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文献传递   相关文献

利用AMMI模型对大丽花表型性状稳定性的评判



全 文 :收稿日期:2011-11-22
基金项目: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开发项目(鲁农良种字[2010]6号)
作者简介:王晓慧(1987-),女,山东潍坊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园林植物育种。
E-mail:xiaohuiwang0526@163.com
*通讯作者:苑兆和(1963-),男,山东烟台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园林植物种质资源评价与育种研究。
E-mail:zhyuan88@hotmail.com
利用AMMI模型对大丽花表型性状稳定性的评判
王晓慧1,2,苑兆和1*,冯立娟1,丁雪梅1,2,甄红丽1,2
(1.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山东 泰安271000;2.山东农业大学,山东 泰安271018)
摘要:为研究大丽花表型性状在不同环境下的稳定性,以综合性状优良的9个大丽花品种为试材,
对其3a(2009-2011年)内7个表型性状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丽花叶长、叶柄长和花
梗长的基因型作用差异显著,环境作用差异不显著,其他性状指标在品种间和不同的环境作用下均
存在显著差异;除株高的环境作用>基因型作用外,叶长、叶宽、叶柄长、花径、花梗长、茎粗的基因
型作用>环境作用;利用AMMI模型对部分性状进行分析,叶宽较稳定的品种是争奇斗艳和桔莲;
叶柄长较稳定的品种是争奇斗艳和桃红牡丹;花梗长较为稳定的品种是伊妮德和佳人苑。叶宽、叶
柄长和花梗长在2009年环境下较稳定,在2010年和2011年环境下稳定性较差。可见,利用AM-
MI模型能够很好地解释大丽花表型性状基因型作用、环境作用、基因×环境的交互作用,并能很好
地筛选稳定品种及性状。
关键词:大丽花;表型性状;AMMI模型;互作;稳定性;基因型作用;环境作用
中图分类号:S682.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268(2012)04-0107-06
Judgment on Stability of Dahlia Phenotypic
Traits by AMMI Model
WANG Xiao-hui 1,2,YUAN Zhao-he1*,FENG Li-juan1,DING Xue-mei 1,2,ZHEN Hong-li 1,2
(1.Shandong Institute of Pomology,Taian 271000,China;
2.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Taian 271018,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analyze the stability of dahlia phenotypic traits under different environment,
7phenotype traits were used to analysed their stability in 3years(2009-2011)with 9elite dahlia cul-
tivars as material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fects of genotype on leaf length,petiole length and pedicel
length were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diferent,but the efects of environment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er-
ent.Other phenotypic traits have significant diferences in both efects of genotype and efects of environ-
ment.Efects of the genotypes on leaf length,leaf width,petiole length,flower diameter,pedicel length
and stem diameter were greater than environment except the efects of environment on plant height.Some
traits were analysed by using AMMI model.The result showed that for leaf width,the most stable culti-
vars were Bodascious and Pam Howden.The varieties with better stable petiole length included Bodas-
cious and Papageno.The cultivars with better stable pedicel length included Hy Enid and Pennsgift.Envi-
ronment was much more appropriate for leaf width,petiole length and pedicel length in 2009than that in
2010and 2011.It is noted that genotype,environment and G×E interaction on phenotype traits can be
explained wel by using AMMI model,which also selected the cultivars with stable traits.
Key words:dahlia;phenotypic traits;AMMI model;interaction;stability;effects of genotype;
effects of environment
 河南农业科学,2012,41(4):107-112
 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DOI:10.15933/j.cnki.1004-3268.2012.04.028
  大丽花(Dahlia pinnata Cav.)是菊科大丽花
属多年生球根花卉,原产于墨西哥和危地马拉及哥
伦比亚一带,花姿优美、花型多样、色彩绚丽、品种繁
多,被誉为花卉中的“宠儿”。目前,大丽花成为全世
界栽培最广的观赏植物之一。现有大丽花品种3万
余个,其中常见栽培品种3 000余个[1]。
选取稳定性好的性状及品种对选育大丽花优良
品种有重要作用。性状稳定性主要由基因型和环境
(G×E)的交互作用决定[2],许多性状存在这种互作
效应,有效的分析方法对研究表型性状稳定性具有至
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一种有效的主效可加互作可
乘模型(additive main efects and multiplicative inter-
action,简称为AMMI)已被用于多年多点的区域试验
资料的分析。该模型与方差分析模型、线性回归模型
相比,应用范围更广且更有效。目前,AMMI模型多
用于农作物区域试验的产量性状分析[3-9]和作物配合
力性状分析[10],在花卉研究应用中很少见。大丽花
适应能力较强,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表型性状存在较多
的变异,因此,研究表型性状的稳定性有助于筛选不
同地区适宜种植的优良品种、保存优良性状及栽培调
控措施的制定[11-12]。目前,关于大丽花栽培技术[13]、
突变体[14]和病虫害防治[15]等方面的研究较多,而对
不同大丽花品种表型性状稳定性方面的研究报道较
少。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于2005年起先后引进国内外
大量优良大丽花品种,通过对其适应性、抗逆性和观
赏价值进行评价,先后筛选出9个综合性状优良、观
赏价值高的品种。本研究以这9个大丽花品种为试
材,运用AMMI模型分析大丽花表型性状的稳定性,
以期为大丽花优良稳定的性状和品种的选育及园林
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09-2011年在山东省果树研究所观
赏园艺室大丽花种质资源苗圃进行,以观赏价值高
的9个大丽花品种为试材,品种名称见表1。3月中
上旬开始对贮藏的大丽花块根进行催芽、扦插,5月
中旬定植在大田中,土壤中氮磷钾配比为2∶3∶3。
株行距0.8m×1.5m,常规管理。11月中旬将其
块根挖出、贮藏,次年栽种。
表1 供试大丽花品种主要形态特征
编号 品种名称 主要形态特征
g1 佳人苑 ‘Pennsgift’ 花瓣淡紫色,不整齐装饰型,花期中早
g2 桃红牡丹 ‘Papageno’ 花瓣为黄色、浅黄色和粉红色的混合色,整齐装饰型,花期中早
g3 金碧辉煌 ‘Aitaria Majesty’ 花瓣黄色,裂瓣仙人掌型,花期中
g4 争奇斗艳 ‘Bodascious’ 花瓣为鲜艳的橙红色,花边黄色,不整齐装饰型,花期中早
g5 伊妮德 ‘Hy Enid’ 花瓣外围粉红色,内部管状花奶黄色,裂瓣仙人掌型,花期中早
g6 姹紫嫣红 ‘Hy Sockeye’ 花瓣暗红色,整齐装饰型,花期中早
g7 铜铃 ‘Ferncliff Copper’ 花瓣为青铜色和橙色的混合色,整齐装饰型,花期中
g8 桔莲 ‘Pam Howden’ 花瓣橙黄色,整齐装饰型,花期中早
g9 魔火‘Firemagic’ 花瓣紫红色,裂瓣仙人掌型,花期中早
1.2 试验方法
在大丽花盛花期(9-11月),选取生长一致且健
壮的植株,测定不同品种的株高、叶长、叶宽(大丽花
叶为单叶,基部二裂片长为叶宽,基部裂片至顶部裂
片距离为叶长)、叶柄长、花径、花梗长,测量精度0.1
cm,用游标卡尺测定植株茎粗(地上部5cm左右)。
每个品种选取10株,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株高
和茎粗分别取10株的平均值,花径、叶长、叶宽、叶柄
长、花梗长每株随机选取5个重复取其平均值。
2009-2011年连续3a对所选植株进行测量,大田管
理均为常规管理,肥水条件一致,生长期(5-11月)的
气候环境对大丽花生长影响较大,那么2009-2011
年5-11月份的气象因子变化就代表了环境对大丽
花性状稳定性的影响[16]。3a的气象因子差异见表2。
表2 大丽花生长期主要温度、降水及露点因子
气象
因子
2009年(5-11月)
5  6  7  8  9  10  11
2010年(5-11月)
5  6  7  8  9  10  11
2011年(5-11月)
5  6  7  8  9  10  11
HT/℃ 27.2  29.0  29.8  30.2  26.4  22.0  13.9  26.9  33.3  31.0  29.6  25.7  24.1  9.3  26.6  30.9  32  30.1  26.6  21.5  15.6
LT/℃ 15.5  19.2  23.0  21.6  16.7  11.0  2.3  14.5  20.9  22.3  21.8  16.3  10.9  0.6  14.6  19.6  23.6  23.0  18  9.5  2.1
MT/℃ 21.5  24.1  28.5  25.9  21.6  16.2  8.0  20.7  27.2  26.5  25.9  20.9  17.5  5.1  20.6  25.0  27.7  26.5  22.3  15.4  8.7
DP/℃ 10.0  13.5  21.5  24.0  21.0  12.1 -3.0  13.2  16.5  21.3  23.9  17.0  6.8 -5.0  8.3  20.0  23.5  22.2  20.5  11.3 -2.0
RT/mm 67.0  37.0 320.9 146.6 46.6  10.8  2.9  24.0  57.3 288.1 166.1 24.1  23.0  20.7  15.0 104.6 234.0 216.9 82.8  0.0  0.0
 注:HT:平均高温;LT:平均低温;MT:平均气温;DP:露点;RT:降水量。
801 河南农业科学 第41卷 
1.3 统计分析
首先进行联合方差分析,在基因型与环境互作
效应显著的基础上按 AMMI模型进行稳定性分
析[17],其数学模型为:
yijk=μ+gi+ej+

s=1
λsαisγjs+δij+εijk,
其中yijk是第i基因型在第j个生长环境的第k
次重复的观察值;μ是所有环境所有基因型的平均表
型值;gi是第i个基因型的主效应;ej 是第j个环境
的主效应;λs是第s个主成分的特征值;αis是第s个主
成分的基因型得分,γjs是第s个主成分的环境得分;n
是AMMI模型中基因型与环境交互作用主成分的个
数;δij为提取过n次IPCA(interaction principal com-
ponent axis)残留下的残差;εijk为随机误差。由于本
研究环境数为3,所以IPCA只有1个。
数据利用 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多重比较,
所有数据均利用DPS7.05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丽花不同品种表型性状稳定性分析
如表3所示,不同大丽花品种在不同环境下表
型性状存在差异。争奇斗艳的株高和花梗长变异系
数最大,分别为25.9%和42.3%;金碧辉煌的叶长
和叶柄长变异系数最大,分别达18.6%和39.4%;
铜铃的叶宽变异系数最大,为22.7%,佳人苑的叶
宽变异系数最小,为1.0%;魔火花径变异系数最大
为24.1%,争奇斗艳花径变异系数最小,为12.6%;
姹紫嫣红的茎粗变异系数最大,达13.5%,而桔莲
最小,为1.1%。性状指标中变异系数平均值最大
的是花径,达18.6%;其次是株高,为15.9%;叶柄
长和花梗长也较大,分别为11.8%和11.1%;最小
的是叶长,为9.3%;叶宽和茎粗也比较小,分别为
9.9%和9.4%。
表3 大丽花不同基因型表型性状的环境差异
品种
株高/cm
平均

变幅
变异
系数/%
叶长/cm
平均

变幅
变异
系数/%
叶宽/cm
平均

变幅
变异
系数/%
叶柄长/cm
平均

变幅
变异
系数/%
佳人苑 107.3 92.1~120.0  13.2  17.4 16.9.~17.9  2.9  20.7 20.5~20.9  1.0  4.8  3.5~6.3  29.8
桃红牡丹 85.5 67.0~100.0  20.1  20.8 18.4~23.9  13.5  22.2 19.2~25.2  13.6  3.4  3.3~3.6  3.3
金碧辉煌 123.3 95.1~140.0  20.0  16.1 13.1~19.1  18.6  22.1 15.7~19.2  9.0  3.5  2.7~5.1  39.4
争奇斗艳 122.3 95.1~157.1  25.9  18.7 17.5~20.2  7.4  22.2 20.6~23.1  6.5  8.2  8.0~8.5  3.1
伊妮德 129.0 120.1~135.2  6.2  16.0 14.1~17.7  11.7  16.0 14.2~17.2  9.8  3.4  3.1~3.5  6.8
姹紫嫣红 128.3 104.1~161.1  22.9  16.5 15.7~17.2  4.6  18.5 17.9~18.9  2.9  6.9  6.4~7.2  6.1
铜铃 132.0 120.0~140.0  8.0  15.1 14.3~15.6  4.5  15.1 11.5~18.3  22.7  5.6  4.9~6.6  15.5
桔莲 110.7 92.0~125.0  15.3  10.6  9.2~12.0  13.3  12.6 11.0~13.9  11.8  4.2  4.1~4.4  3.1
魔火 104.3 90.0~115.0  12.3  15.0 13.8~15.9  7.4  18.3 15.7~20.3  13.1  6.1  5.1~6.9  14.9
平均值 115.8  15.9  18.2  9.3  18.2  9.9  5.1  11.8
品种
花径/cm
平均值 变幅 变异系数%
花梗长/cm
平均值 变幅 变异系数%
茎粗/cm
平均值 变幅 变异系数%
佳人苑 23.7  20.0~27.1  14.8  11.7  11.2~12.7  7.2  2.4  2.2~2.5  7.0
桃红牡丹 20.7  17.0~24.0  17.0  21.0  19.0~22.7  8.9  4.2  3.8~4.5  9.1
金碧辉煌 17.7  14.2~22.0  22.9  17.6  15.8~19.0  9.3  3.0  2.7~3.3  9.2
争奇斗艳 21.0  18.2~22.2  12.6  14.7  8.9~20.3  42.3  4.0  3.8~4.3  6.6
伊妮德 15.0  12.0~17.1  17.8  17.2  15.7~18.5  8.1  3.7  3.5~3.8  4.3
姹紫嫣红 14.8  12.1~18.1  20.5  18.1  17.7~18.5  2.2  3.4  3.0~3.9  13.5
铜铃 13.4  11.1~17.3  23.9  16.5  14.4~18.0  11.5  3.4  3.2~3.5  4.6
桔莲 11.3  9.0~14.0  22.5  14.4  14.0~14.9  3.3  2.4  2.3~2.4  1.1
魔火 12.8  10.0~16.1  24.1  22.7  20.3~25.5  11.6  2.5  2.2~2.7  9.9
平均值 16.7  18.6  17.1  11.1  3.2  9.4
2.2 大丽花不同环境表型性状稳定性分析
由表4所示,2009-2011年,不同环境条件下
大丽花叶长、叶柄长和花梗长差异不显著,株高差异
极显著;2009与2010年叶宽差异不显著,与2011
年叶宽差异极显著;2010年与2009年花径差异极
显著,与2011年花径差异显著。2009年和2010年
茎粗差异显著。
2.3 大丽花表型性状的方差分析
由表5分析可得,株高、叶长、叶宽、叶柄长、花
径、花梗长、茎粗各性状在不同基因型间差异均达显
著水平,各性状的基因型变异占变异总来源的
41.1%、77.9%、77.1%、85.8%、64.5%、70.0%、
901 第4期 王晓慧等:利用AMMI模型对大丽花表型性状稳定性的评判
89.7%,从基因型、环境以及G×E互作所占总平方
和的百分比来看,除株高的环境变异(41.5%)>基
因型变异(41.1%)>交互作用(17.4%)外,其余性
状均是基因型变异>交互作用>环境变异;叶长、叶
柄长和花梗长的环境变异不显著;叶宽、叶柄长和花
梗长受G×E交互作用变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表4 不同环境表型性状多重比较(Duncan法)
年份 株高 叶长 叶宽 叶柄长 花径 花梗长 茎粗
2009  116.0±15.4Bb  16.5±2.8Aa  18.7±3.3Aa  4.0±1.8Aa  14.7±3.4Bb  17.3±3.4Aa  3.1±0.5Ab
2010  132.6±19.9Aa  16.9±3.6Aa  19.1±3.5Aa  5.0±1.9Aa  19.0±4.7Aa  15.9±4.9Aa  3.4±0.7Aa
2011  98.4±17.3Cc  15.4±2.8Aa  16.7±3.7Bb  5.3±1.8Aa  15.9±5.3ABb  18.2±3.1Aa  3.1±0.9Aab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或大写字母分别表示差异达到5%或1%显著水平。
表5 大丽花表型性状方差分析结果
性状 项目 总变异 基因型变异 环境变异 G×E交互作用 误差
株高 SS  12 662.91  5 209.407  5 254.796  2 198.704  678.055 8
F 6.722 5 27.124 3 1.418 7
百分比/% 41.1  41.5  17.4
叶长 SS  243.899 7  190.158 9  11.243  42.497 8  6.270 3
F 26.536 1 6.275 7  2.965 2
百分比/% 77.9  4.6  17.4
叶宽 SS  328.058 9  253.033 9  29.92  45.105  1.148 5
F 192.770 7 91.176 8 17.181 3
百分比/% 77.1  9.1  17.8
叶柄长 SS  81.615 7  70.019 6  0.434 2  11.161 9  0.743 1
F 82.445 6 2.044 8  6.571 4
百分比/% 85.8  0.5  13.6
花径 SS  575.021 1  370.924 5  87.219 6  116.877  27.602 9
F 11.758 2 11.059 3 1.852 5
百分比/% 64.5  15.2  20.3
花梗长 SS  388.355 4  271.823 3  23.461 7  93.070 5  1.073 7
F 221.51 76.476  37.921 8
百分比/% 70.0  6.0  24.0
茎粗 SS  12.414  11.131 3  0.377  0.905 7  0.271 8
F 35.834 9 4.854 5 1.457 9
百分比/% 89.7  3.0  7.3
 注:*表示0.05水平上差异显著;**表示0.01水平上差异极显著,下同。
2.4 大丽花部分性状的AMMI模型分析
叶宽、叶柄长、花梗长的G×E交互作用变异达
极显著水平,对其进行 AMMI模型分析可知,3个
性状指标的基因型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主成分分析
值,即IPCA 平方和分别为43.956 4、10.418 8、
91.996 7,分 别 占 交 互 作 用 平 方 和 的 97.5%、
93.3%、98.8%,因此,IPCA值即可对性状指标稳
定性做出准确判断。
以性状指标的平均值为横轴,品种和地点的
IPCA1值为纵轴作双标图。列出叶宽、叶柄长、花梗
长3个性状的双标图(图1-图3),各品种越靠近水
平轴,交互作用越小,稳定性越好,适应性越差。对
叶宽平均值来说,品种和环境的互作效应大小为
g3>g7>g2>g6>g9>g1>g5>g8>g4。g1、g6和
g3与2008年(e1)和2011年(e3)的环境互作为正,
与2010年(e2)的环境互作为负。g5、g9、g7和g2
与2009年的环境互作为正,与2009年和2011年的
环境互作为负;对叶柄长平均值来说,品种和环境的
互作效应大小为 g1>g3>g9>g7>g5>g8>
g6>g2>g4。g9、g7、g8、g5和g2与2009年和2010
年的环境互作为正,与2011年的环境互作为负,g1、
g3、g6和g4与2011年的环境互作为正,与2009年
和2010年的环境互作为负;对花梗长平均值来说,
品种和环境的交互作用效应大小为g4>g9>g6>
g8>g7>g2>g3>g1>g5。g4、g7、g3、g5和g2与
2009年和2011年的环境交互作用为负,不适宜生
长,与2010年的环境交互作用为正,适宜生长。g1、
g8、g6和g9与2010年的环境交互作用为正,适宜
011 河南农业科学 第41卷 
生长,与2009年和2011年环境的交互作用为负,不
适宜生长。叶宽、叶柄和花梗在2009年的交互作用
较小,即较稳定,而在2010年和2011年的交互作用
均较大。
图1 叶宽稳定性双标分析
图2 叶柄长稳定性双标分析
图3 花梗长稳定性双标分析
3 讨论
3.1 基因型和环境对大丽花性状稳定性的影响
大丽花表型性状受遗传因素、环境条件和二者
交互作用的影响。有的性状受基因型作用影响较
大,如叶长、叶柄长、叶宽、花径大小、花柄长、茎粗;
有的性状受环境作用影响较大,如株高。本研究结
果表明,不同大丽花品种不同表型性状指标存在变
异;株高、叶宽、花径、茎粗在不同环境作用下也呈现
一定的差异,叶长、叶柄长和花梗长受环境影响不显
著,3a的环境改变并未使性状表现显著差异,说明
不同大丽花品种的环境变异程度存在差异,不同的
性状指标,受环境影响程度也不一样,这与郭天财
等[18]在冬播小麦上的研究观点一致。
3.2 G×E交互作用对大丽花性状稳定性的影响
品种及优良性状的稳定性一直受到育种工作者
的关注[19-20],品种在不同环境下的表现存在不一致
的现象,说明存在品种与环境的互作效应,G×E互
作效应决定了品种在生产中的稳定性。因此G×E
互作效应检测原理被广泛地应用于品种和性状的稳
定性分析。AMMI模型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建立的
稳定性分析方法。
对大丽花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可知,基因型作用
对所有性状的影响是显著的。叶长、叶柄长和花梗
长的环境影响不显著,叶宽、叶柄长和花梗长存在极
显著的G×E互作效应,而这3个性状的主成分因
子均可解释 G×E互作效应的90%以上。由此说
明AMMI模型能很好地解释大丽花表型性状的品
种稳定性,这与赵国珍等[21]在云南粳稻上的研究结
果一致。
品种在双标图IPCA轴的得分情况反映了品种
的稳定性,得分越小,交互作用越小,品种越稳定,得
分越大,交互作用越大,品种稳定性越差[22]。本研
究中,叶宽较稳定的品种是争奇斗艳和桔莲;叶柄长
较稳定的品种是争奇斗艳和桃红牡丹;花梗长较为
稳定的品种是伊妮德和佳人苑,说明各品种的稳定
性表现在不同性状上也存在差异。这与余本勋
等[23]在水稻上的研究一致。2009年的交互作用较
小,说明3个性状在2009年表现较稳定;2010年和
2011年的交互作用较大,说明性状在2010年和
2011年表现不稳定。因此,不同性状有适宜生长的
不同环境,这与常磊等[24]在旱地春小麦上的研究一
致。根据解释双标图的基本原则:品种与在IPCA
轴同侧的地点有正的互作,与另一侧的地点的互作
为负。品种的优劣是相对于一定环境而言的,基因
型与环境互作的方向和大小,是相对于所研究的一
组基因型及所定义的环境的变化范围。同一种基因
型在2种不同环境下,可能产生2种不同情况的基
因型与环境互作[25]。
3.3 关于大丽花性状稳定性的应用价值
大丽花花型丰富,种类多样。从国外栽培到国内
培育,由于环境、土壤、气候等因素,大丽花的外部形态
特征表现已呈现多样性[26],表型变异是基因型与环境
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研究表型性状的稳定性是选育
111 第4期 王晓慧等:利用AMMI模型对大丽花表型性状稳定性的评判
优良性状和优良品种的重要措施之一。掌握性状和品
种的稳定性,在生产实践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观赏需求
对品种和优良性状进行筛选。鉴别品种和优良性状的
适应性、稳定性,深入理解品种和环境互作,对于明确
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制定育种目标以及良种的示范推
广也有重要参考价值[27]。本试验仅对2009-2011年
气候环境下部分品种的部分性状进行了分析,更多关
于大丽花多年多点的表型性状稳定性的分析和与各气
象因子的具体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参考文献:
[1] 苑兆和,冯立娟,尹燕雷,等.大丽花[M].济南:山东科
学技术出版社,2008.
[2] 卢峰,王艳秋,邹剑秋,等.AMMI模型在饲草高粱区
域试验分析中的应用[J].江苏农业科学,2010(3):
258-260.
[3] 刘文江,李浩杰,王旭东,等.用 AMMI模型分析杂交
水稻基本性状的稳定性[J].作物学报,2002,28(4):
569-573.
[4] Kempton R A.The use of biplots in interpreting varie-
ty by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J].Journal of Agricul-
tural Science,1984,103:123-135.
[5] Nachit M M.Use of AMMI and line arregression mod-
els to analyze gentype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in du-
rum wheat[J].Theor Appl Genet,1992,83:597-601.
[6] Cooper M.Concepts and strategies for plant adaptation
research in raifed lowland rice[J].Field Crops Re-
search,1999,64:13-34.
[7] 王磊,杨仕华.作物品种区试数据分析的主效可加互作
可乘模型(AMMI)图形[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8,
21(2):18-23.
[8] 许乃银,陈旭升,郭志刚,等.AMMI模型在棉花区试数据
中的应用[J].江苏农业学报,2001,17(4):205-210.
[9] 蒋开锋,郑家奎,赵甘霖,等.杂交水稻产量性状稳定性
及相关性研究[J].中国水稻科学,2001,15(1):67-69.
[10] 蒋开锋,郑家奎,赵甘霖,等.基于 AMMI模型的 NC
Ⅱ交配设计试验的配合力分析[J].作物学报,2000,
26(6):959-962.
[11] 张坚勇,肖应辉,万向元,等.水稻品种外观品质性状
稳定性分析[J].作物学报,2004,30(6):548-554.
[12] 马文广,许自成,李永平,等.基于 AMMI模型评价烤
烟品种品质性状的稳定性[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3,18(1):81-85.
[13] 冯立娟,苑兆和,尹燕雷,等.大丽花优良品种扦插繁
殖与栽培技术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8(6):
30-32.
[14] 董喜存,李文建,余丽霞.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
术对重离子辐照大丽花花色突变体的初步研究[J].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7,25(1):62-64.
[15] 杨群力.小云鳃金龟对大丽花的危害及防治[J].陕西
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9(1):96-97.
[16] 李艳艳,丰震,赵兰勇.用 AMMI模型分析玫瑰品种
产花量的稳定性[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6):
1761-1766.
[17] 唐启义,冯明光.实用统计分析及其DPS数据处理系
统[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484-491.
[18] 郭天财,马冬云,朱云集,等.冬播小麦品种主要品质
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及其互作效应分析[J].中国农
业科学,2004,37(7):948-953.
[19] Campbel B T,Jones M A.Assessment of genotype×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for yield and fiber quality in
cotton performance trials[J].Euphytica,2005,144:
69-78.
[20] Flores F,Moreno M T,Martinez A,et al.Genotype
×environment interaction in faba bean:comparison of
AMMI and principal coordinate models[J].Field
Crops Research,1996,47:117-127.
[21] 赵国珍,刘吉新,李全衡,等.云南粳稻碾磨品质性状
稳定性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9,10(2):
272-277.
[22] 王磊,Mclaren C G,杨仕华.利用双标图分析基因型
和环境交互作用[J].科技通报,1997,13(5):281-
286.
[23] 余本勋,卢运,何友勋,等.应用 AMMI模型对水稻品
种主要农艺性状的评价[J].甘肃农业科技,2010(3):
3-5.
[24] 常磊,柴守玺.AMMI模型在旱地春小麦稳定性分析
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2006,26(11):3677-3684.
[25] 郑锦娟.旱地小麦品种稳定性及其评价研究[D].西
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26] 冯立娟,苑兆和,尹燕雷,等.大丽花花型群体表型性
状遗传多样性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2010(7):12-
16.
[27] 贺建文,唐雪辉,白桂萍.AMMI模型在芝麻区域试
验中的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12):2977-
2979.
211 河南农业科学 第41卷