的选育研究 、中药材规范化种植(GAP)技术研究至
今仍属空白 ,随着人们对虎舌红植物化学成分研究
的不断深入和认识 ,从紫金牛属植物中寻求治疗各
种疾病的有效活性成分或将该属药用植物直接用于
(下转第 82页)
106 四 川 林 业 科 技 28卷
识和探索这项工作的行列中来 。
参考文献:
[ 1] 隆孝雄.四川省林业生态工程监理初探 [ J] .四川林勘设计 ,
2005, 1:33 ~ 38.
[ 2] 何国业 ,黄丽东.林业项目工程监理的现状与对策 [ J].广西林
业科学 , 2005, 34(1):47 ~ 49.
[ 3] 中国建设监理协会.建设工程质量控制 [ M] .北京: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 , 2003.
[ 4] 姜德文.生态工程建设监理 [ M]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
2002.
[ 5] 廖咏坤.营造林工程中推行监理制势在必行 [ J] .林业调查规
划 , 2003, 28(2):109~ 111.
[ 6] 国家林业局.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监理实施办法 [ Z].2002.
[ 7] 贺东北.人工造林工程建设监理方法的探讨 [ J] .中南林业调
查规划 , 2003, 22(3):61~ 62.
[ 8] 陈铁晗.营造林工程监理的探讨 [ J].林业勘查设计(福建),
2001, 1:1~ 4.
[ 9] 蒋爱军 ,张 剑 ,李树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监理必要性 、重要
性及其实施的初步构想 [ J].林业资源管理 , 2001, 4:43~ 46.
[ 10] 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工程建设监理概论
[ M] .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 , 1999.
[ 11] 刘德金.关于开展林业生态工程监理工作德思考 [ J] .林业建
设 , 2002, 6:8~ 11.
(上接第 65页)
4 结论
1、植物激素种类是影响爱沙木扦插成活的主要
要因素 ,适当的激素处理可有效的提高扦插的生根
成活率 ,使用 250ppm的 ABT3#对爱沙木扦插穗条
处理 16 h,可使其生根率达到 94.3%。
2、扦插基质种类虽然对扦插效果影响不大 ,但
考虑到实际操作时需尽量做到高效低成本 。所以一
般采用的基质为 50%粗河沙 +25%珍珠岩 +25%
泥炭。
3、不同类型的穗条对扦插效果也有一定的影
响 。在夏季扦插 , D类穗条和 ND类穗条都能获得
较高的生根率 ,但 D类穗条的顶端优势和高生长明
显优于 ND类穗条。
4、穗条扦插成苗后选择适当的基质进行移栽也
至关重要 ,试验结果表明:选用 50%泥炭 +40%圃
地土 +10%粗河沙作为移栽基质可以取得很好的成
活率 。
参考文献:
[ 1] 汪开志.澳大利亚的爱沙木 [ J].植物杂志 , 2000, (2):44 ~ 45.
[ 2] 张健康 ,石大兴 ,蒋 祺 , 等.爱沙木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 J] .植物生理学通讯 , 2005, 41(2):190 ~ 191.
[ 3] 张健康 , 罗建勋.爱沙木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简报)[ J] .亚热
带植物科学 , 2004, 33(4):63~ 64.
[ 4] 张健康.爱沙木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 [ D] .硕士学位论
文 ,四川 雅安 , 2005.
[ 5] 张富云 ,赵燕.中国鹅掌楸扦插繁殖试验研究 [ J] .云南农业大
学学报.2006, 26(1):128~ 129.
[ 6] 朱惜晨 ,黄利斌 ,马东跃.笑 、深山含笑扦插繁殖试验 [ J] .江苏
林业科技 , 2005, 32(1):14~ 16.
[ 7] 严子桩 ,李爱德 ,等.裸果木扦插繁殖试验研究 [ J] .甘肃农业
大学学报 , 2005, 40(4)550~ 554.
[ 8] 王永林 ,郭万平 ,范德鑫.ABT生根粉 6号和 8号在华北落叶
松播种育苗上的研究 [ 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 , 2001, 21(3):
281 ~ 284.
[ 9] 刘德朝.直杆大叶相思扦插育苗试验研究 [ J] .福建林业科技 ,
2004, 31(2):72 ~ 74
(上接第 106页)
医疗和保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 9] 。
参考文献:
[ 1] 李 燕.虎舌红的繁殖 [ J] .园林花卉 , 2002, 8.
[ 2] 艺 夫.虎舌红的繁殖和栽培 [ J] .安徽农业 , 2003, 9.
[ 3] 卢其能.虎舌红的生物学特性与组织培养研究 [ J] .江西林业
科技 , 2002, 1.
[ 4] 詹选怀 ,桂忠明.虎舌红迁地保护技术的研究 [ J] .中国野生植
物资源 , 2005, 24, 1.
[ 5] 陈际伸 ,袁贵明.虎舌红人工繁殖与造型栽培技术研究 [ J] .宁
波职业学院学报 , 2004, 8, 6.
[ 6] 曹人智.虎舌红实用栽培技术 [ J] .四川农业科技 , 2004, 12.
[ 7] 江香梅 ,叶金山 ,幸伟荣.紫金牛属植物的药用 、观赏价值极其
研究进展 [ J] .江西林业科技 , 2003, 5.
[ 8] 杨妙贤.虎舌红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 [ 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
23, 6.
[ 9] 禹玉华.花卉新秀—虎舌红 [ J] .农村经济与科技 , 2001, 12,
111.
[ 10] 曹人智.虎舌红的实用繁殖技术 [ J].四川农业科技 , 2003,
12.
82 四 川 林 业 科 技 28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