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文 :— 18 —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5年第29卷第3期Chin. Med. J. Res. Prac., 2015 Vol. 29 No.3
作者简介:岐 琳 (1967-),女,学士,实验师,研究方向:生药学。
通讯作者:牛晓峰 (1966-),男,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生药学。E-mail: qilin@mail.xjtu.edu.cn
蜂斗菜的生药学研究
岐 琳 1,刘宇凡 2,庄 超 1,牛晓峰 1*
(1. 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陕西 西安,710061 ;2. 西安市第四医院药剂科,陕西 西安,710004)
摘 要:目的 对蜂斗菜Petasites japonicus (Sieb. Et Zucc.)Maxim. 进行显微鉴别和总黄酮含量测定。
方法 显微鉴别采用形态学和组织学鉴别方法,总黄酮含量测定采用分光光度法。 结果 蜂斗菜根茎中维
管束为双韧型,根茎和根中具有分泌道;粉末中可见不定式气孔和非腺毛。蜂斗菜总黄酮含量为 1.5 ~ 2.2%。
结论 上述显微特征及总黄酮含量测定可用于蜂斗菜药材的质量鉴定。
关键词:蜂斗菜;生药学;总黄酮;含量测定
中图分类号:R2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6427(2015)03-18-03
doi:10.13728/j.1673-6427.2015.03.007
Study on the Pharmacognosy of Petasites japonicus (Sieb. Et Zucc.)Maxim.
QI Lin1, LIU Yu-fan2, ZHUANG Chao1, Niu Xiao-feng1*
(1. School of Pharmac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61,China; 2. Pharmacy of Xi’an Fourth Hospital,
Xi’an 710004,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method of microscope identifi cation and to determine total fl avonoids
content of Petasites japonicus (Sieb. Et Zucc.) Maxim.. Methods Morphological and histological methods be
used for microscope identification, Spectrophotometry be used for determination of total flavonoids content.
Result The bicollateral bundles exist in rhizome, the secretory canals exist in rhizome and stem of P. japonicus.
Anomocytic type stomas and non-glandular hairs are visible in powder. The content of total fl avonoids was 1.5 ~
2.2%. Conclusion The microscopic character and the determination method of total fl avonoids content can be
used for the quality determination of P. japonicus.
Key words: Petasites japonicus (Sieb. Et Zucc.)Maxim.; pharmacognosy; total fl avonoids;
蜂 斗 菜 Petasites japonicus (Sieb. Et Zucc.)Maxim.
为菊科千里光族蜂斗菜属植物,又称掌叶菜、蛇头草
和水钟流头等,药用根茎或带根茎的全草,其性辛凉
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散瘀消肿、健胃和止咳之功,
用于痈肿疔毒、跌打损伤、扁桃体炎和毒蛇咬伤等
治疗 [1]。蜂斗菜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类、倍半萜
类、黄酮类和氨基酸类等 [2-4]。现代药理研究表明,
蜂斗菜具主要的药理活性为抗过敏、抗炎和抗诱变活
性 [5-7]。对于蜂斗菜的显微鉴别和其所含总黄酮的测
定目前还没有报道,因此,我们对蜂斗菜进行了显微
鉴别研究并对其所含总黄酮进行了含量测定,为蜂斗
菜的药用开发和药材质量标准建立提供了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
于 2013 ~ 2014 年在陕西省长安县及西安交通大
学药学院药圃采集,经药学院牛晓峰教授鉴定为蜂斗
菜Petasites japonicus (Sieb. Et Zucc.)Maxim. 的全草。
1.2 实验方法
药材的显微鉴别分别采用石蜡切片、徒手切片、
表面切片和组织解离酮的含量测定使用 UV-260 型紫
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
2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粗壮,周围抽生横走的分
枝,根为少数须根。叶基生,不分裂,心形或肾形,
长为 2.8 ~ 8.6 cm,宽 12 ~ 15 cm,下面呈灰绿色,有
蛛丝状毛,边缘有重复锯齿;叶柄长可达 23 cm,初
生时表面有毛。花为雌雄异株;花茎从根茎部抽出,
茎上互生鳞片状大苞片,有平形脉,苞叶为长圆形
— 19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5年第29卷第3期Chin. Med. J. Res. Prac., 2015 Vol. 29 No.3
或卵状披针形,顶端较钝;头状花序在花茎端密集形
成伞房状,花序总状;雌花为白色,雄花为黄白色,
均有冠毛。瘦果线形,有 5 ~ 10 条棱。花期 4 ~ 5 月。
产于陕西、湖北、安徽、福建和四川等地。
3 显微特征
3.1 根茎横切面
表皮由 1 ~ 2 列类方形细胞组成,细胞排列紧密
且较小。皮层占横切面 2/5 左右,细胞呈类圆形。分
泌道位于韧皮部外侧,由 6 ~ 12 个分泌细胞组成,分
泌道内具粘液质。维管束为双韧形,排列成近环状,
形成层明显,木质部中导管散在排列,具有少量纤
维。髓部发达,由大型薄壁细胞构成,占横切面 1/2(图
1)。
3.2 茎横切面
表皮由 1 ~ 2 列整齐的长方形细胞组成,排列紧
密。下皮有 4 ~ 10 列细胞组成,细胞小且致密,细
胞壁略增厚。皮层占横切面近 1/3 左右,细胞多呈不
规则多边形。分泌道位于韧皮部外侧,由 6 ~ 12 个
分泌细胞组成,分泌道内具粘液质。维管束外韧型,
环列,形成层不明显,导管散在排列,具有纤维束;
髓部较小,有时中空(图 2)。
3.3 叶横切面
上下表皮细胞 1列,细胞呈扁小长方形,排列紧
密,外被角质层。栅栏组织为 1列柱状细胞,未通过
主脉,海绵组织细胞类圆形,分布有分泌道。主脉维
管束为有限外韧型,木质部导管数个放射状排列。
图 1 蜂斗菜根茎横切面图
1. 表皮;2. 皮层;3. 分泌道;
4. 韧皮部;5. 木质部;6. 髓
Fig.1 Rhizome transection of Petasites japonicus
1. epidermis; 2. cortex; 3. secretory canal;
4. phloem; 5. xylem; 6. pith
图 2 蜂斗菜茎横切面图
1. 表皮;2. 下皮;3. 皮层;
4. 分泌道;5. 韧皮部; 6. 木质部;7. 髓
Fig.2 Stem transection of Petasites japonicus
1. epidermis; 2. exodermis; 3.cortex;
4. secretory canal; 5. phloem; 6.xylem; 7.pith
3.4 粉末
非腺毛 1 ~ 9 个细胞,直径 6 ~ 28μm,长 22 ~
380μm。气孔多为不定式,副卫细胞 4 ~ 6 个。纤
维单个或成束,壁厚,纹孔及孔沟不明显,直径 8 ~
15μm,长 61 ~ 196μm。导管主要为网纹导管和螺
纹导管,直径 16 ~ 51μm(图 3)。
图 3 蜂斗菜粉末图
1. 非腺毛;2. 腺毛;3. 气孔;4. 导管
Fig.3 Powder of Petasites japonicus
1. non-glandular hair; 2. fiber; 3. stoma; 4.vessel
4 总黄酮含量测定
4.1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 105℃干燥至恒重的芦丁对照品 11.0
mg,置 100 ml 量瓶中,加体积分数 60%乙醇适量,
振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毫升含芦
丁 0.11 mg 的对照品溶液。
— 20 —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15年第29卷第3期Chin. Med. J. Res. Prac., 2015 Vol. 29 No.3
4.2 供试品溶液制备
取蜂斗菜药材粗粉约 2.0 g,精密称定,于索氏
提取器中,加入石油醚(60 ~ 90℃)100 ml,回流提
取 8 h,药粉挥干石油醚后,用体积分数 60% 乙醇
50 ml,同法提取 2次(1.5 h 和 1 h),过滤,合并滤液,
回收乙醇,残渣用体积分数 60%乙醇溶解并移入 10
ml 量瓶中,用体积分数 60%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
精密吸取 1 ml 于 25 ml 量瓶中,用体积分数 60% 乙
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即得。
4.3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 0.5,1,2,3,4 和 5 ml 分
别至 10 ml 量瓶中,加体积分数 60% 乙醇至 5 ml,
精密加入 50 g·L-1 亚硝酸钠溶液 1ml 摇匀,放置 6
min,精密加入 100 g·L-1 的硝酸铝溶液 0.3 ml,混匀,
放置 6 min,精密加入氢氧化钠试液 2 ml,用体积分
数 60% 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 10 min。空白
对照加入同样试剂,采用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
选择 510 nm 为测定波长,测定不同质量浓度对照品
溶液的吸光度值。以芦丁对照品质量浓度 Y为横坐
标,对照品溶液吸光度值 X为纵坐标,作标准曲线,
回归方程为Y = 11.64X, r = 0.999 9,结果表明当配制
的芦丁对照品质量浓度在5.5 ~ 55.0μg·ml-1 范围内,
芦丁对照品质量浓度与吸光度值之间呈良好的线性
关系。
4.4 精密度实验
精密吸取配制好的芦丁对照品溶液(质量浓度为
110μg·ml-1)2 ml,按“4.3”项下方法去操作,连
续 6次在 510 nm 波长下测定对照品溶液吸光度值,
结果RSD 为 0.39%,实验结果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4.5 稳定性实验
取同一批制备好的供试品溶液,在 0、15、30、
60、90 和 120 min 的时间点,分别测定供试品溶液吸
光度值,结果RSD 为 0.80%。实验结果表明在放置
120 min 内,供试品溶液稳定性良好。
4.6 重复性实验
取同一批号样品粉末 2.0 g, 共 6 份,按样品测定
方法平行测定,计算总黄酮含量,结果RSD 为1.32%,
实验结果表明,测定所使用的方法重复性良好。
4.7 加样回收率实验
取已测定含量的样品粉末 1.0 g,共 9 份,精密
称定,分别精密加入一定质量浓度的芦丁对照品溶
液,挥干溶剂,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样品,空
白对照加入同样试剂,采用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
选择 510 nm 为测定波长,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值,
采用建立的标准曲线计算样品溶液浓度,计算样品加
样回收率,平均回收率为 98.2%,RSD 为 2.7%。
4.8 样品测定
测定样品为采集于陕西省长安县和西安交通大
学药圃的 6个批次样品,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按 4.2
项下操作,采用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供试
品溶液的吸光度值,采用建立的标准曲线计算样品
含量。长安县 3批野生的蜂斗菜药材总黄酮含量分别
为 1.9,2.2 和 2.0%,药圃栽培的 3 批蜂斗菜药材总
黄酮含量分别为 1.8%,1.7% 和 1.5%。
5 讨论
蜂斗菜的根茎中具有双韧型维管束,根茎和茎中
含分泌道;粉末中可见不定式气孔和非腺毛。以上可
作为蜂斗菜的主要显微鉴别特征。
参考有关文献对蜂斗菜药材中总黄酮类化合物
进行了含量测定 [6, 7]。对总黄酮的测定进行了波长选
择实验,即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
适量,分别置于 10 ml 的量瓶中,加入体积分数 60%
乙醇至 5 ml,精密加入 50 g·L-1 亚硝酸钠溶液 1 ml
摇匀,放置 6 min,再精密加入 100 g·L-1 的硝酸铝
溶液 0.3 ml,混匀,放置 6 min,精密加入氢氧化钠
试液 2 ml,最后用体积分数 60% 乙醇稀释至刻度,
摇匀,放置 10 min。照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法,以
相应试剂为空白,在 300 ~ 600 nm 进行扫描。从紫外
吸收图谱可知,样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在 510 nm 处
都有最大吸收,故实验中采用 510 nm 为总黄酮含量
测定波长。
参考文献
[1] 江苏新医学院编 . 中药大辞典 [M]. 上册 . 上海 : 科技出版社 , 1985:
2483-2485.
[2] Goto Y, Kojima Y, Nakayama T, et al . Allelopathic sesquiterpenoids from
rhizomes of Petasites japonicus [J]. Phytochemistry, 2001, 57: 109-111.
[3] Motoo T, Moeko K, Kastsuyuki N, et al . Eremopetasitenin A3 and
8-oxoeremophil-6-en-12-oicacid from Petasites japonicus [J]. Heterocycles,
2005, 65: 887-890.
[4] Motoo T, Makiko K, Masakazu S. Eremophilane-type sesquiterpenes from
fresh rhizomes of Petasites japonicas [J]. Phytochemistry, 1998, 4: 401-403.
[5] Kamg H G. Antimutagenic and anticarcinogenic effect of methanol extracts of
Petasites japonicus maxim leaves[J]. Vet Sci, 2010, 11: 51-56.
[6] Matsubara K, Mori M, Mizushina Y. Petasiphenol which inhibits dna
polymerase lambda activity is an inhibitor of in vitro angiogenesis[J]. Oncol
Rep, 2004, 11: 447-452.
[7] Mizushina Y, Kamisuki S, Kasai N, et al . Petasiphenol: a DNA polymerase λ
inhibitor[J]. Biochemistry, 2002, 41: 1463-1468.
收稿日期:2014-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