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菘蓝苗期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全 文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2013,22(2) :47-51
Journal of Plan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外源 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菘蓝苗期生长及
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汪牧耘,李雨晴,朱毅斌,肖云华,唐晓清①,王康才
(南京农业大学中药材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5)
摘要:采用盆栽法研究了质量浓度 0. 0(对照)、50. 0、25. 0、13. 3 和 12. 5 mg·L-1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 1 至
3 次(每次间隔 10 d)对菘蓝(Isatis indigotica Linn.)苗期生长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叶片内靛蓝和
靛玉红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 1 至 3 次后各处理组菘蓝根的干质量均高于对照且总体上差异极显著,其中,
以 12. 5 mg·L-1ALA处理组根干质量最高;多数处理组根鲜质量也高于对照,其中用 12. 5 mg·L-1ALA 处理 3 次
根的鲜质量最高。处理 1 次或 2 次后各处理组叶片干质量和鲜质量或高于对照或低于对照,其中 12. 5 mg·
L-1ALA处理组叶片的干质量和鲜质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但处理 3 次后各处理组的叶片干质量和鲜质量也均极
显著高于对照。处理 1 次或 2 次后各处理组的根冠比总体上高于对照,而处理 3 次后各处理组的根冠比均低于对
照。处理 1 次或 2 次后各处理组叶片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均高于对照,且多数处理组靛蓝和靛玉红含量与对照有
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而处理 3 次后各处理组的靛蓝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但仅 13. 3 和 12. 5 mg·L-1ALA处理组靛
玉红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总体上看,用 13. 3 和 12. 5 mg·L-1ALA处理 2 次或 3 次,叶片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均显
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其中,用 12. 5 mg·L-1ALA处理 3 次靛蓝含量最高(22. 51 μg·g-1) ,用 13. 3 mg·L-1ALA
处理 3 次靛玉红含量最高(99. 48 μg·g-1)。研究结果表明:采取适宜的 ALA处理对菘蓝生长及叶片中有效成分
积累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用低浓度 ALA喷施 2 或 3 次较为适宜。
关键词:菘蓝;生长;5-氨基乙酰丙酸(ALA) ;靛蓝;靛玉红
中图分类号:Q946. 8;S567. 2. 04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7895(2013)02-0047-05
DOI:10. 3969 / j. issn. 1674-7895. 2013. 02. 06
Effect of exogenous 5-aminolevulinic acid (ALA) on seedling growth and active component
content of Isatis indigotica WANG Muyun, LI Yuqing, ZHU Yibin,XIAO Yunhua, TANG
Xiaoqing①,WANG Kangcai (Institute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5,China) ,J. Plant Resour. & Environ. 2013,22(2) :47-51
Abstract:Effect of 0. 0 (CK) ,50. 0,25. 0,13. 3 and 12. 5 mg·L-1 5-aminolevulinic acid (ALA)
treating for one to three times at intervals of 10 d on seedling growth of Isatis indigotica Linn. was studied
by pot method,and content change of indigo and indirubin in leaf was analyzed by HPLC. The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treating for one to three times,root dry weight of all ALA treatment group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with the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generally,in which,that of 12. 5 mg·L-1
ALA treatment group is the highest;root fresh weight in most of treatment groups is also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in which,that of the group treated by 12. 5 mg·L-1 ALA for three times is the highest.
After treating for one or two times,dry weight and fresh weight of leaf in all ALA treatment groups are
higher or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in which,those of 12. 5 mg·L-1 ALA treatment group are ver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but after treating for three times,dry weight and fresh
weight of leaf in all ALA treatment groups are all ver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After
treating for one or two times,root-shoot ratio in all ALA treatment groups is generally higher than that of
收稿日期:2012-07-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171486) ;南京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项目(SRT1114A17)
作者简介:汪牧耘(1991—) ,女,贵州贵阳人,在读本科生,主要从事药用植物栽培生理及中药质量控制的研究。
①通信作者 E-mail:xqtang@ njau. edu. cn
the control,but that after treating for three times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After treating for one or
two times,contents of indigo and indirubin in all ALA treatment groups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and there are significant or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ir contents between the control
and most of ALA treatment groups. While after treating for three times,indigo content in all ALA
treatment group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but indirubin content only in 13. 3 and
12. 5 mg·L-1 ALA treatment groups is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enerally,
contents of indigo and indirubin after treating by 13. 3 and 12. 5 mg·L-1 ALA for two or three times are
significantly or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in which,indigo content in the
group treated by 12. 5 mg·L-1 ALA for three times is the highest (22. 51 μg·g-1) ,and indirubin
content in the group treated by 13. 3 mg·L-1 ALA for three times is the highest (99. 48 μg·g-1). It is
suggested that suitable ALA treatment has a promoting role to growth and accumulation of active
components of I. indigotica,in which,spraying for two or three times with low concentration of ALA is
appropriate.
Key words:Isatis indigotica Linn.;growth;5-aminolevulinic acid (ALA) ;indigo;indirubin
菘 蓝 (Isatis indigotica Linn.)为 十 字 花 科
(Brassicaceae)药用植物,其干燥根为中药板蓝根,具
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和利咽的功效;其干燥叶为中
药大青叶,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和凉血消斑等功
效[1],均为临床上常用的大宗中药材。菘蓝体内所含
的靛蓝和靛玉红等吲哚类生物碱是主要活性成分,其
含量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菘蓝的品质。在生产实践
中,为获得高产优质的板蓝根与大青叶药材,必须采
取适当的栽培调控措施。目前研究者多采用逆境处
理的方法控制菘蓝体内有效成分的含量。段飞等[2]
认为:20 mmol·L-1ABA 和 250 mmol·L-1NaCl 胁迫
处理可提高菘蓝组培苗中靛玉红含量;唐晓清等[3-4]
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度淹水处理能提高菘蓝根部活性
成分含量,经杀青处理后大青叶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
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目前尚未见采用植物激素调控
菘蓝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的研究报道。
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是
一种广泛存在于各类生物机体活细胞中的非蛋白氨
基酸,是所有卟啉类叶绿素和血红素生物合成的关键
前体[5];是植物体内天然存在的、生命活动必需的、代
谢活跃的生理活性物质,可通过生物途径合成,也可
由人工化学合成;具有无毒副作用且易降解、无残留
的特点,可作为植物的壮苗剂、杀虫剂、增色剂、绿化
剂和落叶剂等使用。施用人工合成的 ALA 可提高作
物的生理活性[6-7]和产量[8-9]。
鉴于此,作者研究了喷施不同浓度 5-氨基乙酰
丙酸(ALA)对菘蓝苗期生长及其体内靛蓝和靛玉红
含量的影响,探讨适宜的外源 ALA 施用浓度和方法,
以期为菘蓝的优质高产栽培提供基础资料。
1 材料和方法
1. 1 材料
供试菘蓝种子来源于安徽亳州,由南京农业大学
园艺学院王康才教授鉴定。于 2011 年 5 月 26 日选
择籽粒饱满、健壮、无损伤且大小均匀的种子播种于
塑料盆(直径 340 mm、高度 280 mm)内,播种基质为
按照质量比 2∶1 配制的园土(含质量分数 8%左右的
有机质)和蛭石混合基质;出苗后每盆留 5 株生长一
致的幼苗,常规管理;待幼苗长至 6 ~ 8 叶期进行 ALA
处理,种植期间严禁使用农药。
LC-20AT 型高效液相色谱仪、UV-VIS 检测器
SPD-20A和 N2000 型色谱工作站(日本岛津公司)。
靛蓝对照品(批号 110716-201111)和靛玉红对照品
(批号 110717-200606)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
定所;ALA由苏州益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甲醇
为色谱纯;水为超纯水;三氯甲烷为分析纯。
1. 2 方法
1. 2. 1 ALA处理 分别吸取质量浓度 10 g·L-1ALA
原液 5. 00、2. 50、1. 33 和 1. 25 mL,用蒸馏水分别配制
成终浓度为 50. 0、25. 0、13. 3 和 12. 5 mg·L-1 的 ALA
处理液,以蒸馏水为对照(CK,0. 0 mg·L-1 ALA)。
于 2011 年 7 月底至 8 月中旬进行 ALA处理。每
处理 9 盆,分为 3 组,分别用相应质量浓度的 ALA 处
理液处理 1 次、2 次和 3 次,每次处理间隔 10 d,每一
浓度重复 3 次。于处理的当天傍晚喷施 ALA处理液,
每株均匀喷施 10 mL,喷施前均加入体积分数 0. 01%
吐温-20 作展着剂。于第 1 次处理的 10 d 后采样进
84 植 物 资 源 与 环 境 学 报 第 22 卷
行相关指标分析,采样后同时进行第 2 次 ALA 处理,
以此类推;每次均从各处理中采集 15 株单株供分析
用,其中随机取 10 株用于单株鲜质量和干质量的测
定。
1. 2. 2 单株质量测定 将菘蓝单株根与叶分开,采
用 AR1140 型电子天平(上海奥豪斯仪器有限公司,
精度 0. 000 1 g)分别称取鲜质量后置于 60 ℃烘箱中
干燥至恒质量,冷却后称取干质量,计算平均鲜质量
和干质量。
1. 2. 3 靛蓝和靛玉红含量测定 精密称取靛玉红和
靛蓝对照品 4. 40 和 1. 90 mg,分别用三氯甲烷溶解并
定容至 25 mL,即为靛玉红和靛蓝对照品溶液。分别
精密吸取二者对照品溶液各 1、2、4、6、8、10 和 12 μL,
参照文献[1]的方法进行 HPLC分析。以色谱峰面积
(X)为横坐标、对照品浓度(Y)为纵坐标对标准曲线
进行拟合,得到二者的回归方程分别为 Y靛蓝 =(2 000×
10-4)X靛蓝+(3×10
-4) ,r=0. 999 6(n = 3) ,线性范围为
5. 0 ~ 15. 0 μg;Y靛玉红 =(2 000 × 10
-4)X靛玉红 -(10 ×
10-4) ,r=0. 999 9(n=3) ,线性范围为 0. 4 ~ 20. 0 μg。
菘蓝地上部分烘干至恒质量,粉碎并过 60 目筛;
精密称取地上部分粉末 0. 5 g,加入 100 mL三氯甲烷
浸泡 15 h,然后于 80 ℃水浴中索氏回流提取 10 h,提
取液减压浓缩至近干;用三氯甲烷溶解并定容至
50 mL,经 0. 45 μm微孔滤膜过滤,即为供试样液。分
别吸取各供试样液 5 μL,参照对照品的色谱条件进行
HPLC 分析;以色谱峰面积并参照标准曲线计算样品
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
1. 3 数据处理
采用 Excel和 SPSS 12. 0 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数
据进行计算和统计分析。
2 结果和分析
2. 1 ALA处理对菘蓝生长的影响
2. 1. 1 对单株质量的影响 用不同质量浓度 ALA
喷施 1 至 3 次后菘蓝根和叶片的鲜质量和干质量见
表 1。由表 1 可见:喷施 ALA对菘蓝根的生长具有一
定的促进作用。用不同质量浓度 ALA 处理 1 次后菘
蓝单株根干质量均高于对照,除 25. 0 mg·L-1ALA处
理组外,其他处理组与对照有极显著差异(P<0. 01) ;
而用不同质量浓度 ALA处理 2 次或 3 次,菘蓝单株根
干质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用不同质量浓度 ALA 处
理 1 次后菘蓝单株根鲜质量也均高于对照,差异达极
显著水平;而用不同质量浓度 ALA 处理 2 次或 3 次,
单株根鲜质量或低于对照或高于对照,其中用 25. 0
mg·L-1ALA 处理 2 次,单株根鲜质量极显著高于对
照;用 13. 3 和 12. 5 mg·L-1ALA处理 3 次,单株根鲜
质量极显著高于对照。
表 1 用 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不同次数对菘蓝根和叶片鲜质
量和干质量的影响(n=10)1)
Table 1 Effect of 5-aminolevulinic acid (ALA)treating for different
times on fresh and dry weights of root and leaf of Isatis indigotica
Linn.(n=10)1)
ALA质量浓
度 /mg·L-1
Mass ratio
of ALA
不同器官的干质量 / g
Dry weight of
different organs
根 Root 叶 Leaf
不同器官的鲜质量 / g
Fresh weight of
different organs
根 Root 叶 Leaf
处理 1 次 Treating for one time
50. 0 0. 160bB 0. 718bB 0. 701bB 5. 060cC
25. 0 0. 095dD 0. 563cC 0. 545cC 5. 648bB
13. 3 0. 130cC 0. 583cC 0. 543cC 5. 660bB
12. 5 0. 185aA 0. 830aA 0. 853aA 7. 298aA
0. 0(CK) 0. 090dD 0. 710bB 0. 485dD 5. 765bB
处理 2 次 Treating for two times
50. 0 0. 342bB 0. 783cdC 1. 003cdD 6. 080dD
25. 0 0. 393aA 1. 103aA 1. 583aA 7. 980aA
13. 3 0. 333bB 1. 053aA 1. 213cC 6. 607cC
12. 5 0. 390aA 1. 002abB 1. 170cC 7. 390bB
0. 0(CK) 0. 271cC 0. 803cC 1. 503bB 5. 980dD
处理 3 次 Treating for three times
50. 0 0. 605bB 1. 808cbB 1. 135cC 5. 858cC
25. 0 0. 573cC 1. 920aA 0. 998dcC 4. 585eE
13. 3 0. 578cC 1. 810bB 1. 578bB 6. 358bB
12. 5 0. 693aA 1. 835bB 1. 693aA 6. 835aA
0. 0(CK) 0. 493dD 1. 063cC 1. 105cC 5. 313dD
1)同列中不同的小写字母和大写字母分别表示差异显著(P = 0. 05)
和极显著(P = 0. 01)Different small letters and capital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 05)and the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 01) ,respectively.
喷施不同质量浓度 ALA 溶液对菘蓝叶的生长有
不同作用。用不同质量浓度 ALA处理 3 次,菘蓝单株
叶片干质量和鲜质量均高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P<0. 01) ;而用不同质量浓度 ALA处理 1 次或 2 次,
叶片干质量和鲜质量或高于对照或低于对照,其中用
12. 5 mg·L-1ALA 处理 1 次或 2 次,叶片干质量和鲜
质量极显著高于对照(P<0. 01)。
由此可见,多次喷施低浓度 ALA 对菘蓝营养期
生长尤其是叶片生长有促进作用。
2. 1. 2 对根冠比的影响 用不同质量浓度 ALA 喷
施 1 至 3 次后菘蓝根冠比的变化见表 2。结果表明:
94第 2 期 汪牧耘,等:外源 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菘蓝苗期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 ALA处理 1 次,菘蓝的根冠比均高
于对照。除 13. 3 mg·L-1 ALA处理组外,用不同质量
浓度 ALA处理 2 次后菘蓝的根冠比均高于对照,说明
在菘蓝营养期的早、中期喷施 ALA 可以促进其地上
部分的生长。用不同质量浓度 ALA处理 3 次,菘蓝的
根冠比均明显低于对照,说明随着喷施次数的增加菘
蓝地上部分的生长快于地下部分。
表 2 用 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不同次数对菘蓝根冠比的影响
(n=10)
Table 2 Effect of 5-aminolevulinic acid (ALA)treating for different
times on root-shoot ratio of Isatis indigotica Linn.(n=10)
ALA质量浓
度 /mg·L-1
Mass ratio
of ALA
处理不同次数后的根冠比
Root-shoot ratio after treating for different times
1 次
One time
2 次
Two times
3 次
Three times
50. 0 0. 223 0. 356 0. 335
25. 0 0. 169 0. 342 0. 298
13. 3 0. 223 0. 316 0. 319
12. 5 0. 223 0. 389 0. 377
0. 0(CK) 0. 127 0. 336 0. 463
2. 2 ALA处理对菘蓝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的影响
2. 2. 1 对靛蓝含量的影响 用不同质量浓度 ALA
喷施 1 至 3 次后菘蓝叶片中靛蓝含量的变化见表 3。
由表 3 可见:用不同质量浓度 ALA 处理不同次数后,
叶片中靛蓝含量均高于对照。用不同质量浓度 ALA
处理 1 次后,靛蓝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 05) ;其
中,12. 5 mg·L-1ALA 处理组的靛蓝含量最高,与其
他处理组和对照间均有极显著差异(P<0. 01)。用不
同质量浓度 ALA处理 2 次后,叶片中靛蓝含量也均高
于对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 01) ;其中,50. 0 和
表 3 用 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不同次数后菘蓝叶片中靛蓝含
量的变化(珚X±SD,n=3)1)
Table 3 Change of indigo content in leaf of Isatis indigotica Linn.
treated by 5-aminolevulinic acid (ALA)for different times (珚X±SD,
n=3)1)
ALA质量浓
度 /mg·L-1
Mass ratio
of ALA
处理不同次数后叶片中的靛蓝含量 /μg·g-1
Indigo content in leaf after treating for different times
1 次
One time
2 次
Two times
3 次
Three times
50. 0 16. 31±0. 20bB 19. 93±0. 51aA 18. 94±0. 35bcA
25. 0 15. 71±0. 14bcB 17. 18±0. 04cB 18. 04±0. 49cA
13. 3 15. 63±0. 48cBC 17. 32±0. 31cB 21. 26±2. 99abA
12. 5 17. 59±0. 07aA 18. 03±0. 14bB 22. 51±2. 25aA
0. 0(CK) 14. 83±0. 50dC 15. 57±0. 33dC 17. 83±0. 57cA
1)同列中不同的小写字母和大写字母分别表示差异显著(P = 0. 05)
和极显著(P = 0. 01)Different small letters and capital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 05)and the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 01) ,respectively.
12. 5 mg·L-1ALA 处理组靛蓝含量较高。用不同质
量浓度 ALA处理 3 次后,叶片中靛蓝含量也均高于对
照,差异达显著水平(P < 0. 05) ;其中,12. 5 mg·
L-1ALA处理组靛蓝含量最高,达到 22. 51 μg·g-1。
由表 3 还可见:随处理次数的增多,菘蓝叶片中
的靛蓝含量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其中对照组靛蓝含
量由 14. 83 μg·g-1 增加至 17. 83 μg·g-1;随处理次
数的增多,各处理组靛蓝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组基
本一致。总体上看,用 12. 5 和 13. 3 mg·L-1ALA 处
理后靛蓝含量较高,说明用较低浓度 ALA处理 2 次或
3 次有利于菘蓝叶片中靛蓝的积累。
2. 2. 2 对靛玉红含量的影响 用不同质量浓度 ALA
喷施 1 至 3 次后菘蓝叶片中靛玉红含量的变化见表
4。由表 4 可见:用不同质量浓度 ALA处理 1 次,叶片
中靛玉红含量均高于对照,其中,50. 0、13. 3 和 12. 5
mg·L-1ALA处理组靛玉红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P<
0. 01) ,以 12. 5 mg·L-1ALA处理组靛玉红含量最高,
达 17. 29 μg·g-1。用不同质量浓度 ALA 处理 2 次,
叶片中靛玉红含量均高于对照,且各处理组与对照有
极显著(P<0. 01)或显著(P<0. 05)差异;其中,12. 5
mg·L-1 ALA处理组菘蓝叶片中的靛玉红含量最高,
达 84. 14 μg·g-1。用不同质量浓度 ALA 处理 3 次,
25 和 50 mg·L-1ALA 处理组靛玉红含量均低于对
照,而 13. 3 和 12. 5 mg·L-1ALA 处理组靛玉红含量
均极显著高于对照(P < 0. 01) ;其中,13. 3 mg·
L-1ALA处理组靛玉红含量最高,达 99. 48 μg·g-1。
由表 4 还可见:随菘蓝的生长(或处理次数的增
加) ,各处理组及对照组叶片中靛玉红含量的变化趋
表 4 用 5-氨基乙酰丙酸(ALA)处理不同次数后菘蓝叶片中靛玉红
含量的变化(珚X±SD,n=3)1)
Table 4 Change of indirubin content in leaf of Isatis indigotica Linn.
treated by 5-aminolevulinic acid (ALA)for different times (珚X±SD,
n=3)1)
ALA质量浓
度 /mg·L-1
Mass ratio
of ALA
处理不同次数后叶片中的靛玉红含量 /μg·g-1
Indirubin content in leaf after treating for different times
1 次
One time
2 次
Two times
3 次
Three times
50. 0 16. 53±0. 31bB 81. 34±0. 38aA 49. 81±0. 89cC
25. 0 12. 48±0. 07dD 72. 67±0. 08bcB 41. 23±2. 64dD
13. 3 13. 83±0. 31cC 75. 92±2. 28bB 99. 48±0. 49aA
12. 5 17. 29±0. 10aA 84. 14±0. 97aA 80. 43±2. 72bB
0. 0(CK) 12. 24±0. 16dD 70. 85±0. 29cB 50. 42±0. 48cC
1)同列中不同的小写字母和大写字母分别表示差异显著(P = 0. 05)
和极显著(P = 0. 01)Different small letters and capitals in the same
column indicate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 05)and the extreme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 01) ,respectively.
05 植 物 资 源 与 环 境 学 报 第 22 卷
势有一定差异。其中,50. 0、25. 0 和 12. 5 mg·L-1 处
理组以及对照组的靛玉红含量均呈现低—高—低的
变化趋势,仅变化幅度有所不同;而 13. 3 mg·
L-1ALA处理组的靛玉红含量随处理次数的增加呈逐
渐增加的趋势。另外,处理 2 次后各处理组和对照组
的靛玉红含量均大幅度高于处理 1 次,差异甚至达到
约 5 倍。说明用低浓度 ALA 多次处理有利于菘蓝叶
片内靛玉红的积累。
3 讨论和结论
作为一种促生长剂,ALA在农作物栽培生产中的
应用备受关注。ALA 能提高椰枣(Phoenix dactylifera
Linn.)品种的产量,改善其果实的品质[10];低浓度
ALA能提高辣椒(Capsicum annuum Linn.)幼苗对冷胁
迫的耐受力,促进其生长[11];ALA 能通过提高血红素
蛋白质的活力有效保护大豆〔Glycine max (Linn.)
Merr.〕植株因冷应激造成的破坏性影响[12];而将 ALA
用于药用植物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种子萌发及其
幼苗生理特性方面[13-14]。菘蓝作为中药材板蓝根和
大青叶的基原植物,通过适宜的栽培措施对其生长及
活性成分含量进行调控,是获得高产优质药材原料的
前提;采取适当的栽培调控措施提高靛蓝与靛玉红的
含量也有助于其药材质量的提高。在本研究中,喷施
不同质量浓度 ALA 均能促进菘蓝根干物质的积累,
其中较低质量浓度(12. 5 和 13. 3 mg·L-1)ALA不但
对其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还能促进菘蓝地上部分干
物质的积累,且随 ALA 处理次数增加,干物质积累量
也逐渐增加。说明 ALA 可能是通过增强叶片光合作
用促进光合产物积累,从而促使根部生长。Al-
Qurashia等[10]也得出了类似的研究结果。
ALA处理对菘蓝叶片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均有
影响,其中,用较低质量浓度 ALA 进行处理能有效提
高靛蓝和靛玉红的含量;但用较高质量浓度(25. 0 和
50. 0 mg·L-1)ALA 处理 3 次则不利于靛玉红积累。
靛玉红作为药材大青叶的质量控制指标,其含量不得
低于 0. 02%[1],在菘蓝苗期用 ALA 处理 1 次后靛玉
红含量均低于此标准,但处理 2 次或 3 次后靛玉红含
量均高于此标准。结合菘蓝生长状况,建议在生产中
选用较低浓度 ALA进行处理,处理次数以 2 次或 3 次
为宜,可一定程度提高菘蓝的产量和质量。
目前 ALA在药用植物栽培生产中的应用尚未见
系统的研究报道。ALA 处理对菘蓝叶片中靛蓝和靛
玉红含量的影响有差异,其作用机制是否与靛蓝和靛
玉红结构差异有关?尚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 年版(一部)
[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0.
[2] 段 飞,杨建雄,周西坤,等. 逆境胁迫对菘蓝幼苗靛玉红含量
的影响[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5(3) :112-114.
[3] 唐晓清,王康才,温建云. 根部淹水对菘蓝活性成分的影响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9,21(5) :832-836.
[4] 唐晓清,王康才,张利霞. 不同加工工艺对大青叶中靛蓝、靛玉
红含量的影响[J]. 中药材,2008,31(7) :968-969.
[5] 汪良驹,姜卫兵,章 镇,等. 5-氨基乙酰丙酸的生物合成和生
理活性及其在农业中的潜在应用[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3,
39(3) :185-192.
[6] 姚素梅,王维金.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影响两系杂交稻结实率
的生理因素[J]. 生物数学学报,2007,22(1) :157-163.
[7] LUO B S,HOTTA Y,QU Y L,et al. Effect of 5-aminolevulinic
acid on the growth and ripening of wheat[J]. Journal Pesticide
Science,1998,23(3) :300-303.
[8] 姚素梅,王维金,陈国兴. 5-氨基酮戊酸对水稻植株中32 P 吸收
与分配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12(1) :70 -
75.
[9] 姚素梅,王维金. ALA对两系杂交粳稻籽粒灌浆和产量的影响
[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4,23(5) :495-499.
[10] AL-QURASHIA A D,AWAD M A. 5-aminolevulinic acid increases
tree yield and improves fruit quality of‘Rabia’and‘Sukkariat-
Yanbo’date palm cultivars under hot arid climate[J]. Scientia
Horticulturae,2011,129(3) :441-448.
[11] KORKMAZ A,KORKMAZ Y,DEMIRKIRAN A R. Enhancing
chilling stress tolerance of pepper seedlings by exogenous
application of 5-aminolevulinic acid[J]. Environmental and
Experimental Botany,2010,67:495-501.
[12] BALESTRASSE K B,TOMARO M L,BATLLE A,et al. The role
of 5-aminolevulinic acid in the response to cold stress in soybean
plants[J]. Phytochemistry,2010,71(17 /18) :2038-2045.
[13] 杜丹丹,何 平,张春平,等. 外源 ALA、SNP 和 Spd 对 NaCl
胁迫下桔梗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J]. 广西植物,2011,31
(6) :801-805.
[14] 张春平,何 平,袁凤刚,等. 外源 5-氨基乙酰丙酸对干旱胁
迫下甘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 西北植物学
报,2011,31(8) :1603-1610.
(责任编辑:惠 红)
15第 2 期 汪牧耘,等:外源 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菘蓝苗期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