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翻白草总黄酮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全 文 :织细胞,这与经其转录激活的下游靶酶或蛋白如 CYP3A4、
CYP2B6、UGT1A1、MDR1 等的表达部位基本一致。近年来在众
多肿瘤组织中也发现了 PXR的高表达,研究表明高表达 PXR
的肿瘤谱已经从早期的性激素相关肿瘤得到了很大范围的扩
展。在结肠癌〔6〕中也发现了 PXR的表达并证实了与多药耐药
的相关性。最近,在食道鳞状上皮癌组织中,PXR 蛋白及 mR-
NA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食道上皮组织〔2〕。
PXR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也可能是其诱导耐药的机制之一。
在人结肠癌细胞中,PXR 活化导致了抗凋亡基因,如 BAG3,
BIRC 2,MCL-1 等表达上调,而包括 BAK1 和 TP53 在内的促凋
亡基因表达受到抑制〔7〕。可是 Verma 等〔8〕却发现了相反的结
果。他们在人乳腺癌细胞系 MCF-7 和 ZR-75-1 中发现,PXR的
活化也可以通过一氧化氮(NO)依赖的途径上调 p53 的表达,
进而导致促凋亡因子 p21、PUMA 、BAK 表达增加,促进了乳腺
癌细胞的凋亡。PXR 对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和性激素的表达
水平及 PXR对 NO的诱导作用的强弱有关,具有一定的组织特
异性,从而为研究化疗药物的选择性和与激素类药物的联合用
药方面提供了参考。
本实验发现 PXR基因与凋亡蛋白 Caspase-3 在食管鳞癌中
的表达明显相关,进一步证实其在食管鳞癌的发生与演进中有
着重要的作用与地位,是食管鳞癌治疗中的一个靶基因,因此
对 PXR的研究及应用这些研究成果有望使其成为食管鳞癌诊
断和基因、免疫治疗的新靶点,为食管鳞癌的诊断、治疗开辟一
条新途径。本研究证明,药理学活化 PXR 足够抑制阿霉素诱
导的 EC9706 细胞的凋亡,基因表达分析说明 PXR的抗凋亡作
用与多种凋亡相关基因的调控有关。PXR 作为抗肿瘤细胞凋
亡作为在肿瘤的治疗新靶点方面已引起重视,本研究为 PXR
在食管癌中的治疗作为新的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4 参考文献
1 Mizutani H,Tada Oikawa S,Hiraku Y,el al. Mechanism of apoptosis in-
duced by doxorubicin through the generation of hydrogen peroxide〔J〕.
Life Sci,2005;76(13) :1439-53.
2 吴婵妮,周海波,陈金明 . 三羟基异黄酮诱导食管癌 EC-109 细胞凋
亡的研究〔J〕. 浙江医学,2008;30(12) :1313-8.
3 Zhou J,Liu MT,Zhai YG,et al. The antiapoptotic role of pregnane X Re-
ceptor in human colon cancer cells〔J〕. Mol Endocrinol,2008;22:868-80.
4 Daisuke Takeyama,Yasuhiro Miki,Fumiyoshi Fujishima,et al. Steroid
and xenobiotic receptor in human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a
potent prognostic factor〔J〕. Cancer Sci,2010;101(2) :543-9.
5 Huang H,Wang H,Sinz M,et al. Inhibition of drug metabolism by bloc-
king the activation of nuclear receptors by ketoconazole〔J〕. Oncogene,
2007;26(2) :258-68.
6 Jiang H,Chen K,He J,et al. Association of pregnane X receptor with
multidrug resistance-related protein 3 and its role in human colon cancer
chemoresistance〔J〕. J Gastrointest Surg,2009;131(10) :1831-8.
7 江 恒,陈文生,陈克力,等 . 核受体 PXR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和化
疗敏感性的影响〔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9;9(11) :103-24.
8 Verma S,Tabb MM,Blumberg B. Activation of the steroid and xenobiotic
receptor,SXR,induces apoptosis in breast cancer cells〔J〕. BMC Cancer,
2009;9(1) :3-22.
〔2011-12-17 收稿 2012-04-05 修回〕
(编辑 赵慧玲)
翻白草总黄酮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刘文泊 许本善 王德厚 张 峰 (泰山医学院药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6)
〔摘 要〕 目的 研究翻白草总黄酮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I /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 4 组,即假手术组、模型
组及翻白草总黄酮高、低剂量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阻断法制备小鼠 I /R损伤模型,Y型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酶联免疫标记法检测小鼠脑
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 的含量。结果 翻白草总黄酮可改善小鼠学习及记忆能力,降低 I /R损伤
小鼠脑组织 MPO活性及 TNF-α、IL-6 的含量。结论 翻白草总黄酮对 I /R损伤小鼠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其抗炎作用有关。
〔关键词〕 翻白草总黄酮;I /R损伤;MPO;TNF-α;IL-6
〔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9202(2012)22-4965-02;doi:10. 3969 / j. issn. 1005-9202. 2012. 22. 052
基金项目:泰安市大学生创新项目(No. 2010D2040)
通讯作者:张 峰(1972-) ,男,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中药药理学研究。
第一作者:刘文泊(1989-) ,男,2008 级临床药学专业本科生,主要从事
药学研究。
翻白草为蔷薇科植物,在我国分布极为广泛,应用历史悠
久,多种医药典籍中均有记载,其主要功效为清热解毒,凉血止
血〔1〕。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翻白草具有消炎镇痛、抗菌、抗氧
化、降血糖等作用〔1 ~ 3〕。翻白草富含黄酮类成分〔4,5〕,具有重要
开发价值。本研究旨在探讨翻白草总黄酮对小鼠脑缺血再灌
注(I /R)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为其临床应用
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健康昆明种小鼠 60 只,雌雄兼用,体重(25 ± 2)g,
由泰山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鲁动质字 070103。翻
白草购于泰安市场,经我院中药学教研室鉴定;总黄酮采用超
声法提取,按文献方法〔5〕检测含量为 22. 4 mg /g 生药。考马斯
亮蓝染色试剂盒、髓过氧化物酶(MPO)试剂盒,购于南京建成
生物公司;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试剂盒,
购于北京环亚泰克生物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5694·刘文泊等 翻白草总黄酮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第 22 期
1. 2 方法
1. 2. 1 实验分组及给药 实验前 1 d采用 Y形迷宫对小鼠进
行筛选,淘汰反应过于迟钝或特别敏感的小鼠。将筛选合格的
60 只小鼠随机分为 4 组,每组 15 只,即假手术组(进行手术,但
不进行脑 I /R)、I /R 模型组及翻白草总黄酮(FPB)高、低剂量
组,采用灌胃给予 5、2. 5 mg·kg -1·d -1FPB,1 次 /d,连续 3 d。
假手术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
1. 2. 2 脑 I /R模型制备 末次给药后 1 h,用水合氯醛(4%,
0. 1 ml /10 g腹腔注射)麻醉小鼠,常规消毒颈部皮肤,将小鼠
仰卧固定,切开颈部皮肤,分离两侧颈总动脉,用缝合线打活
结,缝合颈部皮肤。脑 I /R 时,提起活结阻断双侧颈总动脉
5 min,立即松开再灌注 25 min。
1. 2. 3 学习记忆能力的检测 术后 24 h,筛选清醒活跃小鼠
继续给药 2 d,末次给药 1 h后进行脑缺血再灌注,随即采用 Y
型迷宫检测小鼠学习能力,次日检测记忆能力。电压范围 50 ~
90 V。检测时先放入小鼠使其适应 3 min,然后给小鼠以电刺
激,随机改变电击区和安全区,小鼠遭遇电击时直接逃至安全
区为正确反应,否则为错误反应。电击 15 次,记录正确次数。
24 h后再次测定小鼠连续遭遇 15 次电击的正确反应次数。
1. 2. 4 脑组织 MPO活力及 TNF-α、IL-6 含量测定 脱臼处死
小鼠,断头取脑,用冰生理盐水洗去血液,滤纸吸干,将脑组织
制成 10%匀浆,4℃离心(3 500 r /min,10 min) ,取上清,按照试
剂盒操作步骤进行检测。
1. 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3. 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实验
数据用 x ± s表示,各组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 果
2. 1 FPB对 I /R损伤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模型组小鼠
正确次数明显低于假手术组小鼠,24 h 后检测正确率有所提
高,但仍然显著低于假手术组。与模型组相比,FPB 高、低剂量
组均可显著改善 I /R损伤小鼠学习和记忆能力(P < 0. 01,P <
0. 05)。见表 1。
表 1 FPB对 I /R损伤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x ± s)
组别 n 学习正确次数 记忆正确次数
假手术组 10 0. 65 + 0. 16 0. 69 ± 0. 17
模型组 8 0. 17 ± 0. 071) 0. 37 ± 0. 151)
低剂量 FPB组 8 0. 44 ± 0. 121)2) 0. 51 ± 0. 081)2)
高剂量 FPB组 9 0. 52 ± 0. 113) 0. 64 ± 0. 153)
与假手术组比较:1)P < 0. 01;与模型组比较:2)P < 0. 05,3)P <
0. 01,下表同
2. 2 FPB对 I /R损伤小鼠脑组织 MPO 活力及 TNF-α、IL-6 含
量的影响 模型组小鼠脑组织中 TNF-α和 IL-6 含量及MPO的
活力均显著升高(P < 0. 05)。与模型组小鼠比较,FPB高、低剂
量组小鼠脑组织 TNF-α 和 IL-6 含量及 MPO 的活力明显降低
(P < 0. 05)。见表 2。
表 2 FPB对 I /R损伤小鼠脑组织中 TNF-α、
IL-6、MPO的影响(x ± s)
组别 n
TNF-α
(ng /L)
IL-6
(pg /ml)
MPO
(U /g)
假手术组 10 282. 32 ± 28. 34 120. 28 ± 22. 26 0. 64 ± 0. 08
模型组 8 321. 90 ± 25. 361)209. 97 ± 56. 481) 0. 85 ± 0. 151)
低剂量 FPB组 8 278. 00 ± 33. 032)176. 34 ± 29. 052) 0. 71 ± 0. 102)
高剂量 FPB组 9 272. 53 ± 40. 052)128. 87 ± 14. 603) 0. 68 ± 0. 092)
3 讨 论
学习记忆功能障碍是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普遍的临床
表现。本研究显示,脑 I /R损伤的小鼠在 Y型迷宫中回避电击
的正确次数显著减少,记忆能力也明显下降。预先给予 FPB的
小鼠则表现出了较好的规避危险的能力,提示 FPB 可减轻脑
I /R造成的损伤。脑 I /R损伤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及多种机制参
与的复杂病理生理过程,其中炎症反应起着重要的作用。当脑
缺血 /再灌注时,可激活脑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和免疫细胞释
放大量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包括 TNF-α、IL-6、IL-8、血小板激活
因子和补体活化产物等物质〔6〕。TNF-α、IL-6 作为炎症反应及
免疫应答的重要调节因子,参与 I /R损伤过程,加重脑损伤〔7〕。
MPO 是中性粒细胞的活化标志物,可诱导炎症相关基因的表
达,促进炎症效应细胞的增殖与活化〔8〕。本研究结果表明,小
鼠 I /R损伤后脑组织中 TNF-α、IL-6 含量显著升高,MPO 活力
亦明显提高,而预先给予 FPB 可降低脑组织中 TNF-α、IL-6 含
量及 MPO活力,提示 FPB可抑制脑 I /R后炎症反应。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本研究证实翻白草总
黄酮可抑制炎症反应,对脑 I /R后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保护作
用,为其在脑血管疾病防治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4 参考文献
1 南京中医药大学 . 中药大辞典〔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3820.
2 刘艳南,苏世文,朱延儒 . 翻白草抗菌活性成分的研究〔J〕. 中草药,
1984;15(7) :45.
3 朴丽花,洪 花,金 政,等 . 翻白草对四氧嘧啶性糖尿病大鼠的降
糖作用及对胰岛的病理学影响〔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7) :
1663-4.
4 孟令云,杨 玲,王佳祥,等 . 翻白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液相色谱分
析〔J〕. 中草药,2005;36(3) :445-6.
5 孙海峰,杨 婷,阴旗俊,等 . 翻白草降血糖活性部位提取工艺的优
化研究〔J〕. 中医药学报,2009;27(3) :49-51.
6 李春颖,曲 娴,李东盈 . 反复脑缺血再灌注对小鼠学习记忆和脑
内氧化损伤的影响〔J〕.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10(4) :
322-6.
7 刘秀平,许栋明,王 文,等 . 炎症反应影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
究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11) :1041-3.
8 Wong ND,Gransar H,Narula J,et al. Myeloperoxidase,subclinical ather-
osclerosis,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vents〔J〕. JACC Cardiovasc Ima-
ging,2009;2(9) :1093-9.
〔2011-10-18 收稿 2012-01-10 修回〕
(编辑 曹梦园)
·6694·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年 11 月第 32 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