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豆瓣菜中的抗变态反应活性成分(2)



全 文 :99 9年第 1 2卷第 5 期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如果用诱导物 (酵母提取物 ) 处理 以
M S 培养基培养的黄芥细胞 , 细胞中的黄琴
贰含量会迅速减少 , 推测这种减少是内源性
p
一葡糖醛酸酶水解作用的结果 , 而细胞中
的黄答黄素量则稍有增加 。 如果用黄芬培养
细胞与诱导物处理同时进行 , 则培养基释放
出未知化合物 。 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 , 认
为该化合物为 6, 7一去氢黄琴黄素 。 因而推测
经诱导物处理的黄琴试被水解为黄答黄素 ,
进一步转化为 6 , 7一去氢黄答黄素 。 过氧化物
酶是催化黄答黄素向 6, 7一去氢黄答黄素转
化 , 这种反应要耗费大量的过氧化氢 , 故认
为黄答贰的代谢途径与过氧化氢代谢有关 。
用 p 一葡糖醛酸酶抑制剂阻碍黄岑贰代谢
时 , 黄琴培养细胞被过氧化氢损害亦支持这
一结论 。
植物细胞经病原菌的侵袭 、 伤害 、 诱导
物处理 , 瞬时生成大量的过氧化氢等活性氧
(氧化爆发 ) , 这些对植物细胞则有毒性 。
这是首次阐明由氧化爆发生成的过氧化氢与
类黄酮连接被代谢的机制 。
柱分离 。 在 L H 一2 0 柱分离的组分中 , 经各
种柱层析纯化得活性化合物 l ~ 4 以及无活
性化合物 5一 8 。 化合物 1~ 3 为去甲类异戊
二烯葡糖试 , 根据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 4 -
氧一 p 一离子 p 一吠喃葡糖贰 、 ( 6R ,9 R ) 一 3一氧 -
Q 一离子 p 一吠喃葡糖贰 、 ( s6 ,9 R ) 一 6一轻基一 3 -
氧一 a 一离子 p 一吠喃葡糖贰 【( 6 s, g R ) 一玫瑰
糖贰 ]。 Ie s。 分别为 18 0 、 1 1 5 与 1 15 “ M 。
根据光谱数据化合物 4被鉴定为五轻黄酮一 3 -
槐糖贰 s一葡糖贰 , xC S。 为 17 0 p M 。 这些化
合物是首次从豆瓣菜中得到 。
4 n 豆瓣菜中的杭变态反应活性成分 ( 2)
〔日 〕 /中村高敏…
曾 报 道 从 豆 瓣 菜 ( N as 加武 lum
o if c in al e) 中分离到抑制 RB L一2H 3 细胞释
放组胺的活性成分 , 即含有新化合物的黄酮
醇类 。 本次分离了 8 种新化合物 , 其中去 甲
类异戊二烯等葡糖贰有活性 。
将从豆瓣菜 l( . 2吨 ) 得到的甲醇提取
组分 (8 . 51 9 ) 上 HP 一20 柱 , 分离水洗脱组
分与甲醇洗脱组分 。 甲醇洗脱组分以 L H一 20
41 2 射干根茎诱导 H L石 0 细胞分化的物质
〔日 〕 /高桥邦彦…
报告了从射干 ( B el 田爪 c an da e h in en is s )
中筛选诱导 H L 一60 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的
活性成分的结果 , 认为莺尾科特有的莺尾醛
类三菇类化合物有活性 。
射干干燥根茎的甲醇提取物以水 一氯仿
分配 , 将氯仿部分上硅胶柱层析 , 以粘附力
为指标分离具有诱导 H L 一 60 细胞分化的活
性组分 。 活性组分反复经 H PL C 分离 、 纯
化 , 得 28 一去乙酸基一射干醛 ( l) 以及 4 种
已知的莺尾醛类三菇类化合物活性成分 。 其
中 1 的活性最强 , 浓度为 10 0n 留血 时显示
10 % 吸附活性 。 在分离过程中 , 还分离到
基本不显示活性的 2 种莺尾醛类化合物 2 与
3

2 被鉴定为 16一轻基 一莺尾醛 。 3 为 2 的 C Z一 C ,
双键几何异构体 。 作者详细报告了 H L 一60
细胞向巨噬细胞分化的诱导活性以及 3 的结
构 。
(以上怡悦译 )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