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药用观赏植物岷江蓝雪花(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 Stapf)研究现状
李 臻1,白 为1,唐霄铧2* ,王 辉2,尚 迪1,刘玉珊1,刘 静2
(1. 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四川资中 641200;2. 四川省植物工程研究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四川资中 641200)
摘要 岷江蓝雪花( 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 Stapf) 为少数民族用药,具有活血、止痛等功效。在系统调研国内外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
上,结合我国岷江蓝雪花标本信息,对其分类学、花粉学、生态学、栽培学、化学成分及药理学、产品开发现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
综述。
关键词 药用观赏植物;岷江蓝雪花;研究现状
中图分类号 S5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 -6611( 2014) 26 -08951 -03
Research Status on Medical Ornamental Plants 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 Stapf
LI Zhen,TANG Xiao-hua et al (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Sichuan Academy of Botanical Engineering,Zizhong,Sichuan 641200; Institu-
te of Vegetables and Flowers,Sichuan Academy of Botanical Engineering,Zizhong,Sichuan 641200)
Abstract 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 Stapf,is an ethnic minority medicine,with the blood circulation,relieve pain and other effects. Based o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at home and abroad,combined with the specimen information of 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 Stapf in China,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 Stapf in plant taxonomy,palynological,plant ecology,cultivation science,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y,current situation of products development and so on were reviewed.
Key words Medical ornamental plants; 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 Stapf; Research status
岷江蓝雪花(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 Stapf) ,白花丹
科、蓝雪花属,俗名紫金莲,为少数民族用药,具有活血、止痛
等功效。主要分布在四川、西藏、甘肃、贵州、云南等地,生长
于干热河谷的林边或灌丛间,因首次发现于岷江河谷而得名
岷江蓝雪花[1]。笔者在系统调研国内外研究文献资料的基
础上,结合我国岷江蓝雪花标本信息,对其分类学、花粉学、
生态学、栽培学、化学成分及药理学、产品开发现状等方面的
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 分类学研究
1. 1 发现与发表 Ernest. Henry. Wilson于 1908年 7、11月
在四川岷江河谷汶川境内海拔 1 300 ~2 000 m发现,1914年
发表于 Botanical Magazine[2]。其模式标本由 E. H. Wilson采
集,Stapf 鉴定,存放于哈佛大学标本馆。现仅能查阅到 Paris
的模式标本(P00650392)以及英国丘园的标本(K000786686 /
K000786687[同一标本]、K000786689),但不清楚是否是存于
哈佛大学的模式标本。其中 K000786686 /K000786687 进行
了 2次鉴定,1913年 10 月 15 日鉴定为蓝雪花(Ceratostigma
plumbaginoides),1913年10月23日鉴定为岷江蓝雪花(Cera-
tostigma willmottianum Stapf)。
1. 2 分类系统异同 通过对各分类系统进行比较(表 1)发
表 1 各分类系统分解
哈钦松系统 恩格勒系统 塔赫他间分类系统 克朗奎斯特分类系统 吴征镒分类系统 APG III分类系统
被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门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Angiospermae Angiospermae Angiospermae Angiospermae Angiospermae
双子叶植物纲 双子叶植物纲 木兰植物纲 木兰植物门 石竹纲 真双子叶植物分支
Dicotyledones Dicotyledoneae Magnoliopsida(Dicot-yledones) Magnoliophyta Caryophyllopsida Eudicots
草本支 合瓣花亚纲 石竹亚纲 木兰纲 白花丹亚纲 核心真双子叶植物分支
Herbaceae Sympetalae Caryophyllidae Magnoliopsida Plumbaginidae Core Eudicots
报春花目 白花丹目 白花丹目 石竹亚纲 白花丹目 石竹目
Primulales Plumbaginales Plumbaginales Caryophyllidae Plumbaginales Caryophyllales
白花丹科 白花丹科 白花丹科 蓝雪目 白花丹科 白花丹科
Plumbaginaceae Plumbaginaceae Plumbaginaceae Plumbaginales Plumbaginaceae Plumbaginaceae
蓝雪花属 蓝雪花属 蓝雪花属 蓝雪科 蓝雪花属 蓝雪花属
Ceratostigma Ceratostigma Ceratostigma Plumbaginaceae Ceratostigma Ceratostigma
蓝雪花属
Ceratostigma
基金项目 四川省省级公益性科研单位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
( 2013CZYYJBKY05,2013CZYYJBKY06) ; 四川省科技基础条
件平台项目“川西北药用观赏植物开发利用共享平台建设”。
作者简介 李臻( 1983 - ) ,男,四川郫县人,助理研究员,在读硕士,从事
药用植物特异种质资源评价及利用研究。* 通讯作者,助理
研究员,在读硕士,从事野生花卉资源研究。
收稿日期 2014-07-31
现,其主要分类差异在于“目”类,出现3种“目”的分类,即报
春花目 Primulales(哈钦松系统)、石竹目 Caryophyllales(APG
III分类系统)、白花丹目 /蓝雪目 Plumbaginales(其他分类)。
国内常用分类系统(恩格勒系统、吴征镒分类系统)均为白花
丹目白花丹科蓝雪花属。
1. 3 各植物志描述异同 各植物志均认为岷江蓝雪花属于
灌木,但有细微差异;高度及花果期描述有较大差异(表 2)。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 Anhui Agri. Sci. 2014,42(26) :8951 - 8953 责任编辑 黄小燕 责任校对 李岩
DOI:10.13989/j.cnki.0517-6611.2014.26.029
表 2 相关植物志对岷江蓝雪花生长区域的描述
植物志书名 描述
《中国植物志》[3] 落叶半灌木,高达 2 m。花期 6 ~ 10 月,果期
7 ~11月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4] 灌木,高 1. 0 ~1. 5 m
《西藏植物志》[5] 亚灌木。花期 7 ~12月,果逐渐成熟
《贵州植物志》[6] 亚灌木
,高0. 4 ~1. 5 m。花期6 ~12月,果期
8月 ~次年 2月
《秦岭植物志》[7] 小灌木或半灌木
,高 30 ~ 80 cm。花、果期 9
~10月
注:《四川植物志》尚无记载。
2 花粉学研究
张金谈等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视电镜对岷江蓝
雪花进行了花粉形态及其超微结构的观察,指出岷江蓝雪花
花粉粒为球形;其大小为 74. 5(54. 6 ~ 81. 9)μm;萌发孔为散
沟,沟在花粉粒表面排列成五边形或六边形,无沟膜;花粉粒
外壁层次不分明,厚度 2. 3 μm;表面具瘤状纹饰,瘤高 2. 3
μm、宽 1. 8 μm,瘤定端为乳状突起[8]。
3 生态学研究
3. 1 分布情况 迄今暂未查到关于岷江蓝雪花分布情况的
系统研究的论著及报道;仅见各植物志有较简略的描述(表
3),且《四川植物志》尚无记载。
表 3 相关植物志对岷江蓝雪花生长区域的描述
植物志书名 描述
《中国植物志》[3] 我国特产。分布于贵州西部、云南东部和北部、西藏东南部、四川南部和西部、甘肃文县;生于干热河谷的林边
或灌丛间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4] 分布于贵州、四川、云南、西藏东南部。生干河谷、石质坡地,海拔 600 ~1 500 m
《西藏植物志》[5] 产察雅
、察隅、波密至加查。生于海拔 1 700 ~2 200 m的松林缘、路旁,荒地,砾石堆上。分布于甘肃、四川、贵
州、云南
《贵州植物志》[6] 产威宁、水城等地;生于海拔 1 300 ~2 300 m的路旁、荒野、岩壁等处。分布四川、云南、西藏
《秦岭植物志》[7] 仅见于秦岭南坡甘肃文县店坝和碧口一带
;生于海拔 700 m左右的河谷和山坡灌丛中。分布于四川、贵州、云
南和西藏等省区
注:《四川植物志》尚无记载。
3. 2 标本及相关信息 通过对四川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
(SZ)、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成都中医药大学
中药博物馆(CDCM)、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植物标本
室(CDBI)、兰州大学植物标本室(LZU)、中科院华南植物园
标本馆(IBSC)、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标本馆(WUK)、中国
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HITBC)等数家科研院
所标本馆资料及标本的查阅,共统计标本信息 209份(表 4)。
以四川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SZ)收集标本数量为最多,计
97份,其中有 81份为近期采集,极具参考价值,采集时间为
2007年 7、8月以及 2008年 7月,海拔高度 800 ~ 3 000 m,采
集地点为北川(24 份)、平武(15 份)、茂县(14 份)、什邡(3
份)、小金(7份)、越西(12 份)、甘洛(6 份)等地,以北川、平
武、茂县为最多。
表 4 查阅到的各标本馆馆藏岷江蓝雪花标本数量
标本馆代码 标本馆名 标本数量
SZ 四川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 97
PE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 46
CDCM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博物馆 23
CDBI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植物标本室 13
LZU 兰州大学植物标本室 11
IBSC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标本馆 9
WUK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标本馆 8
HITBC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 2
通过标本信息显示,最早的标本记录为 1928 年,最晚的
为 2008年;海拔 660 ~3 800 m均有分布,主要分布于路边及
河谷灌丛、林下林缘、路旁山坡、石灰岩岩壁等;岷江蓝雪花
在四川、云南、贵州、西藏、甘肃均有分布,209 份标本中有
169份在四川采集(表 5),特别是川西北地区分布较为广泛。
表 5 四川岷江蓝雪花历史标本采集区域分布
地区(标本数量) 县名(标本数量)
成都(2) 都江堰(2)
阿坝(36) 茂县(18)、汶川(8)、金川(2)、小金(8)
绵阳(48) 北川(25)、平武(23)
雅安(14) 宝兴(13)、汉源(1)
甘孜(3) 丹巴(1)、雅江(2)
乐山(6) 峨边(2)、峨眉山(4)
德阳(3) 什邡(3)
凉山(33) 甘洛(8)、金阳(4)、雷波(1)、盐源(1)、冕宁(1)、
木里(3)、喜德(3)、越西(12)
注:仅统计有县名记载的标本数量。
4 栽培学研究
1908年,威尔逊于四川岷江河谷汶川境内发现,并在英
国引种成功。1915年英国报刊 The Garden曾报道过岷江蓝
雪花在艾伦·威尔蒙特小姐的花园开放的情况[9],植株高
1. 5 m,花期 8 ~ 11 月。在美国农业部国外种子和植物引进
办公室的引种目录(1922 ~ 1932 年各年份)上均能查到岷江
蓝雪花的引种记录,编号均为 75718。国内仅查见关于紫金
莲栽培学专利 2份(育苗方法、规范化种植方法),但不清楚
是否为岷江蓝雪花。
5 化学成分及药理学研究
YUE等在岷江蓝雪花正丁醇提取物中发现了一种新的
化合物(C17 H22 O9),并通过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确定其结
构[10]。李勇军等用萃取、低压硅胶柱层析、重结晶等方法对
岷江蓝雪花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其振、
薄层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其分离产物进行结构鉴
2598 安徽农业科学 2014 年
定和纯度测定以建立从岷江蓝雪花中制备白花丹醌对照品
的方法[11];王爱民等采用 TLC 法以岷江蓝雪花对照药材和
白花丹醌对照品鉴别岷江蓝雪花药材,以 HPLC测定白花丹
醌含量以建立岷江蓝雪花药材的定性鉴别和定量检测方
法[12]。卢启振等对民族药岷江蓝雪花不同提取物镇痛抗炎
作用及急性毒性进行试验研究,以岷江蓝雪花醇提物、水提
物采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观察其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用二
甲苯致鼠耳肿胀法观察其对小鼠抗炎作用;对 2种提取物进
行了最大耐受量测定,证明岷江蓝雪花 2种提取物对小鼠镇
痛抗炎作用显著,临床所用治疗剂量安全无毒[13]。陈恬等
通过了一系列试验探讨了岷江蓝雪花抗单纯疱疹Ⅰ型病毒
(HSV-1)的作用机理[14]、分子机制[15]及体内作用[16],为进一
步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不同剂量的岷江蓝雪花作用于
适量 HSV-1 感染的 Vero 细胞,以 50% 组织细胞感染量
(TCID50)、细胞病变效应(CPE)、MTT 法和核酸分子杂交作
为评价指标,证明了岷江蓝雪花具有显著的抗 HSV-1 的作
用,能抑制 HSV-1 对宿主细胞的吸附以及抑制 HSV-1gD 基
因复制与转录;采用不同剂量的岷江蓝雪花作用于适量
HSV-1感染的 Vero细胞,以 50%组织细胞感染量(TCID50)、
细胞病变效应(CPE)、蚀斑形成单位(PFU)为评价指标,采
用 CsCl密度梯度离心、RT-PCR、Western Blot 以及扫描电镜
和透射电镜为研究手段,证明了岷江蓝雪花能抑制 HSV-1对
宿主细胞的吸附,选择性地抑制 HSV-1 DNA及蛋白质合成,
抑制 HSV-lgD基因转录;对小鼠进行 HSV-1 的角膜局部接
种、尾静脉全身接种 2 种 HSV-1 感染的动物模型,观察岷江
蓝雪花对疱疹性角膜炎和 HSV-1全身感染的治疗作用,表明
岷江蓝雪花有抗 HSV-1 的药效学作用,对疱疹性角膜炎和
HSV-1全身感染有较明显的治疗作用[14 -16]。
6 产品开发现状
20世纪 30 年代英国贝曲医生(Dr. Edward Bach)发现
花朵的能量对人类情绪有对应的平衡效果,于是便用日晒法
和煎煮法将花朵的能量保存在白兰地里,这就是后来的贝曲
花精(Bach Flower Remedies)。岷江蓝雪花便是其中一种,贝
曲医生通过大量的研究及临床试验,最终认为岷江蓝雪花可
以帮助那些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意志不坚定、极易受到别
人影响的人找到自信。现英国 Healingherbs药草公司等生产
的 cerato(即岷江蓝雪花)花精在世界很多地方能买到。英格
兰东北部海滨小镇克罗玛开展以“贝曲花精”为主题的研讨
会进行特色旅游,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花精爱好者和游客,
岷江蓝雪花占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内已有以紫金莲(药材名)入药的商品药,如通迪胶囊
等,但不清楚是否为岷江蓝雪花。若不是,岷江蓝雪花也可
做该药材的替代品。
参考文献
[1]李臻,唐霄铧,韩菊兰,等.川西北五种野生药用观赏植物研究利用现
状[J].南方农业,2013(6):11 -14.
[2]Stapf Otto. 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J]. Botanical Magazine,140:t.
8591.
[3]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v60(1)[M].北京:科
学出版社,1987:13.
[4]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v3[M].北京:科学出版
社,1995:295.
[5]吴征镒.西藏植物志,v3[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6:850.
[6]贵州植物志编辑委员会.贵州植物志,v8[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8:296.
[7]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秦岭植物志,v1(4)[M].北京:科学出版
社,1987:56.
[8]张金谈,王萍莉.现代花粉应用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17.
[9]Notes of The Week[N]. The Garden:an illustrated weekly journal of gar-
dening in all its branches,1915 - 10 - 09(N0. 2290 - VOL. LXXIX) :
491.
[10]YUE J M,ZHAO Y,XU J,et al. A New Glucoside from Ceratostigma will-
mottianum[J].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1997,10:873 -874.
[11]李勇军,何迅,廖尚高,等.紫金莲的化学对照品研究[J].贵阳医学院
学报,2008(6):622 -624.
[12]王爱民,王永林,李勇军,等.紫金莲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8(17):2130 -2132.
[13]卢启振,邓炜,田宏平,等.民族药紫金莲镇痛抗炎作用及急性毒性实
验研究[J].贵州科学,2014(1):26 -28,39.
[14]陈恬,贾文祥,杨发龙,等.藏药紫金标抗HSV-1的作用机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4(9):65 -69.
[15]陈恬,贾文祥,张敏,等.西藏紫金标抗HSV-1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
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5(8):594 -598.
[16]陈恬,贾文祥,曾蔚,等.藏药紫金标抗 HSV-1 作用的体内实验研究
[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07(6):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562 -565.
(上接第 8950页)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S].北京:中国医院科学
技术出版社,2010:205.
[2]王发国,叶华谷,马其侠,等.金银花及其药理作用[J].生物学通报,
2004,39(5):17 -18.
[3]何孝金. HPLC法测定金银花的花、叶、茎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
[J].光明中医,2013,28(10):2046 -2049.
[4]王海侠,汪玮鑫,时维静,等.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同时提取
及测定研究[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1,25(5):37 -41.
[5]熊艳,朱晶晶,王智民,等.金银花与山银花 HPLC指纹图谱比较研究
[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30(9):90 -92,101.
[6]辛华,丰杰,程若敏,等. HPLC测定不同产地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
苷[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60 -63.
[7]张元元,李进,陈涛,等.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和
木犀草苷的含量[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0(2):107 -109.
[8]张强,冯文军,李晓冬.金银花中木犀草苷含量测定方法的耐用性考察
[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10,41(6):555 -557.
359842 卷 26 期 李 臻等 药用观赏植物岷江蓝雪花( Ceratostigma willmottianum Stapf) 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