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火绒草治疗糖尿病的研究与开发



全 文 :文章编号:1008 —9632(2000)02—0025 —03
火绒草治疗糖尿病的研究与开发
尹秀玲1 ,王金霞2 ,龙 茹1
(1.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昌黎 066600;2.秦皇岛市第二医院 , 066600)
摘 要: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医学上除具有清热 、凉血 、利尿 、治疗蛋白尿及血尿等功效外 ,
通过近几年的研究及临床试验 ,又发现用来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 ,患者服用后尿糖明显减少 ,血糖降低 ,是具
有研究开发价值的中草药 。
关键词:火绒草;糖尿病;血糖;尿糖
中图分类号:R289·5    文献标识码:A
  人类利用中草药(药用植物)在古医学书上早有记
载 ,玄参(Scrophularia ningpoensis)、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山 药 (Dioscorea opposi ta)、生 地 黄
(Rehmannia glut inosa)、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等有显著的降糖作用[ 1] ,近代用女贞子(Ligustrun Lu-
cidum)、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葛根(Pueraria
lobata)、丹参(Salvia m il tiorrhiza)、人参(Panax gin-
seng)等对糖尿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特别是对Ⅱ型糖尿
病效果甚佳 ,口服可降血糖 、胆固醇 ,升高胰岛素 ,对糖 、
脂类代谢紊乱均有改善作用[ 2] 。近年来 ,人们把中草药
治疗糖尿病的目标转向单味药物的筛选上来 ,本项研究
利用火绒草治疗糖尿病 ,结果表明 ,有明显的降糖作用 ,
为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
火绒草为菊科(Composi tae)、火绒草属(Leontopodi-
um)植物 ,别名火绒蒿 、薄雪草。多年生草本。地下茎粗
壮 ,为短叶鞘包裹 ,有多数簇生的花茎和与花茎同形的根
出条 ,无莲座状叶丛 。茎高 10—30厘米 ,被灰白色长柔
毛 ,下部叶在花期枯萎宿存。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 ,长
2—4.5厘米 ,宽 0.2—0.5厘米 ,上面灰绿色 ,被柔毛 ,下
面被白色或灰白色密棉毛。头状花序大 ,直径 7 —10 毫
米 ,3—7个密集 ,稀 1个或较多 ,瘦果 ,花果期 7—10 月
(见图)主要产于新疆 、青海 、甘肃 、宁夏 、内蒙古 、东北三
省 、河北 、山东 、山西 、陕西等地 ,生于草原 ,荒山坡 、黄土
坡及草地 。火绒草含有苯乙双胍 ,其结构式为
火绒草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药用植物火绒草 、低度酒 。
1.2 方法:
1.2.1 在每年的 7—10月份 ,将火绒草连根拔起 ,洗净
泥土 ,略干 ,剪成 10—15厘米长 ,全草入药 ,干重 250g 、
湿重 500g 为一付 ,加水 1000ml温火煮 30分钟 ,过滤 ,再
重熬一遍 ,将两次过滤好的药液混合在一起 ,早晚服用 ,
20天为一疗程 。
1.2.2 整理阶段同上 ,泡在低度酒里 ,每 50g(干重)加
低度白酒 500ml ,把瓶盖封好 ,放在阴凉干燥处 , 40天后
开始服用 ,每次 20ml(早晚服),可连续服用 。
2 结果与分析
在本地区对病情轻重不同的千名糖尿病患者用药后
做了观察记载 ,结果见下表 。
服药后 、后尿糖及血糖变化值(单位 mmol/ L)
患者 尿 糖 变 化 血 糖 变 化前 后 10天 20天 30天 前 后 10天 20天 30天
1 +++ ++ + ± 18.2 14.2 10.7 7.8
2 + + - - 7.8 7.0 6.0 5.7
3 ++ + ± - 8.9 8.0 6.7 6.0
4 ++ ++ + - 9.6 8.1 7.5 5.7
5 ++ + + - 8.0 7.2 6.4 5.5
6 +++ ++ ++ + 17.3 13.1 10.8 8.1
7 + + ± - 7.1 6.5 6.0 5.2
8 ++ ++ + - 7.9 6.8 6.0 5.4
9 ++++ +++ ++ ++ 19.4 18.7 16.5 10.4
10 +++ ++ + ± 12.1 10.8 8.7 6.1
  从表中得知 ,火绒草对糖尿病患者有显著的治疗作
用 ,服药后尿糖 、血糖明显降低 ,特别是对病情较轻的 ,如
2号和 7 号患者服药后一个月血糖和尿糖均达到正常
值;对病情稍重的 3号 、4 号 、5 号 、8号等病人也有明显
疗效 ,由服药前的“ ++”到服药 20 天后变为“ +”或
“ ±” ,30天后变为“-” ,基本上达到正常值;病情严重的
患者服药后虽未达到正常范围 ,但血糖 、尿糖呈下降趋
势 。总的看来 ,利用火绒草治疗糖尿病有效率为 100%。
3 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多病因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
(下转第 38页)
25
第 17卷第 2期
2000年 4月             
生 物 学 杂 志
JOU RNAL OF BIOLOGY
            VO1.17 NO .2
Apr ,2000
要求 ,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多媒体计算机 、交互
电视系统 、信息高速公路 、虚拟现实技术等媒体产品不断
应用于教学领域 ,震撼性地使我们体会到教育技术大跨
步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要完成培养大专程度小学自然
教师的任务必须引多媒体计算机进入生物实验室 ,促使
师范生物科教学真正迈上一个新的层面 。
3.4.2 改进教学方法:全面体现大专性质和培养过程的
现代性 ,明确学生的主体位置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3.4.2.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必须注意到本学科师资
队伍的学历职称达标 、政治素质达标 、专业技术与学识水
平的达标 。为此重视继续教育乃至关重要。
3.4.2.2 关注学生的能力培养 ,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
大专生物学科 ,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力量 ,在教学上
应全面体现实验性教学 ,把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
能力的培养以实验为主线贯穿整个生物的教学之中 ,变
现行的验证式实践为学生主动探索 、发现 、思考和求知过
程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思维能力。与此
同时 ,为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特别要突出素质教育的
师范性 、示范性 、规范性。
3.4.3 优化教育培养
3.4.3.1 五年一贯制:招收初中毕业生 ,五年毕业后为
大专科学历小学教师。采用三个阶段分布的教学过程 ,
第一阶段以公共必修课为主 ,学习两年半 ,主修科目为大
专三年制普修教材。第二阶段以“主修必修”为主 ,学习
两年 。主修科目为专科主干学科课程 ,体现专科教学;第
三阶段以见习 、实习为主 ,为期半年。当然 ,三个阶段无
明显界限 ,可适当交叉进行。
五年一贯制的主要优点是教学的系统性强 ,知识的
传递 、学习的结构都较为完整 ,同时也便于学校的计划和
管理。不足之处是学制较长 ,如何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
是教学管理上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3.4.3.2 三 、二分段制。这种学制有两种入学方式 ,其
一 ,从三年制普师毕业生中择优选拔部分学生进修大专
学历 ,学习两年 ,主修大专主干学科课程及教育理论 。其
二 ,从高中毕业生中经高考择优录取进修大专学历 ,学习
两年 ,主修大专主干学科课程及教育理论。
三 、二分段的主要优点是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尤其
是在三年制普师中中期选拔 ,引入竞争机制 。不足之处
在于两大阶段难以有机结合 ,第一阶段的普师三年制或
高中三年制都不能成为大专班很好的预科阶段 ,也就是
说专业不很突出 ,教材的前后衔接有一定困难 ,有些教学
内容难免重复 。
3.4.3.3 职后学历进修。
在现阶段中师争取升格培养大专程度小学教师的同
时 ,滕出一只手来开展小学教师的在职进修 ,是为师资严
重不足的自然学科培养合格师资的一条蹊径 ,职后学历
进修为中师教育改革无疑是锦上添花 。
深信在改革的过程中 ,中师生物课不是消匿了 ,而是
升华了 ,生物教改之路会越走越宽广 。
参考文献:
[ 1]中国师范教育改革十五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2]江苏省五年制师范课程与学习手册.江苏省教委师范处 ,
96.6.
[ 3]现代生物技术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 4]普通生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 5]翁延年 ,张树庸.国内外生物技术发展情况简介.
[ 6]现代科学技术博览丛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 7]田慧生.课程观的更新与转变.中国教育报 , 99.1.6.
[ 8] 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摘要).教育部.中国教育
报 , 99.2.25.
[ 9] 振兴教育事业 ,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部 , 中国教育报 ,
99.3.1.
[ 10] 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 迎接新世纪战.教育部师范司司长 , 马
立.中国教育报 , 99.3.6.
(上接第 25页)
病 ,其基本病理为胰 β细胞分泌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 ,
而导致糖代谢紊乱使血糖过高出现糖尿 ,目前尚无理想
的根治疗法 ,其发病率正逐年增长 。统计资料表明 ,我国
人口按进入 21世纪 13亿计算 ,仅在 23—74岁年龄段将
每天产生糖尿病患者 75.4万人[ 3] ,已成为当今威胁人类
健康的又一大疾病。
本项研究表明火绒草治疗糖尿病药效显著 ,该植物
无毒 、无害 ,对人体无副作用 ,有明显降低和稳定血糖的
作用 ,特别对病情较轻的患者 ,效果更佳 ,很有研究 、开发
价值。
但尚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分析 、提纯 ,加工成不同剂
型 ,使这一尚未被发掘的药用植物得以充分利用 ,以造福
于人类 。
参考文献:
[ 1]李向中.沈阳药学院学报 , 1985 , 2(1)46.
[ 2]栗德林.中医药信息 , 1995.12(2)41.
[ 3]胡英华.中华内科杂志 , 1993.32(3)175.
[ 4]贺士元主编.河北植物志.第 3 卷 , 1991.6.
38
第 17卷第 2期
2000年 4月             
生 物 学 杂 志
JOU RNAL OF BIOLOGY
            VO1.17 NO .2
Apr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