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中国园艺文摘 20 15 年第 1 期
浅谈食虫植物猪笼草
郑 君 , 吴云勇 , 粟姗姗 , 周胜群 , 周梨凤 , 罗世家
(湖北民族学院 , 湖北 恩施 4 4 5。。 0)
摘 要 : 对著名热带植物猪笼草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进行研 究 , 并对猪 笼草的捕 虫机制 和发展
前景做进一 步探讨 , 因其具有特殊的结构一一捕 虫袋可 以捕 获并利用动物性食物 , 具有 良好 的发展
前景 。
关键词 : 猪 笼草 ; 捕 虫机制 ; 发展前景
1 形态学特征
猪笼草是著名的热带食虫植物 , 原产地主要为亚
洲热带地区 , 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 属植物界 、 被子
植物门 、 子叶植物纲 、 石竹 目 、 猪笼草科 、 猪笼草
属多年生藤本植物 , 茎木质或半木质 , 约 3 m 多高 ,
攀援于树木或者沿地面而生 。 叶一般为长椭圆形 , 末
端有笼蔓 , 以便于攀援 。 在笼蔓的末端会形成 1个瓶
状或漏斗状的捕虫笼 , 并带有笼盖 。 猪笼草生长多年
后才会开花 , 花一般为总状花序 , 少数为圆锥花序 ,
雌雄异株 , 花小而平淡 , 白天味道淡 , 略香 ; 晚上味
道浓烈 , 转臭 。 其观赏性无法与捕虫笼相比 。 果为葫
果 , 成熟时开裂散出种子 。 猪笼草的品种不同 , 其捕
虫袋的颜色和形状也不同 , 比如有卵形 、 圆筒形 、 喇
叭形等 。 捕虫袋生长初期为芽状 , 芽表面有一层细毛 ,
在生长过程中细毛会逐渐消失 , 当其长到 1 一 Z cm
时会开始膨胀 , 袋 口外翻形成一个 口唇 。 当猪笼草长
出特有的颜色和花纹时即表示成熟 , 成熟后的猪笼
草 , 袋长 12 一 16 c m 、 宽 2 一 4 cm , 袋上的盖子此
时会由密封变为开启 , 之后便不再关闭 , 盖子的主要
功能是防止雨水进入猪笼草瓶 口 。
2 生物学特性
猪笼草性喜温暖 , 湿润且半阴的环境 , 不耐寒 ,
怕干燥和强光 , 多生长在山坡湿地 , 尤其是含沙质较
多 、 富含有机质的酸性土壤 , 如湿阴的草丛和石缝等
地 。 生长最适温度是 2 5 一 32 ℃ , 湿度 80 % 一 90 % ,
冬季温度不能低于 12 ℃ 。 12 ℃ 以下猪笼草植株会停
第一作者简介 : 郑
北民族学院园林专业 。
通讯作者 : 罗世家 ,
君 ( 19 9 3一 ) , 女 , 本科生 ; 就读于湖
博士 , 教授 。 E一 m ia l : hb m y卿 y @16 3 .
止生长 , 10 ℃以下叶片边缘遭受冻害 。 猪笼草属于雌
雄异株植物 , 种子不耐储存 , 低温则会加速种子死
亡 , 所以种子在成熟后应尽早播种 , 提高种子的萌发
率 。 猪笼草在漫长的进化中 , 不仅可以利用叶绿素进
行光合作用 , 还可以利用捕虫袋消化动物尸体获取氮
元素 , 以弥补贫痔土壤中有机氮的不足 。
3 捕虫机制
通常植物不能动 , 没有明显的进食器官 , 它们并
不像动物那样有可知的感知器官 , 进而显得更具生命
力 , 作为食物链最低端的生产者竟然可以捕食动物 ,
因此对猪笼草这种食虫植物充满好奇 。 通过查阅资料
得知 , 植物一般通过根系从土壤中获取氮 、 磷等必需
的营养元素 , 但食虫植物却有所不同 , 它们是通过捕
获并消化动物获得营养的特殊 自养型生物 。 猪笼草便
是特殊的 自养型植物 , 它们生活在缺氮的贫痔环境
里 , 不能从 自然环境中获得充足的用来生长发育的养
料 , 因此只能依靠漫长的演化过程获取的特殊功能 ,
以捕食昆虫为主的一些小动物来补充营养 。
在 了解猪笼草的形态结构后 , 推测可能是当虫子
不小心飞到猪笼草的笼子里后 , 它们的瓶盖会 自动合
上 , 虫子就无法逃脱 , 再结合自身的消化液将虫子消
化掉为其供给营养 。 针对这种猜测 , 采用多个成熟的
猪笼草做试验 , 往里面放小飞虫和蚂蚁等小昆虫 , 但
根据观察所得 , 这些猪笼草的盖子并没有盖下 , 即使
是在不损伤它们的情况下 , 尽力按压其瓶盖 , 不论如
何按压 , 按压多长时间 , 盖子还是会自动弹回 , 试验
结果和之前的预想完全不同 。 最后通过查阅资料 ( 中
国知识网《猪笼草形态结构及食性的观察》 )获知 , 猪
笼草的盖子不会 自动关闭 , 其作用是为猪笼草瓶身遮
风档雨 , 防止瓶子里的液体被稀释 。 为验证这一说法 ,
笔者从不同方向对猪笼草的瓶盖进行浇水 , 但瓶身没
有进入一滴水 , 结果与所查资料相同 。
项目来源 : 湖北民族学院资助项 目 : 猪笼草叶笼捕虫方式
研究 (2 0 1 4 2 0 6 0 ) 。
一 2 2 1 一
C I E H N SE H OI RTC U LTU E R B A ST R AC T S
猪笼草虽然能捕食一些小飞虫类动物 , 但因其不
能自由行动 , 所以它们只能被动地等待食物 , 属于守
株待兔式的捕食方式 。 针对这种猜想特进行试验 : 将
几盆猪笼草放到田间 , 观察是否有蚊虫进入猪笼草的
笼子 。 经过几天的观察发现 , 猪笼草的捕虫方式远比
预测的要高明得多 , 它们通过 自身分泌的蜜汁吸引一
些嗜糖的虫子 。 当嗜糖的虫子被猪笼草的蜜汁吸引时 ,
虫子沿猪笼草笼子的内壁向下吃蜜 , 当虫子吃饱后准
备原路返回时 , 却因其内壁光滑而无法爬出 , 最终虫
子只能进入到笼子底部 。 另外 , 还观察到 : 笼底处的
尖角是猪笼草的特殊形状和结构 , 使小虫易进难出 ,
底部角尖部位的昆虫越是挣扎就越卡得紧 , 直到完全
不能动弹 , 有效地提高了捕虫瓶的捕食效率 。 最后 ,
虫子被含蛋白酶的消化液消化掉 。
4 发展前景
猪笼草的捕虫特性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 在现代
农业中 , 一般使用农药防治农作物害虫 , 农药除虫效
果好 、 快 , 但其弊端也不容忽视 。 如果有一种新方法
能消灭害虫 , 且这种方法能让自然可持续发展 , 也不
会危害到人类的健康 , 那么这种方法就会有很大的发
展前景 。 从本文研究可看出 , 猪笼草的捕虫机制符合
这种需求 , 如果将来能实现猪笼草捕虫的最大化 , 将
其置于农田 , 会是一种替代农药实现生态环保农业的
有效途径 。
参考文献 :
「l]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中国高等植物图鉴「M] . 北京 :
科学出版社 , 1 9 7 2 .
「2] 吴锢 , 叶昌辉 . 猪笼草叶的形态解剖结构研究「J ] . 广西
植物 , 2 0 0 0 , 2 0 (2 ) : 1 5 3一 1 5 5 .
「3] 吴锢 , 叶昌荣 . 雷州半岛野生猪笼草资源及其栽培利用
的研究「J」.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 2 0 0 0 , 2 1 ( 2 ) : 1 5一 1 6 .
T h e e a r n i v o r o u s P l a n t n e P e n t h e s
ZH E N G J u n
,
W U Y u n 一y o n g
,
S U Sh
a n 一 s h a n , Z HO U S h e n g一 q u n , Z H OU L i一 fe n g , L U O Sh i一ii a
A b s t r a e t : T h i s t h e s i s a i m s to d o
r e s e a r e h e s o n e e r t a i n m o r p h o l o g i e a l fe
a t u r e s a n d b i o l o g i e
a l fe
a t u r e s o f n e p e n th e s
.
I n
a
d d i t io n
,
th e th e s i s ha s d o n e s o m e fu rt h e
r s t u d y o n th e i n s e e t一 e a te h i n g m e e h a n i s m a n d t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or s p e e t o f th i s
p l a n t
.
S in e e th i s p l
a n t o w n s i n s e e t一 e a te h in g b a s k e t s 一 a p a r ti e u l a r s tm e tu r e w h i e h e n a b le s t h e p l a n t t o m a k e fu l l u s e o f s o m e
fo o d fo
r a n i m a l s
,
i t h o ld s
a fa v o r a b le d e
v e l o pm e n t p or s p e e t
.
K e y w o r d s : n e p e n t h e s ; i n s e e t ;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r o s p e e t
(上接 1 7 1 页 )
压碎 , 使用滴灌设备将滴灌带平铺在两垄植株根部 ,
在台面上扣上地膜 。 定植最佳时间是下午 , 定植深度
为封盖佗面 I cm 厚 , 行距 6 0 cm , 株距 4 0 c m , 每
穴 1 株 , 土壤与苗佗充分接触 , 不留空隙 , 以利于根
系的伸展 。 每 6 67 m Z 定植株数为 2 2 0 株左右 。 施
足底肥 ( 有机肥 ) , 增施磷钾肥 。 定植水浇足浇透 ,
开花坐果期控制浇水 , 一般从门椒果膨大开始浇水追
肥 , 每 7 一 10 d 浇 1次水 , 同时随水每 6 67 m Z追
施以色列海法钾宝或硝酸钾 8 一 10 k g , 磷酸二钱
3 一 5 k g , 同时进行叶面追肥 , 每 7 d 叶面喷施磷
酸二氢钾或魔粒丰 1次 。 坐果后及时追肥浇水 , 促进
发棵 , 提高产量 。 门椒适时早收 , 促进植株生长和丰产 。
6 杂交制种技术
严格隔离 。 虽然青椒是常异花授粉作物 , 且花粉
随风力传播的可能性小 , 但青椒花很吸引昆虫 , 容易
引起生物学混杂 , 影响种子质量 。 因此 , 青椒制种
田与其他辣椒品种隔离距离要求在 劝 o m 以上 。 早
熟和中熟品种于 n 上旬播种 , 晚熟品种于 10 月中旬
下旬播种 , 使其在 5 月中 、 下旬可很好地开花并顺
利授粉 , 前期不要经常灌溉 , 避免地温低 , 影响前
期苗的正常生长 。 后期处于高温干旱季节 , 应及时
在晚上灌水 。 辣椒喜水怕涝 , 因此要注意急灌及排 ,
灌水不要漫过畦面 , 灌水后可适当追肥 。 拔除杂株 、
劣株是辣椒授粉开始前的首要工作 , 母本植株的整
理 。 去雄授粉前 , 必须对母本植株进行整理 , 一般在
7 : 0 一 10 : 0 0 为宜进行人工授粉 , 可用毛笔或橡皮
头沾花粉 , 轻轻涂于已去雄的柱头上 。 坐果后在果柄
上拴 1 色线做标记 , 一般以每株授粉 30 一 劝 朵花 ,
结果 20 个左右为宜 。 植株发棵大 , 结果能力强的也
可多留 。 大约在授粉后 劝 一 70 d 果实充分成熟时即
可采收 , 采收前 , 应再拔除杂株 。
7 适宜种植地区
该品种适于辽宁省保护地种植 。
2 2 2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