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球花石楠黑斑病病害调查及病原鉴定初报



全 文 :书收稿日期:2014 - 04 - 28;修回日期:2014 - 05 - 05
基金项目:西南林业大学科技创新基金项目(1388) 资助; 西南林业
大学科研专项(111117) 资助; 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
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ZK11A101、ZK11SB01)
作者简介:韩长志(1981—) ,男,河北石家庄人,博士,讲师,从事经
济林木病害生物防治和真菌分子生物学的教学与研究工
作,E-mail:hanchangzhi2010@ 163. com。
球花石楠黑斑病病害调查及病原鉴定初报
韩长志,李瑞强
(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224)
摘要::以西南林业大学校园及生活区内球花石楠黑斑病的病害调查为切入点,进行病原分离、鉴
定研究,为深入开展病害防治奠定基础。结果显示:校园内的发病率37%,生活区发病率 42%;经
过柯赫氏法则验证、形态学鉴定,明确病原为链格孢属 Alternaria真菌。
关键词:球花石楠;黑斑病;病害调查;链格孢属
中图分类号:S763. 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 - 0886(2014)05 - 0008 - 03
Disease investigation and pathogen identification of Photinia glomerata leaf black spot /HAN
Changzhi,et al.(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Disaster Warning and Control of Yunnan Province,College
of Forestry,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Kunming 650224,China)
Abstract:Photinia glomerata is an important landscape plant in Kunming,but its leaf black spot occurs
seriously. Pathogen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was studied with the disease investigation in Southwest
Forestry University and living area as a starting point to lay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control
of the diseas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was 37% in campus and 42% in
living areas. The pathogen was Alternaria verified by morphological identification after Koch’s postu-
lates.
Key words:Photinia glomerata;leaf black spot;disease investigation;Alternaria
球花石楠 Photinia glomerata Rehd. et Wils.为蔷
薇科石楠属植物,是云南省重要的乡土树种之一。因
其树冠圆整,叶片光绿,初春嫩叶紫红,春末白花点点,
秋日红果累累,极富观赏价值,广泛应用于园林造景及
城市绿化中。近年来,随着球花石楠大量用于庭院绿
化和城市行道树种植,各种病害随之出现,一些病害已
成为球花石楠推广种植的限制因素之一,黑斑病的发
生在昆明地区较为严重。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关
球花石楠黑斑病的相关研究报道。
本研究以球花石楠黑斑病的发生为切入点,进
行病原的分离鉴定,为下一步开展病害的防治奠定
基础,也为继续推广使用该乡土树种作为城市绿化
的重要景观植物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1 材料和方法
1. 1 球花石楠黑斑病病害调查 前期病害调查发
现,位于昆明金殿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昙华寺公园的
球花石楠黑斑病发生严重,为了便于病害取样,在
2013 年 7 月,对西南林业大学校园内及生活区的球
花石楠进行了黑斑病发生情况调查。同时,对发生
病害的植株进行症状描述及病害标本采集。
球花石楠黑斑病的分级标准:
0 级,叶片无病斑;
1 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 10%以下;
2 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 10% ~20%;
3 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 > 20% ~30%;
4 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的 > 30% ~40%。
1. 2 病原菌的分离与培养 病原菌的分离采用常
规的组织分离法[1],将获得的纯培养菌株接种于试
管斜面,待长出一定的菌落后,保存于 4℃冰箱中。
1. 3 病原菌柯赫氏法则验证 (1) 在经过灭菌的
直径 9 cm 培养皿中铺 3 层滤纸,滴灭菌蒸馏水保持
湿润。(2) 在实验室用蒸馏水小心清洗采集的球花
石楠健康嫩叶,自然风干,用灭菌的针刺伤叶片背
·8· Forest Pest and Disease Sept. 2014 No. 5
面,每叶刺伤 3 ~ 5 个点。(3) 选取在PDA 平板上
生长 7 d的菌落,用直径 7 mm 打孔器在菌落边缘切
取 3 ~ 6 个菌丝块,在离体条件下分别接种在有刺伤
和未刺伤的叶片上。把接种的叶片放在滤纸上,叶
的基部用浸湿的棉花团包裹,封盖,放入 28℃恒温
培养箱中保湿培养。每处理重复 3 次。以 PDA 培
养基块接种有伤、无伤叶片为对照。每 24 h 观察和
记录 1 次发病情况。
最后,从接种后发病的植株上再次分离与纯化
病原菌,比较其形态特征与分离接种菌的异同。
1. 4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纯化后的菌株在 PDA 培
养基上培养 5 d。观察菌落形态,刮取少量菌丝制成
玻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菌丝形态、孢子形态和产孢结
构等,并拍照。参照《植物病原真菌学》[2]、《真菌鉴
定手册》[3]等资料,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
2 结果与分析
2. 1 球花石楠黑斑病病害发生 对西南林业大学
校园内和生活区的球花石楠病害调查结果显示,西
南林业大学校园内的 150 株球花石楠有 56 株发生
黑斑病,发病率 37%;生活区的30 株球花石楠有 13
株发生黑斑病,发病率 42%。校园内、生活区的球
花石楠黑斑病的病情指数分别为 19,23。
病害症状: 发病叶片多为老叶,病斑大小为
(4 ~ 6)mm ×(5 ~ 7)mm,病斑潮湿时呈黑色,干燥
时中央呈褐色、边缘颜色较深,背面为浅褐色。病
斑圆形、近圆形或不规则型。病健交界处由黑色环
线分开,环线稍隆起( 图1)。
图 1 球花石楠黑斑病发病症状
2. 2 致病性 刺伤接种菌丝块 3 d 后叶片均开始
发病,随着病情加重,发病率达到 100%,在刺伤的
叶片接种部位首先表现点状斑,逐渐扩展成圆形、
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病斑( 图2 - A) ; 菌丝块无
伤接种、PDA 培养基块有伤无伤接种( 对照) 的叶片
未见发病( 图2 - B,C)。从上述发病叶片上可以再
次分离到黑斑病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及培养,其与
原接种菌株在形态上及培养性状方面均相同,因此
证实原接种菌株为引起球花石楠黑斑病的病原菌。
图 2 球花石楠叶片刺伤、无伤菌丝块接种结果
2. 3 病原菌形态学鉴定 纯化后的病原菌在 PDA
上培养 5 d,菌落圆形或近圆形,外围白色至灰色,向
内的颜色逐渐加深,随时间增加呈不同程度的灰色
或褐色。菌丝丝状,淡褐色至褐色,有分支; 分生孢
子梗单生或丛生,直立或略有弯曲,淡褐色至褐色;
分生孢子倒棍棒状,淡褐色或紫褐色,具纵、横隔
膜,分隔处稍缢缩或不缢缩,短喙或无喙( 图3)。
图 3 球花石楠黑斑病病病菌的形态
根据上述形态学特征及《植物病原真菌学》、
《真菌鉴定手册》等资料,初步认为引起球花石楠黑
斑病的病原属于链格孢属真菌,并未鉴定到种。
(下转第34 页)
·9·中国森林病虫 2014 年 9 月 第 33 卷 第 5 期
础性和认知度。
参考文献:
[1] 马爱国,吴坚,潘宏阳,等. 中国林业有害生物概况[M]. 北
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229.
[2] 武红敢,“3S”技术在美国林业研究中的最新进展及其应用
[J]. 世界林业研究,1998(3) :52 - 56.
[3] Spruce,Sader,Ryan,et al. Assessment of MODIS NDVI time
series data products for detecting forest defoliation by gypsy
moth outbreaks[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11,
115:427 - 437.
[4] Philip A. Townsend,Aditya Singh,et al. A general Landsat
model to predict canopy defoliation in broadleaf deciduous fo-
rests[J].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12,119:255 -
265.
[5] Nicholas C Coops,Matt Johnson,Michael A Wulder. Assess-
ment of QuickBird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imagery to detect red
attack damage due to mountain pine beetle infestation[J]. Re-
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2006,103:67 - 80.
[6] 武红敢,石进,蒋丽雅. 基于 WorldView - 2 数据的单木长势
监测初探[J].遥感信息,2013(5) :64 - 68.
[7] 吴坚,马小明.航空录像遥感技术在森林病虫害监测中的应用
[J].林业科学研究,1994,7(5) :579 - 584.
[8] 曹冲. 卫星导航系统及产业现状和发展前景研究[J]. 全球
定位系统,2009,34(4) :1 - 6.
[9] 武红敢,吴坚. 全球定位系统(GPS) 在林业导航中的试验研
究[J].林业科学,1999,35(4) :122 - 124.
[10] 郭彦中,吴礼学. 建立基于物联网的原油运输闭环管理系统
解决原油被盗问题[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23) :56 -
59.
[11] 王学峰.林业物联网技术导论[M].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1:113.
[12] 武红敢,常原飞,荐军. 森林病虫灾害的遥感监测技术系统及
其应用[M]. 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10:1 - 101.
[13] 武红敢,王洋,常原飞. 基于 GIS /GPS 的林业有害生物监测
数据记录系统[M].哈尔滨:哈尔滨地图出版社,2009:1 - 3.
[14] 武红敢,常原飞,张迎,等. 基于 GIS 的林业有害生物数据管
理系统[M]. 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12:15 - 25.
( 责任编辑 杨静莉
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櫔
)
(上接第9 页)
3 结论与讨论
目前,学术界对于球花石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
离体培养[4]、种子育苗[5]、胁迫条件下植株体内生
理特性[6]等方面,另外,通过对 15 种包括球花石楠
在内的云南省乡土树种的生长量、抗旱性、抗寒性、
抗病虫害能力等的综合评价发现,球花石楠幼林期
易受到病虫危害[7]。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球花石楠
病害的文献梳理,现有的报道主要有锈病[8]等,关
于球花石楠黑斑病未见相关报道。因此,本研究以
西南林业大学校园内及生活区的球花石楠黑斑病的
病害调查为切入点,通过病害标本采集、病原菌分
离、柯赫氏法则验证以及形态学鉴定等工作,初步鉴
定引起球花石楠黑斑病的病原菌为链格孢属真菌
Alternaria Nees,这对进一步开展该病害的防治工作
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值得关注的是,链格孢属真菌是全球分布最广、
经济上重要的半知菌类真菌之一,目前已描述的近
500 个链格孢种级分类单位中,有超过 95%的种类
兼性寄生于植物上[9],引起多种植物病害,如葱紫
斑病、十字花科蔬菜黑斑病、鸭梨黑斑病等,给农业
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内外关于该属真菌的
鉴定依赖于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两种手段进行,尽
管如此,对于一些该属真菌仍然未鉴定到种,有待于
开发新的技术手段破解当前不能将部分真菌鉴定到
种的难题。同时,限于时间和精力,本研究仅在室内
对病原菌的致病性进行检验,自然条件下的致病性
测验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方中达.植病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124
- 125.
[2] 陆家云.植物病原真菌学[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390 - 397.
[3] 魏景超.真菌鉴定手册[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79:566
- 571.
[4] 林萍,普晓兰.球花石楠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J].植物研
究,2003(3) :280 - 284.
[5] 白平.球花石楠种子育苗技术[J].福建林业科技,2011(1) :86
- 88.
[6] 黄晓霞,黄大韧,杨自云,等.土壤干旱与盐胁迫对球花石楠幼
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0(21) :87 - 89.
[7] 马骏,庞惠仙,马林,等.滇中地区荒山造林乡土树种选择试验
[J].西部林业科学,2013(3) :117 - 122.
[8] 蔡灿,伍建榕. 球花石楠锈病病原物的初步研究[J]. 北方园
艺,2008(1) :208 - 210.
[9] 谢红艳.我国部分区域链格孢属(Alternaria Nees) 真菌的资源
调查与形态和分子鉴定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6.
( 责任编辑 杨静莉)
·43· Forest Pest and Disease Sept. 2014 No.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