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垂盆草不同提取部位保肝降酶试验



全 文 :收稿日期: 2001-05-24; 修订日期: 2001-08-02
作者简介:潘金火 ( 1963-) ,男 (汉族 ) ,江苏丹阳人 ,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副教授 ,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中药制剂及中药分析工作 .
垂盆草不同提取部位保肝降酶试验
潘金火 1 , 何满堂2 , 罗 兰 3 , 严 娟 4
( 1.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江苏 泰州  225321;  2.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  225321;
3.陕西省宝鸡市药品检验所  721001;  4.南京中医药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29)
摘要: 目的:确定垂盆草的活性部位 ,为保肝降酶活性组分的筛选提供线索和依据。 方法: 用 80% EtOH对原药材进行回流提
取 ,然后 ,依次用 Pet、 EtOAc、 n-BuO H对垂盆草药材的醇浸膏进行萃取 ,分别制得 Pet部分、 EtOAc部分、 n-BuOH部分和 H2O
部分 ,通过保肝降酶试验 ( D-氨基半乳糖致小鼠急性肝损伤 ) ,考察其活性部位。 结果: 实验表明 , H2O部分及 n-BuOH部分高剂
量组降酶作用有极显著意义 (P < 0. 01) , EtOAc部分高剂量组对降 ALT有显著意义 (P < 0. 05)。 结论: 垂盆草中具有保肝降酶
作用的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 H2O部分和 n-BuO H部分。
关键词:垂盆草 ;  Pet部分 ;  EtOAc部分 ;  n-BuOH部分 ;  H2O部分 ; 降酶作用
中图分类号: R285.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0805( 2001) 10-0888-02
Test of Protecting Liver and Reducing Enzyme Levels on Different Extraction Sites from Sedum
sarmentosum Bunge
PAN Jin-huo
1
, HE Man-tang
2
, LUO Lan
3
, YAN Juan
4
( 1.Working Stat ion for Post Doctor Degree of J ianasu Yangzi River Pharmacy Group , Taizhou 225321, China;
2. Yangzi Pharmacy Group , Taizhou, J iangsu 225321, China; 3. Baoj i Municipal Insitute for Drug Control ,
Baoji 721001, China; 4. Nanj 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21002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 e activ e sites of Sedum sarmentosum Bunge, and give clue fo r sifting active constiuents of
protecting liv er and reducing enzyme levels. Methods: It is ex tracted with 80% EtOH, then distributed by Pet、 EtOAc、 n-BuOH.
By test of pro tecting liv er and reducing enzyme levels on differ ent ex traction sites, we inspected th e activ ity o f above-mentioned
every site. Resul ts: The experimental r esults show tha t: Both H2O and high dosage of n-BuOH are the most pow erful ( P < 0.
01) , the high do sage of EtOAc is effectiv e on reducing ALT level ( P < 0. 05) . Concl usion: The activ e constituents of Sedum
sarmentosum Bunge exist in H2O and n-BuOH.
Key words: Sedum sarmentosum Bunge;  Site of Pet;  Site of EtOAc;  Site of n-BuO H;  Site of H2O;  Effect o f reducing
enzyme levels
  景天科植物垂盆草 Sed um sarmentosum Bunge是历版《中国药
典》收载的常用中药之一 ,味甘、淡 ,性凉 ,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
肿、排脓生肌之效 ,主治丹毒溃疡 ,小便不利及急慢性肝炎等。化学
研究表明 ,垂盆草主要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黄酮类、三萜类
及垂盆草苷类。 据有关文献报道 [1] ,垂盆草具有抑制炎性渗出 ,减
少肝细胞损伤的作用。 因此 ,可使血清转氨酶降低 ,这与史书记载
的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之效完全吻合。为了配合垂盆草药材活
性组分的筛选 ,首先对垂盆草的石油醚部分、醋酸乙酯部分、正丁
醇部分和水部分进行了小鼠的保肝降酶试验。现将方法和结果报
道如下。
1 仪器和材料
UV- 754分光光度计 ,上海第三分析仪器厂生产 ; YX J- 2型
高速离心机 ,江苏省金坛市金城国胜仪器厂生产。 垂盆草药材 ,
1997-07采自南京紫金山 ,经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鉴定教研室王
春根教授鉴定为 Sedum sarmentosum Bunge的干燥全草。D-氨基半
乳糖盐酸盐 ,购自重庆医科大学化学教研室 (批号 970728,临用前
用灭菌生理盐水配制 ,并滴加 NaOH调 p H 7) ;联苯双酯滴丸 ,北
京协和药厂生产 (批号 970115,规格 1. 5 mg /丸 ); ALT试剂盒 ,南
京建成生物技术研究所 (批号 970422) ; AST试剂盒 ,南京建成生
物技术研究所 (批号 970201);石油醚等试剂均为 AR级。 昆明种
小鼠 ,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雌雄各半 ,规格 18~ 22
g)。
2 方法和结果
2. 1 剂量设计 根据药材的临床用药剂量 ,由剂量换算公式折算
成小鼠剂量 ,取其 5倍 , 10倍量作为小鼠的给药剂量 (经过预试
验 ) ,即高剂量为 50 g /kg ,低剂量为 25 g /kg ,再由各部分得率换算
成各部分的实际给药量。
2. 2 样品液制备 垂盆草 1 000 g , 80%乙醇回流提取制成浸膏 ,
依次用石油醚、醋酸乙酯、水饱和的正丁醇萃取 ,回收有机溶剂 ,真
空干燥 ( 60℃ ) ,制成干浸膏 ,并称定各提取物 ,计算各部分得率。临
用前 ,用 5%吐温 -80配成适宜浓度的溶液。
2. 3 分组情况 共分正常对照组 ( 5% Tw een-80, 20 ml /kg)、模型
组 ( 5% Tw een-80, 20 ml /kg )、联苯双酯组 (即阳性对照组 , 250
mg /kg)和石油醚组、醋酸乙酯组、正丁醇组及水提物组 4个给药
组 ,每个给药组分高、低两个剂量 ,各组小鼠均雌雄各半。
2. 4 肝损伤模型的制备及给药方法 [2 ] 各组动物定时灌胃 1次 /
d,给药 6 d,第 1次给药前禁食不禁水 24 h。末次给药 1 h后 ,除正
常组以外 ,每组小鼠均腹腔注射 D-氨基半乳糖盐酸盐 ( 750 mg /
888
时珍国医国药 2001年第 12卷第 10期 LISHIZHEN M EDICINE AND M ATERIAM EDICA RESEARCH 2001 V OL. 12 NO. 10 
kg ) ,注射前 24 h禁食不禁水。
2. 5 转氨酶测定 [2] 腹腔注射 D-氨基半乳糖盐酸盐 24 h后 ,小鼠
眼眶后静脉丛取血 ,离心 ( 3 000 r /min, 10 min) ,分离血清 ,用赖氏
法测定转氨酶含量。 取血同时 ,取肝组织固定。
2. 6 转氨酶测定结果 见表 1。
表 1 垂盆草不同提取部位对小鼠急性肝损伤 ALT及 AST的影响
(x-± s )
组别 剂量C /g· kg-1 ALT /U AST /U
正常组 -    24. 71± 9. 13    32. 44± 18. 31
模型组 - 203. 72± 32. 11△△△ 218. 56± 52. 24△△△
联苯双酯组 0. 25 101. 55± 23. 58*** 141. 75± 16. 59**
石油醚组 50 181. 46± 30. 82 186. 55± 53. 55
25 166. 49± 36. 86 200. 26± 56. 62
醋酸乙酯组 50 154. 39± 35. 86** 215. 67± 54. 91
25 182. 04± 40. 61 211. 04± 33. 82
正丁醇组 50 117. 84± 50. 22*** 132. 26± 29. 53***
25 199. 80± 41. 91 142. 35± 65. 67**
水 组 50 77. 50± 21. 52*** 121. 08± 62. 63***
25 90. 63± 27. 73*** 101. 66± 42. 72***
  与模型组比较*** P < 0. 01,** P < 0. 05;与正常组比较△△△ P < 0. 01; U
为卡门氏单位 ; n= 10
2. 7 肝脏病理切片检查
2. 7. 1 模型组 低倍镜下 ,可见整个肝实质组织中有大量嗜酸性
小体存在 ,汇管区结缔组织中有少量炎细胞浸润 (见图 1)。高倍镜
下 ,在肝细胞索和肝窦内 ,可见大量的嗜酸性小体 ,肝细胞索排列
完全异常 (此乃肝细胞嗜酸性坏死的结果 ) ,嗜酸性小体圆形、均
质 ,嗜酸性染色 ,偶见固缩的肝细胞核偏于一侧 ,有时几个嗜酸性
小体聚积在一起 ,肝血窦扩张 ,内皮肿胀 ,可见数个嗜酸性小体位
于其中 ,残存的肝细胞大多肿胀 ,汇管区和肝中央静脉周围的结缔
组织中可见炎细胞浸润 ,偶见坏死灶 (见图 2)。嗜酸性小体平均面
密度 (面密度= 目标面积 /统计场面积 )为 16. 256%。
2. 7. 2 石油醚组 (高剂量 ) 低倍镜下 ,在肝实质组织中仍可见较
多嗜酸性小体存在 ,肝细胞索排列紊乱 ,汇管区炎细胞消失 ,偶见
坏死灶 (见图 3)。高倍镜下 ,在肝细胞索和肝窦中仍可见较多嗜酸
性小体存在 ,但较模型组已呈减少趋势 ,少数肝窦扩张 ,其它肝细
胞仍有肿胀和嗜酸性变 (见图 4)。 嗜酸性小体平均面密度为
5. 294%。
2. 7. 3 醋酸乙酯组 (高剂量 ) 低倍镜下 ,肝实质组织中仍有较多
嗜酸性小体存在于肝细胞索和肝窦中 (见图 5)。高倍镜下 ,肝细胞
索排列紊乱 ,可见小的坏死灶 ,汇管区和中央静脉周围偶见炎细胞
浸润 ,肝细胞仍有肿胀和嗜酸性变 (见图 6)。嗜酸性小体平均面密
度为 5. 887%。
2. 7. 4 正丁醇组 (高剂量 ) 低倍镜下 ,肝组织中未见嗜酸性小体
存在 ,肝细胞形态、大小以及肝细胞索排列均正常 ,汇管区、中央静
脉周围未见炎细胞浸润 (见图 7)。高倍镜下 ,肝细胞索和肝窦中不
见嗜酸性小体存在 ,肝细胞不肿胀 ,肝窦大小正常 ,汇管区、中央静
脉周围无炎细胞浸润 ,未见点状坏死灶 (见图 8)。嗜酸性小体平均
面密度为 0. 016%。
2. 7. 5 水组 (高剂量 ) 低倍镜下 ,肝实质组织中未见嗜酸性小体
及点状坏死灶 ,肝细胞索排列较乱 ,肝窦窄小 ,肝细胞轻度肿胀 ,汇
管区、中央静脉周围未见炎细胞浸润 (见图 9)。高倍镜下 ,肝细胞
索及肝窦中未见嗜酸性小体 ,肝细胞稍肿胀 ,肝细胞索排列较乱
(见图 10)。 嗜酸性小体平均面密度为 0. 055%。
图 1 模型组 ( 10× 3. 3)      图 2 模型组 ( 20× 3. 3)
图 3 石油醚组 (高剂量 )      图 4 石油醚组 (高剂量 )
       ( 10× 3. 3)             ( 20× 3. 3)
图 5 醋酸乙酯组 (高剂量 )      图 6 醋酸乙酯组 (高剂量 )
       ( 10× 3. 3)              ( 20× 3. 3)
图 7 正丁醇组 (高剂量 )      图 8 正丁醇组 (高剂量 )
       ( 10× 3. 3)             ( 20× 3. 3)
图 9 水组 (高剂量 )      图 10 水组 (高剂量 )
       ( 10× 3. 3)             ( 20× 3. 3)
889
L ISHIZHEN M EDICINE AND M ATERIA M EDICA RESEARCH 2001 VO L. 12 N O. 10 时珍国医国药 2001年第 12卷第 10期
2. 8 结论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 ,垂盆草的水提取物、正丁醇高剂
量组能极显著地降低 ALT和 AST (P < 0. 01) ,并有明显的保护肝
脏的作用 ;醋酸乙酯高剂量组亦能显著降低 ALT (P < 0. 05)。提示
垂盆草中具有保肝降酶作用的活性成分极性较大 ,主要存在于正
丁醇部分和水部分。
3 讨论
小鼠给药时间、剂量是通过预试验而得出的。在预试验中共分
6组 ,即正常组、模型组及 4个给药组 ,每个给药组设高、中、低 3
个剂量 ,每个剂量组 8只小鼠 ,其中 4只给药 6 d后测转氨酶 , 4只
12 d后测定。结果显示 ,给药 6 d后 ,有关提取部分高、中剂量组的
降酶效果已较明显。
D-氨基半乳糖引起的肝损伤模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肝炎模
型 ,其特点是肝脏病理变化与人类病毒性肝炎极为相似 [2]。在急性
肝损伤中 ,由于肝细胞坏死 ,细胞膜通透性增强 ,使转氨酶释放入
血 ,造成转氨酶升高。 而垂盆草有效部位通过抑制炎性渗出、减少
肝细胞损伤达到保肝降酶的效果。 此次试验设 4个提取物组意在
得出其有效组分所在部位及验证其药效。有文献报道 [3 ] ,垂盆草的
降酶活性成分之一为水溶性的苷类 ,本次实验验证了这一结论。
参考文献:
[1 ] 郭 佳 ,史又新 .垂盆草降谷丙转氨酶的机理探讨 [ J].上海中医药杂
志 , 1991, 11( 4): 47.
[2 ] 郭 鹞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 ,第 1辑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1982: 279.
[ 3 ] 方圣鼎 ,严修王泉 ,李静芳 .垂盆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 J ].化学学报 ,
1982, 40(3) : 273.
收稿日期: 2001-04-29; 修订日期: 2001-06-07
药事管理
试论我国医院中药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吴荔芬 , 黄筱军 , 陈国辉 , 林文亮
(福建省莆田县医院  351100)
  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 ,中医药发展相对迟缓 ,特别是在医疗改
革中 ,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以及处方药、非处方药 ( O TC)分别
管理 ,打破了医药垄断体制 ,引入竟争机制 ,对医院中药学的发展
提出挑战 ,也提供了新的机遇。 因此我们有必要加以认真总结、研
究 ,依据医院中药学的现状 ,确立新的发展方向。 笔者谈以下几点
看法。
1 医院中医药学的现状
1. 1 药材现状 中药材除部分为人工制品 ,大多来自植物、动物、
矿物 ,并以植物来源为主 ;汤剂是病人应用中药最常采用的剂型 ,
并且大多由病家自制。这与西药相比存在以下致命弱点: 药物来源
于大自然 ,没有经过辐射灭菌 ,存在卫生安全隐患 ;服用、携带、贮
藏、运输不方便 ,剂量不准确 ;复方配伍 ,化学成分不清 ;在体内代
谢途径及作用机制不明 ;药材因生长周期、产地、季节、炮制、提取
溶媒等条件不同而使成分含量变化较大 ,药物重现性差 ;中成药质
量不高。据笔者调查 ,有近 8% 的病人认为中医或中药无效 , 8%的
病人认为看中医、吃中药不能达到理想疗效 ,而只有 12%的病人
认为中医或中药疗效满意。
1. 2 人才状况 目前 ,有些医院领导对中医药队伍建设的重视程
度不够 ,认为中药专业人员只要认字、处方调配无误就行 ,不须进
修、培训 ;有些专业人员觉得中药工作脏、累、没有前途 ,改行的甚
多 ;从事中药专业的人员缺乏 ,素质较低 ,文化程度不高 ,专业理论
知识匮乏 ,整体结构老化。 80年代后期全国统计资料显示 ,全国平
均每千人口拥有药师 0. 14人 ,每张床位拥有药师 0. 054人 ,我省
中药师、士以上的职称人员中 ,大专占 6. 92% ,中专占 32. 27% ,无
学历的占 55. 81% [1]。
2 医院中药学的发展趋势
2. 1 改传统饮片为袋泡粗颗粒饮片 将炮制后的饮片粉碎成粗颗
粒 ,经辐射、干燥灭菌 ,控制水分在标准范围内 ,按不同要求 ,用过
滤纸包好 ,使用时只需微煮或用热开水泡即可服。 同时 ,对不同的
药材确定不同的粉碎度 ,以保证有效成分得以浸出 ,又使药液不浑
浊 ;或将中药复方制成剂型新颖、口感舒适、服用方便、疗效佳的现
代复方制剂 [2]。
2. 2 开展药学服务 ,占领药学阵地 药学服务是通过提供直接和
有责任的与药物有关的服务 ,来达到提高病人生活质量这一既定
的目标。医院药学的迅速发展促使社会对药学服务的需求提高。医
学进展日新月异 ,新药层出不穷 ,用药日趋复杂 ,用药引起的社会
问题也越来越多 ,医师和病人更加需要药师提供正确的药物信息
知识 ,保证药物应用的合理、经济、安全、有效 ,保证人们的健康。尽
管 O TC“安全 、有效、方便” ,但药物的双重性难以逾越。 我国国民
群体文化程度还不高 ,能完全读懂并理解药品说明书的人不多 ,实
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后 ,指导消费者用药 ,提供药品信息 ,将成为
药师的首要任务和职责。 作为药师 ,除了在医疗机构 ,更要深入社
会、家庭 ,给予病人更多的用药方面的指导。
2. 3 大力培养临床药师 ,提高临床服务水平 临床药学是医院药
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核心就是研究和指导合理用药。医疗改革使
得药师的工作不再局限于药房 ,而是要求深入临床。通过药师下临
床 ,可以改变以往药师凭经验选药、用药的习惯 ,减少资源浪费。临
床药师是药学人员加入健康监护体系的代表 ,临床药师应加强与
医师、护士及其他医务人员的交流 ,通过血药浓度测定实现个体化
给药 ,提高临床药物治疗水平 ;通过用药分析 ,及时发现问题 ,提高
医院药品管理的科学性 ;通过为病人和医务人员提供药物咨询服
务 ,提高临床医师的合理用药意识和素质 ;通过不良反应的监测 ,
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2. 4 扩展信息交流 充分利用传统与现代传媒手段 ,加强药学信
息交流 ,既可使药学人员掌握各种现代卫生医学知识 ,反过来也可
促使药学人员为病人及医务人员提供更多更新的药学方面信息和
知识。
参考文献:
[1] 福建省药学会 .振兴福建药学事业的建议 [ J] .福建药学杂志 , 1992, 4
( 1): 43.
[ 2] 张太平 ,祖秀萍 .传统汤剂运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 J ].时珍国医国
药 , 2000, 11( 10): 904.
890
时珍国医国药 2001年第 12卷第 10期 LISHIZHEN M EDICINE AND M ATERIAM EDICA RESEARCH 2001 V OL. 12 NO.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