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不同催芽方法和播种期对福建山樱花种子发芽率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全 文 :第 32 卷第 4 期
2013 年 11 月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CENTRAL SOUTH 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
Vol. 32 No. 4
Nov. 2013
* 收稿日期: 2013 —10 —14
作者简介: 王生华 ( 1970 — ) ,男,福建永春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木种苗繁育和森林培育技术研究与推广。
不同催芽方法和播种期对福建山樱花种子
发芽率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王生华
( 福建省三明市岩前林业工作站,福建 三明 365005)
摘 要:介绍了福建山樱花种子采集和处理方法,并研究了不同催芽方法和播种期对种子发芽率与幼
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变温沙藏或冷藏的种子次年春播种的发芽率分别达 94. 5%和 90. 03%,变温
沙藏的种子当年夏季播种的发芽率达 83. 8%,均能获得较高的发芽率;采种当年播种的苗木,以变温沙
藏的地径和苗高为最大,分别达 0. 49 cm和 24. 47 cm,即采即播的地径和苗高为最小;采种次年播种的,
以常温沙藏的地径和苗高最大,分别达 0. 90 cm和 77. 65 cm。
关键词:福建山樱花;催芽方法;播种期;发芽率;幼苗
中图分类号:S 723. 1 + 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 —6075(2013)04 —0064 —04
Influences on Germination Rate and Seedling Growth of Cerasus
campanulata by Different Pregermination Methods and Sowing Time
ZHAN Zhaoning
(Yanqian Forestry Working Station in Sanming City of Fujian Province,Sanming 365005,Fujian,China)
Abstract:It introduced the seed collection and processing method of Cerasus campanulata,and researched the
influences on germination rate and seedling growth of Cerasus campanulata by different pregermination methods
and Sowing Time.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germination rates of sowing seed in the next spring when the seeds
kept variable temperature sand storage or cold storage were 94. 5% and 90. 03% respectively,the germination
rate of sowing seed reached 83. 8% in this summer when the seeds kept variable temperature sand storage,and
obtained a higher germination rate. The three former methods were satisfied germination rates. Seedlings col-
lected and sown in the same year,the maximum of ground diameter and seedling height by variable temperature
sand storage were 0. 49 cm and 24. 47 cm respectively,the minimum of the values if seedlings sowed instantly
after their collection. Seedlings sown in the next year,the maximum of growth were the treatment by normal
temperature with sand storage,the values of ground diameter and seedling height were 0. 90 cm and 77. 65 cm.
Key words:Cerasus campanulata;sowing propagation;pregermination methods;sowing time;germination rate;
seedling
福建山樱花 (Cerasus campanulata)属蔷薇科李
亚科樱属落叶乔木,与日本樱花 (C. yedoensis)、垂
枝大叶早樱 (C. subhirtella var. pendula)和高盆樱
(C. cerasoides)合称樱花四大观赏品种,主要分布于
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等地,是中国野生樱
中的姣姣者,是园林绿化中的珍贵乡土树种[1]。目前
·46·
2013 年第 4 期 王生华: 不同催芽方法和播种期对福建山樱花种子发芽率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第 32 卷
对福建山樱花的群落学[2–3]、组织培养[4–5]、扦插育
苗[6–7]和形态特征[8]等方面都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但在播种育苗方面尚少见报道。有性繁殖可获得杂交
优势,并有可能产生新的观赏品种,在今后相当长的
时期内,杂交育种仍将是生物改良的主要途径[9]。同
时,相比无性繁殖,播种育苗更为简便快捷。福建山
樱花野生资源日渐稀少[2],采种期短,有明显的大小
年结实特性,果实成熟时又易成为鸟食,采种较困
难。研究福建山樱花采种方法及播种育苗技术,对于
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福建山樱花这一优良园林树种资
源,改良樱属植物的观赏价值,均有重要意义。本文
结合笔者对福建山樱花结实习性的多年观察和育苗实
践经验,开展播种育苗实验,研究催芽方法和播种期
对福建山樱花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期为
其规模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三明市岩前林业站苗圃内,属中亚热
带季风性气候,年降雨量 1 500 ~ 1 800 mm,年平均
气温 19. 4 ℃。育苗地为多年苗圃地,土壤肥沃,水
肥条件充裕。苗床宽 100 cm,高 25 cm。采种母树为
苗圃内栽种的福建山樱花实生绿化大苗,树龄 8 年,
树高 6 ~ 8 m,胸径 8 ~ 10 cm,处于盛花期。
1. 2 种子采集
根据多年观察,在人工栽培条件下,实生福建山
樱花始花的树龄最小为 5 年,花期 2—3 月,果期为
4—5 月,成年树的结实量大小年现象明显。福建山
樱花先花后叶,偶见花、叶同时绽放。花脱落后 7 天
见果 2 mm左右,青绿色,2 月中旬即可见种壳和乳
胚,3 月中旬种壳变硬,果径 5 ~ 8 mm,4 月上旬果
径增至 8 ~ 10 mm,4 月中旬部分果皮逐渐变淡转黄,
胚珠发育基本完成。至 4 月中下旬完全成熟时,果呈
鲜红色,肉质酸甜,常被鸟类啄食一空,少见种子完
全变红而自然脱落的。因此当种皮由绿转黄稍微带红
时 (约在 4 月 20 日左右)即应采收。采收的果实放
置在阴凉、通风的房间内 2 ~ 5 d,以完成种子后熟。
果皮完全变红后,洗去肉质种皮,漂净晾干。本次试
验采种时间为 2011 年 4 月。
1. 3 试验设计
催芽 (贮藏)方法有 3 种,即常温沙藏、变温
沙藏和冷藏。常温沙藏采用湿沙层积贮藏,沙和种子
比例为 3 ∶ 1,放在美植袋内置于通风室内贮藏,贮
藏期内适时喷水以保持适宜的含水量,并翻动 2 ~ 5
次;变温沙藏是先经 4 ℃低温冷藏 60 d 后,再在常
温下沙藏,方法与常温沙藏同;冷藏为在 4℃低温下
贮藏至播种。播种期 3 个水平,即采即播、当年夏播
(当年 8 月 20 日播种)和次年春播 (次年 1 月 20 日
播种)。如此共有 7 种催芽方法 + 播种期组合,即:
A即采即播、B常温沙藏 +当年夏播、C 变温沙藏 +
当年夏播、D冷藏 +当年夏播、E常温沙藏 +次年春
播、F变温沙藏 +次年春播和 G冷藏 +次年春播。每
种组合 3 个重复,每个重复播种 100 颗,播种方式为
点播,株行距为 8 cm × 8 cm,覆土厚 1 ~ 2 cm,然后
覆盖稻草。即采即播和 8 月份播种的,应搭建遮荫棚
进行遮荫。每种组合、重复均采用相同的常规育苗管
理措施。育苗时间为 2011 年 5 月和 8 月及 2012
年春。
1. 4 数据调查与处理
当年播种的 9 月 30 日调查发芽率,次年播种的
播后 1 个月调查发芽率,播种当年 12 月 30 日逐株调
查苗高和地径。发芽率在 7 个组合间对比分析,苗高
和地径按播种年度分别分析。数据统一利用
SPSS13. 0 统计软件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不同催芽方法和播种期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表 1 结果显示,在各种组合中,变温沙藏 +次年
春播的发芽率最高,达 94. 5%,其次是冷藏 + 次年
春播,发芽率也达到 90. 03%。采种当年进行播种
的,变温沙藏 + 当年夏播的发芽率达 83. 8%,冷藏
+当年夏播的发芽率 79. 13 %,都能获得满意的发
芽率。
从表 2 可知,在 0. 05 检验水平下,播种期的 P
值 = 0. 000 2 < 0. 05,催芽方法的 P 值 = 0. 000 0 <
0. 05,而催芽方法 ×播种期的 P 值 = 0. 891 5 > 0. 05,
因此,播种期和催芽方法对福建山樱花发芽率影响显
著,而催芽方法 ×播种期的交互作用不显著。催芽方
法和播种期的观测效能均在 0. 99 以上,说明二者的
检验效能都很大,不必增加样本数量。从效应量值大
小看,催芽方法对发芽率的影响要比播种期更大。
2. 2 不同催芽方法当年播种对福建山樱花苗木生长
的影响
表 1 结果显示,在采种当年即播种育苗的 4 个
·56·
2013 年第 4 期 中南 林 业 调 查 规 划 第 32 卷
表 1 各组合种子发芽率和苗木生长情况一览表
组合
方式
发芽率 /% 地径 /cm 苗高 /cm
平均值
95%置信区间 平均值
95%置信区间 平均值
95%置信区间
最高 最低 最高 最低 最高 最低
A 56. 43 50. 33 62. 54 0. 42 0. 38 0. 45 19. 44 17. 84 21. 04
B 64. 30 58. 19 70. 41 0. 45 0. 41 0. 48 21. 97 20. 37 23. 57
C 83. 80 77. 69 89. 91 0. 49 0. 46 0. 53 24. 47 22. 87 26. 07
D 79. 13 73. 03 85. 24 0. 47 0. 44 0. 50 21. 53 19. 93 23. 13
E 77. 47 71. 36 83. 57 0. 90 0. 86 0. 93 77. 65 74. 04 81. 25
F 94. 50 88. 39 100. 61 0. 87 0. 84 0. 91 76. 50 72. 90 80. 10
G 90. 03 83. 93 96. 14 0. 84 0. 81 0. 87 70. 12 66. 51 73. 72
表 2 影响发芽率各目标效应检验
变异来源 Ⅲ类平方差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效应量 非中心参数 观测效能
催芽方法 1 084. 431 0 2 542. 215 6 22. 289 37 0. 000 0 0. 761 1 44. 578 8 0. 999 8
播种期 604. 360 6 1 604. 360 6 24. 844 03 0. 000 2 0. 639 6 24. 844 0 0. 996 1
催芽方法 ×播种期 5. 631 1 2 2. 815 6 0. 115 74 0. 891 5 0. 016 3 0. 231 5 0. 064 4
误差 340. 566 7 14 24. 326 2
注: 计算使用的检验水平为 0. 05,R2 = 0. 907 ( 调整 R2 = 0. 867)
(即 A,B,C和 D)组合中,变温沙藏 +当年夏播的
地径和苗高均为最大,分别达 0. 49 cm 和 24. 47 cm,
即采即播的地径和苗高均为最小,分别是最大值的
85. 71%和 79. 44%,而冷藏 + 当年夏播的地径虽比
常温沙藏 +当年夏播略大,但常温沙藏 +当年夏播的
苗高比冷藏 +当年夏播的略大,且二者相差不大。即
采即播的播种时间要比其它 3 个组合早 3 个月,但生
长量并未相应增加,是因为福建山樱花种子需要后熟
催芽,虽早播但并未早发芽。
从表 3 知,在 0. 05 检验水平下,对地径生长而
言催芽方法的 P 值 = 0. 015 8 < 0. 05,对苗高生长而
言催芽方法的 P 值 = 0. 000 0 < 0. 05,因此,催芽方
法对地径和苗高生长影响显著。地径和苗高的观测效
能分别为 0. 779 4 和 0. 999 3,说明二者的检验效能
表 3 当年播种苗木各目标效应检验
因变量 变异来源 Ⅲ类平方差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效应量 非中心参数 观测效能
地径 催芽方法 0. 090 6 3 0. 030 2 3. 574 2 0. 015 8 0. 075 1 10. 722 5 0. 779 4
误差 7. 214 3 847 0. 054 5
苗高 催芽方法 754. 764 7 3 251. 588 2 11. 341 0 0. 000 0 0. 204 9 34. 022 9 0. 999 3
误差 18 789. 886 5 847 142. 348 0
计算使用的检验水平为 0. 05,苗高 R2 = 0. 205 ( 调整 R2 = 0. 187) ,地径 R2 = 0. 075 ( 调整 R2 = 0. 054)
都很大。
2. 3 不同催芽方法次年播种对福建山樱花苗木生长
的影响
表 1 结果显示,在采种次年播种育苗的 3 个 (即
E、F和 G)组合中,地径和苗高的变化趋势相同,
均以常温沙藏 +次年春播为最大,地径和苗高分别达
0. 90 cm和 77. 65 cm,变温沙藏 +次年春播居中,冷
藏 +次年春播为最小,分别是最大值的 93. 33% 和
90. 30%。在采种次年春播,虽然常温沙藏的发芽率
较变温沙藏和冷藏低,但地径和苗高的生长要更快
一些。
从表 4 知,在 0. 05 检验水平下,对地径生长而
言催芽方法的 P 值 = 0. 056 8 > 0. 05,采种次年播种
时催芽方法对地径生长影响不显著。对苗高生长而言
催芽方法的 P 值 = 0. 008 6 < 0. 05,采种次年播种时
催芽方法对苗高生长影响显著。地径和苗高的观测效
·66·
2013 年第 4 期 王生华: 不同催芽方法和播种期对福建山樱花种子发芽率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第 32 卷
能分别为 0. 563 1 和 0. 802 1,对地径生长的影响可 能需增加样本数量作进一步的研究。
表 4 次年播种苗木各目标效应检验
因变量 变异来源 Ⅲ类平方差 自由度 均方 F值 P值 效应量 非中心参数 观测效能
地径 催芽方法 0. 055 7 2 0. 027 8 2. 952 5 0. 056 8 0. 056 3 5. 905 0 0. 563 1
误差 7. 383 9 783 0. 074 3
苗高 催芽方法 1 119. 078 0 2 559. 539 2 4. 991 5 0. 008 6 0. 091 6 9. 983 0 0. 802 1
误差 87 773. 430 1 783 886. 600 4
计算使用的检验水平为 0. 05,苗高 R2 = 0. 092 ( 调整 R2 = 0. 073) ,地径 R2 方 = 0. 056 ( 调整 R2 = 0. 037)
3 结论与讨论
1)福建山樱花种实应在果皮由绿转黄稍微带红
时及时采收,采收的果实放在阴凉通风环境下完成后
熟。若采收不及时,易被鸟类啄食,小鸟在啄食果实
时,不仅啄食肉质果皮,还啄开种壳,少见种子完全
变红而自然脱落的,这可能是福建山樱花自然更新差
的原因。处理好的种子宜沙藏或冷藏。
2)采种当年播种的,可采用先经 4 ℃低温冷藏
60 d再在常温下沙藏至 8 月份进行播种,发芽率可达
83. 8%,地径和苗高生长良好,分别可达 0. 49 cm和
24. 47 cm。采种次年播种的,可采用先经 4 ℃低温冷
藏 60 d再在常温下沙藏至来年春季进行播种,发芽
率最高,可达 94. 5%,地径和苗高生长较好,分别
可达 0. 87 cm和 76. 50 cm。
3)常温条件下沙藏至第 2 年春季进行播种,发
芽率也能达到 77. 47%,地径和苗高生长最好,分别
可达 0. 90 cm和 77. 65 cm。
4)由于福建山樱花结实有明显的大小年现象,
因此,在结实大年采到较多种子时,可以先将种子在
4 ℃低温冷藏 60 d后,再在常温下沙藏,当年 8 月进
行播种育苗,并保留部分种子沙藏至次年春播种,从
而达到平衡大小年结实对育苗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吕月良,陈璋,施季森. 福建山樱花研究现状、开发前景与
育种策略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6,30
( 1) : 115 – 119.
[2]许克福,王贤荣,曰道良,等. 钟花樱野生群落的生态特征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4,28 ( 6 ) : 111
– 114.
[3]吕月良,施季森,陈璋,等. 福建山樱花群落学特征研究
[J].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 ( 2) : 29 – 33.
[4]王光萍,黄敏仁. 福建山樱花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2,26 ( 2) : 73 – 76.
[5]吕月良,陈璋,施季森,等. 福建山樱花不定芽诱导和植株
再生规模化繁殖试验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6,30 ( 3) : 105 – 108.
[6]王振师,周丽华,曾雷. 绯寒樱的扦插繁殖 [J]. 中南林学
院学报,2005,25 ( 3) : 82 – 84.
[7]吕月良,陈璋,施季森. 福建山樱花扦插繁殖及其影响因子
的研究 [J]. 福建林业科技,2006,33 ( 2) : 1 – 6.
[8]陈璋. 福建山樱花形态多样性分化的研究 [J]. 植物遗传资
源学报,2007,8 ( 4) : 411 – 415.
[9] 李周岐,王章荣. 林木杂交育种研究新进展 [J]. 西北林学
院学报,2001,16 ( 4) : 93 –
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櫴
96.
( 上接第 63 页)
展的对策 [J]. 林业科技管理,1999 ( 3) : 41 - 43.
[3]韦立权. 广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J]. 广西林业科
学,2012,41 ( 3) 260 - 264.
[4]程晓建,黎章矩,戴文圣. 浙江省经济林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J]. 福建林业科技,2009,36 ( 3) : 207 - 210.
[5]陈金海,胡健全. 我国经济林资源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J].
华东森林经理,2010,24 ( 2) : 1 - 5.
[6] 何方. 我国经济林现状、问题与对策 [J]. 经济林研究,
1996,14 ( S2) : 17 - 22.
·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